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淘沙古诗其七.docx
2页浪淘沙•其七【唐】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翻译】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 的 山石又被撞回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 的座 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口的雪堆赏析】《浪淘沙九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此诗描绘钱塘江 潮这是民歌体诗,既通俗易懂,又非常纯正,无浮华之词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气势顿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才人被外 放, 愤激之际,怨刺之作应运而生此组诗当为刘禹锡后期之作,且 非创于 一时一地据诗中所涉黄河、洛水、汴水、清淮、鹦鹉洲、濯 锦江等, 或为辗转于夔州、和州、洛阳等地之作,后编为一组有学 者认为这组 诗作于夔州后期,即长庆二年春(公元 822 年)在夔州贬 所所作刘禹锡被贬在朗州前后近十年其间创作了大量寓言诗,表达了对 当朝权贵的极大不满,又写了许多赋来表达自己不甘沉沦的雄心 由于 接触当地民间歌谣,从中吸取了营养,他的诗歌创作表现出一些 新的特 点在此期间,他还写了多篇哲学论文,最重要的便是与柳宗 元《天说》相呼应的《天论》三篇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 象, 表现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如《酬 浙东 李侍郎越州春晚即事长句》《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 《蜀 先主庙》等都是名篇。
除诗歌与论说文外刘禹锡的辞赋创作在唐代辞赋史中,乃至整个辞 赋史中也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环节,其存赋十一篇,与唐代各家所 存辞 赋数目相较,也不算少了马积高在其著作《赋史》中评价中唐 时期的 辞赋家,列柳宗元为首位,韩愈、刘禹锡并列其次,又将柳宗 元之辞赋 同屈原相提并论,即可见一斑而实际上,刘禹锡木人也是对自己的文章水平颇有自信的,在其《子 刘子自传》中他说:“天与所长,不使施兮这里的“所长” 指的即 是自己的长于文词,而在这“文词”之中当然也包括辞赋在内 在刘禹 锡的十一篇辞赋作品当中以《秋声赋》最受后人推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