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6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与答案(1999年)[1].pdf
12页金中物理第十六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第 1 页第十六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1999 年)全卷共九题,总分为140分一、 ( 10 分)1到 1998 年底为止,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共有_人,他们的姓名是_ _ 21998 年 6 月 3 日,美国发射的航天飞机“发现者”号搭载了一台磁谱仪,其中一个关键部件是由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设计制造的直径1200mm、高 800mm、中心磁感强度为0.1340T 的永久磁体用这个 磁谱仪期望探测到宇宙中可能存在的_3到 1998 年底为止,人类到达过的地球以外的星球有_,由地球上发射的探测器到达过的地球以外的星球有_二、 ( 15 分)一质量为M的平顶小车,以速度0v沿水平的光滑轨道作匀速直线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无初速地放置在车顶前缘已知物块和车顶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为1.若要求物块不会从车顶后缘掉下,则该车顶最少要多长?2.若车顶长度符合1 问中的要求,整个过程中摩擦力共做了多少功?三、 ( 15 分)如图预16-3 所示,两个截面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右边容器高为H,上端封闭,左边容器上端是一个可以在容器内无摩擦滑动的活塞两容器由装有阀门的极细管道相连通,容器、活塞和细管都是绝热的。
开始时,阀门关闭,左边容器中装有热力学温度为0T的单原子理想气体,平衡时活塞到容器底的距离为H, 右边容器内为真空现将阀门缓慢打开,活塞便缓慢下降,直至系统达到平衡求此时左边容器中活塞的高度和缸内气体的温度提示:一摩尔单原子理想气体的内能为32RT,其中R为摩尔气体常量,T为气体的热力学温度四、 ( 20 分)位于竖直平面内的矩形平面导线框abcd ab 长为1l,是水平的,bc 长为2l,线框的质量为m,电阻为R.其下方有一匀强磁场区域,该区域的上、下边界PP和均与 ab 平行,两边界间的距离为H,2Hl,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如图预 16-4 所示令线框的 dc边从离磁场区域上边界PP的距离为 h 处自由下落,已知框的 dc 边进入磁场后,ab 边到达边界PP之前的某一时刻线框的速度已达到这一阶段的最大值问从线框开始下落到dc 边刚刚到达磁场区域下边界的过程中,磁场作用于线框的安金中物理第十六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第 2 页培力做的总功为多少?五、 ( 15 分)一平凸透镜焦距为f,其平面上镀了银,现在其凸面一侧距它2f处,垂直于主轴放置一高为H的物,其下端在透镜的主轴上(如图预16-5) 。
1.用作图法画出物经镀银透镜所成的像,并标明该像是虚、是实2. 用计算法求出此像的位置和大小六、 ( 15 分)如图预16-4-1 所示, 电阻121kRR,电动势6VE,两个相同的二极管D串联在电路中,二极管D的DDIU特性曲线如图预16-6-2 所示试求:1.通过二极管D的电流2.电阻1R消耗的功率七、 (15 分)将一根长为100 多厘米的均匀弦线,沿水平的x轴放置,拉紧并使两端固定现对离固定的右端25cm 处(取该处为原点O ,如图预16-7-1 所示)的弦上一点施加一个沿垂直于弦线方向(即y轴方向)的扰动,其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预16-7-2 所示该扰动将沿弦线传播而形成波(孤立的脉冲波)已知该波在弦线中的传播速度为2.5cm/s,且波在传播和反射过程中都没有能量损失1.试在图预16-7-1 中准确地画出自O 点沿弦向右传播的波在2.5st时的波形图2.该波向右传播到固定点时将发生反射,反射波向左传播,反射点总是固定不动的这可看成是向右传播的波和向左传播的波相叠加,使反射点的位移始终为零由此观点出发,试在图预16-7-1 中准确地画出12.5st时的波形图3.在图预 16-7-1 中准确地画出10.5st时的波形图。
