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抛网设计规范.docx
10页防抛网设计规范防抛网设计规范篇一:防抛网设计说明设计总说明 一、 概况: xxxxx 铁路地处四川盆地东北边缘的高山丘陵地带,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多变,西起襄渝铁路 xxxxx 站 xxxxx端,东至 xxxxx 市 xxxxx 区,正线全长公里xxxxx 火车站和 xxxxx 深水港联结,由此达成、xxxxx 铁路和长江航运一起,构成四川和 xxxxx 市的铁路水陆联运的综合运输网络,是货物客流出川、通江达海的直接通道XX 年 12 月 7 日,xxxxxxxxxx 铁路电气化改造竣工沿线设有多处上跨设备本次设计为既有铁路 xxxxx 线上跨设备增设防抛网及替换已破坏防抛网设备图纸 二、 设计依据: 1、xxxxx 计划处给我公司的设计委托书; 2、根据 XX 年 xxxxx 下达的更改设计件名; 3、现场调查资料; 4、相关规范 三、设计范围:总计 3562m 四、材料及技术要求: 1.防抛网:防抛网采用厂家定制,高米,网孔孔径不大于 20mm,根据不同上跨设备长度、宽度、及梯板斜角量身定制防抛网设置范围不得小于上跨设备下线路外轨外侧5m,且强度不小于设计要求防抛网金属材质应经过必要的防锈和抗氧化处理。
2.螺栓:M12x120 膨胀螺栓、普通 C 级 M10 双头螺栓3.钢板或 U 型扣件:20*15*6 钢板,无焊接条件处采用 U 型扣件连接 号铁丝:11 号铁丝施工过程中绑扎固定 5.焊条:采用与钢板及栏杆钢材匹配型号 五、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及维护中应严格遵守《铁跨公立交桥涵限高架管理办法》 (铁运 XX[193]号) 、 《铁道部《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运〔XX〕177 号)及 xxxxx 相关规定 2.旧防抛网拆除及新防抛网的安装应安排在在天窗时间,并加强与车站调度室联系在上跨设备两端应采取必要的封路措施,并设置警示装置,以确保安全 3.拆除破损防抛网时,将中大型构件采用麻绳绑扎在防护栏上,防止拆除过程中中大型构件坠落到 xxxxx 铁路接触网线 4.安装永久防抛网时,中大型构件采用麻绳绑扎在防护栏上,防止拆除过程中中大型构件坠落到 xxxxx 铁路接触网线 5.安装过程中需保证安装精度及整体线型,并将网片立柱与栏杆焊接连接保证整体稳定牢固无焊接条件处采用 U 型扣件与栏杆连接 6.施工工具必须放置在桥面不能坠落的位置上,在天窗时间结束前半小时停止施工,清理现场工具及材料。
严禁无组织施工 7,作业人员需佩戴安全帽,穿防护服,佩戴安全带并设经过安 全培训专职人员现场把关,确保行车及人身安全8.防抛网成品应进行检查确定,合格后方可采用并安装 9.施工前应检查上跨设备栏杆强度是否充足 10.对于拆除替换防抛网应将原防抛网在桥梁结构上螺栓孔等采用与原桥面混凝土同标号混凝土灌浆填实,新螺栓钻孔与旧螺栓钻孔保持安全距离 11.防抛网安装完成后应定期检查维护 篇二:JTGD60-XX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新规范删减列表JTGD60-XX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新规范删减列 表及疑问探讨 、设计使用年限(新增) 桥涵主体结构和可更换部件的使用年限提出明确要求1、增加抗风、抗震、抗撞设计要求 、公路桥涵线形设计:(引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地震状况应做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从偶然状况中剥离) 、公路桥梁钢结构部分应根据需要进行抗疲劳设计(通用规范新增内容,对应的钢结构设计新规范执行) 、风险评估:初步设计阶段实行风险评估制度(新增,对应交公路发(XX) 175 号) 、增加斜交桥梁桥墩斜交正做时,墩台边缘净距的计算简式 7、新增跨线桥桥墩设置及防护要求 、紧急停车带的设计长度要求修改。
、人行道设置宽度修改最小宽度由原来或 1 米,修改为 1 米增加路缘石高度设置的进一步说明 、增加易结冰、积雪的桥梁纵坡不宜大于 3%的要求 、第四条,增加逆风、冰冻、漂流物的影响下,提高铺砌高度 、详细补充桥台搭板设置长度、宽度、搭接以及厚度要求 、增加桥梁栏杆与桥面板的连接方式描述 、条文中补充了盆式支座、球钢支座等支座 、简化伸缩缝的要求,删除了数模式伸缩缝中钢梁高度的要求 、增加桥面排水、桥台排水、支挡构造物排水的要求,详见《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新增永久观测点的设置要求 (特大桥、大桥) 、修改防雷设计要求 (参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设计规范》 ) 、新增结构监测设施设置要求(技术复杂的大型桥梁) 、新增跨线桥设置防抛网要求 、基本组合中将汽车荷载按照车辆荷载的加载时,车辆荷载分项系数调整为 、桥涵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修改,将原不同情况下的大桥、中桥、小桥的结构设计安全等级提高了一个等级 、偶然组合:修改作用的分项系数取消长期组合、短期组合的说法,改为:准永久组合及频遇组合 、增加钢结构疲劳设计荷载组合规定 、增加预加力标准值计算公式 、第五条,增加水浮力标准值计算公式。
