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步论之爱的方程式.doc
14页进步论之爱的方程式当今是经济社会,经济社会为人类创造极其丰富的财货,但并没有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爱 比如,父母生病了,儿女不能给父母更多的关爱,最多就是给父母足够的钱,让其自己治病算了 因此,经济的发展与人类的进步不成正比 那么,怎样才算人类的进步呢?爱,才是人类进步的唯一标准为什么这么说呢?理由不要太多,有以下两条理由就足够了 第一,人类的一切祸端皆因人与人不相爱,这是墨子的学说 墨子认为,天下人的一切祸患、掠夺、埋怨、喷恨等,其原因就是人与人不相爱儿子只爱自己不爱父亲,因而损害父亲以自利,小偷只爱自己的家,诸侯只爱自己的国家,所以偷窃别人的家或攻伐别人的国家以自利墨子说,仁人处理事务一定是为天下兴利而除害,怎样除害呢?人与人相爱了,天下就无害,人类社会也就进步了 第二,人类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人类之爱 人类进步离不开人类的发展,可是,人类的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呢?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认为,人的本性有一种利己的动机,利己主义引导了人类的经济行为,人们每天所需的饮食,并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师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就是说,私利和私欲无疑是人类经济的发展动力 斯密的经济思想与韩非子的古代法家思想如出一辙,只是一个用于经济管理,一个用于政治管理。
其实,人类之私也是爱,只是爱自己罢了 然而,每个人并不只是爱自己,更爱儿女,也爱情人,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更多的人,而且,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所爱的人努力工作,奋力拼搏 俗话说,单身汉没有米粜单身汉为什么没有米粜呢?因为单身汉只有一个人,所需生活资料不是太多,随便就可以满足,因此,尽管单身汉也有利己的动机,也爱自己,但单身汉的发展的动力太小,所以生产不出更多的大米相反,一个人有儿有女,有父母,有小弟弟小妹妹,他所爱的人太多了,由于爱他们,就不得不管他们的死活,于是,就拼命地劳动,生产出更多的大米,除了自家吃饭外,还可以卖一部分用以给大家买衣服等等,这就是爱的动力 所以说,人类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爱的动力 由于人类之爱,每个人不仅为儿女操劳,也在为子孙后代造福由于人类之爱,战士在前线冲锋陷阵,不仅仅是为了家人,更为了国家和国家的人民由于人类之爱,科学家废寝忘食地工作,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国家,更是为了全人类 再说,千百年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达,人们不需要怎么劳动,就可以得到足够的生活资料,但是,未来的人类还是需要发展,为整个人类的生存问题而发展,可是,发展的动力哪里来呢?显然不是私利和私欲,那么就只有爱的动力了。
总之,动物没有人类之爱,所以动物永远也没有文明,而人类的文明则因为人类之爱不断走向更高的文明 爱是人类进步的标准,每个人的爱越多,人类社会越进步人类社会进步到什么程度呢?最终可以进步到共产主义每个人的爱又多到什么程度呢?可以多到墨子所说的兼爱天下 墨子的兼爱天下,一度被世人认为不可实现,就是性善论的孟子也强烈反对墨子的兼爱学说,这里重提兼爱,似乎有点不合时宜 但是,爱也在不断进化和进步,在动物时代,爱是进化,而在人类时代,爱则是进步就是说,一开始的人类并没有多少人类之爱,最多也就是最原始的性爱和母爱,这种爱动物也有,只是一种生命之爱,人类却硬生生地从性爱和母爱进化到了各种各样的人类之爱,而且,人类在进步,人类之爱也在不断进步,根据这种进步论,最后,兼爱也可以实现了 可是,爱是怎样进化和进步的呢? 先说人类之私的爱自己,人类之私起源于生命之私,生命之私也是生命自己爱自己,究其原因,生命之私又起源于生命的本能假如只有一份食物,却有两个生命,谁得到这一食物谁就活下来,谁失去这一食物谁就死去,那么,谁更自私自利,谁更爱自己,不顾一切地争夺这一食物,谁就能生存下来,因此,生命之私就是为了活命 但是,由于生命之私,生命之间有的只是争斗,不仅仅是物种之间的争斗,就是同类也相残,这显然不利于生命,于是就有了生命之爱。
