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3高考化学经典试题:碱金属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金诺****简谱
  • 文档编号:312104429
  • 上传时间:2022-06-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6.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碱金属方面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新策略:碱金属内容,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其中有关过氧化物的分析与计算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解题时,要在理清题中关系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反应合并、守恒法对于信息类试题,如NaH、超氧化物等,还要注意知识的迁移和化合价的分析经典题: 例题1 :下列灭火剂能用于扑灭金属钠着火的是 ( B ).A.干冰灭火剂  B.黄砂   C.干粉(含NaHCO3)灭火剂  D.泡沫灭火剂方法: 根据性质分析获解捷径: 分析性质,因钠可与干冰灭火剂及干粉灭火剂产生的CO2发生反应,与泡沫灭火剂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气,故不行而钠与黄砂不能发生反应,故可用黄砂扑灭金属钠着火综合后得答案为B总结:将课本中镁与CO2的反应迁移到钠,是解答出此题的重要之点例题2 :在一定温度下, 向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1.06 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 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 ( )A.等于1.06 g B.大于1.06 g而小于2.86 C.等于2.86 g D.大于2.86 g方法:通过假想类比分析(不必计算)。

      捷径:在饱和的Na2CO3溶液中,加入1.06 g 无水碳酸钠,析出晶体(Na2CO3·10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106 2861.06 2.86由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使原溶液中水量减小,减少溶剂又有晶体析出,导致析出晶体大于2.86 g,所以选D总结:根据考试说明,对析出含有结晶水的晶体的计算不作要求,但并不排斥对结晶出来晶体的质量的范围作估计,或者对溶液质量变化或者溶液的浓度的计算或判断因此在复习时注意复习范围例题3 :某溶液中有NH4+、Mg2+、Fe2+和Al3+四种离子, 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 )A.NH4+ B.Mg2+ C.Fe2+ D.Al3+方法:从反应过程中物质的变化进行分析捷径: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微热,发生下列反应:A.NH4++OH—=NH3↑+H2O, B.Mg2++2OH—= Mg(OH)2↓C.Fe2++2OH—=Fe(OH)2↓(白色),4Fe(OH)2+O2+2H2O=4Fe(OH)3↓(红褐色)D.Al3++3OH—=Al(OH)3↓(白色),Al(OH)3 + OH—= AlO2— + 2H2O再加入过量盐酸,使Mg(OH)2溶解转变成Mg2+,使AlO2—转变成Al3+。

      但由于NH3的挥发及Fe2+转变成Fe3+,所以Fe2+和NH4+离子大量减少因此答案为AC总结:本题容易漏答案,因只注意到铵根离子加碱后转化为氨气,而疏忽了Fe(OH)2转化Fe(OH)3例题4 :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分别放入0.1 mol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然后各加入100mL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则甲、乙、丙、丁的质量百分比浓度大小的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甲=丁﹤乙=丙 D.丁﹤甲﹤乙﹤丙方法:两种方法1)直接计算,(2)巧析巧解捷径:此题要求熟练掌握Na、Na2O、Na2O2分别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甲:2Na+2H2O=2NaOH+H2↑乙:Na2O+H2O=2NaOH丙:2Na2O2+2H2O=4NaOH+O2所形成的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分别是:甲:乙:丙:丁:所以溶液的质量分数大小的顺序为丁﹤甲﹤乙=丙答案为B总结:本题的另一解法是:因为等物质的量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中,氧化钠及过氧化钠含钠原子数是钠及氢氧化钠的2倍,且均投入相同体积的水中,所以乙、丙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甲、丁质量分数。

