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4年晨荷小学《“荷和”文化的构建与涵育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8541792
  • 上传时间:2017-11-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0.47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株洲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荷和”文化的构建与涵育实践研究开 题 报 告学科分类: 教育发展战略及教育管理课题批准号: ZJGH13013 课题类别: 株洲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课题主持人: 易文胜课题承担单位: 株洲市荷塘区晨荷小学主要研究人员: 蔡建平、张凌云、李芸、王新权,刘毅、凌永星、宾雨、易春红、汪晓文、汪燕萍、易利、吴綸晟一、问题的提出(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然而多年应试教育的功利意识使得一些学校的发展仅限于规模物态的变化,在推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进程中出现“表面式”、“突击式”,存在教育价值缺失、文化活动单薄、“千校一面”的现象如今的晨荷正面临良好的发展契机,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校文化建设已有一定积累,但与精品化、特色化的校园文化还有差距 如何通过学校文化建设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如何实现“文化治校、品位办学”的升级梦?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能很好促进学校走上品牌学校的建设之路能够进一步推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加快学校良性发展,丰富学校文化内涵,促使学校向着特色、优质办学资源迈进。

      此时专门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格外的重要与适宜我国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提出源于上世纪 80 年代,最早从高等院校起步经过近 30 年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成果显著,国内已有多位学者提出了重要研究成果1999 年,俞国良出版《学校文化新论》,2000 年,王邦虎主编《校园文化论》,2002 年,刘道玉主编《校园文化与创造力的培养》,20032年,葛金国主编《校园文化建设导论》等目前,中小学特别是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正在加速推进过程中肖克思(1999)等认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要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班级和少先队活动为重要载体,以硬件建设为必要基础,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谢铭德(2004)认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应建构优美校园文化环境入手,搭建民主融洽的课堂文化平台,同时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空间马樱(2010)认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以建设和谐校园为主题,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体现校本特色,兼顾学校传统和时代精神,注重校本资源整合这些成果大多数局限在理论探讨和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上,没有把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功能的教育资源来认识,因而目前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还没有形成比较独立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

      建设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实际上就是通过不同的办学思路,采取与众不同的操作体系手段去实现理想的办学目标,建设特色学校文化是符合国、内外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趋势的在我国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高校是热点,中小学的研究进展不大,其研究也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学校文化内涵的理论研究多数理论认为学校文化涵盖了这样几个层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等2、对学校文化的诊断性研究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整理学校文化的因素,然后再做出重建的论断3、基于个案的实践研究以学校独有的地域、历史等优势开展特色学校文化建设4、“荷文化”、“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虽有一些把“荷文化”、“和文化”引入学校文化建设的领域,但把“荷和”文化予以整合来进行研究的几乎没有,有的仅仅是从视觉层面或表象性的移植或嫁接,没有对文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与具体落实的完美结合,故无法实现文化建设所旨在的能力发展与人格和谐的结合二、课题的界定“荷和”是晨荷小学自创的学校文化名称荷,意指荷的品质与涵养;和,意指和的处事与思维方式荷和”既是主题学校文化的由荷及和的实施路径,3又是文化涵育的愿景目标以荷立品,以和善行,旨在用文化孕育出“一枝百态、满园千姿”的校园生机。

      荷和”学校文化是指晨荷小学以校名及传统精神为核心,根据学校发展历史及文化现状提炼而成的学校文化,是本课题的核心概念荷和”学校文化可以这样来表述:以“沉根自养、和而不同”为学校精神,“立品、善行”为学校校训,以“成长自觉”为教育主题通过文化的涵养孕育,逐步形成“自敬其业、自善其道”的教师文化;“自乐其学、自强其魄”的学生文化荷和”学校文化有两个明显的特征:第一,不同于其他单一的“荷”文化或“和”文化,具有明显的学校个性;第二,“荷和”学校文化命名既凝练出学校文化的要义,也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涵养孕育文化的理念三、理论依据1、和合学:由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张立文先生开创的哲学理论形态和合”是中国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体现着中国思想文化的首要价值和精髓,也是中国思想文化中最完善、最富生命力的体现形式所谓和合的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连起来讲,指在承认“不同”事物之矛盾、差异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并在不同事物和合的过程中,吸取各个事物的优长而克其短,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2、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主张“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的培养目标,学校文化建设正是顺应了这种要求,以文化启心智,创设个性鲜明、特色化的育人氛围,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

      3、多元智能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的才能是多元的,其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为多元智能而教”和“以多元智能来进行教与学”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四、研究目标与研究假设41、研究目标:通过研究与挖掘“荷”的品质与“和”的处事方式,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荷和”学校文化内涵,进而引领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在“荷和”学校文化的构建与涵育过程中,从感悟荷品到引领行为,再到成长自觉,形成文化力,以力透纸背之势实现“沉根自养、和而不同”的学校愿景2、研究假设:学校文化是可以重建的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在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学校师生积极参与实践,努力实现共同愿景的过程通过构建“荷和”学校文化的实践,让“沉根自养、和而不同”的精神成为学校的灵魂通过感悟荷品到引领行为,再到成长自觉,逐步形成学校良好的文化力,实现教师“自敬其业、自善其道”、学生“自乐其学,自强其魄”的成长自觉,最终促进学校的办学品位的提升和战略目标的达成。

