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邢临高速公路沥青碎石基层设计与施工.docx
12页邢临高速公路沥青碎石基层设计与施工 摘要:本文介绍了邢临高速公路沥青碎石基层的设计与施工,并详细介绍了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设计和马歇尔试验结果、试验检测以及路面施工工艺 关键词:沥青碎石 设计 施工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量迅速增长,车辆大型化,严重超载等现象使沥青路面面临严峻的考验,许多高速公路建成后不久就不能适应交通的需要,早期破坏的情况时有发生为缓解高速公路重载交通下的动水压力,我国开始应用推广以沥青碎石为代表的柔性基层沥青碎石基层可以增强路面排水能力,减少沥青层的温度收缩裂缝和防止反射裂缝的发生,改善路面使用性能,提高其使用寿命1.0 工程概况邢临高速公路是河北省“四纵、四横、十条线”公路网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北省“十五”期间重点公路建设项目全长104.64km,双向四车道,路基宽26m,设计车速100km/h邢临高速公路在K0+000—K15+600段,进行了柔性基层沥青路面铺筑试验,选用沥青碎石用作上基层材料沥青碎石基层即沥青稳定碎石类沥青混合料,其设计的基本的思路是保证沥青混合料中具有足够的粗集料,使之具有很好的高温、力学性能,按其设计的空隙率大小可以分为3种:开式(排水式基层,设计空隙率在15%以上)、半开式(设计空隙率在8%~15%之间)、密实式(设计空隙率在3%~8%之间),由于本项目作为高速公路基层,因此采用密实式的沥青混合料。
考虑邢临高速的交通特征、施工技术和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采用ATB—40和ATB—30两种密级配混合料,五种方案,具体如下:K0+000—K3+582.7K3+582.7—K4+986.5K4+986.5—K6+382.5K6+382.5—K10+048K10+048—K15+6004㎝玄武岩改性沥青砼SBR改性沥青粘层6㎝改性沥青砼SBR改性沥青粘层16㎝沥青碎石ATB-30改性沥青下封层透层18㎝水稳砂砾30㎝二灰土4㎝玄武岩改性沥青砼SBS改性沥青上封层6㎝改性沥青砼SBR改性沥青粘层14㎝沥青碎石ATB-30SBR改性沥青粘层透层15㎝级配碎石17㎝水稳砂砾18㎝二灰土4㎝玄武岩改性沥青砼SBR改性沥青粘层6㎝改性沥青砼SBR改性沥青粘层14㎝沥青碎石ATB-30SBS改性沥青下封层透层15㎝级配碎石17㎝水稳砂砾18㎝二灰土4㎝玄武岩改性沥青砼SBR改性沥青粘层6㎝改性沥青砼SBR改性沥青粘层12㎝沥青碎石ATB-30SBS改性沥青下封层透层18㎝水稳碎石16㎝二灰碎石18㎝二灰土4㎝玄武岩改性沥青砼SBS改性沥青上封层6㎝改性沥青砼SBR改性沥青粘层10㎝沥青碎石ATB-40SBR改性沥青粘层透层16㎝水稳碎石18㎝水稳砂砾18㎝二灰土 2.0室内试验2.1成型方法室内试验采用美国工程兵旋转压实剪切实验机(GTM)进行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设计,确定控制指标;采用马歇尔试验进行常规设计,建立比对关系,进行日常检测和控制。
2.2级配设计在组成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选定后,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料间的级配组成,沥青混合料由于集料的级配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的组成结构邢临高速公路沥青碎石基层级配参照规范,选用骨架密实型沥青碎石混合料,采用ATB-30, ATB-40两种级配形式 密级配沥青碎石矿料级配通过率范围 (%)层次类型 方筛孔尺寸(mm )下面层ATB-30规范ATB-30实际 ATB-40规范 ATB-40实际 53 10010037.510010090~10099.631.590~10090.175~9289.826.570~9075.665~8576.419.053~7259.849~7161.61644~665543~6356.613.239~6049.837~5750.49.531~5140.630~5040.64.7520~4029.620~4031.42.3615~3221.715~3223.51.1810~2517.410~2518.70.68~1811.78~1812.60.35~148.85~147.00.153~106.43~106.70.0752~63.22~63.4 2.3原材料性能原材料质量是影响路面质量、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
