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昆虫各个目的特征.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465396828
  • 上传时间:2022-12-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26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增节变态类原尾目 为昆虫纲中最原始的类群体微小,不过2mm头小且无眼无触角无翅,分 布广,全世界约六十余种,我国于1956年首次发现性喜湿,栖泥炭地或草地、石下及树 皮内无经济意义鉴于这类虫子在昆虫与多足纲之间,过去亦有人称蚣虫纲2)表变态类弹尾目 属小型无翅类型昆虫,长在5mm以下栖土中、积水水面、腐败植物间、草 丛及树皮下等富有腐败物质之处分布极广,约有二千余种,其中植食性种类对农作物有害 这类昆虫体第四处有一叉状弹器,能跳跃,所以有时也称'跳虫目”缨尾目 昆虫体有鳞片,触角多节,复眼发达或退化,无翅腹部有11节,腹下有腹 刺若干对,末端有长尾须,尾须间生一丝状中尾丝分布甚广,一般栖于古旧房屋及书籍、 衣服中双尾目 昆虫通称双尾虫体细长,一般长在10mm以内白或灰白色,缺眼无翅,腹 部十一节,末端有长尾须,也有变形为钳状器,无中尾丝栖地下,分布甚广3 )原变态类蜉蝣目(Ephemerida)原变态类昆虫,小型至中型昆虫,体软弱;触角短,刚毛状,不 甚明显翅半透明,前翅发达,后翅甚小;腹部末端有长尾须两条,中尾丝或有或无不完 全变态成虫寿命不长,短的数小时或一二日,长的约一周,一般均朝生暮死。

      常在日落后 大群飞舞,发生盛时,坠落地面,集成厚层4)不全变态类蜻蜓目(Odonata)不完全变态类昆虫,可分为蜻蜓类的差翅亚目和豆娘类的束翅亚目, 另有将日本大绿和在印度发现的一种蜻蜓等仅二种划为间翅亚目的大型昆虫,也是有翅亚 纲里的最原始的昆虫两对膜质翅发达,前后翅等长而狭,脉序多而密;头部可灵活转动, 触角短,复眼发达,有三个单眼,咀嚼式口器强大有力雄虫交配器位于腹部二、三节腹板 上幼虫“水虿”生活在水中,用极发达的脸盖捕食无论成虫还是幼虫均为肉食性,多食害 虫约有4500余种蜚蠊目(Blattaria)不完全变态类昆虫,中到大型昆虫体扁平,褐或灰色头小能活动 复眼发达有的种类无翅,不善飞,但行走能力强产卵于卵鞘中约2250余种,主要分 布于热带,生活于室内或野外常见的有东方蠊 (Blattaorientalis)、美洲大蠊(Perilpaneta americana)(上中,上右为其若虫)和地鳖(Eupolyphaga)等这类昆虫一直保持着原始的体形螳螂目(Mantedea)不完全变态类昆虫,大型昆虫体大,头呈三角形前翅交互折于 腹部上,后翅长于前翅下;前胸特别延长,前早足呈镰刀状,并生有倒勾的小刺,用以捕捉 各种害虫,为著名益虫。

      卵产于卵鞘中,古称'桑螵蛸”并作中药分布很广,约有1550余 种我国南方常见的普通螳螂称“大刀螂"(Paratenodera sinensis),体长约8cm,黄褐或绿色等翅目(Blattaria)不完全变态类昆虫,此目通称“白蚁”,著名害虫体小至中型,社会 性,生活于隐藏的巢居中由有翅和无翅的生殖个体(母蚁和雄蚁)与多数无翅的非生殖个 体(工蚁和兵蚁)组成头小或大,极度骨化,咀嚼式口器;触角念珠状,多节有翅的个 体前后翅的形状、大小约略相等,分飞后翅脱落,雌雄交配,选择栖居场所;母蚁腹部后期 膨大,专司生殖常建成巨大蚁巢(称白蚁壕)主要危害房屋建筑、枕木、桥梁、堤坝、 森林、果园和农田约有1800余种,分布热带和温带缺翅目(Zoraptera)不完全变态类昆虫,小型昆虫,身长仅三毫米左右头大,活动自 如;触角九节,呈念珠状翅细长,前翅大于后翅;也有无翅的种类成群生活于树皮下或 土中种类甚少,仅一科约22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我国于1973年在西藏初次发现, 命名为“中华缺翅虫”(Zorotypus sinensis)禧翅目(Plecoptera)不完全变态类昆虫,此类昆虫俗称石蝇,中或大型昆虫,体软而扁。

