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三总复习之高中历史知识体系总论及复习指南 (2).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7778776
  • 上传时间:2017-09-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1.51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三总复习——高中历史知识体系总论及复习指南所谓历史知识体系,就是运用科学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以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为依据,按照历史知识的不同属性加以科学分类整理并能反映不同类别历史发展内在规律的知识结构体系 单元的题目、课的标题、目的标题,它们之间是一种紧密的联系,通常是内容的衔接,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由目的标题,到课的标题,再到单元的标题,正好构成了一个历史知识体系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其发展性可使历 史知识穿珠成链构成不同的 链条抓住基本的 线,不仅能贯通历史的来龙去脉,更能揭示历史的发展变化 规律抓 单元目录、章节标题,了解全书总体结构,理清历史整体脉络,高三历史复习必须要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忽 视这一点肯定影响了学 习效果,学到的 历史理论知识是分散的、零乱的)高中历史的三个必修课本是围绕着“三个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历史演进展开的,有着内在的联系早在史前 时代,随着人类的产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创造活动就已经存在,只有在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之后,随着国家形成,各项制度不断建立和完善,政治文明 历程才开始启动在这个意义上,政治文明是人类 文明史上最社会化的存在形式,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制约作用。

      )以必修课程三册课本而言,政治史是外在的表现,给人们的印象最直接、最深刻而经济史则往往更为潜在,其发展变化的周期更长,但影响却是更深层的文化史通常被视为最不重要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但事实上它不仅是政治史、经济史的被动反映,而且政治和经济的历史实际上还是一个文化传统中的政治、经济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政治思想与古希腊、古罗马之所以不同,就在于它们的文化传统不一样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深受儒家、法家等思想的影响,而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则受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思想的影响二者的思想文化截然不同必修一体系必修一主题:通过必修一学习从国家的产生到当代政治文明的政治发展史,特别是政治制度的发展沿革通过中外重要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的相关活动,理解各个时代、各个文明或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发展和演变,并以史为鉴,思考当前重大国际政治问题,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修一线索:简言之,就是把握从古到今人类政治文明建构的历程,了解经历这一艰难曲折的历程所取得的成果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理解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必修一认识: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社会化的存在形式,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制约作用单元内在关系和线索:必修一全部内容分为7个单元。

      大体上分为三个板块:第1、2单元讨论古代政治制度,第3、4、5单元讨论近代政治制度与相关事件,第6、7单元讨论现当代政治制度与政治格局 (在第一个板块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罗马为例,分别讲述中外古代政治制度的建立和早期 发展;在第二个板块中,讲述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创立、巩固,以及向全世界(以中国为例)的扩展,和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的发生;同时讲述社会主义政治构想的产生及其在俄国和中国的实践;在第三个板块中,一方面介绍中国现、当代政治建构,另一方面展现 当代世界的多极化政治格局 )第1、2单元主要介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涉及中国从商周到明清的政治制度发展历程,分别涉及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秦的中央集权制、汉到元的制度沿革、明清君主专制,展示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发展趋势和特点第2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侧重于古希腊城邦国家的民主制和古罗马从共和制向帝制的变化第6课讲爱琴文明和城邦制度,是古希腊政治制度的基本背景第7课讲雅典的民主政治,分别以三目讲这种民主制的来源、特点和评价第8课讲古罗马制度, 《课程标准》中只要求罗马法的内容,从共和国到帝国的历程的第一目是罗马法产生的背景。

      第1单元和第2单元两个单元是并列的关系,体现出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因于不同的自然环境、经济特征和历史文化传统,东、西方发展出不同的、各具特点的政治制度,并对各自国家以后的发展、对区域性世界产生的重要影响第3、4、5单元主要体现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冲击第3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根据英、美、法、德四国的近代政治体制确立过程,展示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初步建立;其中既交代各国政治道路的不同特色,又反映它们的共性 第3单元和选修2的内容是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的发展历程,这是推动人类政治文明不断进步的过程其单元内容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政治现象:民主与专制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在古代社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态是自然经济,自然经济形态反映在政治上必然产生专制到了近代社会,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商品经济是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态,其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由此便形成了它的最典型特征——自由,不能容忍各方干涉和限制商品经济要求的自由,前提是人的自由权利,这就必然与专制制度下的王权、特权、神权形成尖锐对立,因而也就不能容许专制与特权以民主的法律取代专制的特权,就成为近代社会在政治法律上的必然选择,因此民主思想和实践的发展便构成近代人类社会政治文明进程的主要内容。