金中物理第十六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第 3 页八、 ( 15 分)1997 年 8 月 26 日在日本举行的国际天文学会上,德国Max Planck 学会的一个研究组宣了他们的研究成果:银河系的中心可能存在一个在黑洞他们的根据是用口径为3.5m的天文望远镜对猎户座中位于银河系中心附近的星体进行近六年的观测所得到的数据,他们发现,距离银河系中心约60 亿公里的星体正以2000 km/s的速度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根据上面的数据,试在经典力学的范围内(见提示2) ,通过计算确认,如果银河系中心确实存在黑洞的话,其最大半径是多少引力常数203126.6710kmkgsG)提示: 1. 黑洞是一种密度极大的天体,其表面的引力是如此之强,以至于包括光在内的所有物质都不了其引力作用2计算中可以采用拉普拉斯经典黑洞模型,在这种模型中,在黑洞表面上的所有物质,即使初速度等于光速c也逃脱不了其引力的作用九、 ( 20 分)一个大容器中装有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它们的密度分别为1和2(12) 现让一长为L、密度为121()2的均匀木棍,竖直地放在上面的液体内,其下端离两液体分界面的距离为34L,由静止开始下落。
试计算木棍到达最低处所需的时间假定由于木棍运动而产生的液体阻力可以忽略不计,且两液体都足够深,保证木棍始终都在液体内部运动,未露出液面,也未与容器相碰第十六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题参考解答一、参考解答金中物理第十六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第 4 页1. 五,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崔琦2. 反物质3. 月球,月球、火星二、参考解答1. 物块放到小车上以后,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当以地面为参考系时,物块将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而小车将做减速运动,若物块到达小车顶后缘时的速度恰好等于小车此时的速度,则物块就刚好不脱落令v表示此时的速度,在这个过程中,若以物块和小车为系统,因为水平方向未受外力,所以此方向上动量守恒,即0()MvmM v(1)从能量来看,在上述过程中,物块动能的增量等于摩擦力对物块所做的功,即2112mvmgs(2)其中1s为物块移动的距离小车动能的增量等于摩擦力对小车所做的功,即22021122Mvmvmgs(3)其中2s为小车移动的距离用l 表示车顶的最小长度,则21lss( 4)由以上四式,可解得202()Mvlg mM(5)即车顶的长度至少应为202()Mvlg mM。
2由功能关系可知,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系统动量的增量,即22011()22WmM vMv(6)由( 1)、( 6)式可得202()mMvWmM(7)三、参考解答设容器的截面积为A,封闭在容器中的气体为摩尔,阀门打开前,气体的压强为0p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00p AHRT( 1)打开阀门后,气体通过细管进入右边容器,活塞缓慢向下移动,气体作用于活塞的压强金中物理第十六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第 5 页仍为0p活塞对气体的压强也是0p设达到平衡时活塞的高度为x,气体的温度为T,则有0()pHx ART(2)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活塞对气体所做的功等于气体内能的增量,即003()()2pHx AR TT( 3)由( 1)、( 2)、( 3)式解得25xH(4)075TT(5)四、参考解答设线框的 dc 边刚到达磁场区域上边界PP时的速度为1v,则有2112mvmgh(1)dc 边进入磁场后,按题意线框虽然受安培力阻力作用,但依然加速下落设dc 边下落到离PP的距离为1h时,速度达到最大值,以0v表示这个最大速度,这时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为1 0Bl