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2013年高三生物 单元测试6《细胞增殖》新人教版.doc
7页云南省新人教版生物2013高三单元测试6细胞增殖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在制作洋葱根尖压片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不可能用到的试剂是A.龙胆紫染液 B.醋酸洋红染液C.稀盐酸溶液 D.30%蔗糖溶液【答案】D【解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需要对染色体进行染色,所用的染色剂是龙胆紫或醋酸洋红,而在染色前,还需要对根尖细胞进行解离,所用的解离液可以是稀盐酸溶液;而30%的蔗糖溶液是在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用的,在此实验中不用2.在对遗传病的分析研究中,常对患者及其亲属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进行照相、放大、分组、比较分析,这是因为 ( ) A.中期持续时间短 B.中期的染色体包含两个染色单体 C.中期的染色体最粗大,容易分析比较发现其异常 D.中期染色体形态不再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时染色体形态清晰,稳定,便于观察3.用32P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豌豆幼苗,追踪放射性的去向以研究豌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的数据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E阶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B.CD段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BC阶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D.“CD+DE”为一个细胞周期,等于17.3h【答案】C【解析】考查细胞周期的概念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时间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经历的时间最长,主要进行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间期完成后进入分裂期由图可知,BC段和DE段属于间期,间期在前,因此“CD+DE”的时间跟一个细胞周期时间相同,但不属于一个细胞周期范围BD段和DF段可以看做是一个细胞周期4.(2010济南外国语学校3月检测)在人体体细胞增殖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在纺锤体形成时,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m;则当该细胞中染色单体消失时,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 )A.2N和m B.N/2,和m/2 C.2N和m/2 D. N和m【答案】A【解析】体细胞增殖的一个细胞周期一定属于有丝分裂过程,因此染色单体消失时就是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但是DNA数目不变。
5.右图处于细胞分裂间期的细胞是小鼠的造血干细胞与此图相关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处于中期的细胞不会发生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B.T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 C.过程③使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正常情况下,过程②使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了稳定性差异【答案】A【解析】处于中期的细胞中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仍会进行,比如有关酶的合成6.比较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可发现不同之处是 ( ) A.染色体的形成和消失不同 B.纺锤体的形成不同 C.DNA的复制不同D.中期的特点不同【答案】B【解析】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之处有两点:(1)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动物细胞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植物细胞直接由细胞质发出纺锤丝形成;(2)子细胞的分裂方式不同:动物细胞直接中部细胞膜缢裂,植物细胞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 7.下列关于豌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间期,核糖体上合成DNA解旋酶 B.在间期,线粒体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量C.在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D.在末期,高尔基体与子细胞的细胞壁形成有关【答案】C【解析】DNA解旋酶的化学本质属于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动物细胞由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植物细胞直接由细胞质发出纺锤丝形成。
8.(2010南通通州区联考)近期统计数据显示,癌症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下列有关癌细胞的特点、形成及癌症治疗的叙述正确的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加,导致癌细胞易发生转移B.癌细胞的产生与细胞的形态结构显著变化无直接关系C.化学治疗可利用药物,如5—氟尿嘧啶,它的结构与尿嘧啶非常相似,可以干扰癌细胞的DNA复制过程D.环境中致癌因子会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变成癌细胞【答案】D【解析】导致癌细胞易发生转移的原因是糖蛋白减少;癌变细胞的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尿嘧啶参与RNA的形成,不可能干扰癌细胞的DNA复制过程9.有1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①取材位置不合适 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④解离时间不合适 ⑤视野选择不合适 A.②③ B.②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解析】由图观察,细胞多处于未分裂状态,故可能取材时间不合适,细胞分裂不旺盛;且视野中有一些细胞为长形,可能取自伸长区细胞,为取材位置不合适,应取分生区细胞;也有可能是视野选择不当,没有找到合适视野观察;由图知细胞均分散开,故不可能为③④所述原因。
