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0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堂教学实录.pdf

6页
  • 卖家[上传人]:雨水
  • 文档编号:148799346
  • 上传时间:2020-10-2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8.74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 3 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堂教学实录 【课标要求】 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教学目标】 1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全盛、转折点、 失败标志及原因的史实 2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 容及评价 3通过对太平天国坚持14 年的斗争史实的学习, 深刻感受农民阶级强烈的 反封建意识以及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同时也明白农民阶级毕竟不是先进生产力 的代表,他们无法承担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 过程和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天朝田亩制 度 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 人民深受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社会矛盾激化 农民阶级不 堪忍受,终于揭竿而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新课探究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1原因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回答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原因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分析 ) 鸦片战争巨额的军费和赔款,全部转嫁到贫 苦农民身上,使本已十分尖锐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教师:外国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中国社会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被迫 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教师: ( 分析)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 因此,太平天国的主要矛头是“反封建” 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起 了催化剂的作用,所以,太平天国还具有反侵略性质 总之,太平天国运动是长期以来不断激化的阶级矛盾,是在民族矛盾刺激下 的总爆发因此,我们可以说: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 2酝酿 教师: ( 引导学生介绍洪秀全以及“拜上帝会”) (1) 思想上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2) 组织上形成太平天国的领导核心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 教师:结合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 ,说一说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学生: ( 阅读教材,观察示意图,归纳总结) 教师: ( 根据学生的归纳总结进行板书) 1金田起义运动爆发 2永安建制初建政权 3定都天京同清对峙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实现“天国”梦 4北伐西征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5天京事变由盛转衰 提拔新人,颁布资政新篇改变不利局面 6天京陷落运动失败 三、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 天朝田亩制度建国纲领 教师: 天朝田亩制度从字面上理解是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

      但实际上它 不仅涉及土地问题,同时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司法等各个方面的社 会改革措施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因为以土地问题为核心,所以称为天 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 以土地问题为核心, 那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解决 农民的土地问题的 ( 展示材料及问题 )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 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 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凡收成者 (除留足口粮外 ) 余则归圣库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 主所有婚娶弥月喜事, 俱用圣库 鳏寡孤独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都由 国库供养 天朝田亩制度 (1)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 体现的分配原则和方法各是什么? (3) 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从哪句话中可以反映出来? (4) 这个理想能实现吗? 学生: ( 讨论、分析、回答 ) (1) 关于土地和产品的分配 (2) 绝对平均主义 (3) 人人平等,没有剥削的社会;“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 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4) 不能实现 教师:应该说这样的社会非常美好,为什么不能实现? 学生:因为当时正在打仗,没有条件实行 教师:对还有其他原因吗? 学生:(讨论) 因为人性是有弱点的, 人都有自私的一面, 所以不可能实现绝 对的平等 如果实行绝对平均主义分配方式,不论农民干的多少, 最终分配的财 富是一样的,这样就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最终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教师:(分析) 如果我们从社会生产力水平、 从小生产者的阶级属性上分析这 种分配方式, 也可以得出结论 中国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当时是不可能生产 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来满足这种分配需求的,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这样的 分配方案也是一种空想 正如大家讨论到的人性的弱点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当他自己穷困的时候, 他要求平均分配土地和财富; 但是当更穷的人要求分他的 土地和财富的时候,他可能就不干了所以说,太平天国这个纲领,看似美好, 但根本不可能实行 教师: ( 总结、概括 ) 要客观的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农民是否愿意接受 天朝田亩制度 的土地分配原则?废除了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 的要求,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因此,具有革命性农民是否愿意接受天朝 田亩制度 的产品分配原则?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 根本无 法实现。

      因此,具有落后性 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式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 是行不通的因此,具有空想性 2 资政新篇治国方案 教师:1859年冬,洪仁玕为振兴太平天国, 提出了改革内政的治国方案 资政新篇,它都有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看书回答 学生: ( 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讨论) 教师:(分析)资政新篇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在“向西方学习” 上, 超过了同时代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主张,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 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集中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 它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现实 斗争联系起来, 只字不提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因此这个方案得不到太平天国 广大将士的拥护, 对太平天国的现实斗争没有任何积极作用由于当时中国还不 具备实现这一政治纲领的社会条件,且太平天国迫于当时严峻的形势,资政新 篇没能实行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失败原因及历史意义 教师: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 史学界有人认为是一场旧式农民革命,有 人认为带有资产阶级性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同意哪一种观点? 学生: ( 讨论) 教师:(总结) 这场运动是农民战争, 是以农民为主体的、 由农民来领导的战 争。

      但太平天国在反封建的同时呈现出新的特点,即反对外国的侵略, 作为中国 历史上规模最大、斗争水平最高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历时长达14 年,转 战大半个中国,并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尽管如此,最终还是归于失败 教师: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呢?( 提示:从领导力量、斗争 对象,内因、外因,主观、客观等角度分析) 学生: ( 思考、讨论、回答 ) 教师:(总结) 主观上,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 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团结客观上,中 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教师: ( 继续提问 )那么这场运动的意义有哪些呢? 学生:(结合教材,归纳总结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 次农民战争它坚持斗争14 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教师:请同学们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教训 学生: ( 讨论) 教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五、课堂小结 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这次农民战争 呈现出新的特点: 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了反对外国侵略的任务。

      近代的中国 农民已经能够放眼世界, 从西方寻找自己的思想武器 颁布了前所未有的土地 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尽管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平均主义不可能实现, 但明确的平均分配土地的纲领是几千年来农民阶级梦寐以求的愿望太平天国运 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尽管它有诸多新特点,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它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 无法承担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担,不可能给中 国指出光明前途,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下失败 【板书设计】 第 3 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二、发展历程 1金田起义运动爆发 2永安建制初建政权 3定都天京同清对峙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实现“天国”梦 4北伐西征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5天京事变由盛转衰 提拔新人,颁布资政新篇改变不利局面 6天京陷落运动失败 三、性质、失败原因及历史意义 1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起义 2失败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3意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