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化学(辽宁沈阳卷)(考试版)A3.pdf
5页2023 年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化学(考试时间:60 分钟试卷满分:65 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H-1 1C C-1212O O-1616Fe-56Fe-56Li-7Li-7Ca-40Ca-40第卷一一、选择题选择题(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1313 道小题道小题,1 11111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分;1212、1313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分,共共 1515 分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矿石粉碎B.蓝莓酿红酒C.铅笔芯导电D.浓盐酸挥发2.健康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合理选择保健药剂和有添加剂的食品B.霉变的大米高温蒸煮后食用C.喝高钙牛奶可预防佝偻病和骨质疏松D.合理摄入油脂有益身体健康3.实验操作是实践探究的基础。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溶解B.加热C.测 pHD.稀释4益阳某品牌大米所含营养成分的标签如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项目每 100g营养素参考值%能量1468kJ18%蛋白质7.5g13%脂肪0.7g1%碳水化合物77.3g26%钠0mg0%A霉变的大米经淘洗干净后可食用B该大米中脂肪含量低于蛋白质C该大米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碳水化合物D人体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5.植物生长需要养分,施肥是使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物质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NH4H2PO4BCa3(PO4)2CK2CO3DCO(NH2)26.化学符号具有独特的学科内涵下列各项对相关符号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A.2H2O2:只能表示 2 个过氧化氢分子B.2-3SO:只能表示硫酸根离子C.只能表示氩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Ag:只能表示金属银7.今年我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中,禁止燃放的区域除城区外新增了部分乡镇下列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图标是()ABCD8.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在铁制品表面刷漆或涂油,防止生锈B.在加油站、加气站、面粉加工厂等处吸烟或打C.霉变食物经高温蒸煮后,继续食用D.冬天用煤火取暖时,紧闭门窗9.分类是认识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化合物:汽水B.单质:氢气C.混合物:氯酸钾D.有机物:一氧化碳10.合金的应用和发展印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类生产和使用铁器早于青铜器B生铁和钢是铁、碳等元素形成的合金C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D合金拓宽了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11.我国有约 3.4 亿亩盐碱地具备种植水稻的基本条件,适宜种植耐盐碱水稻土地的 pH 为 8.89.2,呈碱性下列物质呈碱性的是()A.白醋B.食盐水C.柠檬酸溶液D.肥皂水12.我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药中成功分离提取出抗疟疾的有效成分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 C15H22O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蒿素分子中含有 11 个氢分子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82C青蒿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90:11D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28.4%1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稀释浓 H2SO4将水倒入浓 H2SO4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B鉴别 NaOH 和 NH4NO3固体取样,分别溶于水中,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C除去 NaCl 固体中少量的 NH4Cl加入 Ca(OH)2固体,研磨D检验蜡烛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烧杯,观察现象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7 7 道小题,除道小题,除 2020(6 6)空空 2 2 分,其余每空分,其余每空 1 1 分,共分,共 5050 分)分)14(7 分)2018 年世界权威期刊自然,连刊两文报道石墨烯超导重大发现,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四川成都籍中科大年轻博士曹原。
下面让我们一起重走“超导材料”发现的神奇之路请回答相关问题1)1911 年荷兰物理学家海克卡莫林昂内斯经过无数次实验确认,汞在温度接近-273时几乎处于“零电阻状态”,称之为“超导电性”汞属于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其导电的原因是含有自由移动的_2)1980 年有人发现了铜氧化合物的“超导电性”,将温度提高到约为-140YBa2Cu3O5为其代表之一,其中Cu 为+1 价,O 为-2 价,则 Y 为_价3)2017 年曹原团队发现了石墨烯中的非规“超导电性”,石墨烯是一层碳原子(如图,黑球代表碳原子)曹原推测,当两层石墨烯叠在一起,若彼此之间发生轻微偏移时,有可能产生超导现象,经过不懈努力,困扰世界 107 年的常温超导难题,终于被曹原团队突破!石墨烯属于_(填“单质”或“化合物”),两层石墨烯叠在一起轻微偏移时发生的是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曹原小时候就喜欢动手研究,在家里弄了个实验室,曾经把银放入稀硝酸中,自己“合成”实验所需硝酸银该实验是否产生了氢气?_(填“是”或“否”),原因是_我们坚信未来的中国,必定有十个、百个乃至成千上万个“曹原”,用自己的科技之梦去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5.