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蒂姆•波顿导演电影风格.docx
15页四川音乐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蒂姆·波顿导演电影风格学生所在系(院)国际演艺学院 专 业(方向) 影视编导 年 级 2014级 姓 名 徐 锦 学 号 20140910041 指导教师姓名 杨滨 完 成 时 间: 2018 年 5 月目 录摘 要 3一、绪论 4(一)前言 4(二)研究动机及目的 41.执着于导演作品风格 42.钦佩于导演艺术的成就 5(三)研究方法 5二、蒂姆·波顿的影片情结解析 6(一)蒂姆·波顿的电影简介 6(二)蒂姆·波顿的电影情结及影响 6三、蒂姆·波顿电影风格的定位与解析 7(一)“哥特式”风格的归纳 71.“哥特式风格”的要素 72.“哥特式风格”在电影中的植入 7(二)电影主题和基调的定义 71.对“死亡”主题的表达与超越 72.电影的审美观与审丑观 8四、蒂姆·波顿导演电影风格解读 8(一)导演的内心世界 8(二)影片的总体基调 9(三)影片具体风格 9五、蒂姆·波顿导演的电影美学异同 10(一)对传统好莱坞电影的颠覆 10(二)蒂姆·波顿与让·皮埃尔·热内电影美学的异同 11结 语 12致 谢 13参考文献 148摘 要蒂姆·波顿(Tim Burton),被称之为好莱坞“鬼才导演”,其电影风格十分独特,题材更是十分新颖。
在电影中将多种元素融入到创作理念中,加上设计夸张、另类审美的偶造型,宛如瑞士钟表般精细的内部操控零件,其独特的世界观与艺术视角,以及最前沿的影视拍摄技术的运用把偶类动画的创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当前国内外影视动画特别是我国定格动画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关键词蒂姆·波顿;好莱坞市场;电影风格;哥特式风格一、绪论(一)前言当提起蒂姆·波顿的电影风格时,人们首先就会想到的是恐怖、黑暗、荒诞,甚至会出现非常血腥的场面,使人不能够接受但渐入电影佳境以后,你就会发现影片中充满了热情、温暖、光明虽然电影中阴森可怕的环境常常给人一种畏惧感;离奇怪诞的故事情节使人震惊;但影片故事内容确是真情流露其独特的叙事语言和画面轮廓造就新的电影风格——波顿式”风格他是这个领域的独行者,在前行的道路上无所畏惧,基于自我独特的视角诠释自我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关爱[1]蒂姆·波顿其拥有明锐的思维观念,长穿梭于现实社会与魔术世界,成就了他的电影更是充满的神秘感、恐怖感,但是却充满了温情与人文关怀其独特的电影叙事方式,尽展现出他的独特魅力他的电影著作非常之多,每次一出就受到观众的喜爱但内容大多数都是结合哥特式风格进行论述,同时还会添加歌剧进行修饰。
例如,《圣诞夜惊魂》、《僵尸新娘》、《剪刀手爱德华》、《大鱼》、《蝙蝠侠》等等作品都是如此二)研究动机及目的1.执着于导演作品风格阴森的城堡中却住着无比善良的剪刀客,同时满地骷髅的地狱却比人间快乐、充满活力,当黑暗的夜晚降临确是维护秩序的时候在面色惨白的主人公形象映衬下上演了离奇的故事,这些故事基本都是关于生命与死亡的话题,但是它们却在影片中并不压抑和痛苦,而是欢乐、热情的化身,充满者人间的爱影片中每一个面孔都是他的内心世界的展示,通过诡诞诡异的风格和令人感动的细节,能够看出他具有的真诚的眼眸,当我们通过事物的外表看其本质,就可以发现就连鬼魂都满是善良、热情的能够拍出一部好的电影可能存在侥幸,但是每一部电影中都有着相同的风格就不是易事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肯定其具有自身的情感魅力因此,执着于导演作品风格2.钦佩于导演艺术的成就波顿其是影视世界中的“电影顽童”,他在各种体裁下都用着经典的著作,深受观众的喜爱,例如在动画片和音乐片中有着卓越的建树其电影的取材、内容中无一不充斥着哥特式风格,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电影风格一个牢牢垒砌与自己电影城堡的人,肯定会受到众人的关注与喜爱荣誉并不是自己吹嘘出来的,而是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让观众评论出来的,由此通过商业票房的形式作为评判标准,用票房数来衡量作品的好坏,和导演是否受到观众的喜爱。
