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年秦皇岛地理实习报告.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489484465
  • 上传时间:2023-12-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94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3年秦皇岛地理实习报告 第一章 秦皇岛地区概况 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º30ˊ~119º50ˊ,北纬39º50ˊ~40º10ˊ北倚燕山,南临渤海、东越长城与辽宁省绥中县邻接,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东段,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 柳江盆地为我们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的主要地区范围它位于秦皇岛市北,此中心距秦皇岛市28㎞,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统领柳江盆地南北长约20㎞,东西宽约12㎞大石河是本地区最主要的水系,盆地内以低山、丘陵地形为主,最高山峰为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7米;最低处为东南部大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海拔为70米左右在低山和丘陵之间,多发育有小盆地和河道,河道短小,河床全是砾石堆积,河床、河漫滩和阶地等河道地貌发育 实习区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地台燕辽沉降带东段、古山海关隆起南缘的柳江向斜盆地内其出露的地层中生界以前属华北地台型,而中生界侏罗系属环太平洋火山活动带由于构造运动影响,使区内普遍缺失了中奥统至下石炭统、三叠系、白垩系及第三系其它时代地层发育较好,出露较全,化石较丰富,个地层单位划分标志清楚,地层特征具有一定代表性。

      全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有上元古界青白口系,下古生界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中中石炭统、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以及新生界第四系 第二章 河流地貌 在秦皇岛地区河流地貌比较发育,主要以大石河为主大石河发源于青龙县黄前山附近,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由西北向东南流经柳江盆地后在山海关西侧老龙头注入渤海全长约70km,其中近60km河段流经山区,并有9条小河汇入,仅下游12km河段流经向海倾斜的平原该河流域面积约为600多平方公里,其中560km2以上为山区,故为山区性河流河床组成主要为砾石,少有粗砂和中砂砾石的主要岩性为火山岩,其次为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流域内植被覆盖达50~60%,故水土流失不严重,河床相对较稳定大石河水量丰富,年平均径流量多为1.68亿m3,补给来源以降水为主,所以平时流量很小,暴雨后洪水立即上涨,且暴涨暴落 大石河由西北向东南流去,由于河床快速侧向移动,形成多条大致平行的河岸沙堤,它们组成多个迂回扇,因此河流较弯曲沿途形成多级阶地,其中第 一、二阶地非常明显,一级阶地面宽平而连续,二级阶地面宽展但不连续,阶地前缘的堆积物大部分已被剥蚀掉而基岩裸露。

      阶地后缘堆积物仍被保留下来,而且有一定厚度三四级阶地为侵蚀阶地,不连续,第五级侵蚀阶地不明显但是在实习当天只在西侧观察到二级阶地,在南侧观测到一级阶地 实习当天在小傍水崖村西头观察到离锥山离堆山是由于地壳上升,弯曲的河流随之下切(切入河曲地段的基岩),自由河曲就转为深切河曲,若下切过程中伴有较强的侧蚀,导致曲流颈被裁弯取直后切穿,原弯曲河道被废弃,曲流颈与废弃河曲之间的山丘即成为离堆山而且离堆山主要为安山岩,形成于中生界,侏罗系蓝旗组的安山岩(偏灰绿色)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处于裂式喷发,岩被覆盖在北票组上,二者是角度不整合接触,此地层为最底层,并且此处为块状斜长角闪安山岩,其新鲜面为灰白色,挥发面为黄褐色 小傍水崖为位于柳江盆地中部,组成岩石为基岩,形成于距今1.87~1.63亿年的中生界侏罗系生代侏罗系中系的火山岩大石河及其支流在此汇合,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了离堆山,东侧呈陡崖状 第三章 喀斯特地貌 在砂锅店村东石灰窑处我们看到北方少见的喀斯特地貌而且我们所见的是地面喀斯特地貌,有明显石芽、溶沟等地貌此处的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石灰岩,且以方解石为主而且在形成喀斯特地貌的条件中,水和缝隙是必要条件。