优质的原材料是保证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路用性能的先决条件,为了满足气候环境与交通对路用性能的要求,必须做好原材料的选择通过测试沥青、石灰岩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等材料的性能和技术指标来检测材料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从而完成原材料的选择2.3.1 沥青拌制沥青混合料所用的沥青材料其技术要求随气候条件、交通情况、沥青混合料的类型和施工条件等因素而异,邢临高速公路基层沥青混合料采用山东滨洲产中海36-1普通70号A级石油沥青,其技术指标满足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2.3.2 集料集料是沥青混合料的关键材料之一,其力学性能是决定混合料强度特性的最重要因素,它的颗粒形状不仅影响混合料的构架,也直接关系到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与抗疲劳性能等材料特性,此外,集料与沥青的粘附等级对混合料强度的形成也起关键作用,因此选择优质的集料是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路用性能的重要保证本项目采用邢台太子井正大石料场,经初步破碎至50~100㎝拳石,运至存料场进行二次加工破碎,其几何形状和含泥量指标都优于《规范》要求的标准2.3.3 矿粉沥青混合料的填料宜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本项目采用10~20㎝的碎石定点加工而成。
2.4最佳沥青用量2.4.1GTM试验GTM设计方法是利用GTM实验机模拟行车作用成型试件,从而求出最佳沥青用量和最大干密度的设计方法GTM实验机通过旋转压实试件,使其密度达到汽车轮胎实际作用于路面时所产生的最终密度,即通过对试件施加垂直压力,该压力通过实际测试汽车轮胎对路面的实际压强确定,试件在该压力作用下,被旋转压实到平衡状态(所谓平衡状态,是指每旋转100次试件密度变化率为0.016g/cm3)来决定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密度及最佳沥青用量GTM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有三个指标1)应变比(GSI):是指沥青混合料在压实到平衡状态时是否会出现塑性变形最终应变和最小应变之比小于1.05)2)抗剪安全系数(GSF):是指沥青混凝土被压实到平衡状态时的抗剪强度是否达到在行车荷载任用下需承受的剪应力抗剪强度/剪应力,要求大于1.03)试件压实到平衡状态的密度利用GTM试验,得到的试验结果为:ATB-30:最佳油石比3.2%,标准密度为2.467 g/㎝3ATB-40:最佳油石比3.1%,标准密度为2.475 g/㎝32.4.2马歇尔试验沥青碎石ATB-30马歇尔试验结果如下:沥青用量(%)油石比(%)表观密度(g/㎝3)空隙率VV(%)矿料间隙率VMA(%)沥青饱和度VFA(%)稳定度MS(KN)流值FL(0.1㎜)2.822.92.4584.511.360.520.9219.23.103.22.4673.711.267.322.8523.13.383.52.4623.511.770.319.4436.5根据沥青选定图,沥青用量选用3.1%,油石比为3.20%,表观密度为2.467 g/㎝3。
沥青碎石ATB-40马歇尔试验结果如下:沥青用量(%)油石比(%)表观密度(g/㎝3)空隙率VV(%)矿料间隙率VMA(%)沥青饱和度VFA(%)稳定度MS(KN)流值FL(0.1㎜)2.822.92.4554.010.963.832.226.83.13.22.4663.311.070.232.023.53.383.52.4642.911.374.125.625根据沥青选定图,沥青用量选用3.0%,油石比为3.1%,表观密度为2.462 g/㎝32.4.3对比关系:ATB-30:GTM试验与马歇尔试验的密度比为:2.467/2.467=1.0ATB-40:GTM试验与马歇尔试验的密度比为:2.475/2.462=1.0052.5混合料性能检测2.5.1水稳定性检测:浸水马歇尔试验 类型标准马歇尔稳定度(KN)浸水马歇尔稳定度(KN)浸水残留稳定度(%)ATB-4027.5726.7897.1ATB-3022.7621.8796.1冻融劈裂试验: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为:85%2.5.2高温性能采用60℃车辙试验检测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类型动稳定度(次/mm)123平均ATB-308710.5768230.4957724.5928221.89ATB-408775.10410604.88610027.9609802.653.0施工工艺3.1施工前及下承层准备认真编写《试验路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按常规调试拌和楼,满足生产配合比各项要求;对下承层和施工机具作全面检查,现场就位。
