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技巧小结及练习题.pdf
40页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技巧小结及练习题 一、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戴车匠 汪曾祺 戴车匠是东街一景车匠是一种很古老的行业了所谓车匠,就是在木制的车床上用旋 刀车旋小件圆形木器的那种人 车匠店离草巷口不远,左邻是侯家银匠店,右邻是杨家香店戴家车匠店门面很小,只 有一间,地势却颇高店里正面的板壁上有一副一尺多长,四寸来宽的小小的朱红对子, 写的是: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不知这是哪位读书人的手笔但是看来戴车匠很喜欢 这副对子板壁前面,是作坊作坊放着两张车床车匠坐在坐板上,两手执定旋刀,车 旋成器,这就是中国的古式的车床,其原理倒是和现代铁制车床是一样的 靠里的车床是一张大的,那还是戴车匠的父亲留下的老一辈人打东西不怕费料,总是 超过需要的粗壮这张老车床用了两代人,坐板已经磨得很光润,所有的榫头都还是牢牢 实实的 戴车匠起得很早在别家店铺才卸下铺板的时候,戴车匠已经吃了早饭,选好了材料, 看看图样,他这就和这张床子成了一体,一刻不停地做起活来了人走到他的工作之中 去,是可感动的中国的工匠,都是很勤快的好吃懒做的工匠,大概没有 有的时候,忽然,他停下来那就是想到了一点什么事。
或是刘长福托他斡旋一件什么 事,那一头今天该给回话;或是儿子塾师过生日,该备一点礼物送去;或是澡堂里听来一 个治风湿痛秘方,他麻二叔正用得着 似乎他每天派给自己多少工作,把那点工作做好, 即为满意能分外多做几件就很按捺不住得意了他自然可以有时间抽一袋烟,喝两口 茶,伸个懒腰 戴车匠做的最细致的活是装围棋子的槟榔木的小圆罐,罐盖须严丝合缝,木理花纹 不错分毫做得了的东西,都悬挂在西边墙上,真是琳琅满目,细巧玲珑 车匠的木料都是坚实细致的,檀木白檀,紫檀,红木,黄杨,枣木,梨木,最次的 也是榆木的戴车匠踩动踏板,执刀就料,旋刀轻轻地吟叫着,吐出细细的木花木花如 书带草,如韭菜叶,如番瓜瓤,有白的、浅黄的、粉红的、淡紫的,落在地面上,落在戴 车匠的脚上,很好看住在这条街上的孩子多爱上戴车匠家看戴车匠做活,一个一个,小 傻子似的,聚精会神,一看看半天 孩子们愿意上戴车匠家来,还因为他养着一窝洋老鼠,装在一个一面有玻璃的长方木箱 里洋老鼠在里面踩车、推磨、上楼、下楼,整天不闲着戴车匠这么大的人了,对洋老 鼠并无多大兴趣,养来是给他的独儿子玩的 这里的小孩子一年四季有各种各样的玩物:秋天的陀螺,夏天的水枪,春天的竹蜻蜒, 过年的兔儿灯。
特别是清明,吃螺蛳之后还可用车匠做的螺蛳弓射螺蛳壳玩孩子们用竹 箭的尖端把螺蛳掏出来吃了,用螺蛳壳套在竹箭上,一拉弓弦,哒的一声,螺蛳壳便射了 出去射得相当高,相当远家家孩子吃螺蛳,放螺蛳弓,因此每年夏天总要从瓦楞里打 扫下好些螺蛳壳来清明前半个月,戴车匠就把别的活都停下来,整天地做螺蛳弓孩子 们从戴车匠门前过,就都兴奋起来到了接近清明,戴车匠家就都是孩子孩子们眼睛发 亮,挑选着,比较着,挨挨挤挤,叽叽喳喳,好不热闹到清明那天,到处是拉弓放箭的 声音 戴车匠眯缝着眼睛看着他八岁的儿子坐在门坎上吃螺蛳,把螺蛳壳用力地射到对面一家 倒闭了的钱庄的屋顶上,若有所思:这孩子将来干什么?是让他也学车匠,还是另学一门 手艺?世事变化很快,他隐隐约约觉得,车匠这一行恐怕不能永远延续下去 一九八一年,我回乡了一次(我去乡已四十余年)东街已经完全变样,戴家车匠店已 经没有痕迹了侯家银匠店,杨家香店,也都没有了 一九八五年七月 (1)小说开头写道:“ 戴车匠是东街一景” 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作者回忆了有关戴车匠的哪 些往事? (2)品味小说中的画线句子,分析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 戴车匠踩动踏板,执刀就料,旋刀轻轻地吟叫着,吐出细细的木花。
