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滨水区多目标景观设计途径探索——浙江省慈溪市三灶江滨河景观设计.pdf
5页城市滨水区多目标景观设计途径探索——浙江省慈溪市三灶江滨河景观设计 城市滨水区多目标景观设计途径探索——浙江省慈溪市三灶江滨河景观设计 作者:俞孔坚 张蕾 刘玉杰摘 要摘 要: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中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之一,其规划涉及多学科、多方面的问题,要求设计人员以综合的视角、进行多目标的规划设计以浙江省慈溪市三灶江两岸的景观设计为例,阐述进行城市滨水区多目标景观设计的一些理念与方法同时认为目前国内的滨水区规划仍存在目标单一和片面的不足,进一步提出了旨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景观设计应是多目标的 关键字关键字:风景园林;多目标规划;规划设计;城市滨水区;慈溪 The Multifunctional Approach toward Water Front Landscape Design With A Case Study of CiXi in Zhejiang Province YU Kong-jian; ZHANG Lei; LIU Yu-jie Abstract:Water front area is one of the areas which ate the most strongly influenced by human activities and nature process in the city. So the planning for it involves interdisciplinary issues. It demands planners make a mullifunctional planning with overall perspedive. Taking the landscape planning of Cixi's Sanzaojiang water front area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resses some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multifundional planning, and points out the water front planning in present China is still too parlial So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hich deals with the relation between nature and human, have a more overall perspective, and some efforts should be made in this field. key words:Landscape Architecture; Multifunclional Approach; Planning and Design; Water Front Area; Cixi 城市滨水地带的规划和景观设计, 一直是近年来的热点。
滨水区设计的一个最重要特征, 在于它是复杂的综合问题, 涉及多个领域 作为城市中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量为强 烈的地带之一, 河流和滨水区在城市中的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如水利、 交通运输、游憩、城市形象以及生态功能等等因此滨水工程就涉及航运、河道治理、水源 储备与供应、调洪排涝、植被及动物栖息地保护、水质、能源、城市安全以及建筑和城市设 计等多方面的内容 这就决定了滨水区的规划和景观设计, 应该是一种能够满足多方面需求 的、多目标的设计,要求设计人员能够全面、综合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本文以浙江省慈 溪市三灶江两岸风貌景观设计为例,阐述进行多目标滨水景观设计的一些理念与方法 1 现状条件概述 1 现状条件概述 三灶江(又名新城河)位于浙江省慈溪市,该河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位于即将形成的新的城市中心慈溪市新的城市发展战略为东延北拓,其中市政府 将东迁至三灶江沿岸, 所带动的一系列新的大型公共建筑的兴建均集结在三灶江的两岸, 从 而使该地区成为未来新的城市中心, 而三灶江也因而成为重要的城市轴线 这就要求它必须 与城市功能密切结合, 提供良好的景观和丰富多样的滨水活动空间, 形成具有活力的城市滨 水区域。
(2)属于慈溪市的骨干河网担负着城市的防洪排涝、蓄水和生态功能 (3)塑造城市精神的重要载体作为慈溪市未来的景观中轴线,在体现城市个性风貌、 历史文化方面负有重要的使命 2 问题的提出2 问题的提出 在对现状条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下一步设计的切入点, 是 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景观设计不是纯形式意义上的游戏,景观设计旨在解决问题, 而发现问题是设计的开始 对于滨水地带的景观设计, 它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就更加要求设计 人员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思考和发现,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从更广阔的视野范围内来综合分http://www.chinacitywater.org 中国城镇水网析通过现场踏勘,地方文献的阅读,咨询规划部门、特别是水利部门的意见,我们综合提 出了三灶江两岸景观设计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1)防洪问题:三灶江是慈溪市的规划骨干河流之一,防洪排涝是其量主要的功能 (2)水量问题:慈溪市属于缺水城市,平常水量有限,三灶江的水源为雨水,70m的规划 河道难以恒常丰水 (3)水质问题:地势平坦,水体流动性差,水质较差 (4)河流与城市功能的结合问题:三灶江两岸作为未来的城市中心,如何使水系规划与 城市功能相得益彰。
