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避坑指南 - 常见语法错误例析五篇.doc
20页写作避坑指南 | 常见语法错误例析五篇第一篇:写作避坑指南 | 常见语法错误例析语言学习离不开语法知识,现代汉语语法包括各类词的用法,短语和句子的结构类型,掌握了语法,就可以提高辨识词性、分析句子和辨析句子正误的能力,从而正确、规范地使用现代汉语,准确、恰当地表达意思与感情我们在写作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语法错误,如“词性误用”“虚词使用不当”“搭配不当”等,一起来看看你中过招没有 词性误用 【错例】画家田雨霖义务为学生讲座 【分析】“讲座”是名词,应改为“讲课” 【错例】运输企业的代表向乘客坦诚了春运的苦衷 【分析】“坦诚”是形容词,应改为动词“说出” 【错例】他由于顶不住压迫而丧失了原则 【分析】“压迫”是动词,应改为名词“压力” 数量表达混乱 【错例】三名重伤的战士们在接受手术 【分析】“战士”前面有了数量词“三名”,后面就不能有“们” 【错例】去年,有13个海岛人均收入超过千元以上 【分析】“超过”后面应该是确定的数,而“千元以上”是不确定的 【错例】由于化疗药物反应,朱鹏的白血球指数比正常值少三倍 【分析】表示数量的减少,不能用倍数,只能用分数本句可以改为“只是正常值的1/3”。
指代不明 【错例】张总经理和李总工程师正在讨论一个技术改造项目,他同意他的看法 【分析】两个“他”,不知道哪个是指张总经理,哪个是指李总工程师 【错例】外电报道:深圳一动物园有人向游客出售活鸡,让他们抛给老虎和狮子活活吃掉他们呼吁“制止这种残忍的活动” 【分析】两个“他们”指代不同应把第2个“他们”改为“有关人士”一类的词语 【错例】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决不能采用体罚或变相体罚的办法这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不利的 【分析】“这”指代的是前面的句子,结果句子的意思和作者要表达的正好相反可以把“这”改为“体罚或变相体罚” 虚词使用不当 【错例】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就组织人员昼夜观察,对大熊猫发出的每一个声音都记录下来 【分析】“对”要改为“把” 【错例】法制报要向读者宣传国家的法规法纪首先报纸自己要遵纪守法,这样,报纸才有感召力否则报纸让别人学法守法,而办报却违法犯法,就是失职 【分析】“否则”的意思是“如果不这样,那么就……”要把“否则”改为“如果”,或改为“否则就是失职” 【错例】现场嘉宾和观众对他的机智和幽默报以了会心的掌声 【分析】“以”是介词,后面不能有助词“了”。
搭配不当 【错例】目前,我国城市分布很不均匀,东部沿海一带有城市275座,而西部地区城市数量较少,这不利于减少东西部差距 【分析】“减少”和“差距”不搭配可以把“减少”改为“缩小” 【错例】在香山老人的传说里,曹雪芹的足迹走遍了香山 【分析】“足迹”和“走遍”不搭配可以把“走遍”改为“遍布” 【错例】他们说服了老师的劝阻 【分析】“说服”和“劝阻”不搭配可以改为“说服了进行劝阻的老师” 成分残缺 【错例】我国入世在即,入世后必将为我国国民经济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分析】缺主语去掉“后”,让“入世”作主语 【错例】盗版盗印是近些年图书库存积压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分析】缺动词在“近些年”后面加上“造成” 发文字号编写不当 发文字号简称文号,又称公文编号,是发文机关同一公文排列的顺序号它是一份公文特定的标志,正式公文均应标注发文字号它为检索和引用公文提供专指性较强的代号,为管理和统计公文提供依据年1月1日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____(以下简称“新国标”)规定:“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l不编为001),不加‘第’字。
在实践中人们不严格按照规定编写,常出现以下错误: 1、机关代字混淆 机关代字是发文机关全称的简缩语,就是选用最能反映发文机关本质属性的字词作为本机关的代字每一个机关都有自己的代字,也只有一个代字如国务院制发公文,其代字为“国发”,四川省人事厅发文,其发文字号为“川人”但若简缩不当易造成混淆,起不到代字作用如“华东师范大学”,它的代字不能写成“华师大”,因为另外还有“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如用“华师大”就不能分辨,而应写为“华东师大”同样,“南京大学”的机关代字不能写成“南大”,因为另外还有“南开大学”,“河南大学”的机关代字不能写成“河大”,因为另外还有“河北大学” 2、年份不全乱用括号例如: ①金计生(96)第15号 ②夹民政(__)16号 ③夹府发〔__〕47号 例①年份不全,应写为“____”,使用圆括号也不正确,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88(以下简称“原国标”)规定,应用六角括号“〔〕”,“第”字多余,应删去;例②③年份应置于六角括号“〔〕”内 3、机关代字、年份、序号次序颠倒例如: ①成保〔96〕劳人字第51号 ②〔__〕外经贸发展审函字第2691号 “新国标”和“原国标”都规定了机关代字的结构形式是“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序号”。