木花如书带草,如韭 菜叶,如番瓜瓤,有白的、浅黄的、粉红的、淡紫的,落在地面上,落在戴车匠的脚上, 很好看住在这条街上的孩子多爱上戴车匠家看戴车匠做活,一个一个,小傻子似的,聚 精会神,一看看半天 (3)文章的开头与结尾都写到了侯家银匠店和杨家香店有什么作用? (4)汪曾祺自称“ 中国式的人道主义者” ,文章 “ 在那么单纯古朴的旧日人物身上,在那乡 情浓酽的风俗氛围中,隐藏着丰富的意蕴” ,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 戴车匠做的最细致的活是装围棋子的槟榔木的小圆罐; 戴车匠认真做 木工活; 戴车匠养着一窝洋老鼠给孩子玩; 孩子们用车匠做的螺蛳弓射螺蛳壳玩 (2) 动作描写:运用动词“ 踩”“执刀 ”“就料 ”“吐出 ” ,形象地写出了戴车匠在车床上刨木 时娴熟的动作 运用修辞:比喻、拟人、排比与色彩鲜明的形容词,形象地写出了戴车 匠刨木时木花飞舞灵动的景象 侧面描写:用小孩子聚精会神“ 小傻子一样 ” 的描写,烘 托出戴车匠高超的车工技艺 (3) 开头写侯家银匠店和杨家香店点明了戴车匠店的位置,暗写了传统手工艺的兴 盛; 结尾点明传统手工艺的没落,不只是戴家车店,与开头相呼应并深化了文章主题 对传统手工艺逐渐消失的惋惜,对故乡淳朴和谐的生活的怀念。
(4)旧日人物:戴车匠身上具有中国工匠的优良品质:勤劳、吃苦耐劳他“ 起得很早 ” , “ 一刻不停地做起活来” 作者字里行间无不表达了对以戴车匠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者的技 艺和品德的赞美钦佩之情而闲暇之余的琐碎小事,替刘长福托他斡旋一件什么事儿,为 孩子们做螺蛳弓等,无不体现出他的善良、热心也表现了浓浓的乡情 丰富意蕴:随着戴家车店,乃至侯家银匠店、杨家香店的消失,传统工艺逐渐消亡,传统 生活方式也淡出人们的视线从而引发了作者对传统手工艺逐渐消失、后继无人的惋惜、 忧虑之情,对四十年前故乡自由淳朴和谐的生活方式的怀念之情 【解析】 【分析】(1)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 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 节,语言要简洁通顺组织语言时,最好以“ 戴车匠 ” 为陈述的主体概述出“ 戴车匠 ” 最细 致的活是装围棋子的槟榔木的小圆罐、做木工活、养着一窝洋老鼠给孩子玩、做螺蛳弓射 螺蛳壳给孩子玩等事件 (2) “ 戴车匠踩动踏板,执刀就料,旋刀轻轻地吟叫着,吐出细细的木花” ,运用动作描 写,写出了戴车匠技术的娴熟。
木花如书带草,如韭菜叶,如番瓜瓤,有白的、浅黄的、 粉红的、淡紫的,落在地面上,落在戴车匠的脚上,很好看” ,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写 出了戴车匠刨木时木花飞舞灵动的景象 在这条街上的孩子多爱上戴车匠家看戴车匠做 活,一个一个,小傻子似的,聚精会神,一看看半天” 运用侧面描写,烘托出戴车匠高超的 车工技艺 (3)第二段 “ 车匠店离草巷口不远,左邻是侯家银匠店,右邻是杨家香店” 点明了戴车匠 店的位置,暗写了传统手工艺的兴盛;最后一段“ 东街已经完全变样,戴家车匠店已经没有 痕迹了 侯家银匠店,杨家香店,也都没有了” 点明传统手工艺的没落,首尾呼应并深 化了文章主题 (4)解答时在文中能找出表现人物品格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注意做到言之有 理如旧日人物:戴车匠如从戴车“ 起得很早 ”“一刻不停地做起活来” 的描写可分析出 他身上具有的勤劳、吃苦耐劳的中国工匠的优良品质丰富意蕴可从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手 工艺逐渐消失、后继无人的惋惜和忧虑,对四十年前故乡自由淳朴和谐的生活方式的怀念 之情等角度作答答此题,读懂文章的情感基调与主题是关键 故答案为: 戴车匠做的最细致的活是装围棋子的槟榔木的小圆罐; 戴车匠做木工 活; 戴车匠养着一窝洋老鼠给孩子玩; 孩子们用车匠做的螺蛳弓射螺蛳壳玩。