生命之爱是生命世界最原始的爱,一般有两种,性爱和母爱生命之爱有什么用呢?主要是用于压制生命之私有了生命之爱以平衡生命之私,生命之私就不会走向极端,生命之间也不会因互相争斗而走向自我灭亡的程度 既然生命之爱是用于压制生命之私,那么,生命之爱一定大于生命之私 比如,老鹰来了,母鸡将小鸡召唤到自己的双翅下保护起来,这就是母鸡的母爱,可是,母鸡保护小鸡,母鸡就不怕老鹰吃了自己吗?当然怕,只是母鸡爱它的儿女胜过了爱自己,也就是生命之爱大于生命之私,所以母鸡会不顾一切地保护小鸡 生命之爱大于生命之私,说明生命之爱和生命之私不在同一个层次,生命之私在低一个层次,生命之爱在高一个层次,生命之私是为了生命,生命之爱更是为了生命,于是,从生命之私进化到了生命之爱 生命之爱上面还有人类之爱,人类之爱更高级于生命之爱,所以,人类之爱更有利于人类的生命 相反,动物没有人类之爱,动物总是任人宰割 做一个小实验,一头母猪带着一窝小猪,母猪不仅给小猪奶吃,有人欺负小猪,母猪也会咬人,这就是猪的母爱但猪没有父爱,拉来一头公猪,这头公猪就是这些小猪的父亲,但公猪并不知道它是这些小猪的父亲,小猪也不知道它们是公猪的儿女,甚至也不知道是母猪的儿女,只是有奶便是娘,这样,公猪可能还会欺负小猪,只有母猪保护它的小猪。
可是,等小猪长大了,母猪也不管它们了,有人打它的儿女,母猪不管,最后,屠夫来杀它的儿女,母猪也无动于衷,假如猪也有人类之爱,屠夫杀猪的时候,猪的母亲来保护它而咬人,猪的父亲也来咬人,猪的兄弟姐妹都来咬人,看谁还敢杀猪? 因此,人类之爱让人类更加团结,也让人类更加强大 可是,人类之爱从哪里来的呢?人类之爱不是突然天生的,是从生命之爱进化来的 当爱进化到了人类之爱,人类之爱还在不断进步,这是人类社会的需要 一开始的人类社会是小社会,当时,由于人口稀少,不同族群的人很难见面,人们过着原始公社或氏族公社的生活,氏族公社就象一个大家庭,只要有足够的家庭之爱,就可以维系这种小社会的正常运转 后来,由于人口增长,人们打交道的不仅仅有亲人和熟人,还有陌生人,这样,人类社会就从小社会变成了大社会,大社会里,仅仅依靠家庭之爱已远远不能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转了,从而就有了孔子的仁爱、墨子的兼爱和基督教的博爱 最后强调一下兼爱,爱在进化,人类之爱也在进步,必将进步到墨子的兼爱天下,那时,共产主义也就实现了 爱的进化和生命的进化一样,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是,人类之爱的进步,却是人类选择的结果 其实,生命的进化,也不仅仅是自然选择生命,生命也选择自然。
比如,暴雨来袭,一群鸡被雨淋了,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暴雨淋死的鸡就淘汰了,没被淋死的鸡就生存了下来,生存下来的鸡便有了一种抗雨淋的能力,由于遗传性,后代的鸡就不怕雨淋了但是,事实上,鸡并不是被动地让暴雨淋着,而是暴雨来了,一群鸡躲到了屋檐下,这么说,暴雨中是一种自然,屋檐下是另一种自然,说明鸡能够选择适合生存的自然,这就是生命选择自然 生命选择自然的例子很多,候鸟逐气候而迁,原始人逐水草而居,都是生命选择自然 生命为什么要选择自然呢?因为爱 生命选择自然的最初动力是爱自己,也就是生命的本能,暴雨中的鸡躲到屋檐下是鸡的一种本能,虽然生命爱自己是一种生命之私,但生命的本能越强越能生存下来,就是说,只有善于选择自然的生命,才可以在自然选择中立于不败之地 生命除了爱自己以外,还有生命之爱,生命之爱的性爱和母爱,由于性爱而总是选择异性生活,母爱又总是选择和儿女生活并帮助儿女,这种行为完全是为生命后代着想,生命也不由自主地选择了帮助后代生命的工作,其实这也是一种生命本能,只是一种高级的生命本能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为什么虎毒不食子?且不说虎妈妈不食子,就是虎爸爸也不食子,假若虎妈妈生出了小老虎,虎爸爸却又吃了小老虎,那么,老虎不是绝种了?因此,尽管虎爸爸没有父爱,但虎毒不食子也是一种生命之爱,生命之爱显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没有生命之爱的绝种的生命就被自然淘汰了,自然选择了有生命之爱的生命生存了下来,生命又用生命之爱去选择自然。
