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杨岭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8页湖北省咸宁市杨岭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这种宇宙理论极其详尽地描述了天上与人间的平行,……一个好皇帝会带来和平和丰收,一个坏皇帝则带来动荡和饥荒下列思想家中,最早完整阐述该理论的是(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董仲舒参考答案:考点: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分析: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考查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解答:依据材料的描述可知,该理论认为人间和天上是平行的,人间皇帝的好坏决定社会的和平或动荡.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故D项正确.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主张“克己复礼”,与题意不符,故A项排除.老子强调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与题意不符,故B项排除.韩非子主张君主依法治国,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故C项排除.故选D.2. “马恩河之战后,双方开始向沿海地带机动,但无任何战略意义,只是把战线延长到海边双方统帅部分别于11月15日和17日下令转入防御,建立筑垒阵地,从此西线机动战完全结束,转入阵地战该战场形势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用来说明A.一战演变为持久战的原因B.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目的C.阵地战是最主要作战形式D.同盟国不再推行任何机动战参考答案:A【详解】“双方统帅部分别于11月15日和17日下令转入防御,建立筑垒阵地,从此西线机动战完全结束,转入阵地战”表明德国的速胜计划破产,一战演变为持久战,故A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目的,排除B;材料信息表明德国的速胜计划破产,转入阵地战,不能说明阵地战是最主要作战形式,排除C;材料信息表明德国的速胜计划破产,转入阵地战,无法得出同盟国以后是否推行机动战,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双方统帅部分别于11月15日和17日下令转入防御,建立筑垒阵地,从此西线机动战完全结束,转入阵地战”,联系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的战略计划分析解答3. 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参考答案:D4. 汉初律令规定:里门每天按时开放,钥匙由田典、里典轮流掌管;在伏日(鬼节)里门全天关闭,禁止行人通行和里民出入耕作;如有使节出行、救水火、追盗贼等情况,则开门放行;违律者,罚金二两由是可知当时政府A.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B.重视对基层的管理C.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 D.加强对外交流往来参考答案:B材料反映了政府对基层群众的管理规定,说明政府重视对基层的管理,故B正确;休养生息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材料与休养生息无关,排除A;材料与重农抑商无关,排除C;材料与对外交流无关,排除D名师点睛】做材料题材的选择题,必须重视材料,不能只看选项表述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比如ACD选项符合汉朝历史史实但与材料无关,必须将材料和所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5. 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可以称之为20世纪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下列选项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铲除了封建制度 B.确立君主立宪制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迫使清帝退位参考答案:D6. 王韬的《瞍园文录外编》中记载:“朝廷有兵刑礼乐赏罚诸大政,必集众于上下议院,君可而民否不能行,民可而君否亦不能行;必君民意见相同,而后可颁之于远近……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这表明王韬A.准确介绍了英国议会职权B.仍受古代民本思想影响C.认识到君主立宪制的本质D.深受卢梭启蒙思想影响参考答案:B由材料中“必君民意见相同,而后可颁之于远近”、“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可看出王韬的主张是君民共治,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且吸取传统民本思想,接受西方民主思想,重视民权,故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英国议会职权,故A项错误;王韬主张君民共治,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且吸取传统民本思想说明没有认识到君主立宪制的本质,故C项错误;卢梭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早期维新思想,需要掌握王韬的思想主张。
解题的关键是对“必君民意见相同,而后可颁之于远近”、“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的分析理解7. 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臣交祸之据,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绵祸八十年……臣窃观近世万国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由来,迹其乱祸虽无道已甚,而时势所趋,民风所动,大波翻澜,回易大地,深可畏也下列各项,符合康有为本意的是 ( )1 认为万国行立宪之政是世界潮流 ② 认为用革命暴力来改变政治制度会引发祸端 ③ 认为法国革命推动了各国的政治改革 ④ 认为君主专制的官僚体制导致君臣交祸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②④参考答案:A8. 以下诗词与歌曲反映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按时间顺序排列应该是①“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②“打到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③“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秧!奸淫烧杀,一片凄凉④“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A.②①④③ B.②③①④ C.②④①③ D.④①③②参考答案:A9. “如果和平不能在我们周围,在整个印度和巴基斯坦得到恢复,那么我将了此一生由此可见甘地最后一次绝食的主要目的在于A.抵制“非暴力不合作”中的群众暴力行为 B.要求英国人彻底结束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C.反对印度跟随英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D.希望平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冲突参考答案:D10. 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 )①实现国共合作 ②领导北伐战争 ③提出“新三民主义” ④确定“三大政策” 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参考答案:C11. 19世纪中后期,斯宾塞将达尔文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思想应用于人类社会,认为生存竞争所造成的自然淘汰,在人类社会中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由此形成“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学说促使当时欧洲()A.民族主义思潮逐渐走向极端B.公民生存自由受到严格限制C.政治生活缺乏思想理论基础D.社会价值观发生根本性改变参考答案:A【详解】从材料“生存竞争所造成的自然淘汰,在人类社会中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可以看出,这是对生物进化论的一种错误的理解和应用,使民族主义思潮逐渐走向极端,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公民生存自由,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政治生活和社会价值变化,故CD项错误。
12. 战国时期,一些思想家聚在一起进行辩论,根据下列几句话,判断哪些学派的思想家参加了这次聚会?“兼相爱,交相利”“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咸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①儒家 ②道家 ③法家 ④墨家A、④②① B、①②③ C、④①③ D、④②③参考答案:D13.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明代出现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参考答案:A文学成就明代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反映在文学领域就是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思想出现,所以答案选A14. 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韩非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词应是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水则载舟,水则覆舟”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政治主张而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在政治上主张“以法治国”,加强君主专制和强化中央集权,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A项是墨家学派的政治主张;B项战儒家学派,荀子的政治主张;C项儒家学派,孔子的政治主张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以法治国,中央集权”15. 根据所学的中国书法史的有关知识,判断图4和图5两幅作品的作者( )A.欧阳询和颜真卿 B.颜真卿和苏轼 C.颜真卿和王羲之 D.欧阳询和王羲之参考答案:D16. 海湾危机发生后,中国在谴责伊拉克和要求其撤军的安理会决议中投了赞成票,但是对安理会第678号决议投了弃权票,表明中国政府 A.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在国际事务中没有自己的立场,外交政策摇摆不定 C.害怕承担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责任 D.支持伊拉克在科威特的行动,以示对西方国家的不满参考答案:A17. 1906—1907年,清政府先后颁行了多个奖励实业的章程,规定对所办实业开办资金达到一定数量者赏赐子、男等爵位。
该政策A.鼓励绅商从政以巩固统治B.使商人活动合法化C.刺激传统理财方式的更新D.导致资本高度集中参考答案:C材料中反映出的是清末新政的内容可以看出清末新政对于实业和金融业都体现出比较先进的模式,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中的内容目的不是巩固统治,而是发展经济;B选项错误,以前的商人活动也是在合法条件下进行的;D选项错误,清末新政并没有起到很突出的效果,并没有出现资本高度集中的情况18. 下列图片所反映出的科学观点的创立者是 ( ) A.牛顿 B.哥白尼 C.达尔文 D.爱迪生参考答案:C19. 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A.汉朝的刺史B.宋朝的通判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根据梁启超的描述,这一机构是十分机械化的,只负责跪受笔录,传达命令,因此这一机构指的就是清朝的军机处这是明清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具体体现,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军机处20. 英、法、美、德建立的近代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的主要共同点是A.总统或首相都拥有行政实权B.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C.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行使立法权D.都体现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的原则参考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