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防己茯苓汤与防己黄芪汤的区别.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489082409
  • 上传时间:2024-02-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67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防己茯苓汤与防己黄芪汤的区别_清月漫步防己茯苓汤与防己黄芪汤鉴别防己茯苓汤所治皮水,系指“外证附肿,按之没指,不恶风”, “身肿而冷,状如周痹”之证此乃卫阳不足,水湿郁于肌肤 所致故方中以茯苓为君,配伍桂枝、黄芪温补卫阳,组成 温阳利水之剂防己黄芪汤主治为风水表虚证,故方中以黄 芪与防己配伍,固表祛风而行水,症见汗出恶风,身重脉浮 防己黄芪汤(转载)发表者:赵东奇1031人已访问[组成用法]黄芪 20 ~ 60g、防己 12 ~ 30g、白术 10 ~ 20g、甘草 3~6g、 生姜三片、大枣6枚水煎服,每日二次[方证]1 .浮肿,以下肢为甚,恶风多汗,尿量减少2.关节痛,特别是膝关节肿痛、肌肉痛[现代应用]1 .特发性水肿、功能性水肿、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风 心病、肺心病等以浮肿为主要表现时可用本方,肝硬化腹水 也可参照使用2 .变形性膝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加载中…内容加载失 败,点击此处重试加载全文、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 出症等以关节疼痛、沉重、活动不利、动作不灵活为主证时 可见到本方证3 .一些代谢性疾病也有应用本方的机会如痛风、糖尿病、 高血脂症,单纯性肥胖症等4.其他还用于高血压病,脑血管疾病,荨麻疹、狐臭、带 下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

      [经验参考]仲景川本方主治“风水”、“风湿”肾脏疾病有时可表现为“风 水”,可使用本方如岳美中治一40岁男患者,患慢性肾炎, 多年不愈,下肢沉重,胫部浮肿,累及足跟痛,几汗出恶风.脉 浮,舌质淡白,边有齿痕尿蛋白(十十+),红白细胞(+ ) 岳老投防已黄芪汤:防已18g,生黄芪24g,白术9g ,炙甘 草9g ,生姜9g ,大枣4枚(掰嘱其长期服刚患者连续 服此方10个月,检查尿蛋白(+ ),又持续两个月,尿蛋白 消失,一切症状痊愈(《岳美中医案集》,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8 *王新昌治疗一名狼疮性肾炎并慢性尿毒症患者,女, 16岁,全身浮肿,腰痛剧烈,呕吐时作,二便不通,颜面咣 白,表情淡漠血尿素氮58mg / L ,血肌酐1 . 65mg / dl , 二氧化碳结合力25 . 6Vol%,尿蛋白(+++ )予防己黄苠 汤合大黄附子细辛汤去细辛:防己30g黄芪30g启术30g , 甘草6g,附片9g (先煎),大黄10g (后下)药后呕 恶已平,大便已通,小便3~5次/日,每次300m1守方 再进3剂,呕吐已止,精神好转仍守前方,大黄改为粉剂 吞服(每次1 . 5克,每日2次)7剂。

      服后浮肿消退,饮 食增加继进上方7剂后,尿毒症近期缓解,病情稳定(国 医论坛,1989 ; 5 : 17)关节疾病多有“风湿”见证,在服用 啊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后虽然疼痛减轻,但出现汗出不止, 身重恶风时即可使用本方肥胖及高脂血症可用防己黄芪汤 改善症状李春生用本方加味治疗2例肥胖病合并高脂血症, 经3个月左右,均大为好转处方:黄芪30g,防己12g, 白术10g,甘草4g,生姜6g,大枣3枚,草决明20g,黄 苓10g (中医药学报,1983 ; 5 : 36)阮士军也曾用本方加 味治疗一名肥胖患者,防己、黄芪俱用60g,另加去湿利水 之药,治疗两个月,体重恢复至以前水平(北京中医杂志, 1985 ; 4 : 35 *本方主治条文中有“汗出”,狐臭即是腋下大 汗腺分泌亢进所致,因此也可用本方治疗如阮士军用本方 原方(防己、黄芪各30g、白术15g、甘草6g、生姜9g、 大枣20g)治疗12例狐臭,全部治愈,疗程最短2个月, 最长6,5个月(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日本的矢数道明也用 此方治愈一名15年病程的狐臭患者,形体肥胖,肌肉松软, 腋下汗出甚多,全身倦怠,服药后那二天即大量排尿,出汗 小减少,症状随之逐渐消失(日本东洋医学会,11卷4号)。