3.2混合料拌和沥青混合料拌和采用SPECO-3000型沥青拌合楼拌和,拌和时间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并经试拌确定拌和时严格控制混合料的温度和拌和时间沥青采用导热油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50℃~170℃范围内,矿料加热温度为170℃~185℃,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应调节到使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出场温度在150℃~165℃,不得有花白料、超温料,当沥青混合料超过195℃的应立即废弃,混合料运到现场温度不得低于140℃~150℃,对于每车料出场温度要有专人检测3.3混合料的运输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放料时,应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减少粗集料的离析现象尽量缩小下落的落距,运料车用篷布覆盖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30㎝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挂空挡,靠摊铺机推动前进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较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不少于3辆运料车等候卸车3.4混合料的摊铺本试验段沥青碎石基层厚度ATB-40为10㎝厚,采用一层摊铺;ATB-30沥青碎石厚度为12、14、16cm,考虑到用一台拌和楼,为防止摊铺时离析,12、14、16cm沥青碎石采用两层摊铺。
施工时采用两台摊铺机联合摊铺,前一台摊铺机靠中央分隔带一侧摊铺,一侧传感器搭在钢铰线上,另一侧用浮动基准梁,后一台摊铺机一侧传感器搭在钢绞线上,另一侧用滑靴,两台摊铺机相距一般为5—10m,横向搭接宽度应有5—10㎝,把滑靴放在前一台摊铺机铺出的基准面,调整好横坡,进行摊铺摊铺过程中,摊铺机速度保持2m/min均匀行驶,在铺筑过程中,摊铺机螺旋送料器应不停顿的转动,两侧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高度2/3的混合料,并保证在全宽断面上不离析施工时,两构造物间尽量一次摊铺碾压成型,以减少横缝3.5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压实设备配有YEC10L双光轮振动压路机(10T)1台,XD120双光轮振动压路机(12T)2台,CC722双光轮振动压路机(17T)1台,XP260胶轮压路机(26T)1台,选择合理组合方式及初压、复压和终压三碾压步骤,压路机以匀速行驶,速度符合规范要求碾压时由低向高即由路外侧向内侧进行,超高段由曲线内侧向外侧进行,碾压方向与路线方向平行,并沿同一轮迹返回,每次错轴重叠1/3~1/2轮宽,压路机不能中途停留、转向或制动并不得停留在当天摊铺的路面上或高于70℃的已经压过的路面上另外,终压温度不低于80℃。
初压:第一遍先用胶轮碾压一遍,再用YEC10L双钢轮压路机碾压一遍,驱动轮朝向摊铺机,静前进,振动返回,碾压路线、方向不能突然改变,往返转折点应错开成阶梯形,钢轮压路机紧跟胶轮压路机进行碾压,要求钢轮压路机与胶轮压路机之间错开两轮复压:复压紧接在初压后进行,复压先用12T振动压路机碾压一遍,再用17T碾压一遍,采用高频低振方法,使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另外需注意12T压路机紧跟17T压路机进行碾压,要求12T压路机与17T压路机之间错开两轮终压:使用12T压路机静压1~2遍,紧接在复压后进行,至消除表面轮迹为止3.6接缝处理横缝与铺筑方向垂直,形成一条碾压密实的边缘,下次摊铺前,在上次末端涂补适量粘层沥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