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覆盆子栽培及病虫害防治.docx
4页覆盆子栽培及病虫害防治彭景国【摘 要】覆盆子是优质的食用水果,被称为“天然阿斯匹林”,值得大力开发利用介绍了其形态特性、产地分布生境习性等,重点介绍了其苗木繁育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期望对覆盆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中国林副特产年(卷),期】2018(000)005总页数】2关键词】覆盆子;特性;栽培;病虫害覆盆子(Rubus idaeus L.),灌木,最高2.5m多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 维生素C、钙、钾、镁等营养元素以及大量植物纤维,酸甜可口,有“黄金水 果”的美誉其果实含有丰富的水杨酸、酚酸等物质水杨酸被称为“天然阿 斯匹林”,广泛用于镇痛解热,抗血凝,能有效预防血栓长期食用,能有效 保护心脏,预防高血压、血管壁粥样硬化、心脑血管脆化破裂等心脑血管疾病 在我国近仅在东北地区有少量栽培,市场上比较少见所以人工栽培前景广阔, 值得大力开发利用多分布在黑龙江南部 生山地杂木林边、灌丛或荒野在山坡、路边向阳处或 灌木丛中常见性喜温暖湿润,喜光,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应性强,但以土 壤肥沃、保水保肥力强及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生长最好1 苗木繁殖覆盆子苗木易繁殖,可用根蘖繁殖、扦插繁殖、移株繁殖1.1 根蘖繁殖选择优良的植株,加强选择植株的培养,如保持土壤湿润、疏松、营养充足, 待根蘖长大,选留发育好的根蘖,保持间距12 ~ 18cm,秋后挖起根蘖,挖根蘖时要深挖,放置伤及根蘖,根蘖要保留较多的侧枝,可随挖随栽,最好是挖 后找阴凉地进行假植,第二年春天建园栽培。
1.2 扦插繁殖选择优良植株,选直径 1.5cm 以上的侧生根挖出,一定要选带芽的侧根,剪成12cm的根条,于4月中旬进行扦插,方法:在大床上开8 ~ 10cm深的沟, 将根斜插入床中,露出四分之一在土外,埋平压实即可1.3 移株繁殖 这种方法主要是将野生的植株,集中在园内,便于集中管理11 月至次年 3 月, 从山上林地中挖取野生植株,剪去多余的枝条,保留 18cm 长的主干,剪枝条 过程注意不要伤到苗木的休眠芽,移植到苗圃中,圃地做大垅,按株行距30cmx40cm进行栽培,栽后覆土踏实,浇透水,垅面覆盖草帘2 栽培技术2.1 园地选择选择避风向阳、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不积水的地块进行建园2.2 整地秋整地,深翻35cm,翻地前施腐熟的农家肥2500~3000kg/亩翻后做大垅, 待用2.3 栽植按株行距45cmx60cm进行移栽移栽前注意修剪苗木,剪去多余的枝条和须 根,进行常规栽培2.4 田间管理 移栽前一定要施足基肥,施腐熟的农家肥1.5kg/株生长期间结合松土除草, 每年施追肥3~4次,以氮肥为主,施1次氮磷钾复合肥夏秋干旱季节要及 时浇水,尤其是苗木生长初期和生长旺盛期要及时补水,花期和果期要科学调 整水分。
遇到雨季需要及时排水覆盆子枝条柔软,常易下垂到地面,或遇风 易倒伏,影响产量和质量因而在园地中架设支架进行固定植株进入休眠期, 要进行修剪整形,结合修剪,剪除病枝、叶等,并集中烧毁修剪时要保留合 理密度,利于通风透光,保证高产和稳产采果后要及时剪除 2 年生枝,疏去 枝蘖和过密的基生枝,以控制园内的总枝量3 病虫防治3.1 茎腐病茎腐病是危害覆盆子主要病害一般发生在新梢上,一旦发病新 梢出现烫伤状的病斑,病斑向四周迅速扩展,病部渐变褐色,病斑表面出现许 多大小不等的小黑点,木质部变褐坏死,随病部扩展,叶片、叶柄变黄,枯萎, 严重时整株枯死防治方法: 1)秋季植株休眠期,结合修剪,将病枝剪下集中 烧毁,消除病原2)一旦发病,及时喷施甲基托布津 700 倍液,或福美双 600 倍,2种药交替使用,发病严重的连续喷施2~3次3.2 白粉病白粉病感病时,叶覆有一层白色粉状物,从而引起叶片扭曲变形 或变卷缩,严重时新梢生长矮化,果实有时也受侵染防治方法: 1)秋季植株 休眠期,结合修剪,将病枝剪下集中烧毁,消除病原 2)早春发芽前、开花后 及幼果期,及时喷施 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200 倍液,或 35%粉锈宁可 湿性粉剂 1200 倍液进行预防。
3.3 柳蝙蝠蛾柳蝙蝠蛾是危害覆盆子的主要害虫幼虫蛀入新梢,被害枝极 易折断而干枯死亡防治方法: 1)结合修剪,除掉虫害的枝条等,并集中烧毁2)植株生长初期,及时喷施2.5%溴氰菊酯2500倍液进行预防3.4 穿孔蛾幼虫在展叶期爬上新梢,蛀入芽内,食尽芽的内部,而后又钻入 覆盆子新梢内,新梢被害而很快死亡防治方法: 1)秋季植株休眠期,及时清 扫园地,结合修剪除去虫害枝条,并集中烧毁2)早春植株展叶期及时喷施 70% 敌敌畏12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800倍液进行预防参考文献[1] 李维林•覆盆子人工栽培技术[几中药材,1991,14(05): 10-11.[2] 胡时银•覆盆子生产栽培技术J].现代园艺,2010(01): 2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