因此,自然选择的达尔文主义只存在于物种和物种之间,或生命与大自然之间,同一物种之间虽然也有斗争,但远远小于物种之间的斗争,尤其是人类内部,更不存在社会达尔文主义 人类为什么不存社会达尔文主义呢?就是因为人类之爱由于人与人是相爱的,既然相爱,就很少做出对不起他人的事情 社会达尔文主义是斯宾塞的思想,过去的人类社会确是在社会达尔文主义,但是随着人类之爱的进步,人类正在远离社会达尔文主义而且,每一个物种内部的生命,也由于生命之爱而与自然选择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渐行渐远 生命选择自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智慧飞蛾由于智慧太少,并不清楚有了人类活动之后的灯火与先前的星光有别,所以飞蛾扑火,自取灭亡狗的智慧较多,所以狗望见河对面的食物,并不是直接从河面冲过去,而是绕道而行去取食 因此,生命选择自然主要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当然,生命选择自然总体上说还是自然选择生命的结果,是大自然选择了那些更有生命之爱和更有智慧的生命生存了下来,而且,生命之爱和生命智慧还在不断进化,最后,却是自然选择生命和生命选择自然两条路线共同成就了生命的进化 到了人类这里,人类虽然没有主宰自然,但在很大程度上征服了自然,因此,人类的进步几乎不受自然的支配了。
有人会说,人类的社会环境也算是一种自然,但人类也一直在改造社会,让人类社会更适合人类的生活和发展,可以说,人类的进步基本上人类选择自然的结果 生命选择自然和自然选择生命有什么不同呢?自然选择往往是残酷的,而生命选择自然则更接近人性,人性化在于人类之爱,人类之爱从生命之爱进化而来,又由于人类发达的大脑,人类之爱越来越多,人类所选择的社会也越来越进步 现代人类社会是人类选择的结果,虽然还不是最先进的社会,但也是秩序社会 人类为什么要选择秩序社会呢?秩序社会是一种有条理而不混乱的社会,这不仅有利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还有利于人类的发展,更有利于人类的生命,因此,所有人类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秩序社会 人类选择秩序社会可以说是人类的理性,其实,大自然也有秩序,那是一种自然理性不要以为大自然不会思考,大自然本身就有一种自然理性 比如,太阳系的各大行星都运动在各自的轨道,这就是自然理性的自然秩序如果没有这种自然秩序,一个行星一时运动在这个轨道上,一时运动在那个轨道上,星球碰撞就是经常的事了,地球也许在星球碰撞中毁灭,更没有了地球生命和人类 因此,生命以及人类的存在,首先得益于自然理性 有了理性的自然,就有了理性的生命和人类,因为生命和人类都是自然选择出来的。
由于人类理性,所以儒家贵和,墨家尚同,道家则是道法自然和就是不冲突,同就是上下左右前后都一致,道法自然则直接继承了自然理性,因此,在很久很久以前,人类就已经选择了秩序社会 现代社会不仅仅是秩序社会,更是国家社会,国家的本质就是秩序,国家就是秩序的化身 国家社会自然少不了国家权力,可是,国家权力从哪里来呢?根据霍布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国家权力是人民大众转让的各自一部分的权力,这样,国家的权力就不是君权神授了,也不是上天的选择,而是人民大众的选择,人民赋予国家权力并选择国家生活,同时也要求国家权力为人民大众服务 既然国家的权力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那么转让给谁呢?国家虽然是个概念,但国家的权力还是由人来操作,由于人类的选择,人民大众肯定要将权力转让给一个愿意为人民大众负责的人,转让给一个善良的人 人民大众也是善良的,如果没有善只有恶,人类就不会进入秩序社会,既然人类选择了秩序社会,首先就选择了善良因此,人民大众将一部分权力转让给国家并不是盲目地转让,而是有选择地转让,如果一时失误将权力转让给了一个乱杀无辜的人,善良的老百姓就不忍心看下去了,就要求收回自己的权力,如果万恶的统治者拒绝归还,百姓就会想办法推翻他,并将权力重新转让给一个善良的新政府。
如此说来,秩序是善的升华 可是,人类的善又从哪里来呢?善应该是爱的升华 善与爱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