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小小运动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_青岛版.doc
10页一年级上数学教案小小运动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_青岛版一、教学内容本单元选取了学生熟悉的低年级学生运动会中的“报名”、“领饮料”、“投沙包竞赛”等为素材,提供丰富的直观信息,引导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体会学习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二、教材分析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在10以内的加减法及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学习多位数运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知识必须具备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有专门重要的地位本单元内容既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在教材编写上选取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为素材,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教材由解决现实情形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体会,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摸索,合作交流,展现多种算法本单元设有三个信息窗学习20以内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第一个信息窗是“参加运动会报名”,通过提出“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的问题,引出对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口算方法的探究,并通过自主练习进行巩固第二个信息窗是“领材料”,通过解决“两一共要多少瓶饮料?”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明白得加法的意义,巩固加法的口算方法第三个信息窗是投沙包竞赛,综合应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体验本单元的应用价值。
三、教材编写特点1、紧密主题素材之间的联系构成“情境串”,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题串”本单元选取了学生熟悉的低年级学生运动会中的“报名”、“领饮料”、“投沙包竞赛”三个主题情境,构成了具有横向联系的“情境串”由情境引发一系列有联系的问题,形成“问题串”2、教材的编排为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留有较大空间,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本3、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口算方法,提倡算法多样化教材把算式从实际问题里抽出后,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体会,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摸索,合作交流,展现多种算法,在尊重制造、尊重个性的原则下,提倡学生在共享思维成果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4、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差不多技能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教材由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把学习新知识又作为解决新情境中问题的工具,让学生把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之中,形成以解决问题为线索的体系框架5、练习题渗透函数思想教材在进位加法的练习题中,多处有意识地把有关的口算题按规律排列,让学生在算出得数的同时,从中体验到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与和的变化关系,以此渗透函数思想6、回忆整理的创意形式新颖回忆整理这部分教材的编排采取“划片”的出现方式。
把全单元的内容相聚于三大片区内,分别复习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通过三个片区设计的不同活动,完成对整单元所学内容的整理与复习四、具体的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明白得加法的含义,把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能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2、经历探究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体会加法的意义,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的方法;通过算法多样化初步学会有个性地学习3、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五、教学建议1、活用情境图,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知识教材中的三幅情境图,展现了“小小运动会”的种种情境教学时,教师不要静止的“观看”,机械的“问答”,要活用情境图有的情境图如“运动会报名”、“领饮料”、“投沙包竞赛”可组织学生模拟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也可通过看图讲故事,启发学生学习学生们有了经历和体验,解决问题、学习知识就会亲切而有积极性2、注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究口算方法,尊重学生有个性的选择运算方法依照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以及爱说、爱动的特性,注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想、动口说等学习活动探究口算方法。
在探究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个性不同,思维特点不同,体会基础不同,同一道题目会提出许多不同的口算方法教师要注意鼓舞、尊重学生算法的多样化,不要统一限定一种口算方法,让学生在交流反思中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培养学生有个性的学习3、构建开放的课堂,激活学生问题欲、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教材在“你说我讲”栏目中,尽管设计了一些指导性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教师在教学时,不能用这些“问题”和“方法”限制学生提问的方向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应创设开放、民主的氛围,鼓舞学生独立摸索,大胆提问,展开在独立摸索基础上的合作探究,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4、加强高效率的练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学生应练好的数学差不多功之一按《课程标准》评判建议中提出的相关目标,到学期末学生应做到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每分钟做8-10题要实现那个目标,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有打算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练习题要精选,不搞机械重复;练习形式要丰富多彩吸引学生;练习过程中要承认差别,逐步提高要求开始只要求把握口算方法,能够正确口算;在正确的基础上再要求迅速练习方法,开始可看卡片,逐步到听题口算,最后开火车或口算抢答。