答案】C10. 下列选项中,两类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可呈周期性变化的是A. 蛙的红细胞与淋巴细胞B. 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杂交瘤细胞C. 人的胚胎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D. 牛的精细胞与精原细胞【解析】染色体数目呈周期性变化的一定是处于分裂的细胞,题中蛙的红细胞是无丝分裂,淋巴细胞、成熟的红细胞、牛的精细胞均不再分裂了,小鼠骨髓瘤细胞、杂交瘤细胞以及精原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能进行分裂,所以B正确答案】B11. 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将某种动物的分裂期细胞与G1期(DNA复制前期)细胞融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可是复制 B、融合细胞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2倍C、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 D、融合后两细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细胞增殖,难度稍大两细胞融合后在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受此物质影响,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为染色体,(C选项正确),凝集的染色体不能再进行复制,故A选项错误;分裂期细胞的DNA已经过复制加倍,故融合细胞的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3倍(核DNA),故C选项错误;融合后的细胞具有一个周期,D选项错误。
答案】C12. 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 B.温度和pH影响动物细胞培养的细胞周期 C.已分化的细胞都会失去细胞周期 D.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缩短【解析】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属于已分化细胞,但是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后会进行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答案】C13.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变化是A.DNA复制和中心粒复制 B.染色体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C.细胞板出现和纺锤体出现D.着丝点分裂和同源染色体分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分裂过程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与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中心粒的复制也主要发生在此时期;染色体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板的出现为末期,纺锤体出现为前期,着丝点分裂为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答案】A14. 下图表示四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按顺时针方向),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的b→a→b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 B.甲图的b→a与丙图的b→a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 C.从a→b,由于DNA的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 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是选植物甲【解析】 A项错误,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间期比分裂期的时间长得多,如按顺时针方向,细胞周期应表示为a→b→a;扇形区域表示间期与细胞周期的时间比,不表示绝对时间,故B项是可能的;C项错误,间期DNA复制,染色体数目并不增加,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共用一个着丝点;观察有丝分裂最好选择丁,因为分裂期相对较长,便于观察。
答案】B15.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简称胸苷)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后者是合成DNA的原料用含有3H-胸苷的营养液,处理活的菜豆的幼根处,一定时间后洗去游离的3H-胸苷连续48小时检测下图a和b部位(a是分生区),则随生长进程,a和b部位的放射性含量变化情况为【解析】a是分生区,分生区的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在分裂间期进行DNA复制,则随着生长进程,a处的3H-胸苷的含量减少,放射性含量降低也可采用排除法,放射性首先应该出现在生长点位置,然后才是伸长区,直接排除A、C、D三项答案】B二、非选择题(55分)16.(18分)下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__”上按要求填数字、文字或字母) (1)该图是_____细胞有丝分裂简图,其分裂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2)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_____________期的细胞简图 (3)图示的B时期细胞内含_________条染色体和_________个DNA分子4)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 ] _____________期图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B表示细胞分裂__________期,最明显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植物 BCAD (2) 分裂间 (3) 4 8 (4) [A] 分裂后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 (5) 前 细胞中出现染色体【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题目较易要求熟练掌握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并能够正确识图10.(12分)洋葱是高中课堂教学中经常用到的实验材料请回答:(1)用洋葱根尖作为实验材料可以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在这个实验中要用到解离液,目的是 2)铝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但在人和动、植物体内的含量却较低有文章报道,铝对植物生长有益,但在一定的条件下铝对植物也有毒害作用请设计实验探究三氯化铝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提示:细胞分裂情况可用细胞分裂指数来衡量,即分裂中期细胞数与所观察的细胞总数之比值)a.实验材料:市售优质无污染洋葱,1 .0g/L的AICl3溶液,显微镜,解离液,龙胆紫染液,蒸馏水,镊子,烧杯,培养皿,载玻片和盖玻片等。
b.实验步骤:①将两个洋葱分别放入盛有水的A、B洁净培养皿中,在室温下培养发根,每天换水一次约38h-48h后洋葱萌生新根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