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福建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训练题(含答案).docx
13页2024福建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训练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称为A.观察B.思维C.表征D.表象 2.下列不属于课程的是( )A.学校周边环境B.英语C.语文D.数学 3.人们看到黄色会感到温暖,而看到蓝色则会感到清凉这种心理现象属于A.联觉B.感觉C.错觉D.幻觉 4.张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经常采用表扬、奖励、批评、处分等方法来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水平这种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个人修养法C.榜样示范法D.品德评价法 5.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 )A.心理过程B.思考过程C.学习过程D.认识过程 6.规定不准男女同校,轻视女子教育,体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特点的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7.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的过程中,学校教育起着( )A.次要作用B.协调作用C.重要作用D.主导作用 8.我国现代学制建立于( )A.盛唐B.明末C.清末D.民国 9.对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科学表述是()A.研究教育事件与教育经验,探索教育理念 B.研究教育方针与教育政策,制定教育法规 C.研究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D.研究德育案例与教学案例,总结教育经验 10.社会教育的主要途径是( )A.家庭、环境和社会意识形态B.社区、各种校外机构和大众媒介C.家庭、学校和社会D.家庭、环境和各种校外机构 11.在全部教育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教育目的B.教育制度C.教育机构D.教育功能 12.反映对立统一规律的德育原则是( )A.知行统一的原则B.现实性与方向性原则C.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3.《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 )A.1951年B.1958年C.1985年D.1993年 14.智力是下列哪种能力的综合( )A.思维能力B.观察、记忆力C.特殊能力D.一般能力 15.教育活动开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目的B.教育制度C.教育内容D.教育途径 16.我国中小学各学科教科书编写的直接依据是【】A.课程标准B.课程方案C.课程类型D.教育目的 17.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是( )A.自愿、灵活、实践B.自主、自立、自愿C.自愿、自主、自立D.自主、自立、实践 18.了解智力活动的动作结构,明确活动的方向是智力技能形成哪一阶段的特点( )A.原型定向B.操作定向C.原型内化D.原型启发 19.于1922年颁布,并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制是A.癸卯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20.准确表述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选项是A.心理过程B.心理状态C.心理特征D.心理现象 21.凯洛夫《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更侧重于哪一教育流派?()A.形式教育派B.实质教育派C.传统教育派D.现代教育派 22.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不是其基本原则的是()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无歧视原则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无歧视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D.无歧视原则、放任儿童意愿原则 23.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运动竞赛B.运动队训练C.早操、课间操D.体育课 24.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倡导过“产婆术”,其采用的教学方法是()A.谈话法B.讲授法C.练习法D.情境教学法 25.某人认为自己有什么样的言行与需要,别人也一定有什么样的言行与需要。
这种现象所体现的是()A.刻板印象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倾向 二、判断题(8题)26.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势必会降低学生的主体地位A.正确B.错误 27.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A.正确B.错误 28.心理学家耶克斯-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是固定不变的A.正确B.错误 29.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盒提取的过程A.正确B.错误 30.校内学习竞赛对不同成绩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是相同的A.正确B.错误 31.幻想是指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A.正确B.错误 32.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A.正确B.错误 33.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制度A.正确B.错误 三、填空题(2题)34.注意具有选择、保持、____的功能35.手舞足蹈、挺胸阔步、捶胸顿足这些表现属于____表情四、简答题(10题)36.简述四种典型的气质类型及其特点37.简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38.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39.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的哪些规律?40.简要说明社会促进、社会惰化及它们的特征41.进行教学评价的主要原则有哪些?42.简述班都拉的强化分类及其含义。
43.论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44.简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学意义45.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参考答案1.A观察是人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是按照一定目的与计划的要求组织知觉活动,自始至终伴随着思维和言语的活动,又叫“思维的知觉"2.A语文、数学、英语都属于狭义的课程,即我们在学校学习的科目;广义的课程还包括小学课程、中学课程、大学课程等学校周边环境不属于课程的范畴3.A本题考查感觉现象4.D5.D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它不仅受一般认识过程普遍规律所制约,而且还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6.B癸卯学制明文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另外,它还规定不许男女同校,轻视女子教育,体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7.D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的过程中,学校教育起着主导作用学校作为专职教育机关,有着明确的目的、周密的计划、科学的组织,有经验丰富、掌握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专门教育工作者8.C暂无解析9.C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10.B社会教育是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起着重要的和制约作用的一种教育,它主要是通过社区,各种校外机构,以及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传媒发生的11.A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全部教育工作自始至终是围绕教育目的这个核心展开的12.C对立统一规律体现了矛盾观事物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德育原则中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正体现了这一点13.C1985年我国正式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它明确提出,这次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4.D一般能力和认知活动紧密地联系着,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都是一般能力,一般能力的综合体就是通常说的智力15.A16.A本题考查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17.A课外校外教育不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它具有自身的特点,分别是自愿性、灵活性和实践性18.A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原样”,了解原型的动作结构,即动作构成要素及动作次序这一阶段是智力技能形成的准备阶段,可以使学生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19.D1922年,在当时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成学制”此后,国民党政府于1928年就学制做了些修改,但基本上继承了“壬戌学制”,并一直港用到新中国。
20.D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性,研究人的个性心理形成过程和发展规律,研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相互关系的科学21.C22.D《儿童权利公约》保护儿童的四个基本原则有:儿童利益最佳原则、保护儿童尊严的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的原则、无歧视原则23.D体育课是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课是中小学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除了讲授体育理论知识外,主要是学习和训练体育技能24.A25.D社会人际关系中的投射倾向,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人欢迎的特征26.B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教学中要主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指明方向,教导学生学习的方向性贯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必须注意两个问题在教学中,既不能只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学生只要服从教师,就能学到知识,养成良好的品德,又不能只强调学生的作用,使学生陷人盲目探索状态,学不到系统的知识,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27.A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观察是人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作为一种有意知觉,在开始前需要提出目的,拟定计划,并按照一定目的与计划的要求去组织自己的知觉活动28.B心理学家耶克斯-多德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学习任务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29.A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信息的输入编码是识记过程,信息的储存时保持过程;信息的提取是再认或回忆过程30.B校内学习竞赛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影响不同竞赛对成绩中上的学生影响最大,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努力不断提高名次;对成绩极优或极差者的影响甚微,因为成绩极优者会认为自己无需努力也能成功,而学习落后者可能会认为自己努力也没有成功的希望31.A幻想是指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32.A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只有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才能抓住根本题干说法正确33.A教育制度的建立要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
学制中关于学校专业的设置,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的、学制年限、入学条件等要直接受统治阶级的有关方针、政策的制约,反映统治阶级的愿望和要求34.调节和监督35.姿态或身段或肢体36.(1)胆汁质: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绪体验强烈,易冲动,开朗热情,外向,缺乏自制力和耐心,勇敢果断2)多血质: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情感体验不深,外向,容易适应新环境,兴趣爱好广泛但易变化外胆多,强高低(3)黏液质:安静沉着,老成持重,言语动作迟缓、不灵活,内向,自控力强,坚韧执着,感情比较淡漠4)抑郁质:感受性高,观察仔细,对刺激敏感,多愁善感,情绪体验深刻而持久,情绪很少外露,内向,谨慎,孤僻,对枯燥乏味的工作能够忍耐内黏抑,强低高37.(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知识是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