(7 分)第 24 届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各项科技的运用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智造”1)“冰墩墩”的冰晶外壳由塑料制成,塑料属于_(填“天然材料”或“合成材料”)(2)冬奥会新场馆建设中使用了大量铝合金,铝合金在建筑方面具有比金属铝硬度_(填“大”或“小”)的优点场馆内的冰壶机器人,其电池选用密度小且能提供足够能量的锂电池请计算氧化锂(Li2O)中,锂、氧元素的质量比_3)冬奥会运用的 5G 通信技术是一大科技亮点,5G 通信芯片是用氮化镓材料制成的图甲是镓(Ga)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镓离子的符号为_4)甲醇可做燃料图乙是甲醇发生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冬奥火炬“飞扬”采用氢气作燃料,致力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献教育甲醇燃烧,氢气可实现零碳排放关闭火炬的燃气开关,使火炬熄灭,其灭火原理是_16(7 分)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为纯碱和氮肥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工业纯碱中可能混有少量 NaC1,同学们对工业纯碱样品展开探究探究一:确定纯碱样品中是否含有 NaCl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取样品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稀盐酸至反应完全有_产生样品中有 NaCl向上述溶液中继续滴加适量 AgNO3溶液有_产生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有错误,正确方案应选用_(填字母)代替稀盐酸。
aCaCl2溶液b稀硝酸cBaC12溶液探究二:测定纯碱样品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方案 1】将样品溶解,加入过量 CaC12溶液,搅拌至反应完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计算 Na2CO3的质量分数方案 2】如 1 图所示,取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反应结束后,根据干燥管增重计算 Na2CO3的质量分数若结果大于 100%,可能的原因是_讨论】上述两个方案中,你认为方案_更优拓展】2 图为 Na2CO3和 NaC1 的溶解度曲线为提纯含少量 NaC1 的纯碱样品,将其浓溶液从 t1冷却至 t2,t1一 t2的最优范围是_(填字母)a40-10b60-30c70-4017(6 分)如图是实验室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1)请写出图 A 中一种实验仪器的名称_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 CO2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字母序号)_;发生装置中产生 CO2的化学方程式是_;用排空气法收集 CO2时,验满的方法是_3)实验室选用高锰酸钾和装置 A 制取 O2,装置 A 的试管口还缺少_用 C 装置收集 O2,当导管口的气泡_放出时,再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18(5 分)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做 CO 还原 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的气体产物,已知由 A 装置制取的CO 气体中混有少量的 CO21)CO 与 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B 装置的作用是_3)从环保角度考虑,对以上装置的改进措施是_4)实验中看到的实验现象为玻璃管中的粉末_,澄清石灰水_19(6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实验探究一】、向滴加有酚酞的 NaOH 溶液中慢慢滴入稀盐酸(如图 1 所示),边滴加边振荡,测得试管中最终溶液的pH=2分别称取 0.5g 氢氧化钙粉末置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加 2mL 水,振荡;再向试管中加入 2mL 水、试管中加入 2mL 稀盐酸(如图 2 所示)振荡并观察现象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振荡静置后测得上层清液的 pH=12,继续向其中滴加几滴稀盐酸(如图 3 所示),试管中无明显现象1)实验中,能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试管最终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酚酞除外)_2)实验中用水作对照实验,其目的是_3)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分析讨论】甲同学通过“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得出“盐酸不能与 Cu(OH)2发生反应”的结论。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于是继续开展如下探究实验探究二】取试管反应后的溶液逐滴滴入试管中,直至过量,边加边振荡4)实验探究二中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有_结论】盐酸能与 Cu(OH)2发生反应交流反思】最终试管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_20(12 分)学习兴趣小组对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如何选择药品和设计装置进行测定?(查阅资料)贝壳的主要成分是 CaCO3,其它成分对实验影响忽略不计室温时,CaCO3不溶于水,CaSO4微溶于水(设计与实验)实验一:选择药品分别取等质量颗粒状和粉末状的贝壳样品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在图 1 的三颈烧瓶中反应,采集数据(1)图 1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据图 2 分析,选择粉末状样品的依据是_(3)据图 3 分析,影响实验测定准确性的原因:一是水蒸气含量增加;二是_实验二:设计装置小组设计了图 4 装置进行测定(4)打开活塞,稀硫酸进入试管,观察到的现象是_反应结束后进行读数读数前调节水准管与量气管液面相平的原因是_实验三:优化装置在老师指导下,小组优化并设计了图 5 装置进行测定(5)试剂 a 是_(6)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7)加入足量稀硫酸,一段时间后反应停止。
再加入氯化铵溶液,发现又产生气泡,推测加入氯化铵的作用是_(数据处理)(8)实验三中,样品质量为 m g,加入稀硫酸体积为 V1mL,加入氯化铵溶液体积为 V2mL,右侧针筒最后读数为 V mL,则反应生成 CO2体积为_该实验条件下 CO2密度为 d g/mL,则样品碳酸钙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2 分)(反思与评价)(9)与实验二相比,实验三的优点是_(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