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空器的特性详解.docx
12页航空器的特性言羊解飞机的飞行性能在对飞机进行介绍时,我们常常会听到或看到诸如“活动半径”、“爬升率”、“巡航速度”这 样的名词,这些都是用来衡量飞机飞行性能的术语简单地说,飞行性能主要是看飞机能飞多快、 能飞多高、能飞多远以及飞机做一些机动飞行(如筋斗、盘旋、战斗转弯等)和起飞着陆的能力速度性能最大平飞速度:是指飞机在一定的高度上作水平飞行时,发动机以最大推力工作所能达到的最大 飞行速度,通常简称为最大速度这是衡量飞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最小平飞速度:是指飞机在一定的飞行高度上维持飞机定常水平飞行的最小速度飞机的最小平 飞速度越小,它的起飞、着陆和盘旋性能就越好巡航速度:是指发动机在每公里消耗燃油最少的情况下飞机的飞行速度这个速度一般为飞机最 大平飞速度的70%〜80%,巡航速度状态的飞行最经济而且飞机的航程最大这是衡量远程轰 炸机和运输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当飞机以最大平飞速度飞行时,此时发动机的油门开到最大,若飞行时间太长就会导致发动机 的损坏,而且消耗的燃油太多,所以一般只是在战斗中使用,而飞机作长途飞行时都是使用巡航 速度高度性能最大爬升率:是指飞机在单位时间内所能上升的最大高度爬升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与发动机推力 的大小。
当歼击机的最大爬升率较高时,就可以在战斗中迅速提升到有利的高度,对敌机实施攻 击,因此最大爬升率是衡量歼击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理论升限:是指飞机能进行平飞的最大飞行高度,此时爬升率为零由于达到这一高度所需的时 间为无穷大,故称为理论升限实用升限:是指飞机在爬升率为5m/s时所对应的飞行高度升限对于轰炸机和侦察机来说有 相当重要的意义,飞得越高就越安全飞行距离航程:是指飞机在不加油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最远水平飞行距离,发动机的耗油率是决定飞机航程的主要因素在一定的装载条件下,飞机的航程越大,经济性就越好(对民用飞机),作战性 能就更优越(对军用飞机)活动半径:对军用飞机也叫作战半径,是指飞机由机场起飞,到达某一空中位置,并完成一定任 务(如空战、投弹等)后返回原机场所能达到的最远单程距离飞机的活动半径略小于其航程的 一半,这一指标直接构成了歼击机的战斗性能续航时间:是指飞机耗尽其可用燃料所能持续飞行的时间这一性能指标对于海上巡逻机和反潜 机十分重要,飞得越久就意味着能更好地完成巡逻和搜索任务飞机起飞着陆的性能优劣主要是看飞机在起飞和着陆时滑跑距离的长短,距离越短则性能优 越飞机的操纵性飞机的操纵性又可以称为飞机的操纵品质,是指飞机对操纵的反应特性。
操纵则是飞行员通 过驾驶机构改变飞机的飞行状态操纵主要通过驾驶杆和脚蹬等驾驶机构来实现的驾驶员推拉驾驶杆和踩脚蹬的力量被视为操 纵的“输入量”,驾驶杆和脚蹬所产生的位移也可以被视为“输入量”,而飞机的反应,如迎角、 侧滑角、过载、角速度、飞行速度的变化量等则视为操纵的“输出量”飞机操纵品质的好坏是一个与飞行员有关的带一定主观色彩的问题,但是仍然有一些基本的标 准来衡量飞机的操纵品质操纵品质常以输入量和输出量的比值(操纵性指标)来表示,这些比值 不宜过小,也不易过大如果比值太小,则操纵输入量小,输出量大,这种飞机对操纵过于敏感, 不仅难于精确控制,而且也容易因反应量过大而产生失速或结构损坏等问题;如果比值过大,则 操纵输入量大,输出量小,飞机对操纵反应迟钝,容易使飞行员产生错误判断,也可能造成飞机 的大幅度振荡,同样导致失速或结构破坏如果飞机在作机动飞行时,不需要飞行员复杂的操纵 动作,驾驶杆力和杆位移都适当,并且飞机的反映也不过快或者过分的延迟,那么就认为该飞机 具有良好的操纵性按运动方向的不同,飞机的操纵也分为纵向、横向和航向操纵改变飞机纵向运动(如俯仰)的操纵称为纵向操纵,主要通过推、拉驾驶杆,使飞机的升降舵或 全动平尾向下或向上偏转,产生俯仰力矩,使飞机作俯仰运动。