      使用本方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其一,“黄芪体质”的识别是关键黄芪体质”是指适用于黄芪 类力的一种体质类型,以巾老年人多见特征如下:面色黄 门或黄红隐隐,或黄暗,都缺乏光泽外形呈浮肿貌,日无 光彩肌肉松软,腹部较膨满,但腹壁软弱无力,犹如棉花 枕头,按之无抵抗感及痛胀感腹肌萎缩而脂肪堆积,肚脐 相对显得深凹,编者谓之“黄芪肚”整个人就像一个盛水的 皮囊平时易于出汗,畏风,遇风冷易于过敏,或鼻塞,或 咳喘,或感冒大便不成形,或先干后溏易于浮肿,特别 是足肿,手足易麻木舌质淡胖,舌苔润这种人即《金匮 要略》所谓的“骨弱肌肤盛”的“尊容人”营养过剩、缺乏体力 运动往往足该体质形成的原因其二,与类似方作鉴别本方与越婢汤都治疗“风水”,所主 皆有浮肿、关节痛、多汗、尿量减少区别在于:越婢汤适 合麻黄体质者,体力比较充实,皮肤比较粗厚,看上去偏暗, 平素少汗;防己黄芪汤适合黄芪体质者,体力比较低下,皮 肤较细嫩,平素易出汗越婢汤证病程较短,并有口渴、身 热等热象,其浮肿往往是全身性的;防己黄芪汤证病程较长, 常反复发作,多伴有畏风、疲劳感,浮肿多见于下肢防己 茯苓汤也主水气,与本方相比,少白术而重用茯苓,无生姜、 大枣而有桂枝。

      所主为“四肢肿”、“四肢聂聂动”本方所主水 气侧重于下身,以身重汗出为主证防己茯苓汤可看作防己 黄芪汤和苓桂剂的合方,其镇静作用要强于本方其三,关于本方的剂量,日本医家丹波元简认为是后人改动, 而《干金方》所载却是原方当为:防己四两、甘草一两、 白术三两、黄芪五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因此,本 方单独应用时可用大剂量,加味或合方时,可用小所致,因 此也可用本方治疗如阮士军用本方原方(防己、黄芪各30g、 白术15g、甘草6g、生姜9g、大枣20g)治疗12例狐臭, 全部治愈,疗程最短2个月,最长6,5个月(贵阳中医学 院学报)日本的矢数道明也用此方治愈一名15年病程的狐 臭患者,形体肥胖,肌肉松软,腋下汗出甚多,全身倦怠, 服药后第二天即大量排尿,出汗小减少,症状随之逐渐消失 (日本东洋医学会,11卷4号)使用本方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其一,“黄芪体质”的识别是关键黄芪体质”是指适用于黄芪 类力的一种体质类型,以巾老年人多见特征如下:面色黄 白或黄红隐隐,或黄暗,都缺乏光泽外形呈浮肿貌,目无 光彩肌肉松软,腹部较膨满,但腹壁软弱无力,犹如棉花 枕头,按之无抵抗感及痛胀感腹肌萎缩而脂肪堆积,肚脐 相对显得深凹,编者谓之“黄芪肚”。

