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审判纪律和司法精神.ppt
17页审审判纪纪律和司法精神主讲:周利壹贰中国司法精神审判纪律概述一、审审判纪纪律概述(1)散布有损损国家声誉的言论论,参加非法组织组织 ,参加旨在反 对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动,参加罢罢工; (2)贪污贪污 受贿贿 ;(3)徇私枉法;(4)刑讯讯逼供;(5)隐瞒证隐瞒证 据或者伪伪造 证证据;(6)泄露国家秘密或得审审判工作秘密;(7)滥滥用职权职权 ,侵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组织 的合法权权益;(8)玩忽职职守 ,造成错错案或者给给当事人造成严严重损损失;(9)拖延办办案,贻贻 误误工作;(10)利用职权为职权为 自己或者他人牟取私利;(11)从 事营营利性的经营经营 活动动;(12)私自会见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接 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请请客送礼;(13)其他违违法乱纪纪的行为为 十三种不得有的行为为1.《人民法院审审判人员违员违 法审审判责责任追究办办法(试试行)》 (法发发[1998]15号);2.《关于“五个严严禁”的规规定》和《关于违违反“五个严严禁”规规 定的处处理办办法》(法发发[2009]2号);3.《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员处 分条例》(法发发[2009]61号)4.《关于对对配偶子女从事律师职业师职业 的法院领导领导 干部和审审判 执执行岗岗位法官实实行任职职回避的规规定(试试行)》(法发发 [2011]5号)5.《关于在审审判工作中防止法院内部人员员干扰办扰办 案的若干 规规定》(法发发[2011]6号)6.《关于人民法院落实实廉政准则则防止利益冲突的若干规规定 》(法发发[2012]6号)。
六个重要文件1.严严禁接受案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员的请请客送礼;2.严严禁违违反规规定与律师进师进 行不正当交往;3.严严禁插手过问过问 他人办办理的案件;4.严严禁在委托评评估、拍卖卖等活动动中徇私舞弊;5.严严禁泄露审审判工作秘密“五个严严禁”二、中国司法精神中立性公正公正廉廉洁洁洁洁社 会 主 义 司 法 核 心 价 值 观为为为为民民“法不阿贵贵”和“刑无等级级”是我国最为为特色鲜鲜明的司法思想精华华,其包含两层层含义义一是不管是谁谁犯了法,都要一视视同仁二是法律不能向权权贵贵低头头,不管是什么人干预预司法,都不能因此而改变变法律的适用法不阿贵贵”的公正精神一张释之:[西汉] ,生卒不祥字季,历任公车令、中郎将、廷尉(中央最高司法长官)为了维护法律的稳定、标准的统一,张释之敢于和皇上据理力争,避免了 法外用刑,滥杀无辜《资治通鉴》卷一四也记载了一则案例:有人盗了皇帝 家庙座前的玉环,释之以法判以弃市(于闹市杀之,尸体示众),文帝大怒, 认为应 判处族刑(杀其全家),张释之冒死与文帝相争,终于说服了文帝, 维护法制的统一当时的百姓赞扬道:“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 张释张释 之---“释释之为为廷尉,天下无冤民” 赵绰:[隋] 生卒不详。
河东(今山西运城)人开皇初年为大理丞,逐步升 迁为大理正、刑部侍郎、大理少卿(最高司法机关副长官)赵绰敢于舍身护法,与皇帝争辩据《隋书》卷六二记载:刑部侍郎(副部 长)辛亶(zhan)曾穿一条绛色裤子,当时的习俗认为,穿绛色裤子能使官 运亨通皇帝认为幸亶穿这条裤子是一种兀术,下令将其斩首赵绰认为 : 按法律规定不当死,臣不敢遵旨皇帝一定要杀赵绰 ,赵说:“陛下宁可杀臣 ,不得杀幸亶临刑前,皇帝派人最后问他一次是否后悔,赵绰回答说:“执 法一心,不敢惜死!”皇帝很生气,思考良久才释放了他赵赵 绰绰---“执执法一心,不敢惜死!”“重民恤民”的为为民精神二通俗的一点来理解,就是为民作主,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古人云 “ “天生万物,惟人为贵” 为民”是中国几千年来群 众对司法的最基本要求对中国现代法官而言,继承发扬“重 民恤民”的为民精神,不但是传承中华的优秀文化思想之必要 ,更是关怀民生,为民司法的职业表现,也是法官个人的品 德要求董宣[东汉] 生卒不详,字少平,历任北海相、太守、洛阳令 董宣任洛阳令时,董宣为民作主,不怕强权令皇帝很感动, 赐他一个“强项令”(硬脖子洛阳令)的美称当时的民谣唱道 :“桴鼓不鸣董少平(意为:董宣在朝为官,捕盗贼的桴鼓不 需鸣响。
董 宣---“桴鼓不鸣鸣董少平”包公是中国老百姓心目中司法官的最佳代表孙楷第先生说 :“如果世间的人真的须要一位文圣和武圣配起来,那么包公是 唯一之选,因为平民对于他的印象比孔圣人深多了 包 拯—“中国老百姓心中的神祗”“清正廉明”的廉洁洁精神 三“法者,天下之公器,法曹者,公器之所倚重者也法官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被寄予了深深的期待,其中法官的 廉洁最为社会所期待,同样也是最为社会所不能容忍之玷污 《明史》记载 海瑞任为应 天(南京)巡抚当时官场已经腐败透顶,一 派乌烟瘴气,海瑞却能出污泥而不染因病辞官回乡归 养十五年以后以 七十二岁高龄被朝廷重新起用为南京右佥都御史,“妇人童孺无不欢呼鼓舞 海瑞死后家中只有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别无它物家人 将其棺椁用船运回海南,江苏人民自发停市为之送葬,沿江两岸穿孝服相送 者,百里不绝海 瑞—“妇妇人童孺无不欢欢呼鼓舞”于成龙:[清](?—1684) 山西永宁人历任知县、知州、按察使、布政 使、巡抚、总督等职《清史稿》卷二七七记载 ,于成龙为 官特别清廉,他官至一品总督(管一 省至数省的军政)仍吃得是粗茶淡饭死时家中只有一袭官袍和几罐豆豉 。
因为死去这样 一个好官,老百姓停市聚集在一起放声痛哭,并在家中画于 成龙的肖像,当神灵供奉皇帝下诏称赞他为“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龙--“天下廉吏第一”中国司法的精神正是根值于这源远流长的传统司法精神当中中国古代没有专职的法官,法官由士大夫担任,司法行政合一,因此,中国古代法官身上兼备儒家士大夫的济世精神和公正廉明、维护正义的法家精神,融和儒家与法家的思想精华,特立于世古代的法官由儒家士大夫担任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们大多具有这样的特点,即幼年勤于学,长成后服务于国家与民族,出任为官,清正廉明,他们秉承儒家和法家之精神应当指出,儒法结合、以儒学为主导思想的中国传统司法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伴随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重塑中华法系成为中国法官的伟大使命,在这一重要时期,中国优秀的传统司法精神, “法不阿贵”的精神,坚定了中国法官不畏强权、维护正义的公正思想;“以人为本”的为民精神,培育了中国法官重民护民的为民思想;“清正廉明”的廉洁精神,培育坚定了中国法官的廉洁思想这些精神与品格成为现代法官的重大思想动力与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激励法官去奋斗,去进取结结 语语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