在全球电影票房的历史排行榜中,他有很多部电影都受到观众的喜爱例如,《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的票房是4750亿美元,《蝙蝠侠》的票房是4113亿美元,《人猿星球》的票房是3622亿美元,由此可见,波顿是一个成功的导演同时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更是受到观众的好评,在影片中还是带有奇幻、怪诞的故事情节,但嵌入了三维特效技术,从而为观众展现出不一样的视觉效果这也是我钦佩于导演艺术的成就的原因三)研究方法电影其作为视觉影视艺术的化身,不是单一的元素的叠加而成的,和机械的情景展示,而是导演自我内心世界的延续为研究波顿导演的电影风格,我认为可以从视觉影像进行分析,这是电影奇幻风格的外在体现本文通过分析电影的画面,了解其影片中的风格,从而总结出蒂姆·波顿导演电影风格因此,本文将通过下列几个方面进行梳理探究:(1)蒂姆·波顿电影情结展现;(2)电影“哥特式”风格的定位与解读;二、蒂姆·波顿的影片情结解析(一)蒂姆·波顿的电影解读蒂姆·波顿(Tim Burton),其是美国著名影视作家,同时还是哥特式电影风格的代表人物基于杰出的作品获得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他巧妙的将想象力与动人的情感相结合,完美的为观众展现出来。
也许你只是看见蒂姆·波顿的光辉事迹,却无法想象他的童年缺失孤独的、封闭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造就了他自我独特的视角观念,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造力,从而依托画语表达出自我的内心情感世界例如,在《科学怪狗》一段中,主角一家人在观看爱犬拯救世界的画面,父亲的担心与母亲的鼓励这些画面都是他的自己童年的真实剪影[3]正是因为这些来自童年的“创伤”,使其电影的风格也随之改变,同时也因成人的意志的指导观念,对自己童年世界的侵犯与统辖,时时刻刻都在他的内心深处随着时间的流逝,他慢慢的放下,但这情感内容还是隐藏在黑暗、孤独的电影情景下二)蒂姆·波顿的电影情结及影响相信大家对蒂姆·波顿并不陌生,其电影《剪刀手爱德华》、《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断头谷》肯定都看过,并且对其内容感触极深蒂姆·波顿在迪士尼公司就职时,其电影情节就在《文森特》中表现出来,虽然影片获得业界的好评,但是与迪士尼影片宣扬的风格完全不同,这部蒂姆·波顿的第一部电影就只能自己欣赏以至于后来蒂姆·波顿离开迪士尼公司以后,还是坚定自我的电影风格,慢慢的获得成功因不在受限于迪士尼的电影风格,他开始投入到自己的电影风格中随着电影《圣诞夜惊魂》和《僵尸新娘》投入到影视市场中,更是为市场注入了新题材电影,深受大众的喜爱。
他运用独特的影视视角进行阐述,同时诡异、怪诞的情感展现,这些都对电影市场风格进行冲击[4]面对世人的观点,蒂姆·波顿还是坚定自我的影视手法,沉溺于自我的电影世界中三、蒂姆·波顿电影风格的定位与解析(一)“哥特式”风格的归纳1.“哥特式风格”的要素哥特式源于意大利对哥特人的情结,因哥特人的入侵才导致罗马帝国的土崩瓦解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意大利人无法释怀古代哥特人入侵的情怀,从而用哥特来代表黑暗、暴力、野蛮随之后来,哥特就运用于教堂建筑艺术范畴之中,粗犷、高耸华丽高耸的教堂建筑下,就越发凸显出神秘的色彩,继而展现出中世界城市的风貌因哥特式风格的特点,就被广泛运用于建筑、电影、音乐等等领域中2.“哥特式风格”在电影中的植入波顿电影之所以被称之为“哥特式”,其原因应该和电影画面有关我们通过分析电影的画面感不难发现,电影中充满了哥特式建筑直插云霄的灵魂,同时线条感也高度契合在电影中,除开特定的角色意外,电影画面、情景、音乐风格等等都与哥特式建筑相结合阴森恐怖的街道、面无血色的人物形象、黑灰色的墓地等等元素,无一不张扬出哥特式的风格渐渐地哥特式风格融入到蒂姆·波顿的电影元素之中,进而引领着另一种新的潮流[5]。
