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对策.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卢**
  • 文档编号:185588347
  • 上传时间:2021-07-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42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对策 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对策 【摘 要】数学和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小学生在接触数学课本的内容中如果脱离了生活实际,那么很难培养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操作时机,只有接近生活的数学才能符合小学生这个特殊时期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并且通过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而才能更好的提高他们学习数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生活情境;对策 一、目标清晰化正确引导学生 小学生在小学时期学习数学是一个从认识到理解再到运用的一个学习过程,如果仅限课本教学那么很难到达学习数学的最正确效果,作为教师很有必要把数学和生活情境联系在一起,并且在数学课堂上选择生活情境目标要更加清晰化,针对不同的知识点适宜的选择一些目标清晰化的生活案例,帮助学生来理解生活中碰见的数学问题,同时也有助于拉近他们理论和实际的联系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容易学习根底知识和掌握技能 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可能性?这课时,教师为了更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在讲课前先找两名同学现场做了一个剪刀、包和锤猜手指的游戏,预测谁能获胜的可能性,老师在黑板上通过图形来记录两名同学每次出手指的样式,游戏一个回合五次,在第一轮的记录上可以看见王华分别是剪刀、锤、剪刀、包和剪刀;而李芳分别是剪刀、包、剪刀、剪刀和锤;在记录中第一次平、第二次李芳胜、第三次平、第四次李芳胜、第五次王华胜,这时候教师问学生:“在游戏中王华获胜几分之几?李芳呢?〞经过思考之后有学生举起手来答复:“两个人有两次平局,五次去掉两次还剩三次,王华获胜三人之一,李芳获胜三分之二。

      〞教师接着问:“那么大家觉得王华和李芳谁获胜的可能性大呢?〞这时候很多同学都大声答复道:“李芳获胜的可能性大〞通过课前这个游戏让学生明确的理解本节课核心内容,也通过这样的生活情境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带动他们学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选择接近生活本质 高年级小学数学已经开始进入到理解和运算的阶段,当数学介入生活情境时,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接近生活本质,只有更接近生活本质的内容,才会让学生有更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反之教学内容脱离生活本质,那么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只能算得上纸上谈兵,在实际的生活中他们照样还是不会运用数学来解决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教师有必要在教学内容上设计一些接近生活的数学问题,帮助高年级小学生更透彻的理解知识重点和难点 如在?认识负数?这个知识点中,教师单凭符号、图片和数字很难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借助生活情境模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负数,课堂上教师端来一块冰、在不同的时间段让不同的学生测量它的温度,冰由刚开始-15℃慢慢变成-12℃、-9℃、-6℃和0℃,这时候教师就告诉学生冬天到来,当路面上水能结冰时也就是0℃,当温度继续降低,那就是看到所谓的负值,反之随着温度不断地升高,那么数值就会由负数上升到正数。

      通过冰块实验测试温度,让学生比拟高时高效的理解负数的含义,同时还能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学微妙,比方珠穆拉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相对于海冰面它们的高度、青蛙跳在荷叶上和跳进水中,相对于荷叶它们的高度、还有上海、青岛、哈尔滨和广州今天白天的气温都是多少度?等等......这些都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性,更深入的让他们理解负数在生活中随时可见,有助于培养他们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同时借助于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让他们更积极主动的探索 三、手段多样化教学过程高时高效 我们知道,在我国以往的传统教学过程中,多以采用“满堂灌〞授课方式,认为教师“教〞的好不好和学生成绩的上下有着直接的联系,殊不知我们注重了教师的授课方式,而无视了学生“学〞的途径和方法如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高时高效的掌握知识技能,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能力水平,这需要教师在教学手段上多样化,有角色换位法、讨论法和自主学习法等 如在学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课时,教师先通过讨论法和学生商量生活中碰见的一个问题,教师说:“小明家有一个小花园,月季花占花园总面积1/4,菊花占花园总面积1/3,它们一共占花园总面积几分之几?〞老师说完之后让学生们尝试着思考一下,这时候有的学生就拿笔画出图形进行分割,有的同学掰着手指算起来,有的同学前后讨论起来……几分钟过去了,有同学用图形分割后也似乎显现出了答案,有同学计算的方法也比拟正确,老师看到课堂效果进入佳境,接着又找学生在讲台上来展开自己的思路讲解给大家听,学生边讲解边在黑板上写出了1/4+1/3=?的公式,教师给予很大的肯定和赞扬,随后就教大家分数的加法运算方法,学生掌握之后,教师又趁热打铁出题:“小明家有一个小花园,月季花占花园总面积1/4,菊花占花园总面积1/3,其余的都是蝴蝶花。

      蝴蝶花的面积占几分之几?〞很明显这就是在原来题目上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经过思考和讨论后,又有学生尝试着来讲台上讲解,并在黑板上列出公式1-=?就这样通过生活中大家见过的花园,带动大家一步步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也充分的发挥了学生主体性的作用,高时高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实现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的质量,我们有必要借助一些生活情境来帮助学生分析数学问题,并且通过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在这个时期学习数学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高时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教师一定要摒弃单一枯燥的“满堂灌〞教学手段,重新的审视小学数学教学目的和意义性,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现在和未来的小学生实现全面的素质提高 【参考文献】 【1】魏雪峰.基于认知过程分析的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与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1.08 【2】郑丽娟.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21.12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