      五、研究内容1、“荷”“和”内涵的探究荷和”学校文化非空穴来风、非舶来之品荷和”理念——沉根自养、和而不同,是以中国思想文化首要价值和精髓的“和合”思想为理论支撑,以极富区域特色的荷文化为背景,着眼于师生和谐发展的需要,从学校实际出发而确立的学校文化之根荷,意指荷的品质与涵养;和,意指和的处事与思维方式荷和”既是学校文化由涵养荷品至和谐处事的实施路径,又是文化涵育的“和合”愿景目标实施“荷和”学校文化的涵育实践,深入挖掘独有的“沉根品性与自养发展、和而不同与和而大同”的特点,用理念统领、用理念植根、用理念推进、用理念提升2、“荷和文化”的核心价值与“荷和”学校文化的构建研究根据学校发展历史及文化现状提炼“荷和”理念建构“荷和”学校文化的理念框架关注细节、着眼实效、沉根建制,拟定《晨荷小学学校章程》及《晨荷小学荷和文化三年建设规划》,分步实施“功能与审美兼顾的环境文化、精神与行动并举的管理文化,责任与成长并存的家长文化、品赏与析悟递进的活动文化,传承与创新结合的课程文化”等五大支柱文化建设与实践工作3、“荷和”学校文化内容与策略研究学校制定并践行“11231”工作方针(树立一个目标、构建一种扁平化的管5理层级、遵循项目管理、序列研究二条原则、强化三个意识、规范一个流程)。

      建设与实施“荷和”课程策划与开展“荷和”活动运用“荷和”文化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构建“荷和”评价机制六、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以文献法、调查法、实验研究法、比较法行动研究法:本研究需要系统地解决“荷和”文化构建与内化实践的问题,本着在实践中发现,在行动中研究,在反思中成就的研究思路,因而要采用这种研究方法文献法:搜集国内外关于学校文化建设及同类或相关的研究资料,对其进行分析与归纳,为拟定“荷和”文化构建及管理模式等提供第一手资料调查法:对学校各类人员进行问卷或访谈,了解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征求听取群众意见,为学校文化的构建与涵育实践研究提供依据实验研究法:“荷和”课程构建中,有“走班分层实验”、“新教法实验”等,需要选取试验班级,与非试验班级进行实验结果比较,因而采用此法比较法:对其他学校(尤其是小学)的学校文化建设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异同、辨明优劣,以为借鉴七、课题的创新之处1、条件薄弱学校走文化强校之路,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客观诉求,也是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匮乏,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区域性推进特色学校建设中极具创造性和前瞻性2、在单一的“荷”或“和”文化基础上,研究由荷及和的整合,其设计及做法属学校原创富有学校个性。

      3、确立“荷和”文化五大支柱“荷和”精神、“荷和”环境、“荷和”课程、“荷和”活动、“荷和”管理的研究4、“荷和”文化致力于预防学校内涵式发展流于浅薄,实施“项目认领”、“目标管理”的方式开发集体智慧,让学校成员创造性地、有效地运作学校文化元素,使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文化力,最终促进学校文化品位的提升和战略目标的达成65、在“荷和”课程建构中,用加法评价的观点观察课堂、评价教学6、从师生“需要”出发,有效整合教材,创新学科研究,开发“荷和”课程校本教材,让学生因需要而学、有兴趣而学,富效益而学,努力通过“规范+个性”的实践,实现“合格+个性”的人的发展八、研究基础及条件保障1、研究人员已经具备一定的研究基础课题主持人所撰写的论文《沉根自养,和而不同》发表刊登在《湖南教育》课题组其他成员有数篇论文发表或者获得省级以上奖励2、研究人员教育教学及教研水平较强课题主持人,教育硕士,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工作,有较深的教育科研理论,活动策划能力强,撰写能力强;主要研究者中有大学教授,市、区、校各级教研员,学校骨干教师,大都有中级或高级职称,平均年龄 34 岁,均有较丰富的教学与教育科研经验,涵盖学科广,专业搭配合理,可以完成课题研究。

      3、有一支高水平的专家指导队伍课题组聘请了市教科院、区教研室和专家为顾问,建立了专家引领队伍,建立专家定期指导机制,这是本课题能够顺利实施的最强有力的保障4、具备充实的保障条件 晨荷小学第一期已投入 150 多万元完成了“荷和”环境的初步改建;第二期已投入 150 多万元完成“荷和”回廊及综合楼的新建;学校硬件设施得到补充和改善,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全;.为课题顺利进行提供充分的条件保障,已经建立了课题研究的相关管理和奖励制度能够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为研究人员开展工作保障时间及物质条件具备完成研究任务的工作经验和管理措施九、研究思路与实施步骤本课题预计历时 3 年,具体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实施步骤如下:1、研究准备阶段(2014 年 9 月前)这一阶段,课题组主要做以下工作:首先,调查学校现状、分析发展历史,确定学校文化主题学校特殊的发展历史、以进城务工人员为主的生源组成、教师特有的淳朴坚毅的性格以及校名的联想,让课题组确定了“荷和”学校文化构建研究这个研究方向其次,组织专家论证,选准研究课题在此基础上,7确定以提升办学品位为目的,以探究“荷”“和”内涵、研究“荷和文化”的核心价值与“荷和”学校文化的构建、研究“荷和”学校文化内容与策略等为内容。

      最后,反复研讨,确定研究方案2、研究实施阶段(2014 年 9 月-2015 年 6 月)此阶段分三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附同步解析.docx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师一学校2024_2025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docx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含同步解析.ppt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4讲物质制备的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无机物的制备实验探究.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1脂肪烃的结构与性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第40讲反应过程中微粒浓度变化及图像分析考点1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及分析.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1讲铁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6讲醇酚和醛酮.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5讲化学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物质含量或组成的测定.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考点1电解质及其电离.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2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2讲离子的检验物质的鉴别与推断考点1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6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点1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8讲反应热的测定及计算考点2盖斯定律及应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2讲铁盐和亚铁盐含铁物质的转化.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3讲考点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空间结构.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8讲硫酸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考点1硫酸硫酸根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考点1羧酸酯的结构与性质.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