      咀嚼式口器,前后翅均为膜翅,飞行力弱溪边栖,幼虫在清净水中生活,肉食性竹节虫目(Phasmida)不完全变态类昆虫,过去也称脩目,中或大型昆虫,以拟态著名 有的形似竹节或树枝,称竹节虫或脩;有的形似叶片,称叶子虫或叶脩体色主要是绿色或 褐色,有保护作用共有二千余种,分布于热带地区我国南方有瘦脩(Macella souchongia) 和叶脩(Phyllium pulchrigolium)等蛰蠊目 不完全变态类昆虫,是中型昆虫,体细长,无翅,暗灰色,触角丝状,复眼 小,尾须长,颇似双尾虫多栖于1,200米高山的苔藓、石块下和土中,种类极少1985 年我国昆虫学家在长白山区首次发现蛰蠊目昆虫,并被命为“中华蛰蠊”,为我国两种一级保 护昆虫中的一种直翅目(Orthoptera)不完全变态类昆虫,昆虫纲中较大的一目体大型或中型,吸嚼式 口器前翅狭长且稍硬化盖于腹部上,后翅膜质生于前翅下;有些种类短翅,甚至无翅,有 的种类飞行力极强,能长距离飞迁后足强大,适于跳跃腹端有尾须一对,短或中等长, 并有产卵器发育为渐变态若虫类似成虫,但体裁较小,前、后翅位置反迭全世界约有 一万二千种,我国约有三百七十多种。

      如蝗虫、蟋蟀、螽斯、蝼蛄等类都属本目纺足目(Embioptera)不完全变态类昆虫,中小型昆虫,通称丝蚁”体长而扁,行动活 泼咀嚼式口器复眼发达,无单眼雌虫无翅,状如若虫;雄虫一般有翅,前后翅相似 前足第一跗节膨大,有纺丝腺开口于此,故名能分泌丝,结成丝管,栖息其中;常见于石 块、树皮裂缝间种类甚少,分布于热带地区,我国见于广东、福建,在桉树皮下缝里营隧 道生活重舌目 不完全变态类昆虫,是昆虫纲中最小的一目,仅两种无翅,扁平,长约8-10mm咀嚼式口器,眼退化有长而不分节的一对尾须,变态简单两种均为鼠类体外 寄生虫,故称“鼠螋”我国暂未发现革翅目(Dermaptera)不完全变态类昆虫,中小型昆虫,略扁咀嚼式口器前翅短, 革质,作截断状;后翅大,半圆形,膜质,或缺如腹部大部分裸露在外,腹端有强大尾铗 状尾须,不分节栖土石、树皮杂草中,杂食性或肉食性成虫子有护卵和若虫的习惯约 1050种左右,多产于热带至温带如蠼螋,它们是养蚕业的害虫另还有一种营寄生的蝠 螋,属于寄生于蝙蝠体外的寄生蠼螋同翅亚目(Homoptera)不完全变态类昆虫,为半翅目亚目,也有升为目的体小型至中 型刺吸式口器翅两对,膜质,但介壳虫和蚜虫中常有无翅型。

      多陆栖,吸食植物液汁, 严重危害农作物,叶蝉和蚜虫还能传播植物病害也有紫胶虫、白蜡虫、五倍子蚜虫等资源 昆虫生殖方法复杂,有有性及无性世代,亦有卵生和胎生等,繁殖力极强种类甚多,约 有16000种以上蝉、叶蝉、飞虱、木虱、粉虱、蚜虫及介壳虫等类均属此目半翅目(Hemiptera)不完全变态类昆虫,分同翅亚目和异翅亚目,但有多数学者主张将 两亚目提升为目,半翅目一名则作异翅亚目的目名异翅亚目(Heteroptera)此亚目昆虫通 称“蜻”或“椿象”体扁平,微小到大型口器长喙状,适于刺吸前翅基半部革质,端半 部膜质;后翅全部膜质或退化后足基节旁有挥发性臭腺的开口,遇敌时即放出臭气,故有 “放屁虫”之名种类极多,约有三万余种啮虫目(Corrodentia)不完全变态类昆虫,体小而脆弱,头大,咀嚼式口器,触角长丝状 普通种类无翅;有翅种类前翅大于后翅,休息时迭翅呈屋脊状室内种类以淀粉质或动物碎 片为食,为藏书室和动物标本陈列室的害虫约有850种左右我国常见的有:书虱(Liposcelis divinatorius)、窃虫(Atropos pulsatorium)、裸啮虫(Psyllsocus ramburii)等o食毛目(Mallophaga)不完全变态类昆虫,此目昆虫多称鸟虱”或“羽虱”。

