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教研之风 务教学之实 创教研名校——黄州区考棚街小学教科研工作汇报材料.docx
4页兴教研之风 务教学之实 创教研名校——黄州区考棚街小学教科研工作汇报材料 兴教研之风务教学之实创教研名校 ——黄州区考棚街小学教科研工作汇报材料 黄州区考棚街小学 宋勤 奔流不息的长江中游北岸,古老的文化名城黄州,有一所走过了五十年风雨历程的学校——考棚街小学她位于繁华的考棚街中段,是黄州区赤壁街道办事处所辖的一所中心小学学校先后有6人获国家、省、市级模范,24人获县、区级模范,有3人分别当选为省、市、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学校还有省级骨干教师4人,市级骨干教师22人,区级学科带头人4人,市级创新校长1人校园面积仅有4277平方米,但她常年在校学生1700余人,教育教学成绩斐然十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学校按照“教研带动,全员参与,典型带路,整体联动”的思路,提出“更新观念,整体优化,严谨求实,争创一流”的考小精神,坚持走“科研兴校,培养创新人才”之路,积极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推行高效课堂,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效,取得了较满意的成绩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形成合力创教研 没有教研的学校,是没有生命力的学校我校领导历来重视教学研究工作学校校长把教研工作放在第一位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教学骨干带头抓,全员参与共同抓,形成了上下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一是成立了教学研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为成员,负责教研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建立了“三结合”教研队伍由市、区教研室成员组成的专家组、学校校委会成员组成的领导小组和年级教研组为单位的三层教研队伍,各级独立工作,同时又协同工作,形成合力领导小组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在教研中突出了一个“实”,每次各组集体备课时间,教委会成员按分配的年级、学科到场指导、督促,他们围绕教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工作在前,荣誉在后,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有力地推进了学校教研工作的开展三是添置了教科研所需的教学设备学校先后投资100余万元购置了32台多媒体教学设备和20台教师办公电脑,更换了45台联想电脑,添置了45座语音教室在市、区教育局支持下,通过市教育局网络中心接入国际计算机互联网和湖北信息网四是研究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和一系列的教研管理制度,如《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常规教学十要十不要》、《集体备课制度》、《教学奖惩制度》、《领导深入教学制度》等,为了保证制度的全面落实,学校做到勤检查,常评价,保证了教学研究工作有序地进行,学校教学秩序井然,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二、立足现实,拓宽渠道,依靠培训促教研 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校本着“全员参与、培训上岗”的原则,立足现实,通过各种渠道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1、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我校充分利用每周例会、集体备课和每年暑假时间组织教师学习,及时“充电”几年来,我校先后组织教师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课程标准》、《高效课堂解读》等内容XX年暑假,学校特地派教师到省教院购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明读本》100本,在职教师人手一册,学校组织教师逐章逐节学习,并做好笔记今年11月份,学校领导又特到襄阳前进路小学带回“三究四学”高效课堂学习资料分发到每一位教师手中除了集中学习外,学校还要求教师自学,每学年每位教师至少要订阅一种教育教学杂志,并通过图书室、网上查阅等途径自学,每学期《教师学习及研究集》自学笔记不少于2万字 2、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在校内培训的基础上,我校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提高培训几年来,我校邀请了湖北省特级教师梅安妮来校作了《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研究与策略》的报告,组织教师收听收看了北师大教授肖川《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成长》的报告、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关于教育改革的教育思想转变的报告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徐轶关于一年级实验教材介绍的报告,我校还多次邀请了市区教研室林永红、刘卫兵、王桂华等同志来校作指导报告。
学校先后选派100余人次观摩了省、市、区级优质课,到山东杜郎口中学以及湖北襄阳前进路小学等校参观学习,外出培训学习的教师,回校后主办讲座30余次,上汇报课不计其数,真正做到了全员参与,提高了认识,焕发了全校教师投身教研的热情,增加了教师的教改信心和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