使飞机绕机体纵轴旋转的操纵称为横向操纵,主要由偏转飞机的副翼来实现当驾驶员向右压 驾驶杆时右副翼上偏、左副翼下偏,使右翼升力减小、左翼升力增大,从而产生向右滚转的力矩, 飞机向右滚;向左压杆时,情况完全相反,飞机向左滚转改变航向运动的操纵称为航向操纵,由驾驶员踩脚蹬,使方向舵偏转来实现踩右脚蹬时,方 向舵向右摆动,产生向右偏航力矩,飞机机头向右偏转;踩左脚蹬时正相反,机头向左偏转实 际飞行中,横向操纵和航向操纵是不可分的,经常是相互配合、协调进行,因此横向和航向操纵 常合称为横航向操纵飞机操纵性的好坏与飞机的稳定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排斥关系如果飞机的焦点位置过于靠 后,飞机的稳定性很好,因此飞机抵抗飞行状态变化的力和力矩会很大,飞机对飞行员操纵的响 应就会很慢,飞机的操纵性也就不好反之,飞机的焦点靠前,稳定性变差,飞机对操纵的响应 变得灵敏,操纵特性变好现代先进战斗机为了获得优良的操纵性和机动性,都将飞机设计称为 气动不稳定的,而采用主动控制技术来控制飞机的稳定,从而实现好的操纵性飞机的稳定性飞机的稳定性是飞机设计中衡量飞行品质的重要参数,它表示飞机在受到扰动之后是否具有 回到原始状态的能力。
如果飞机受到扰动(例如突风)之后,在飞行员不进行任何操纵的情况下 能够回到初始状态,则称飞机是稳定的,反之则称飞机是不稳定的飞机的稳定性包括纵向稳定性,反映飞机在俯仰方向的稳定特性;航向稳定性,反映飞机的方 向稳定特性;以及横向稳定性,反映飞机的滚转稳定特性关于稳定与不稳定的概念可以形象的加以说明例如,我们将一个小球放在波浪型表面的波峰 上然后轻轻的推一下,小球就会离开波峰掉入波谷,我们将小球处在波峰位置的状态称为不稳定 状态反之,如果我们将小球放在波谷并且轻轻地推一下,球在荡漾一段时间之后,仍然能够回 到谷底,我们称小球处在波谷的状态为稳定状态飞机的稳定与否对飞行安全尤为重要,如果飞机是稳定的,当遇到突风等扰动时,飞行员可以 不用干预飞机,飞机会自动回到平衡状态;如果飞机是不稳定的,在遇到扰动时,哪怕是一丁点 扰动,飞行员都必须对飞机进行操纵以保持平衡状态,否则飞机就会离初始状态越来越远不稳 定的飞机不仅极大地加重了飞行员的操纵负担,使飞行员随时随地处于紧张状态,而且飞行员对 飞机的操纵与飞机自身运动的相互干扰还容易诱发飞机的振荡,造成飞行事故从现代飞机设计 理论来看,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是纵向不稳定的。
然而他们却成功了,这主要是因为当时飞机的 速度低,飞行员有足够的时间来调整飞机的平衡莱特兄弟曾经说过他们在试飞时曾多次失控, 飞机不住地振荡,最后以滑橇触地而结束随着飞行速度越来越快,飞行员越来越难以控制不稳 定的飞机,所以一般在飞机设计中要求将飞机设计成稳定的,飞机稳定性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了虽然越稳定的飞机对于提高安全性越有利,但是对于操纵性来说却越来越不利因为越稳定的 飞机,要改变它的状态就越困难,也就是说,飞机的机动性越差所以如何协调飞机的稳定性和 操纵性之间的关系,对于现代战斗机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权衡的问题实际上为了获得更大的机 动性,目前最先进的战斗机都已经被设计成不稳定的飞机当然这样的飞机不能再通过飞行员来 保持平衡,而是通过一系列其他的增稳措施,比如电传操纵等主动控制手段来自动实现飞机的稳 定性不稳定的球飞机的机动性飞机的机动性是飞机的重要战术、技术指标,是指飞机在一定时间内改变飞行速度、飞行高 度和飞行方向的能力,相应地称之为速度机动性、高度机动性和方向机动性显然飞机改变一定 速度、高度或方向所需的时间越短,飞机的机动性就越好在空战中,优良的机动性有利于获得 空战的优势。