动作描写:运用动词“ 踩”“执刀 ”“就料 ”“吐出 ” ,形象地写出了戴车匠在车床上刨木时 娴熟的动作; 运用修辞:比喻、拟人、排比与色彩鲜明的形容词,形象地写出了戴车匠 刨木时木花飞舞灵动的景象 侧面描写:用小孩子聚精会神“ 小傻子一样 ” 的描写,烘托 出戴车匠高超的车工技艺 开头写侯家银匠店和杨家香店点明了戴车匠店的位置,暗写了传统手工艺的兴盛; 结尾点明传统手工艺的没落,不只是戴家车店,与开头相呼应并深化了文章主题对 传统手工艺逐渐消失的惋惜,对故乡淳朴和谐的生活的怀念 旧日人物:戴车匠身上具有中国工匠的优良品质:勤劳、吃苦耐劳他“ 起得很早 ” , “ 一刻不停地做起活来” 作者字里行间无不表达了对以戴车匠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者的技 艺和品德的赞美钦佩之情而闲暇之余的琐碎小事,替刘长福托他斡旋一件什么事儿,为 孩子们做螺蛳弓等,无不体现出他的善良、热心丰富意蕴:随着戴家车店,乃至侯家银 匠店、杨家香店的消失,传统工艺逐渐消亡,传统生活方式也淡出人们的视线从而引发 了作者对传统手工艺逐渐消失、后继无人的惋惜、忧虑之情,对四十年前故乡自由淳朴和 谐的生活方式的怀念之情。
【点评】 本题考查概括情节内容答题时应注意,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 化,梳理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答题时应注意,赏析句子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语言表达, 从修辞或写作手法、情境、情感几个方面来分析精彩巧妙之处 本题考查分析开头结尾和比较阅读答题时应注意,解答此题根据表格中给出的内容或 特点提示,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从段落中提取出相关的语句分析作答即可 本题考查理解词句的深层含义答题时应注意,先弄清全文的内容;再读懂各自然段的 内容,在正确理解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区别主次;最后用明确、完整、 简要的语句表述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乡村鱼事 李德霞 大寒在村头的公路边开了个农家鱼馆,生意很是兴隆 因为每天要用不少新鲜的鱼,大寒就在鱼馆门前砌了个敞口的大水池水池里注满了 水,养鱼人送来的鱼都投放进水池里大寒要用鱼了,就去捞几条,方便得很 可最近一段时间,大寒发现,水池里的鱼隔三差五的就会丢一条,而且都丢在晚上一 条鱼虽说不值几个钱,可这事让大寒很窝火 很窝火的大寒打定主意,一定要把这个偷鱼的人揪出来 以前,鱼馆打烊后,大寒把卷帘门一拉,就和媳妇回了家。
有了这个想法后,大寒不回 家了,他要守夜大寒在鱼馆靠窗的地方支了张床,晚上就睡在上面可一连守了三个晚 上,也没丢一条鱼媳妇说:“ 别守啦,不就一条鱼吗?不值当!” 大寒说: “ 你懂个屁!这单单是一条鱼的事吗?” 大寒不听媳妇的,他只想知道那个偷鱼的人到底是谁 这天晚上,已过了下半夜,月牙儿也西沉了,迷迷糊糊中的大寒,突然听到外面“ 哗啦哗 啦” 的搅水声大寒一激灵,翻身坐起,瞪着两眼往外一看,就见一个人正趴在水池边上, 撅着屁股在捉鱼,弄得水花四溅 大寒下了床,挪到门边,正要拉开门冲出去,可转念一想,便停下了脚步大寒想,都 一个村里住着,低头不见抬头见,该给对方留点脸面才是 直到那人捉到一条鱼,装进编织袋,转身离开的时候,大寒才轻手轻脚地撵出门去 那人进了村大寒也随后进了村 村里,立时响起一片狗叫声 那人穿过一条窄窄的村巷,左拐右拐,然后朝村西奔去走几步,那人还回头瞅瞅身 后,很谨慎的样子 很快就来到村西头直到这时,大寒才认清了那人那人竟是村里的大哑巴 大哑巴从小死了爹娘,三十多岁了,还光棍一根,就住在村西头爹娘留下的一间破土窑 里大哑巴的日子过得凄惶,常常饥一顿饱一顿,赶上饭点,村里人就给他端一碗饭吃 这么想着,大寒就站下了,媳妇说得对,不就一条鱼吗?权当献爱心了。
大寒正要折身往回返,就见大哑巴没进自家的院门,而是大步朝隔壁的破土屋走去 大寒眼巴巴看见,大哑巴推开那扇破败不堪的院门,小心地把鱼挂在里面的门闩上,然 后小心地退出来,再把院门轻轻地关上 那一刻,大寒的脸颊火烧火燎的烫,就像被人重重抽了一巴掌 第二天中午,等客人散尽,大寒精心做了一条红烧鲤鱼,然后拎着出了门 大寒径直来到村西头那间破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