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文言文虚词“之、而、其、已”的用法及专项练习(讲义)-人教部编版(一起)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八戒
  • 文档编号:595375162
  • 上传时间:2024-11-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89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言文虚词“之、而、其、已”的用法及专项练习(讲义)-人教部编版(一起)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虚词“之、而、其、已"的用法及专项练习(讲义)-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一起)语文九年级(上册) 之 作助词 连接定语与中心语 :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 例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连接主语与谓语 :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如:“吾之所得” 作代词 代替人或事物 :常作宾语,指代前文提及的内容 例如: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马说》 作动词 表示往、到 :常用于表示动作的方向或目的地 例如: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 而 表并列关系 连接两个并列的动作或状态,无实义 例如:蟹六跪而二螯 表转折关系 前后内容存在对比或反转,表示“但是” 例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表顺承关系 连接两个有先后顺序的动作,表示“然后” 例如:学而时习之 表修饰关系 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示状态或方式。

      例如:吾尝终日而思矣 表因果关系 表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可译为“因而" 例如:玉在山而草木润 其 明确指代对象 分析“其”所指代的具体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确定指代对象 辨析语法功能 判断“其"在句中是作代词、连词、助词还是语气词,确保语法正确 结合语境分析 根据上下文语境,选择“其”的适当用法,保持语义连贯 注意特殊用法 留意“其"在某些固定搭配或特殊句式中的特定用法 已 作动词 表示完成 :常后接动作,指示动作结 例如:事已至此 作副词 : 表示已经 :常用于句首或动词前,指示动作已完成 例如:已而夕阳在山 作连词 : 表示先后关系 :连接两个动作或状态,后一动作在前一动作完成后发生 例如: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公曰:‘善’既已,公问其故” "之“的用法专项练习: 一、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之”作为代词使用的一项是( ) A. 辍耕之垄上 B.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C.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 孔子云:何日君再来?吾欲与之言。

      下列句子中,“之"作为助词“的”使用的一项是( ) A.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 肉食者谋之 C.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 无丝竹之乱耳 下列句子中,“之"作为动词,意为“到、往”的一项是( ) A.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 辍耕之垄上 C. 孔子云:何日君再来?吾欲与之言 D.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二、填空题 在文言文中,“之"常用作代词、助词、连词等请判断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并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吾欲之南海,何如?( ) 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 3.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 4.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 三、翻译题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其中“之”的用法 1.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翻译: “之"的用法: 2.原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翻译: “之”的用法: "而“的用法专项练习: 一、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而”作为连词,表示转折关系的一项是( ) A. 溪深而鱼肥 B.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 人不知而不愠 D.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下列句子中,“而"作为连词,表示并列关系的一项是( ) A. 泉香而酒洌 B. 登高而招 C. 吾尝终日而思矣 D.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下列句子中,“而”作为连词,表示修饰关系的一项是( ) A. 吾尝终日而思矣 B. 吾恂恂而起 C. 蟹六跪而二螯 D.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二、填空题 在文言文中,“而"常用作连词,表示多种关系请判断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并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2.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 )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 三、翻译题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其中“而"的用法 1.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翻译: “而”的用法: 2.原文: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翻译: “而"的用法: ”其“的用法专项练习: 一、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其"作为代词使用,指代事物的一项是( ) A.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B. 其如土石何? C.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D. 安陵君其许寡人! 下列句子中,“其”作为代词使用,指代人物的一项是( ) A.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B.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C. 吾其还也 D. 其真无马邪? 下列句子中,“其"作为连词使用,表承接关系的一项是( ) A.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B.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C. 其真不知马也! D.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下列句子中,“其”作为助词使用,加强语气的一项是( ) A. 其如土石何? B. 其真无马邪? C.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D. 安陵君其许寡人! 二、填空题 在文言文中,“其"的用法多样请判断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并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 3.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 4.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 ) 三、翻译题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其中“其"的用法 1.原文: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翻译: “其”的用法: 2.原文:安陵君其许寡人! 翻译: “其"的用法: ”已“的用法专项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已"作为动词使用的一项是( ) A.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B.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C.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D.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下列句子中,“已”作为连词使用的一项是( ) A.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C.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二、翻译题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已"的用法。

      1.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翻译: “已”的用法:______ "之“的用法专项练习答案 解析: 选择题 D(代词,他) A(助词“的”) B(动词,到、往) 二、填空题 1. 动词,到、往;2.助词,的;3.助词,补足音节,无实义;4.助词,补足音节,无实义 三、翻译题. 1. 翻译: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 “之"的用法:代词,指学过的知识 2.翻译: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之”的用法: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 "而“的用法专项练习答案解析 : 选择题 D(表示转折关系) A(表示并列关系) B(表示修饰关系) 二、填空题 1.表示修饰关系;2.表示修饰关系;表示顺承关系;3.表示并列关系;表示顺承关系 三、翻译题. 1. 翻译: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 “而”的用法:连词,表示顺承关系,连接前后动作。

      2.翻译: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而"的用法: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连接前后两个描述螃蟹特征的句子 ”其“的用法专项练习答案 解析: 选择题 A(代词,指代狼) A(代词,指代百里奚) A(连词,表承接) D(助词,加强语气) 二、填空题 1.代词,他们的;2.代词,难道;连词,表选择关系;3.代词,那;4.连词,表承接关系;代词,那个 三、翻译题 1.翻译:屠户非常窘迫,害怕前面后面受到狼的攻击 “其"的用法:代词,指代狼 2.翻译: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 “其”的用法:助词,加强语气,表示祈使或命令 "已“的用法专项练习答案 解析: 一、选择题 B(作为动词,意为“停止”) A(作为连词,连接两个动作,表示后一动作在前一动作之后发生) 二、翻译题 1.不久太阳落到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 “已"的用法:作为副词,表示“不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7.2 投影与视图.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4.3 全等三角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2.2 分式方程.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微专题 第二章 结合传统数学文化考查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考点知识梳理 2.2 分式方程.ppt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8.1 统计.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5.2 第3课时 正方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6.3 与圆有关的计算.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1.4 二次根式.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平均数3-北京版 (共15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鸡兔同笼人教新课标(共20 张ppt).ppt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2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苏教版|苏教版 (共9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六单元 运算律 第8课时 相遇问题|苏教版 (共8张PPT).ppt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3.4 第2课时 二次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2.1 一次方程(组).docx 2025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15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3大模块知识梳理+9个考点+5个重难点+1个易错点)(原卷版).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平均数2-北京版 (共13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利用平移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一单元1.4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共12张PPT).ppt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 第3课时 街心广场|北师大版 (共13张PPT).ppt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