      在喀斯特岩层的西侧,有明显花岗岩的侵入体,形成了明显的岩墙形状由于花岗岩比石灰岩耐侵因此在地层处花岗岩要比石灰岩高出一段 该地区的岩石中有黑色,说明该地区的岩石是硅质的石灰岩;而波痕的存在则证明了原来该地区是海该地区出现了石芽、溶沟等熔岩地貌,石芽间的凹槽称为溶沟,溶沟中分布有少量的岩溶堆积物,溶沟是地表流水沿石灰岩表面的裂痕流动不断对石灰岩进行溶蚀所形成的该地是大面积的单斜构造 该地区虽然是地表喀斯特地貌却没有发育石林,原因是:石林的形成是由地质、气候、水文等许多因素有制的结合,甚至是巧合的结果,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不可能形成石林发育石林地貌,往往还要有盖层条件的配合,就是石灰岩顶部都要有一层其他掩饰的覆盖此盖层的存在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盖层可以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运动方式,造成局部水的集中,有利于盖层下石林的发育二是盖层的存在可以保护早期形成的石林然而,在此地区却没有该盖层的存在,因此也就未发育石林 经过罗盘的测量,该地区石灰石的产状为:走向:北偏东13º;倾角:19º;倾向:北偏西82º 第四章 构造地貌 当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时便会发生弯曲、变形,从而形成褶皱。

      褶皱一般分为背斜和向斜两种在:向上凸起的弯曲构造称为背斜;向下凹的弯曲构造称为向斜 在吴庄,由于褶皱形成背斜,呈东西走向,由岩层的新老可看出:该处在褶皱岩层的核部从剖面形态看,呈叠瓦状具有典型的背斜成两翼叠瓦状,核部为黄色 在柳江,其向斜的基底为古老变质岩系,出露于向斜北、东、南边缘向斜两翼极不对称,东翼产状平缓且稳定,倾角在10º~15º间,地层出露为二叠系和石炭系,西翼产状陡立,倾角在40º~50º间,甚至倒转,地层出露为二叠系、石炭系和奥陶系向斜轴紧靠西翼,所以东翼的出露宽度约为西翼的五倍,向斜轴面西倾,倾角约为40º轴线在黑山窑—傍水崖—老君顶一线,核心是蓝旗组由于受到强烈的挤压,岩层厚度变薄,甚至缺失,加上断层发育,因此,该地区少有开采价值的沉积矿床 岩石因所应受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虽有破裂而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滑动者叫做节理,破裂而又发生明显位移的则称断层断层由断层面、断层线、断层盘和断距等要素组成柳江盆地的鸡冠山就是由断裂构造形成的 在鸡冠山鞍部,不整合接触对称角不同,相邻的新老岩层产状不一致。

      其间有剥蚀面相分隔,剥蚀面的产状不一致,与下伏底层产状不同该地层形成后,因受强烈的构造运动褶皱隆起并遭受到剥蚀,形成剥蚀面后地壳下降,在剥蚀面上接受沉积形成新地层 鸡冠山南坡断裂带在外力作用下,岩石被挤碎,颜色发生变化,岩石成分与石灰岩有差异,断裂时的高温使矿产元素改变,形成糜梭岩其矿物成分是石英和长石,糜梭岩粒小,一般在0.5㎜左右因此断裂处形成光滑的断裂面用手触摸,可感觉到向一面用力较平滑,而反向触摸则非常粗糙 鸡冠山中段南坡波痕岩石表面留有波致的痕迹,局部地区还留有小窟窿波痕的形成是在古地质时期,岩石上的波痕方向反应古地质时期波浪的传播方向古地质时期,波痕运动夹杂泥沙,对花岗岩基岩不断冲刷,下切侵蚀,形成小窟窿这种形状的岩石只有在海浪中才能形成,而并非湖水或河水,所以可以证明鸡冠山原为海底而且波痕比较宽大,波长相等,反映了滨海沉积环境,推断当时海底波动较大,水深较浅经实地测量:波峰为15㎝左右,窄波谷为45㎝左右,宽波谷为50㎝左右 如图所示:海绿石,是一种只有在海底才能形成的石头而今却在鸡冠山上发现,更进一步说明了鸡冠山曾经为海底 在鸡冠山平台巨石像北远眺,可以看见对面山上的汤河地堑地貌。

