
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神奇的丝瓜教案西师大版.doc
5页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神奇的丝瓜 1教案 西师大版知识目标 自主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文中的词语 能力目标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出丝瓜的神奇之处 情感目标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在观察细致、生动描写的过程中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师生:搜集有关丝瓜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激思 1. 引入大家见过丝瓜吗?说说自己见到过的丝瓜是什么样的?用一个词概括一下自己见到过的丝瓜平凡、普通等) 2. 质疑可在季羡林先生笔下,丝瓜却是“神奇”的板书课题,简介作者季羡林 学生读了课题可能就会产生疑问,应及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如:丝瓜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自由读文,读通读顺 2. 说说文章主要内容 三、理清脉络,理解“神奇” 1. 再读课文,说说丝瓜的生长过程 2. 抓住主要事件,了解丝瓜的神奇 丝瓜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
3. 体会情感,体会丝瓜的神奇 (1)勾画出作者对丝瓜认识变化的词句读后说说自己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2)重点指导:“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丝瓜如果真的有思想,它会想些什么,会考虑哪些问题? 四、体会丝瓜品格,领悟人生态度 1. “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是什么意思? 2. “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1)“怡然泰然悠然坦然”指的是什么?“含笑面对秋阳”是什么意思? (2)你从中悟出了作者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 (3)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自己的认识 五、拓展练习 细致地观察你身边的某种植物或动物,发现它的“神奇”之处,然后写出来在写出事物特点的同时,写出自己心里的感受,情感的变化,还可写一点你的感想 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神奇的丝瓜 2教案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文中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出丝瓜的神奇之处 3.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在观察细致、生动描写的过程中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奇的丝瓜》,板书课题。
谁见过丝瓜?有什么神奇之处吗?(生畅谈)一起走进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文章请同学们拿起课文纸大声读课文,看看丝瓜有什么神奇之处呢?(生读文)二、预习探究交流:丝瓜神奇在哪里?还有那些地方让你觉得神奇?(学生读文回答)丝瓜的成长经历处处充满神奇,所以作者这样写我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丝瓜下面,像达摩老祖一样,面壁参禅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无论如何也无法解释我上面谈到的现象课件出示句子1.谁来读?能再读的神奇点吗?2.有感觉了,哪个词语最能说明它神奇?“思想” 老师把它写下来,大家也把这个词圈出来3.透过“思想”这个词你能体会到什么?让我们随着作者去体会丝瓜的思想,老师在读书时随着丝瓜的成长,作者的心时而担心,时而放心,有几次担心?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与作者一起经历心理旅程请同学们默读5—8自然段,划出描写作者担心的语句,想一想每次担心后,结果是怎样的?也将有关的语句划下来三、品读 交流:谁来读第一次担心的语句?我真是替它担心,生怕它经不住这一份重量,会整个地从楼上坠了下来落到地上。
1.谁能再来读一读,想像当时的情景,再来试试声音真小,你是努力地感受)2.会不会从楼上坠下来?带着这种担心再来读谁还想读?3.这种担心结果怎样?将文中的句子读一读4.小瓜仿佛得到命令似的停止了生长老师板书 命令仿佛得到了谁的命令似的?5.小丝瓜得到命令,神奇吗?谁再来读这句话?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我又担心起来1.我又担心了,读 生齐读句子2.事实呢?生读文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3.瓜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窗台上板书 弯 放 4.看到这一幕,作者还担心吗?作者的心情怎样?(惊喜)5.带着这种心情,再来读读这句话后来又怎样?谁再来读读作者第三次作者的担心?我又犯了担心病:这个瓜上面够不到窗台,下面也是空空的;总有一天,它越长越大,会把上面的两个大瓜也坠了下来,一起坠到地上1.谁再来读一读,读出作者的担心?2.这种担心,结果怎样?(奇迹 怎样的奇迹?你读读文中的句子)3.这个瓜哪儿去了?(躺在台上去了)板书 躺4.这是一个怎样的台子?这又是一个怎样突出来的的台子呢?生读课文。
就这样,作者一次次担心,一次次惊喜着,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担心着,一起惊喜着,配乐和学生共同回顾课文 开始,小瓜越长越长,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竟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随风摇摆着我生怕 ,不久, ;后来,长出来两个瓜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地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我又担心起来没过几天,事实证明了 ;再后来,又长出来了一个瓜,垂直地悬在那里我又犯了担心病:这个瓜上面够不到窗台,下面也是空空的;总有一天,它越长越大,会把上面的两个大瓜也坠了下来,一起坠到地上,后来, 想一想,你就是刚长出的小瓜,你为什么停止了生长?生: 你是在牺牲自己,保全瓜秧你就是那两个5.6斤重的丝瓜,告诉我你为什么停止生长?生: 你就是那悬在二三楼间的瓜,你是怎么上窗台?生: 。
读着读着,我们仿佛走进丝瓜的内心世界,所以作者这样写到,一起读:我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丝瓜下面,像达摩老祖一样,面壁参禅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这瓜真(神奇),它有(思想),指板书说文章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生: 生 生 四、拓展1.作者从丝瓜身上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一起读:“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2.季羡林老师就是这样悠然、坦然、淡然地面对人生的人,这就是季羡林老师课件补充季羡林资料2006年被评为十大感动人物,颁奖词是这样说的: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著作,《罗摩衍那初探》、《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散文集》等,翻译了:《沙恭达罗》、《优哩婆湿》、《罗摩衍那》、《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五卷书》等,散文集有:《赋得永久的悔》。
主编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同学们课下搜搜书籍读一读板书: 神奇的丝瓜 思想 命令弯 放 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