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阳婴儿影评.docx
2页《安阳婴儿》影评我认为《安阳婴儿》这部影片并不是一部很精彩的片子首先,这部片子缺少对比一是缺少人物思想变化的纵向比较,二是缺少人物 之间性格、品质上的横向比较一,也许有人会说,黑帮老大一开始不承认妓女冯艳丽所生的婴儿是他的孩 子,但后来又来到大刚家向冯艳丽道歉,并提出要抚养孩子,这就是人物的 转变但黑帮老大这一“转变”的前提是他身患绝症必须留个后如果情 节设置为:黑帮老大得知自己身患绝症,看到滚滚的黄河,不禁思索起来, 感慨生命的渺小与人生的短暂,进而想到抚养孩子来弥补冯艳丽,不就增 添了电影本身的内涵?二,看看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一个卖身的妓女,一个贫穷的下岗工人,一个 不负责任的黑帮老大,几个冷漠无情的打手,无所事事的街头警察… 可以说他们的思想、素质都处在同一阶层上,没有设置人物与人物的对比, 这接就使得影片的过于朴实,甚至显得苍白无力其次,影片的主旨并不明确到底是为了表现下岗工人愿意和妓女组建家庭的 高尚品质,还是告诉观众像冯艳丽这样的人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权利,还是 想讽刺一下像黑帮老大那样平时作恶多端的人到死才因为要“留个后”才想到要 抚养自己的孩子,还是为了通过影片中的这个婴儿来表现一下弃婴的命运。
从影 片中也不难看出,大刚的品德也并不高尚,妓女在大刚家接客时,大刚顺便把嫖 客的自行车车胎扎破(大刚是做修车生意的),这样的人不说缺德就已经很好了 是为了表现冯艳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吗?如果是那样,那她和大刚这样穷困的下 岗工人生活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何况他们还有一个孩子要抚养是想要讽刺黑 帮老大吗?还是想告诉观众恶有恶报,恶人就该绝后这么浅显、低俗的道理,显 然也不是如果是想表现弃婴的悲惨命运,那么这个婴儿根本就不算什么弃婴, 因为他并没有被冯艳丽抛弃啊,充其量是不被亲生父亲承认而已,所以这也不是 影片的主旨再者,影片的另一不足之处,就在于大刚并没有和冯艳丽产生真正的爱情两 人后来生活在一起,不过是因为冯艳丽决定开春后不再做妓女,而大刚也40多 了,又那么贫困,再要找个女人也着实不易,所以说,两人的结合并不是必然的 这就缺少了情感和精神上的交流当然,影片也不是一无是处,有些画面也是很有表现意义的1. 影片一开始的那盏电灯泡一一发着暗黄的、微弱的光,似乎象征着那个社会 底层人民的生活一一黑暗地不透彻,但也绝不光明那点暗淡的微弱的光 也只是这些底层人民残存的一点人性的光辉,或者是那渺茫的一些期望。
2. 影片中在大刚错手杀死黑帮老大后,听到的是婴儿喃喃的低语,他并不知道 在这一刻之后他的两个父亲都会死亡,却似乎在诉说着什么……3. 当冯艳丽在监狱中见完大刚最后一面,来到了大宋拉面馆——她和大刚第一 次见面的地方在同一张桌子上,她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物在人已空的伤感, 镜头中,她的对面仍放着一碗拉面,而她却抱着孩子哽咽起来,这与《天下 无贼》中片尾的画面有异曲同工之妙4. 最后一个镜头更是富有神奇色彩,冯艳丽卷缩在肮脏昏暗的车厢里,回想起 自己慌忙逃窜的那一幕,分明记得她将孩子交到了大刚的手中,可是大刚早 已不在人世,这似乎是冯艳丽在深度绝望里的幻想,似乎也是她的最后一点 期盼也留给观众一些遐想的空间其实《安阳婴儿》这部影片的立意在于关注底层人民生活,充满人文关怀, 但是整个影片并没有很清晰的情节主线,更没有将主旨表达地很深刻,而且 镜头的散乱,画面的叠加,情节的跳跃,就缺少了可供观众从视觉上首先进 行思考的东西,急于把社会状况再现,很刻意地把人们拉回过去思索那些黑 暗,那些光亮就像书桌上一本现代汉语字典上叠加着一本新华成语字典, 虽然内涵很丰富,但是读者没有翻阅的兴趣,那也只能给人沉重的感觉, 很难达到情感上的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