(5)亲水性问题:水面与地面高差达 1.5m,河流亲水性差,河岸处理至关重要 (6)滨水区可达性和连续性问题:城市支路紧邻河堤,交通混杂,滨水区可达性差;东 西向城市道路损害河流廊道的连续性 (7)水体面积减少问题:慈溪属于填海造地形成的城市,规划范围内原本河网密集,而 在未来的规划中只保留拓宽后的三灶江和四灶江, 水体面积和河网密度急剧缩减, 给城市防 洪、排涝和地下水的平衡带来不利影响 (8)城市历史的延续性问题:慈溪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围海造田的历史和独特的水 乡文化,使河流、水道与城市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紧密相依,而在新的城市建设中,水网 的形态可能发生彻底的改变,与之相关的城市记忆也将难于保存 3 对问题的整理与目标的提出3 对问题的整理与目标的提出 上述问题比较零散,仔细考察,可以归结为 3 个方面的内容:对水系本身和水系生态的 治理和设计、城市功能布局与城市结构、景观和历史文化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本次滨 水区景观设计的多层次复合目标: (1)安全、稳定、健康的基础水环境水系要能满足城市防洪排涝的要求,有较稳定的 水源补给; 同时还应具有健康的生态状况, 包括对污染的治理以及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 和健全。
(2)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水系应能够充分地与城市生活相融和、促进,带动城市商 业和经济的发展,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的场所 (3)积极的精神文化意义水系应能够塑造和承载城市的景观特色和文化内涵,成为城 市个性和地方精神的代表 4 解决途径与规划方案的提出4 解决途径与规划方案的提出 景观设计要面向目标,立足于解决问题根据目标的 3 个层次,我们的设计可以相应分 为 3 部分内容: (1)水系规划和设计,同时包括以其为基础的绿地系统的设计; (2)土地利用规划和设计,主要包括以水系为基础的城市功能布局和城市形态; (3)历史文化解释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每一部分都面向于实现本层次的目标,并针对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其中,水系是本次设计的中心,也是整合和联系 3 部分内容的基本框架(图 1、2) 4.1 水系规划和设计——建立安全、稳定、健康的水环境 内容包括水系治理与河流生态的建设,以实现一个安全、稳定、健康的基础水环境,它 是进行其他滨水区城市开发的基本前提 对此我们提出了“两套水系、 循环利用”的水系设 计方案 4.1.1 两套水系 根据三灶江两岸未来的城市功能布局, 其西岸为未来的市级大型公共设施所在地, 包括 市政府、体育中心、会展中心等而东岸则几乎全部以居住用地为主。
结合这种特点,我们将http://www.chinacitywater.org 中国城镇水网三灶江设计为功能、流向、水质、水位、宽度、深度各不相同的两条河流,以长堤为界,并 与场地内其他支流构成水系各自结合流经区域内不同的城市功能,发挥不同的效应,东部 为生态水系,西部为景观水系该方案可以综合解决本次规划提出的诸多基础问题,构筑三 灶江两岸景观风貌的基本格局(图 3) 东部生态水系主要解决防洪、蓄水和水质问题,同时兼顾景观功能包括:拓宽、挖深 三灶江主河道,保证防洪、排涝所需的宽度和深度,解决防洪问题;加宽河道,建立滨河滩 地,形成自然的湿地生态系统,实现水体的生态净化,部分地解决水质问题;利用横河江和 潮塘江两个规划中的城郊公园,建立两个大型湿地湖泊,保留有特色的水乡农业,扩大的水 面增加了水体对于降雨的调蓄能力,有利于防洪的同时增加蓄水面积 西部景观水系主要解决亲水利用的问题 在三灶江主河道西侧新建一条平行于主河道的 景观溪流,宽度 10-15m左右,水深 1.0m左右,岸高 0.5-1.0m左右利用生态循环净化系 统为其提供清洁水源,以弥补三灶江主河道水位低、水质差的不足它结合城市人流较多、 活动丰富的大型公共设施和开放空间, 设计形成多样的水位和亲水堤岸, 满足城市生活多样 的亲水需求。
4.1.2 水循环和能量利用 自然状态下三灶江的主流向是从南向北,但在大部分时间里,河流没有明确流向,水体 流动性差,水质难以保证因此在规划中,我们结合各区不同的亲水要求所形成的水位差, 通过建立堰坝、水闸、风能水泵等水利基础设施改善水的循环,使三灶江主河道潮塘江至前 应路区段水流方向从北向南,之后沿景观溪流由南向北流动雨季时,堰坝打开水闸,放水 泄洪, 使整条三灶江主河道流向变为从南向北 这套水循环的建立主要通过风能和太阳能(慈 溪属滨海城市,风力资源丰富,同时可再使用太阳能作为补充能源,通过估算所需水泵功率 约 15kW,选用适宜的风力和太阳能发电装置均可满足此要求)来带动,利用滨海地区丰富的 风力资源,形成良好的景观,同时也是江南水利文化的延续,具有环境教育功能 4.1.3 雨水综合利用 雨水是三灶江的主要水源, 因此对雨水的收集和综合利用非常重要, 应建立完整的雨水 收集、净化、蓄积和循环系统它包括保留并梳理现状零散的河渠沟塘,依照城市的功能, 与社区绿地系统相结合,建构新的水系它既是贯穿社区间的滨水休闲网络,同时也是一套 暴雨时的自然排水系统,以替代雨水排水的管道系统,具有滞流、过滤、减少径流量和补给 地下水的综合功能;并且,它也是一套雨水收集系统,实现了雨水的初次过滤、沉淀和生物 净化,随后排入三灶江主河道作为河流的部分水源补给(图 4)。
保护并增加现有的水体面积, 建立湿地湖泊以蓄积雨水, 实现在丰水和枯水季节均有良 好的景观同时在滨水地带加强地被植物的种植,推行生态河岸的设计,建设半自然的湿地 系统,以更好地发挥生物净化功能为景观水系单独建立一套人工涅地系统,对水体进行二 次生物过滤, 以达到国家有关景观用水的水质要求 整个河段通过所建立的水循环保证水体 的流动性 4.2 土地利用规划和设计——实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内容包括以水系为基础,组织城市功能,建构城市形态,使水系充分地融入城市生活, 带动城市商业和经济的发展,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的场所,实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 体措施如下: 4.2.1 水系与城市功能相结合 规划方案实现了不同水位、不同水景与不同城市功能区、城市活动和城市场所的结合 根据三灶江两岸的未来功能布局, 西岸主要是市级公共设施所在地, 由南至北依次是文教区、 市政府、体育中心、会展中心、商业中心、大剧院和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