为了提高飞机的机动性,就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变飞机的运动状态,为此就要给飞机尽量大 的气动力以造成尽量大的加速度因此可以说,飞机所能承受的过载越大,机动性就越好飞机为在短时间内尽快改变运动状态所实施的飞行动作称为飞机的机动动作飞机的机动动作 包括盘旋、滚转、俯冲、筋斗、战斗转弯、急跃升等为获得尽量大的升力,飞机在机动过程中 应该尽量增加迎角然而正常飞机的极限迎角是有限的,飞机不能超过极限迎角飞行,否则就会 失速为了实现更大的机动性,人们通过不懈的努力,通过使用推力矢量技术等途径,已经能够克服 失速迎角的限制,进行过失速机动了例如眼镜蛇机动、钟摆机动、钩子机动、榔头机动、赫布 斯特机动放宽静稳定度所谓静稳定度是指气动中心到飞机重心的距离,气动中心在重心之后静稳定度为正,飞机是 静稳定的;气动中心在重心之前静稳定度为负,飞机是静不稳定的在亚音速飞行状态,普通飞机的翼身组合体的升力中心在重心稍后的某个距离(静稳定),这 时翼身组合体的升力所产生的负俯仰力矩(机头向下的力矩),由平尾的下偏,以产生向下的升 力来平衡,尾翼的升力从翼身组合体升力中减去,因而使总的升力减少而且由于飞机的静稳定 特性,飞机有保持原有飞行状态的趋势,使飞机的操纵也不灵活。
而放宽静稳定度的飞机,气动 中心可以很靠近重心也可以重合,甚至在重心的前面,飞机的稳定度变得很小甚至不稳定,飞行 中主要靠主动控制系统(即自动增稳系统)主动控制相应舵面,保证飞机的稳定性这时为保持 平衡只需要较小的甚至向上的平尾升力去平衡翼身组合体的正俯仰力矩(机头向上的力矩)在超音速状态,无论普通构形的飞机还是放宽静稳定性的飞机,都具有作用在重心之后的翼身 组合体升力矢量因为放宽静稳定度的飞机的重心比普通飞机的重心更靠后,这样为配平由于翼 身组合体升力升起的负俯仰力矩所需要的尾翼向下载荷比普通飞机要小,因而就可以大大减少尾 翼足寸和重量,使其在超音速状态也具有较高的升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采用放宽静稳定性的手段,可以大幅提高飞机的性能首先,使飞机的平 尾用于平衡所需的面积可以大大减小,因此平尾的重量可以减轻,阻力可以减小,另外对于静不稳定的飞机,尾翼的升力和翼身组合体升力方向一致,这样飞机的总升力也得到了提高研究表明,放宽静稳定度为战斗机带来的效益是当静稳定裕度取为-12%平均气动弦长时,飞 机的起飞总重可减少8%,所需发动机推力可减少20%,如果再加上控制机动载荷的效果可使 设计总重减少18%。
在轰炸机上采用这种技术效果也是很明显的,如CCV B-52试验机平尾面积从84平方米降到 46平方米,在原发动机和起飞总重条件下,结构重量减少6.4%,航程增大4.3%,如果原载 重、航程不变,起飞总重可以减少10-15%,B-l轰炸机如果在设计初期阶段就采用放宽静稳 定度要求的话,其起飞总重可减少36吨,用2台发动机就可以完成原来4台发动机的任务 如果把放宽静稳定度要求和控制机动载荷结合起来,可使轰炸机设计重量减少20%以上放宽静稳定度要求对战斗机性能的提高主要体现在提高战斗机的机动性方面以及完成任务的 效率方面如一架重心位置处于25%平均气动弦和一架重心位置处于38%平均气动弦的放宽 静稳定度的飞机相比,在中等空载重量、最大推力、900米高度的条件下,后者转弯速度增加 0.75度/秒(M = 0.9时)〜1.1度/秒(M = 1.2时);M数从0.9增加到1.6的加速时间减少 1.8秒左右;空战燃油节省180公斤;承受机动过载的能力也提高了,在M数为0.6, 0.9, 1.2时过载系数分别提高0.2g,0.4g,0.8g;此外还可以提高升阻比:在Mvl时可提高8%, M>l时可提高15%。
这些就使战斗机的机动性大大提高如果拿F-16战斗机和法国战斗机“幻影” Fl,瑞典的Saab-37,苏联歼击机米格-21相比, 性能就很突出,除高空最大速度,F-16稍低于其他三种飞机外,其他性能均比它们优越其原 因之一就是F-16采用了主动控制技术百然穗定的飞机盛用增穗帝嫌.斡小档穗・定格度飞史加闩波宽静秘定度的静不耘定飞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