练习一定要强调高效率5、对本单元知识技能评判,不仅要考察学生能否正确、熟练地口算20以内数的加法,还应考察学生是否有条理地摸索问题,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进展情形,同时还要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爱好和积极性表现情形六、本单元建议课时数:7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3页的信息窗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明白得加法的含义,把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2、经历探究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的方法,通过算法多样化初步学会有个性地学习3、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爱好教学重点:1、把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2、通过算法多样化让学生初步学会有个性地学习,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预备:教师向学生明确运动员的选拔要求,让学生课前分组选拔备时:授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运动会就要来临了开展运动会需要我们做专门多的预备工作,这节课我们第一来进行运动会的报名出示课题:运动会报名)师:下面请每组选出的运动员上台。
每组的运动员上台小组的同学能够选你们当我们班参赛的运动员,说明大伙儿是专门信任你们的,老师也相信你们二、提出问题师:凡是参赛的运动员每人都要佩带一个号码,大伙儿想一想,我们班需要多少个号码?生:只要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运动员就明白了师:那么,如何样才能明白运动员的人数呢?生甲:能够运算赛跑的和投沙包的一共有多少人列式:9+6=生乙:刚才那个问题也能够列式:6+9=生丙:事实上,要算一共有多少人,还能够算一算男女运动员一共有多少人三、解决问题1、探究9+6的算法1)让学生独立摸索,并提示学生能够借助学具演示来进行2)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算法3)组间交流:生甲:我用数一数的方法......生乙:我先把6分成1和5,9+1得10,10+5得15生丙:我把9看成10,10+6=16,16-1=15师:刚才这些同学说的都不错,说明同学们都动脑筋了,这值得夸奖.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这些方法中哪种方法最简便,你最喜爱哪一种方法?(学生独立摸索一分钟)师:你能用你喜爱的方法来运算吗?2、探究6+9的算法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喜爱的方法来运算一下6+9得多少1)让学生独立摸索2)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算法3)组间交流,教师关于由9+6=15想出6+9=15的同学要大加夸奖和鼓舞,向学生进一步渗透加法交换律的数学思想,并提高学生探究数学奥妙的积极性。
3、小结与回忆:刚才我们采纳两种不同的方式运罢了“需要多少个号码,并研究9+6、6+9的算法这也是课本第79页、第80页的内容请同学们打开书,一边看书,一边回忆刚才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并将书上的方框、括号填完整四、练习与应用1、自主练习第1题通过给出的实物图和相应的算式,让学生“圈一圈,算一算”,意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熟悉“凑十”的过程2、自主练习第2题看图运算的题目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道理五、课堂小结同学们,下课铃声就要响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成?第二课时课题: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5——97页的自主练习教学目标:1、连续探究20以内进位加法的算法2、通过合作交流,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促进备时:授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在上一节课中,为了解决运动会报名的问题,我们学会了运算进位加法,今天,我们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好吗?二、巩固应用1、说出下面几道题的得数9+5 5+9 9+4 4+9 3+9 6+9 7+9 8+92、自主练习第3题算一算,并说一说你发觉了什么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运算得数。
师计时,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订正时,引导学生看板书查找规律4、自主练习第4题先让学生观看图中有哪些动物?什么缘故把小猫和袋鼠连在一起?你还能找出如此的好朋友吗?5、自主练习第5题“9加几”和“几加9”的对比练习练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你发觉了什么”,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几加9”的运算方法的把握6、自主练习第6题一共有多少萝卜?学生自己看图,列算式说说什么缘故要如此列?7、自主练习第7、8题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解答,逐步培养学生自觉提出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课堂小结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8页信息窗2教学目标:1、进一步学习运用20以内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2、借助“运动会分饮料”这种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在解题过程中,体验数学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爱好备时:授时:教学过程:一、看图讲故事并提出问题出示83页信息窗2,组织学生“看图讲故事”,让学生理清情境图中所包含的种种信息,通过研究书中提出“一组一共要多少瓶饮料”为引线,引导学生依照情境图中的其它信息提出自己感爱好的问题,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梳理,顺势过渡到下一环节的教学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红点标示的问题时,让学生通过独立摸索列出算式,然后互相交流方法。
8+7= 应该如何样运算?教学绿点标示的问题时,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与交流关于当前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写在问题口袋里,留待以后解决三、练习1、自主练习第1题看图列式运算题题目具有直观性练习时,能够先让学生圈出10个,再运算2、自主练习第3题是引导学生写算式的练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次序写算式为了扩大练习量,可灵活增加8加几、9加几、5加几……的算式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也能够同桌合作完成四、走进生活你能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吗?老师领同学们到商店去看看好吗?出示预备好的标有价钱的物品,引导学生说出每样物品的价钱你需要哪两样东西选好后,算一算需要多少钱?需要关心的同学请举手或找同学关心教师参与到活动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情形五、课堂小结这节数学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第四课时课题: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