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物理《声、光测试题》.doc
5页声与光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2、科学家在对蝙蝠的研究中,曾用黑布把蝙蝠的双眼蒙上,发现蝙蝠也可以正常地飞行,没有受到一点影响,这是因为( ) A、蝙蝠的眼睛会发出超声波,穿透黑布,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B、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次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C、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D、黑布太薄会透光,蝙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3、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后,中国救援队第一时间到达灾区抗震救灾,被困在建筑屋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制管道,这种做法主要是利用铁管能够向外( )A、传热 B、传声 C、通风 D、导电4、小纸片会在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盒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
这些现象说明了:(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能在水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5、2009年7月22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百年难遇的日全食奇观如右图是发生日全食的景观,能用来解释形成日食现象的规律是(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平面镜成像6、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同学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两个敲打的声音这个事实说明( )A.敲打在空气中形成了两个声波 B.声波在空气中发生了反射C.声波在铁管中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7、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细节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物品,防止被别人领走,这里的“声纹”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三者都有8、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9、在风平浪静、清澈见底的水里,很容易观察到“水底的鱼儿在白云中穿梭”的景象,而起风后,在水面不同的位置都会看到水面上到处是波光粼粼对观察到的“鱼”、“白云”和“波光粼粼”三种现象的下面几种解释,正确的是( )A.鱼和白云都是镜面反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 B.鱼是镜面反射形成的,白云和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C.鱼是折射形成的,白云是镜面反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 D.鱼和白云都是折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10、下列与光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C.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D.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11、下列几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阳光照射下,地上呈现电线杆的影子 B.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变浅了C.平静的湖水映出桥的倒影 D.手在墙上的影子1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铅笔好像断了 B.水中倒影 C.小孔成像 D.小红照镜子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雨后彩虹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电影幕布选用粗糙布料,目的是让光发生漫反射 D.电影幕布选用粗糙布料,目的是让光发生镜面反射14、2.如图1甲,一只小狗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看到的全身像是乙图中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5、白族的唢呐、彝族的声笙、纳西族的巴乌等管乐器都是通过空气柱 发声;吹奏者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6、小军同学身高1.6m,当他站在平面镜前1m处时,镜中所成的像与他相距 m若他以0.5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4s,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m,像的大小将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7、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能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学上讲,前者是使声音的 增大,后者是要较好的保持原声的 18、如图2,用步枪进行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瞄准点、准星尖和标尺缺口这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即可以射中目标这说明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19、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14s收到回声信号,该处海水深 m(v声=1500m/s).这种方法 (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20、在平静的湖面上,当有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水面上时,则入射角为 度,反射角为 度,折射角为 度21、分析下表声音在几种物质中的速度,你可得出的结论有:空气(15℃)340m/s海水(25℃)1531 m/s空气(25℃)346 m/s铜(棒)3750 m/s软木500 m/s大理石3810 m/s煤油(25℃)1324 m/s铝(棒)5000 m/s蒸馏水(25℃)1497 m/s铁(棒)5200 m/s (1) 。
(2) 22、下面方框的内容是从一小报上摘抄下来的,这则报道 (填“真实”或“不真实”),理由是: 两星体相撞 惊醒梦中人某报讯(记者张甲、刘乙)太空中一小天体于昨晚子夜时分与木星相撞,发生大的响声,惊醒梦中人……据专家解释,这是距离木星较近的……… 23、在内蒙古草原上时常现出“白云悠悠,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的美景,草原呈现绿色是因为草_________了绿光(选填“吸收”或“反射”);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同一片白云,是因为白云对光产生了__________反射24.小明同学在湖边游玩他站在岸上看到:①岸上的树;②水中畅游的鱼;③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④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他看到以上的景物中,属于:(1)光的反射形成的,有:____________;(2)光的折射形成的,有:__________25.我们都知道,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才听到雷声。
其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38分)24、请在图5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2分)25、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4分) 图AAO30026、请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和标出反射角的大小3分). A B27.空气中有一发光点S,发出的一条射向水中的光线,在水面发生折射后经过点P请你在图7中大致作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3分)空气水S .P .图728、古诗《小儿垂钓》中有人“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3分) (1)这个钓鱼的小儿面对路人的询问,只是招招手却默不作声,这是因为知道声音不仅在空气中传播,还能在 传播 (2)小儿招招手 (填“会”或“不会”)产生空气振动,鱼儿听不见的原因是: 29、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物体本身的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甲和乙一样长,甲比乙粗;乙和丙一样粗,乙比丙长,丙和丁长短、粗细一样,如上图所示,将甲、乙、丙、丁固定在一块平板上,其中甲、乙、丙的松紧程度一样,丁稍为松弛一些,其探究步骤如下:(8分) (1)用同样的力拔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拔动 钢丝时的音调高,得出了结论:在弦的松紧程度、长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 有关。
(2)为了探究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有关时,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振动 和 钢丝 (3)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振动钢丝丙和丁,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是: (4)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30、请欣赏如图10所示的漫画,并提出一个问题,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作出解释4分) 问题: ; 解释: 31、如图11所示,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活动中的活动过程7分) ⑴、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如果在图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________(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⑷、如果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图c所示的现象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⑹、图12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应是图13中的______(填序号) 图12 图13图831.如图8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点为入射点,ON为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角度均为10°实验时,当入射光线为AO时,反射光线为OB;当入射光线为CO时.反射光线为OD;当入射光线为EO时,反射光线为OF4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