因此,例①的错误是机关代字分列年份两边,且年份不全,“第”、“字”多余,正确的应该是“成保劳人〔____〕51号”;例②年份在发文机关代字前,“字”、“第”多余,应改为“外经贸发展审函__2691号” 标题拟写不当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拟制时必须精心对待,不可马虎公文的标题与一般的文章标题不同,其拟写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办法》规定:“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公文标题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规范的公文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又称“三要素”式,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可以是由“两要素”构成或由“文种”构成但“两要素”的或由“文种”构成的.一般应是下发的带有固定版头,或对外公布可张贴的,如《__交通管理局通告》、《公告》等但在实际写作实践中,不合规定的情况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错误 1、文种错用 文种是公文标题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构成要素对于文种的选择应当根据行文目的和要求、文种的适用范围、行文关系来确定,不得混淆使用写作中常出现以下几组文种错用现象。
(1)请示与报告错用、并用 请示和报告虽然都是上行文,但是二者有不同的用途和要求,是两个不同的文种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办法》),上级对于请示必须有答复,必须事前行文,而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办法》),不需要上级作出答复,可事中行文,也可事后行文但在写作中,人们没有掌握二者区别,常把请示误用为报告,或并用请示和报告例如: ①《__公司关于急需购买碱性电池的报告》 ②《__县人民政府关于请求将__风景区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请示报告》 以上两例,从标题事由看,都是请求上级批准某事项,因此,应将例①的“报告”改为“请示”,例②的“报告”去掉 (2)函与请示错用 《办法》明确规定:“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批准、指示从这两条规定可看出,函与请示都可用于“请求批准”,但二者行文方向不同函是向平级或不相隶属的机关“请求批准”,而请示是向有隶属关系的直接上级“请求批准”,这是选择这两个文种的关键点但在实际操作中,人们受一种情感因素影响,总认为用请示显得对对方尊重,容易办成事.而用函则显得不那么郑重其事,不易引起对方重视,难达目的。
因此,常把函错用为请示例如有一篇公文的标题为《__市司法局关于拨付法制教育经费的请示》,主送机关是“__市财政局”市司法局向市财政局请求拨款,而且市司法局与市财政局是平级关系,不是相隶属的上下级关系,完全符合函的适用规定因此,该文标题文种“请示”应改为“函” (3)通告与公告错用 通告和公告是现行法定行政公文中唯一的同类两个文种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办法》),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办法》)从二者概念来看,二者都有公开告之的功能,但在发布机关、受文对象、内容重要程度等方面存在区别公告的发布机关级别较高,多由国家机关发布,受文对象广泛——“向国内外宣布”,宣布的事项重大而通告发布机关广泛,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都可发布,受文对象范围较小——“社会各有关方面”,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宣布的事项涉及的是一般事项,多是业务工作方面的内容在使用时,人们往往青睐公告,凡需要对外公布事项,不加区别都用公告例如: ①《__商场有奖销售开奖公告》 ②《__县人民医院关于新设保健门诊的公告》 ③《__火车站关于火车晚点的公告》 以上三例从发布机关来看都属企事业单位,从发布的事项看都是涉及业务工作方面的某一事项。
因此,“公告”应改为“通告” 除以上三组文种错用现象外,还存在着决定与决议相混、通报与决定不分、通知与通告等同等由于篇幅有限,不再一一列举 2、事由表述重复罗嗦、冗长、空洞、不明确 公文标题中的事由部分是对公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标题的核心,要求准确、简洁,使人一看标题就知道公文的主要意思而有些公文标题的拟写没有抓住公文主要内容,以致事由部分表述重复罗嗦、冗长、空洞、不明确例如: ①《__公司关于申请增加超计划出口指标的请示》 ②《__县人民政府关于表扬营业员“秘书工作”同志的通报》 ③《__县税务局重建税务所办公楼的请示报告》(应为“请示”,少了介词“关于”该文内容是请求上级拨款修建税务所办公楼) ④《__市财政局关于转发__省财政厅关于转发财政部关于修改国家工作人员出差补助标准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 例①的错误是词义重复,文种“请示”已含“请求”、“申请”之意,故应删去标题中“申请”二字;例②事由部分只提到了有关的人,而没提有关的事,即要表扬的事迹未写出,显得空洞,应改为《__县人民政府关于表扬营业员“秘书工作”同志“秘书工作”先进事迹的通报》;例③属事由不明,文章主旨是请求上级拨款,故应改为《__县税务局关于拨款重建税务所办公楼的请示》;例④属层层转发公文标题,因未省掉转发的中间环节,介词“关于”重复使用,“通知”也多次出现,以致标题冗长,读起来拗口,不易理解,应改为《__市财政局转发财政部关于修改国家工作人员出差补助标准的通知的通知》。
3、乱用标点符号 《办法》明确规定,公文标题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写作中,人们不循此规,常常不该使用标点的却使用了,或该使用标点的却用错了例如: ①《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的意见)的通知》 ②《中央职称改革领导小组转发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等文件的通知》 ③《“秘书工作”县工商局、税务局关于发布““秘书工作”县农村集贸市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例①被批转对象“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的意见,是公文,不属法规性文件,应删去书名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