、各等级公路桥涵的汽车荷载等级做了一定调整,将二级公路荷载等级标准提高了一半(由偏向公路二级,改为偏向公路一级) 车道荷载中集中荷载 Pk 的起始计算标准提高 对交通组成中重载交通比重较大的公路桥涵,宜采用与该公路交通组成相适应的汽车荷载模式进行整体和局部验算 (疑问:这条内容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主动权交给设计人员,汽车荷载模式应该如何理解?具体设计中应该如何处理 ) 、汽车横向折减系数改为横向车道布载系数,提高单车道布载系数至 、离心力计算取消了半径的限制,弯桥均需计算离心力 、增加疲劳荷载计算模型 、风荷载标准直接引用《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 ,删除原来规范中规定的内容 、无悬臂宽幅箱梁,宜考虑横向温度梯度引起的效应新增内容) 、支座摩擦系数增加盆式支座、球形支座的规定 、取消内河航道等级为 1-3 级内河船舶撞击作用设计值,要求按照专题研究确定 、公路桥梁护栏执行标准由《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改为《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地震作用直接引用《公路工程抗震规范》 、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篇三:dJTGD60-XX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新规范删减列表及疑问探讨JTGD60-XX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新规范删减列 表及疑问探讨 、设计使用年限(新增) 桥涵主体结构和可更换部件的使用年限提出明确要求。
1、增加抗风、抗震、抗撞设计要求 、公路桥涵线形设计:(引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地震状况应做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从偶然状况中剥离) 、公路桥梁钢结构部分应根据需要进行抗疲劳设计(通用规范新增内容,对应的钢结构设计新规范执行) 、风险评估:初步设计阶段实行风险评估制度(新增,对应交公路发(XX) 175 号) 、增加斜交桥梁桥墩斜交正做时,墩台边缘净距的计算简式 、新增跨线桥桥墩设置及防护要求 、紧急停车带的设计长度要求修改 、人行道设置宽度修改最小宽度有原来或 1 米,修改为 1 米增加路缘石高度设置的进一步说明 、增加易结冰、积雪的桥梁纵坡不宜大于 3%的要求 、第四条,增加逆风、冰冻、漂流物的影响下,提高铺砌高度 、详细补充桥台搭板设置长度、宽度、搭接以及厚度要求 、增加桥梁栏杆与桥面板的连接方式描述 、条纹中补充了盆式支座、球钢支座等支座 、简化伸缩缝的要求,删除了数模式伸缩缝中钢梁高度的要求 、增加桥面排水、桥台排水、支挡构造物排水的要求,详见《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新增永久观测点的设置要求 (特大桥、大桥) 、修改防雷设计要求 (参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高速公路设施防雷设计规范》 ) 、新增结构监测设施设置要求(技术复杂的大型桥梁)。
、新增跨线桥设置防抛网要求 、基本组合中将汽车荷载按照车辆荷载的加载时,车辆荷载分项系数调整为 、桥涵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修改,将原不同情况下的大桥、中桥、小桥的结构设计安全等级提高了一个等级 、偶然组合:修改作用的分项系数 、取消长期组合、短期组合的说法,改为:准永久组合及频遇组合 、增加钢结构疲劳设计荷载组合规定 、增加预加力标准值计算公式 、第五条,增加水浮力标准值计算公式 、各等级公路桥涵的汽车荷载等级做了一定调整,将二级公路荷载等级标准提高了一半(由偏向公路二级,改为偏向公路一级) 车道荷载中集中荷载 Pk 的起始计算标准提高 对交通组成中重载交通比重较大的公路桥涵,宜采用与该公路交通组成相适应的汽车荷载模式进行整体和局部验算 (疑问:这条内容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主动权交给设计人员,汽车荷载模式应该如何理解?具体设计中应该如何处理 )、汽车横向折减系数改为横向车道布载系数,提高单车道布载系数至 、离心力计算取消了半径的限制,弯桥均需计算离心力 、增加疲劳荷载计算模型 、风荷载标准直接引用《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 ,删除原来规范中规定的内容 、无悬臂宽幅箱梁,宜考虑横向温度梯度引起的效应。
新增内容) 、支座摩擦系数增加盆式支座、球形支座的规定 、取消内河航道等级为 1-3 级内河船舶撞击作用设计值,要求按照专题研究确定 、公路桥梁护栏执行标准由《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改为《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地震作用直接引用《公路工程抗震规范》 、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