      又因2Na+2H2O=2NaOH+H2↑放出氢气,又等物质的量的钠质量小于氢氧化钠,所以最后的溶液质量甲小于丁,而溶质质量相等,所以丁﹤甲在乙和丙中,2Na2O2+4H2O=4NaOH+O2,溶液的增重质量为2×78 — 32=124,而2Na2O+2H2O=4NaOH,(注意应保证Na2O2与Na2O物质的量相同),溶液增重2×62=124所以乙、丙中溶质质量相同,溶液质量也相同,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当然相同,即乙=丙例题5 :将70 g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混和物跟98 g水充分反应后,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 50%试分别写出过氧化钠和氧化钠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并计算原混和物中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质量各为多少克 ?方法:该题解答的方法有:利用方程式设未知数求解;守恒法求解等捷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Na2O+H2O=2NaOH[解法一]设混和物中含x mol Na2O2和y mol Na2O 2Na2O2+2H2O=4NaOH+O2↑ Na2O+H2O=2NaOH 2 4 1 1 2 x 2x x/2 y 2y解得:x=0.50,Na2O2质量=0.50×78=39(g),y=0.50 Na2O质量=0.50×62=31(g) [解法二]设混合物中Na2O2质量为x g, Na2O质量为(70-x) g解得:x=39,Na2O2质量为39 g ,70-x=31 Na2O质量为31 g[解法三]设混合物中Na2O2质量为x g ,Na2O质量为(70-x) g解得:x=39,Na2O2质量为39 g,70-x=31,Na2O质量为31 g 总结:解法2的思维方式与传统方法不一样,目的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本题主要利用Na2O2、Na2O与水反应后的特殊关系,将混合物转化为纯净物而计算的例题6 :本题分子量用以下数据:H2O=18.0 CaO=56.0 CaO2=72.0 过氧化钙是一种安全无毒的氧化物,通常含有部分CaO,且带有数量不等的结晶水为分析某过氧化物样品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0.270 g样品,灼热使之完全分解,生成CaO、O2和H2O,得到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33.6 mL ②另取0.120 g 样品,溶于稀盐酸,加热煮沸使生成的H2O2完全分解然后将溶液中的Ca2+完全转化成CaC2O4沉淀,经过滤洗涤后,将沉淀溶于热的稀硫酸,用0.0200 mol/LKMnO4溶液滴定,共用去31.0 mLKMnO4溶液化学方程式如下: 5CaC2O4+2KMnO4+8H2SO4=K2SO4+2MnSO4+5CaSO4+10CO2­+8H2O (1)写出CaO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计算样品中的CaO2的质量分数 (3)计算样品中的CaO2·xH2O的x值方法:通过分析反应,利用守恒法求解捷径:(1)2CaO2 = 2CaO+O2 (2)w(CaO2)==80% (3)n(CaC2O4)=n(Ca2+)=31.0×10-3L×0.0200mol/L×=0.00155mol 其中CaO2所含的n(Ca2+)==0.00133mol m(CaO)=(0.00155mol-0.00133mol)×56.0g/mol=0.012g(1分) m(H2O)=0.120g-0.120×80.0%-0.012g=0.012g : x= 总结:作为高考的计算题,该题由于反应步骤多,文字长,对考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如能在解题时充分理清反应关系(可在草稿纸上画出关系图),正确作答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的金钥匙: 例题1 :某不纯的烧碱样品,含Na2CO3 3.8%(质量百分含量)、H2O 5.8%、NaOH 0.004% 取m g样品溶于2 mol/L盐酸40 mL后,并用2 mol/L NaOH溶液中和剩余的酸,在蒸发后可得干燥的固体的质量为( )A.4.68 g B.5.58 g C.2.34 g D.2.34 m g方法:解此题时一般方法是,根据具体的反应过程进行分步求解如果不盲从一般解法,利用氯元素守恒法HCl~NaCl,此题则很快可求得捷径:根据氯元素守恒( HCl~NaCl ),n(NaCl) = n(HCl) =2mol/L×40×10—3L = 8×10—2 mol,干燥固体质量为8×10—2mol×58.5g/mol = 4.68g即正确答案选(A)总结:“含Na2CO3 3.8%、H2O 5.8%、NaOH 0.004%”是该题的无效信息,对考生答题起到了干扰作用如果利用此数据,因固体质量未知,便无法获解例题2 :氢化钠是一种离子晶体,它跟水反应时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将m g氢化钠和铝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充分反应后,若收集到n g氢气,则混合物中铝的质量为A.(36n—3m)g B.(m—4.8n)g C.(12n—m)g D.(24m—5n)g方法:根据两种情况,利用反应中产生的氢气总量分别分析。

      捷径:当铝完全反应时, 根据反应NaH+H2O=NaOH+H2↑及2Al+2NaOH+2H2O = 2NaAlO2+3H2↑,可设NaH的质量为x,根据反应中H2总量得关系式:解得x=(4m-36n)g ,Al的质量为:mg-x= mg-(4m -36n)=(36n -3m)g 当Al有剩余时,Al产生的H2决定于NaOH量的多少,设NaH质量为y,生成H2的总量为:解得y = 4.8ng,Al的质量为:mg-y =(m-4.8n)g 正确答案为(A)、(B) 总结: NaH和Al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时存在两种情况,一种为Al不足或恰好与生成的NaOH完全反应,另一种为Al有剩余该题错解的原因是不恰当地假设Al全部参与反应而出现漏选答案例题3 :现将Na2CO3·10H2O与NaHCO3组成的混合物mg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测得溶液中Na+离子的浓度为0.4mol/L,若将溶液蒸干,并灼烧至质量不变可得到固体质量是 ( )A.1.68g B.2.12g C.2.55g D.1.06g方法:利用Na离子个数守恒求解。

      捷径:溶液蒸干并灼烧后,最终得到的固体是Na2CO3,根据Na+离子守恒,可知:(m(Na2CO3)÷106g/mol)×2=0.4mol/L×0.1L,m(Na2CO3)=2.12g ,故选B总结:因混合物的质量未知,如不用守恒法,将无法获得结果例题4 :某干燥粉末可能由Na2O、Na2O2、Na2CO3、NaHCO3、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粉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有气体X逸出,X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体积缩小(同温、同压下测定)若将原混合粉末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且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粉末的质量则该混合物中一定有 ,无法确定混合物中是否有 方法:通过反应现象和质量守恒综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附同步解析.docx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师一学校2024_2025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docx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含同步解析.ppt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4讲物质制备的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无机物的制备实验探究.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1脂肪烃的结构与性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第40讲反应过程中微粒浓度变化及图像分析考点1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及分析.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1讲铁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6讲醇酚和醛酮.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5讲化学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物质含量或组成的测定.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考点1电解质及其电离.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2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2讲离子的检验物质的鉴别与推断考点1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6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点1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8讲反应热的测定及计算考点2盖斯定律及应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2讲铁盐和亚铁盐含铁物质的转化.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3讲考点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空间结构.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8讲硫酸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考点1硫酸硫酸根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考点1羧酸酯的结构与性质.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