      地堑指的是两侧被高角度断层围限,中间下降的槽型断块构造汤河地堑仅在一侧为断层所围限,因此汤河地堑是半地堑,成箕状构造地堑的形成是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地壳在垂直上减薄,在上部形成两组剖面上共轭的高角度正断层地堑有两组正断层形成,东侧正断层倾向北,西侧正断层倾向南组成地堑两侧的岩石靠近鸡冠山,一侧发育成汤河河谷,河床顺直,河谷狭窄;北岸谷坡发育,河谷十分开阔 第五章 风积地貌 风积地貌主要是指各种沙丘依据沙丘形态与风向的关系,沙丘可分三种基本类型,即横向沙丘、纵向沙丘与多风向形成的沙丘而在秦皇岛的翡翠岛最为典型的是横向沙丘中的新月行沙丘新月形沙丘是一种简单的横向沙丘形态,其最显著的形态特征是平面图形如新月沙丘的两侧有两个向前伸出的翼,新月形沙丘的剖面形态是两个不对称的斜坡,迎风坡凸出而平缓,背风坡凹而陡,相当于沙粒最大休止角新月形沙丘高度不大,翡翠岛的大约有15米由于滨海,沙粒供应比较丰富,密集的新月形沙丘连接,形成与风向垂直的新月形沙丘链,长达数百米同时由于植被的覆盖程度不同,翡翠岛地区同时具有:全植被覆盖的固定沙丘、半植被固定沙丘和无植被覆盖的移动沙丘 第六章 冰缘地貌 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冻融作用使岩石遭受破坏,松散沉积物发生分选和受到干扰,冻土层发生变形,从而塑造出各种类型的冰缘地貌。

      冰缘地貌中最为典型的是石河和石海在祖山上也发育石河石海地貌石河是由于在山坡上冻融崩解产生大量碎屑滚落到沟谷里,堆积厚度逐渐增大,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整体运动而形成的石河的运动速度中间快,两侧慢祖山画廊谷石河粒径很大,石头光滑,表面附着苔藓,表明该地区气候转暖石海是在寒冻分化作用下,岩石遭受崩解破坏,形成大片巨石角砾,就地堆积咋平坦的地面上形成的 第七章 海底与海岸地貌 一、海积地貌 海岸带的松散物质在海浪变形作用力推动下移动,并进一步被研磨和分选,便形成海滨沉积物由于地形气候等影响而使波浪力量减弱,海滨沉积物就堆积下来形成各种海积地貌 在波浪入射角处发生,泥沙发生堆积,秦皇岛海岸广泛发生镶岸地貌在沙坝或连岸防波堤两侧堆积更为明显在湾口处形成向陆弯的沙咀北戴河老虎石与岸边之间是波影区堆积的陆连岛 秦皇岛地区海岸带水下岸坡上发育3~4道水下沙坝自海滩向海第一道沙坝落潮是露出水面高0.5米左右;第二道沙坝落潮是坝顶距海面不到1米,在海滩上看到沙坝上的波浪破碎;第三道沙坝落潮时坝顶距海面2米左右它们是波浪向岸传播过程中每次破碎能量降低堆积而成的 二、海蚀地貌 变形波浪及其形成的拍岸浪对海岸进行撞击、冲刷,波浪挟带的碎屑物质的研磨以及海水对海岸带基岩的溶蚀,统称为海蚀作用。

      海蚀作用在海岸带形成各种海蚀地貌海蚀地貌类型有:海蚀穴、海蚀崖、海蚀拱桥和海蚀柱、海蚀台 此处岩石又远古火山喷发而形成,以岩浆岩为主,岩石受海洋水动力作用,常见有海浪作用、潮汐作用和洋流作用,使此处形成有特色的海蚀地貌,有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和海蚀平台等,形成原因有冲蚀作用,磨蚀作用等,使岩石破碎在鹰角岩以北至赤土河入海口以北可以看到明显的海蚀崖、砂岸、海蚀及海蚀阶地等地貌类型 在海蚀崖与高潮海面接触处,常有海蚀穴形成海蚀穴逐渐扩大后,上部的崖石失去支撑而垮塌形成陡崖,称为海蚀崖海蚀崖常沿岩石的断层面和节理面发育在其坡脚下常堆积有崩坠下来的岩块,这些岩块如果不被波浪搬走,海蚀崖的坡角将受到保护而不再后退 第八章 人文地理 花场峪和齐长城是战国长城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花场峪段的齐长城主要是以硅石为主而筑成其险峻程度不小于八达岭等其他著名的险峻的长城 联峰山公园又称莲蓬山公园位于北戴河海滨中心西部,景区占地6000多亩公园始建于1919年,是北戴河最大的森林公园.景区最高峰海拔153米,是北戴河的制高点山顶建有望海亭,可登亭远眺各式楼房别墅,掩映在松涛之中,别有情趣,其中最著名的有“林彪楼”和“张学良将军楼”。

      民国年间号称的“海滨二十四景”中有二十处就在这里 老虎石海上公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