二)电影主题和基调的定义1.对“死亡”主题的表达与超越“死亡”相信大家并不陌生,通常时候大家并不愿意谈及死亡话题虽然有关死亡的影视作品非常多,但是却没有人能够将其表现的淋淋尽致他将“死亡”与音乐相结合,融入了快乐、欢快的元素于其中,显现出鬼魂更加具有人情味反之,活人缺失的人情味,格外重视金钱,最后表现出死亡世界更加美好例如,在电影《僵尸新娘》中,僵尸新娘艾米莉与伙伴共同大闹巴克斯男爵的婚礼现场小镇上的人都对这些骷髅惊恐万分,大为失色当一个小男孩走进骷髅凝望了一会儿,叫了一声“爷爷”,周围顿时响起的惊讶之声,顿时影片的画风剧变,音乐也随之变为温和,由此热情、温情顿时而生虽然画面的时长非常短暂,但还是能够看出蒂姆·波顿对“死亡”的诠释,具有画龙点睛之效本来与世隔绝之人,突然回到了自己的身边,使人不在对死亡恐惧,而是基于此温情重燃了对逝者的思恋[6]2.电影的审美观与审丑观蒂姆·波顿的电影风格颠覆了传统的叙事风格,不在拘泥于传统的故事情节,而是采用新的艺术手法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在其影片作品中,大多数都不是正面的角色形象,而是采用反面的角色进行塑造加之立体的画面感,使得影片画面不与传统画面一样,不具有唯美感,从而不能够得到一些人的接受,甚至出现厌恶。
在蒂姆·波顿的电影中,没有任何人是完美的,但也没有任何人都是丑陋粗鄙,可能只是披上了丑的外衣,但内心却是温馨、柔美的例如,《僵尸新娘》中,黑灰的地狱与骷髅相结合造就了恐怖的气氛,同时骷髅的外边彰显丑恶但与音乐、热情想结合以后画面骤变,鬼魂的世界却比活人的世界更加美好、四、蒂姆·波顿导演电影风格解读(一)导演的内心世界波顿因为有过封闭的童年,所以在他的电影中,我们总是能看到他本人的影子:自闭而善良、孤独而勇敢、爱幻想并相信世间上奇幻现象存在的一个平凡却不平庸的人波顿的每一部影片中都是恐怖又带着诙、阴郁又带着关爱,并在其中融入了自己的化身这些化身或古怪或孤僻、或阴郁或蠢笨,但他们都是孤僻而善良,渴望被爱被理解的“普通人”[7]比如,《大鱼》里不被儿子理解拥有奇幻一生的父亲、《佩小姐》里胆小却不怕敢于冒险的杰克、《剪刀手爱德华》里不被世人接受理解的爱德华等等他运用奇幻不仅仅能够使得影片更加具有吸引力,同时还能够展现出影片的真实性,总是有一些真实的主题或者真实的情感在里面《剪刀手》的奇幻灵感来自于波顿现实生活中十多岁时的画稿,表现了他难以和他周围人沟通的心境灵感的真实,来源与大脑的奇幻风暴,最后给大家呈现出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电影盛宴。
二)影片的总体基调蒂姆·波顿的每一部电影里都有一个特点:哥特恐怖的风格,抑郁压抑的基调与视听,但与此同时也能给人带来温暖美好的感觉虽然是恐怖黑色的影片基调,却一点也不妨碍人们对他所构造的“波顿式童话世界”的向往通过分析影片我们可以得出,在影片中活人世界充斥着压抑感,反之,鬼魂的世界则充满了快乐活人的世界里尽是尔虞我诈,相互利用与之相对的鬼魂世界里充满了热情,鬼魂彼此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关爱,这种热情正是人间消失已久的[8]比如,《僵尸新娘》里地上与地下世界的对比,让观众发现:“鬼”的世界比人的世界更有“人情味”;《剪刀手爱德华》里生活中应该热情友好的邻居,还不如一个用机器做出来的剪刀手善良和有爱心;《佩小姐的奇幻城堡》里一群看似“不正常”的拥有特技的孩子们却是最童真可爱又真诚的在这几部影片里不难看出来:蒂姆·波顿总是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