      整个人就像一个盛水的 皮囊平时易于出汗,畏风,遇风冷易于过敏,或鼻塞,或 咳喘,或感冒大便不成形,或先干后溏易于浮肿,特别 是足肿,手足易麻木舌质淡胖,舌苔润这种人即《金匮 要略》所谓的“骨弱肌肤盛”的“尊容人”营养过剩、缺乏体力 运动往往足该体质形成的原因其二,与类似方作鉴别本方与越婢汤都治疗“风水”,所主 皆有浮肿、关节痛、多汗、尿量减少区别在于:越婢汤适 合麻黄体质者,体力比较充实,皮肤比较粗厚,看上去偏暗, 平素少汗;防己黄芪汤适合黄芪体质者,体力比较低下,皮 肤较细嫩,平素易出汗越婢汤证病程较短,并有口渴、身 热等热象,其浮肿往往是全身性的;防己黄芪汤证病程较长, 常反复发作,多伴有畏风、疲劳感,浮肿多见于下肢防己 茯苓汤也主水气,与本方相比,少白术而重用茯苓,无生姜、 大枣而有桂枝所主为“四肢肿”、“四肢聂聂动”本方所主水 气侧重于下身,以身重汗出为主证防己茯苓汤可看作防己 黄芪汤和苓桂剂的合方,其镇静作用要强于本方其三,关于本方的剂量,日本医家丹波元简认为是后人改动, 而《干金方》所载却是原方当为:防己四两、甘草一两、 白术三两、黄芪五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因此,本 方单独应用时可用大剂量,加味或合方时,可用小剂量。

      许 多临床报道中,黄芪和防己的用量都较大,均在60克以上, 可参考使用而甘草的用量不宜过大,3至6克为适宜另 外木方的剂量也应参考患者的体重,大致上应与体重呈正比 其四、本方常加味或介方,如气喘者,加麻黄、杏仁腹痛 者加芍药汗多伴口渴、身热者,加石膏增加利水消肿的 功效,常加茯苓、泽泻恶寒、关节冷痛者加附子、细辛等 如本方证伴有易感冒、鼻塞时合五屏风散腰身疼痛,脉沉恶寒无汗或汗出不畅时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口渴、尿量减 少伴心悸、眩晕者合五苓散,同时呈现精神委靡,下肢肿甚 者合真武汤等临床可随证加减使用最后,还要注意其他方面问题如方中防己的品种应采用防 己科多年生藤本植物粉防己的根,此又称汉防己服用本方 后,往往小便量增大,可作为取效指标之一[原文点睛11.风湿,脉浮、身重,汗曲恶凤者,防己黄芪 汤主之《金匮要略》第二篇第二十;条)2.风水,脉浮身重,汗曲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腹痛 加芍药《金匮要略》第十四篇第;十;条)3 .《外台》防己黄芪汤:治风水,脉浮为在表,其人或头汗 出,表无他病•病者但下重,从腰以上为和,腰以下当肿及 阴,难以屈伸《金匮要略》第十四篇附方)防己一两、甘草半两(炒)白术七钱半、黄芪一两一分(去 芦B上到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 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

      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 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 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以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 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差[注论精选]尤在泾:风湿在表,法当以汗而解,乃汗不待友而自出,表尚未解而巳虚,汗解之法不可守矣故不用麻黄出之皮毛之 表,而用防己驱之肌肤之里服后如虫行皮中,及以腰下如 冰,皆湿下行之征也然非芪、术、甘草,焉能使:卫阳复 振,而驱湿下行哉(《金匮要略心典》)陈修园:……川黄芪以走表塞空,枣、革、白术以补土胜湿, 牛姜辛以上风,温以行水,重用防己之走而不守者,领诸药 环转于周身,使上行下出,外通内达,迅扫而无余矣(《金 匮方歌括》*赵以德:脉浮表也,汗出恶风,表之虚也,身重,水客分肉 也防己疔风肿、水肿,通腠理;黄芪温分肉,补卫虚;白 术治皮风止汗;巳草和药益土;生姜、大枣辛甘发散腹痛 者,阴阳气塞,不得升降,故加芍药收阴(《金匮方论衍义》) 吴谦等:脉浮者,风也,身重,湿也,寒湿则脉沉,风湿则 脉浮若浮而汗不出恶风者,为实邪,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 草汤主之;浮而汗出恶风者,为虚邪,故以防己、白术以去 湿,黄芪、甘草以固表,生姜、大枣以和营卫也(《医宗金 鉴》)b。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