      小型昆虫,体 扁,长0.5-6mm,眼退化,咀嚼式口器,无翅,运动活泼为鸟类的体外寄生虫,少数种类 寄生于哺乳类,常以发达的上颚刮食羽毛、毛发、皮肤以及皮肤上的碎片,鸟体被害剧烈时, 常出现落毛、不宁等现象约有二千余种常见的有鸡虱(Menopon gallinae)、鸭虱(Anatoecus dentatus)和牛鸟虱(Trichodextes bovis)缨翅目(Thysanoptera)不完全变态类昆虫,此目昆虫通称“蓟马”,小型昆虫,体微细长, 一般黄褐或黑色眼发达,刺吸式口器,左右不对称翅狭长,具少数翅脉或无翅脉,翅缘 扁长,有长或短的毛也有无翅及仅存遗迹的种类渐进变态一般吸取植物汁液, 这害禾谷类、棉花和烟草等,有的能传播植物病毒,是大害虫;也有少数肉食性种类捕食蚜 虫和粉虱,是益虫约有2500种,重要的有烟蓟马和稻管蓟马(Haplothrips aculeatus)等5)全变态类鞘翅目(Coleoptera)完全变态类昆虫,昆虫纲中最大的一目通称甲虫因昆虫体壁坚 硬,特别是前翅角质化而得名形态特征体壁坚硬触角11节,丝状、棒状、锯齿状、栉 齿状、念珠状、鳃叶状或膝状口器咀嚼式,上颚一般发达,有的与身体等长,有的近于 消失。

      复眼较发达,有的退化或消失,有的分裂为上下两个前胸发达;前翅角质化,坚硬, 无翅脉,称为鞘翅,静止时覆在背上,盖着中后胸以及大部或全部腹节(中胸小盾片一般均 外露)后翅膜质一般很大,纵横折叠藏于鞘翅下,在不同类群中有不同的折叠方式足具 有各种形态变异,适于急走、游泳、跳跃、挖掘或攫取爪一般1对,有的只具单爪爪有 单齿式,附齿式,双齿式雌虫产卵管一般由第9腹节延伸而成,产卵管的长度因产卵习性 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雄外生殖器主要由阳茎和阳基两部分组成阳茎一般为一骨化较强的 管状物,其末端的开口称为交配囊孔或端口阳基又称阳茎基,它的基部常呈V形或Y形 雄外生殖器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是种类鉴定的重要依据世界已知约33万种,约占世界 已知昆虫总数的1/3中国已知约近7000种捻翅目(Strepsiptera )完全变态类昆虫,微型昆虫,雄虫有一对后翅,前翅则演化为伪 平衡棒,触角呈齿状雌虫则终生为幼态,通常寄生于叶蝉、飞虱等体内且终生不离寄主 交配方式很有趣,成熟雌虫在寄主体壁咬开一小口,然后将其生殖孔露出与雄虫交配寄而 在寄主体内产卵,幼虫孵出后钻出寄主体外寻找新寄主广翅目(Megaloptera)完全变态类昆虫,中至大型昆虫。

      包括2个科,即泥蛉科和鱼蛉 科头部前口式(口器位于头的前端并向前伸,使头部的纵轴与身体的纵轴成一钝角或几乎 平行,这种头部类型就叫前口式)咀嚼式口器,触角丝状前胸方形翅宽大,前后翅相 似,翅脉呈网状,后翅有发达的臀区幼虫水栖约有500余种我国常见的有泥 蛉(Sialis sp.)和鱼蛉(Corydalus sp.)脉翅目(Neuroptera )完全变态类昆虫,小至大型昆虫,细长柔弱头下口式,复眼大, 少数有3个单眼,咀嚼式口器前、后翅均为膜质,翅脉网状,大小、形状略相等,停息时 置于背上呈屋脊状幼虫肉食性,陆生种类捕食蚜虫和介壳虫等害虫触角有各种 类型;卵或长或圆,多呈卵形,顶端有精孔器,草蛉等科的卵基部有丝柄;卵单粒散产,或 成排成堆集聚蛹为裸蛹,翅芽、足、触角等明显外露;上颚发达,羽化前破茧爬出,故 称动蛹约有四千种常见的有草蛉、蚁蛉、粉蛉(Coniopteryxsp.)褐蛉、螳蛉和蝶角蛉 等蛇蛉目(Raphidiodea )完全变态类昆虫,小型或中型昆虫,柔弱头大,咀嚼式口器 前胸细长,呈颈状翅两对,膜质,半透明,网状脉雌虫有细长产卵管一般栖松林间 无经济意义种类很少,已知有60种。

      若干种类状如骆驼,称骆驼虫(Inocellia sp.)左为 蛇蛉的蛹,右为一种蛇蛉的雌虫长翅目(Mecoptera )完全变态类昆虫,小型或中型昆虫,细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