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临床心电学基本知识ppt课件.ppt
51页陈丽陈丽第八章第八章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 第一节第一节 心电图根本知识心电图根本知识学习目的■ 了解心电图产生原理■ 熟习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 掌握心电图的导联体系心电图的产生心电图的产生 1、、1887年年Waller利用毛细管静电计,从人体的利用毛细管静电计,从人体的 体表记录到了第一份心电图体表记录到了第一份心电图 2、以后、以后Willem Einthover 用弦式电流计,使心电图的用弦式电流计,使心电图的 记录更为准确,并命名了心记录更为准确,并命名了心 电图各波段和双极导联络统电图各波段和双极导联络统 因此被尊称为心电图之父因此被尊称为心电图之父心电图的概念〔electrocardiogram,ECG〕 利用心电图机自体表记录的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心电图例如一、心电图产生原理1.心肌细胞的电激动过程:极化、除极和复极2.单个心肌细胞除极与复极的心电波形3.心室壁除极与复极特点与心电图的关系心肌细胞的电激动过程: -极化(polarization) /除极(depolarization)/复极(repolarization) 2.单个心肌细胞除极与复极的心电波形 - 除极除极 + + 复极复极 -正常心室除极: 心内膜心外膜 正常心室复极: 心外膜心内膜心电图中心室复极波与除极波的主波方向一致3.心室壁除极与复极特点与心电图的关系二、心电图的导联体系〔一〕肢体导联〔二〕胸导联〔心前区导联〕■ 导联■ 将正、负电极安顿于体表相隔一定间隔的恣意两 点,原那么上均可测出心电的电位变化,此两点即 构成一个导联。
■ 导联轴■ 导联的正负极两点间假象连线为该导联的导联轴,方向由负极指向正极■ 不同的电极位置和衔接方法可组成不同的 导联■ 目前临床上最普遍运用的是由Einthoven创 设的国际通用导联体系,即常规12导联体 系 〔一〕肢体导联■ 规范导联:Ⅰ、Ⅱ、Ⅲ■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规范导联(standard leads )的衔接方式反映两个肢体之间电位差变化I III IIIIIIII加压单极肢体导联的衔接方式根本上代表检测部位电位变化aVRaVRaVLaVLaVFaVF额面六轴系统■ 判别肢体导联的心电图波形■ 测定额面心电轴〔二〕心前区导联■ 反映正极〔探查电极〕 所置部位的电位变化 V1V1:胸骨右缘第:胸骨右缘第4 4肋间肋间V2V2:胸骨左缘第:胸骨左缘第4 4肋间肋间V3V3::V2V2与与V4V4连线的中点连线的中点V4V4::左左锁锁骨骨中中线线与与第第5 5肋肋间间相相交处交处V5V5:左腋前线:左腋前线V4V4程度处程度处V6V6:左腋中线:左腋中线V4V4程度处程度处〔二〕心前区导联导联称号正极〔探查电极〕V7左腋后线V4程度处V8左肩胛线V4程度处V9左脊旁线V4程度处V3RV1与V4R连线的中点V4R右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V5R右腋前线V4程度处胸导联轴系统判别心前区导联的心电图波形以及心电轴的钟向转位判别心前区导联的心电图波形以及心电轴的钟向转位 1.心电向量2.瞬间综合心电向量三、心电向量 心肌细胞在除极或复极过程所产生的电位幅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称为心电向量1. 心电向量■ 心脏电激动的每一瞬间许多心肌细胞同时除极或 复极■ 产生许多个大小方向各不一样的心电向量■ 可按一定的规那么综合成瞬间的综合心电向量2. 瞬间综合心电向量 A1 B1 C1A1 B1 C1++++++++A3A3B3B3A3A3B3B3C3C3 A2 B2 C2 A2 B2 C2+瞬间综合心电向量合成原那么■ 体表测得的心电变化是一切心肌细胞产生电位变化的综合结果■ 其强度与以下要素有关■ 与心肌细胞数量〔心肌厚度〕呈正比关系■ 与探查电极位置和心肌细胞之间的间隔呈反比关系■ 与探查电极的方位和心肌除极的方向所构成的角度有关■ 夹角越大,心电位在导联上的投影愈小,电位愈弱2. 瞬间综合心电向量 空间心电向量环的构成空间心电向量环的构成 全部心肌细胞激动产生的心电向量总和全部心肌细胞激动产生的心电向量总和称综合向量;一切综合向量的顶点划过称综合向量;一切综合向量的顶点划过的轨迹,构成空间向量环。
的轨迹,构成空间向量环心电向量与心电图的关系心电向量与心电图的关系 空间向量环在平面上的投影构成平面心空间向量环在平面上的投影构成平面心电向量图〔一次投影〕电向量图〔一次投影〕心电向量与心电图的关系心电向量与心电图的关系 平面心电向量环在导联轴上的投影形故意电图平面心电向量环在导联轴上的投影形故意电图〔二次投影〕〔二次投影〕心电图例如四、心电图各波段的构成与命名〔一〕心脏的电激动传播〔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 浦氏纤维 心室肌细胞〔一〕 心脏的电激动传播〔二〕 心电图各波段的构成与命名- P波- PR段、PR间期- QRS波群ST段、T波J点- QT间期- U波 1. P波(P wave )nP波是反映心房除极过程的电位变化n起始部代表右房除极,中间部代表右、左房除极,终末部代表左房除极2. PR段(PR segment )nPR段是从P波终点至QRS波起点之间的线段n反映心房复极过程及房室结、希氏束、束支的电活动3. PR间期(PR interval )nPR间期包括P波和PR段 n反映从心房开场除极至心室开场除极的时间n反映兴奋从心房传导到心室的时间 4. QRS波群(QRS wave ) nQRS波群反映心室除极过程的电位变化nQRS波群可因探测电极位置不同有多种形状QRS波群的命名 RQRS波群的命名 RSQRS波群的命名 Rs QRS波群的命名 qRQRS波群的命名 qRsQRS波群的命名 Rsr’s’QRS波群的命名 QrQRS波群的命名 QS5. ST段(ST segment )J J J J点点点点n ST段是指从QRS波群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n 反映心室早期缓慢复极过程的电位变化n ST段与QRS波的交界点称为J点,用于ST段偏n 移的丈量 6. T 波(T wave )n T波反映心室晚期快速复极过程的电位变化7. QT间期(QT interval )n QT间期是指QRS波群起点至T波终点的程度间隔n 反映心室除极与复极过程的总时间8. U波(U wave )n U波发活力制不明,多以为是心肌激动的后继电位复习思索题■ 心电图由哪些波段组成?■ 请描画肢体导联的衔接方式■ 请描画常用6个心前区导联探查电极的放置 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