      近代民主制度的确立具有曲折性、艰巨性最初,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出现了反映民主要求的1.3.5思潮,如启蒙运动,为反专制的民主斗争和民主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思想武器,相应的在世界一些先进国家如英、法等国家开始了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民主力量与封建专制制度的长期斗争,其间产生了《权利法案》 、 《独立宣言》 、 《人权宣言》这三部重要的资产阶级法律文献,开启了现代法制社会的先河经过长期而残酷的斗争,在英、法、美等国先后构建起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并逐步趋于完善和成熟这一过程漫长而曲折,但却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上空前的巨大进步即使是在近代落伍的中国,也在19世纪后半叶开始了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在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过程中,由于国情的差异,产生了不同流派的民主思想和不同表现形式的民主制度例如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形式上就分为以英国为代表的君主立宪制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民主共和制,但本质上均为三权分立的近代国家政治体制,议会掌握立法权,行政机构无论是在君主立宪制还是共和制之下,均须遵从立法,依法而治司法独立,对立法、行政施行法律监督和制约民主思想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实质是近代社会巨变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是近代社会在政治法律上的必然选择,其导致的结果之一便是使人的身份、权利发生重大变化实行代议制度,执政者便须由公民选举产生这样,原来只对国王、领主效忠的臣民,就转变为参与国事、拥有法定的权利和义务的公民,这一变化表明人开始真正有了自己的人权、自己的尊严和价值第4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揭示在西方的冲击和内部矛盾激化的形势下,中国如何应对,如何改制,如何为推翻帝制、建立近代民主共和国而努力分别涉及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前3课主要强调外部和内部的双重冲击,而后两课强调共和制取代帝制以及思想文化的启蒙在一定程度上说,第3单元和第4单元两个单元是因果关系(当然不那么简单) ,即随着整体世界的形成,西方政体挟经济、科技的强势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展自己的影响,而中国近代的许多事件和政治制度的改造和革命,都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发生的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它开始暴露出内在的弊病通过批判这一弊病,马克思主义诞生了,它标志着人类社会可以通过其他道路建立新型的、更加完善的、现代化的政治体制,这就是社会主义制度 第5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前面两个单元的关系,就好像是同一大背景下的两条不同线索。

      作为其实践,巴黎公社失败了,但在俄国和中国取得了胜利 马克思主义诞生和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从共产党成立到解放战争这3课之间有清晰的逻辑关系,因为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具体实践工业革命的开展和深入,推动了西方民主的深化由贵族式民主逐渐形成公民化民主政治制度和法律不断健全,体制逐渐完备,主权在民思想逐渐得到体现,普选制度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体现民主的2,4,6方式同时工业革命也造成了东西方差距的加大西方对东方的侵略东西方的差距是经济实力和技术的差距,更是思想和制度的差距思想制度的落后早成了被动和失败,面对失败,中国人民的抗争,抗争的成果又很大程度上葬送在思想和制度的落后上主要理解落后必然挨打民族兴旺和振兴,需要思想的解放和制度的创新第6、7单元主要体现中国和世界的融合第6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是从逻辑上承接第5单元的,即讲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实践,也讲中国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建设过程 第7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讲述战后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及国际政治格局,是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对政治历史发展到今天的一个总结性概括通过对前面的政治文明发展历程的描述,我们可以这样认识,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前面各单元内容的历史结果。

      必修二知识体系必修二主题:“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具体地说,必修二就是一部简明的世界经济发展史必修二线索:从中国古代农耕经济讲起到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再到20世纪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以及中国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结束于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的现状在叙述中外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进程中的重要内容的同时,本册教材展示了历史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看重分析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必修二认识:经济活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人类有了以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活动,才开始有了自己的历史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马克思、恩格斯才将经济活动称之为“第一历史活动” ,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1页)可以说,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理论之一,就是科学地阐明这一原理因此,当我们研究历史问题都必须对经济因素的作用予以特别的重视和充分的认识经济活动不但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在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经济体制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制度的形成和演变、文化传统的凝聚与走向。

      与欧洲的情况不同,中国古代的君主 专制政治制度从踏上文明门槛的那一刻就已形成,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又不断地得到 强化 这种君主 专制的政治制度来源于中国古代小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体制受小 农经济的制约,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具有宗法型的特征这使得中国古代文化带有浓厚的伦理观念色彩反 过来, 经济的发展或停滞,也有受政治因素与文化因素制约的结果工商业的发展是社会经济进步的标志,是冲破小 农经济单一 简单再生产模式的驱动力但中国 历代王朝都视农业为本业,把工商业贬为末 业, “重本抑末”成为传统的国策其结果造成中国长期停滞在农耕经济的社会里,新经济因素不能得到顺利 发展中国 传统的“重道轻器 ”观念, 视工艺改良、技术革新为“奇技淫巧”,也限制了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 展 因此在强调经济活动重要性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到与政治、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必修二和政治册、文化册,既主题独立、自成体系,又彼此照应、互为补充,正确地说,三册必修课本是一个和谐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总之,了解自古以来中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以及人类为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活所做出的努力,对于进一步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认识,加深对经济发 展与政治革新、文化 进步之间 的认识,有着深远的意义。

      单元内在关系和线索:《内容标准》为本册教材制定的学习要点共8个专题:1.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4.中国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附同步解析.docx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师一学校2024_2025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docx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含同步解析.ppt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4讲物质制备的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无机物的制备实验探究.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1脂肪烃的结构与性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第40讲反应过程中微粒浓度变化及图像分析考点1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及分析.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1讲铁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6讲醇酚和醛酮.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5讲化学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物质含量或组成的测定.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考点1电解质及其电离.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2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2讲离子的检验物质的鉴别与推断考点1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6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点1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8讲反应热的测定及计算考点2盖斯定律及应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2讲铁盐和亚铁盐含铁物质的转化.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3讲考点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空间结构.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8讲硫酸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考点1硫酸硫酸根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考点1羧酸酯的结构与性质.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