vE线框中的电流1 0Bl vIRRE作用于线框的安培力为2 2101B lFBl IRv(2)速度达到最大的条件是安培力Fmg由此得02 21mgRvB l(3)在 dc 边向下运动距离1h的过程中,重力做功1GWmg h,安培力做功FW,由动能定理得22011122FGWWmvmv将( 1)、( 3)式代入得安培力做的功32214 412Fm g RWmg hmghB l(4)金中物理第十六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第 6 页线框速度达到0v后,做匀速运动 当 dc 边匀速向下运动的距离为221hlh时, ab 边到达磁场的边界PP, 整个线框进入磁场 框 dc 边向下移动2h的过程中, 重力做功GW,安培力做功FW,但线框速度未变化,由动能定理0FGWW221()FGWWmg hmg lh(5)整个线框进入磁场后,直至dc 边到达磁场区的下边界,作用于整个线框的安培力为零,安培力做的功也为零,线框只在重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
所以,整个过程中安培力做的总功32224 41()2FFm g RWWWmg lhB l( 6)编注:此题命题有不严密之处由微分方程2 21ddB lvmgmRtv的解2 212 21B lmRtB lmglRv可知,只有当t时,v才能趋向极限速度0221mgRvB l(即线框下落无穷长的距离,速度才能趋向0v)原题说ab 边未进入磁场即达到最大速度是不确切的五、参考解答1. 用作图法求得物AP,的像A P及所用各条光线的光路如图预解16-5所示说明:平凸薄透镜平面上镀银后构成一个由会聚透镜L和与它密接的平面镜M的组合LM,如图预解 16-5 所示 图中 O 为L的光心,AOF为主轴,F和F为L的两个焦点,AP为物,作图时利用了下列三条特征光线:金中物理第十六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第 7 页(1) 由P射向 O 的入射光线, 它通过 O 后方向不变, 沿原方向射向平面镜M, 然后被M反射,反射光线与主轴的夹角等于入射角,均为反射线射入透镜时通过光心O ,故由透镜射出时方向与上述反射线相同,即图中的OP (2)由P发出已通过L左方焦点F的入射光线PFR,它经过L折射后的出射线与主轴平行,垂直射向平面镜M,然后被M反射,反射光线平行于L的主轴,并向左射入L,经L折射后的出射线通过焦点F,即为图中的RFP(3)由P发出的平行于主轴的入射光线PQ,它经过L折射后的出射线将射向L的焦点F,即沿图中的QF方向射向平面镜,然后被M反射,反射线指向与F对称的F点,即沿QF方向。
此反射线经L折射后的出射线可用下法画出:通过 O 作平行于QF的辅助线S OS ,S OS 通过光心,其方向保持不变,与焦面相交于T点,由于入射平行光线经透镜后相交于焦面上的同一点,故QF经L折射后的出射线也通过T点,图中的QT即为QF经L折射后的出射光线上列三条出射光线的交点P即为LM组合所成的P点的像, 对应的A即A的像点 由图可判明, 像A P是倒立实像, 只要采取此三条光线中任意两条即可得A P,即为正确的解答2. 按陆续成像计算物AP经LM组合所成像的伙置、大小物AP经透镜L成的像为第一像,取12uf,由成像公式可得像距12vf,即像在平向镜后距离2f处,像的大小H与原物相同,HH第一像作为物经反射镜M成的像为第二像第一像在反射镜M后2 f处,对M来说是虚物,成实像于M前2f处像的大小H也与原物相同,HHH 第二像作为物,而经透镜L而成的像为第三像,这时因为光线由L右方入射,且物(第二像)位于L左方,故为虚物,取物32uf,由透镜公式33111uvf可得像距333203fuvfuf上述结果表明, 第三像, 即本题所求的像的位置在透镜左方距离23f处,像的大小 H可由3313vHHu求得,即1133HHH金中物理第十六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第 8 页像高为物高的13。
六、参考解答解法一:设二极管D两端的管压为DU,流过二极管的电流为DI则有DDD1222UUIRRE(1)代入数据解得DU与DI的关系为3DD(1.50.2510 ) VUI(2)这是一在图预解16-6中横轴上截距为1.5 ,纵轴上截距为 6 、斜率为 4的直线方程 (称为二极管的负载线)因管压DU与流过二极管电流DI还受二极管D的DIDU特性曲线的限制,因而二极管就工作在负载线与DIDU特性曲线的相交点P上(如图预解16-6 )由此得二极管两端的管压和电流分别为D1VU, D2 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