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泾干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docx
8页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泾干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你认为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A.战争赔款太少B.外国商品滞销C.清政府的抵制D.鸦片仍然不能输入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签订十年之后,英国仍未真正打开中国市场,受到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商品在中国滞销,B项正确《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赔款并不少,排除A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外国商品在中国滞销,而不是清政府的抵制,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鸦片能否输入中国的信息,且鸦片只是西方国家侵略中国的借口,真实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排除D2. 某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着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是指A.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争夺殖民霸权 B.欧洲形成了两个政治军事集团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格局形成 D.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鸿沟扩大参考答案:D3.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
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A.《马关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参考答案:D4.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英美两国的做法A.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B.有利于调节贸易纠纷,推动经济发展C.为解决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途径 D.刺激了各国的出口贸易参考答案: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上半期英国降低关税是为了凭借强大的生产能力打开世界市场,这客观上使其他国家提高而关税;经济危机中,美国等国提高关税是为了以邻为壑、转嫁危机,这又使其他国家纷纷建立了关税壁垒,故A项正确;这些做法不利于调节贸易纠纷,故B项错误;这不是解决经济危机的有效途径,反而加重了经济危机的破坏作用,故C项错误;关税壁垒减少了各国的出口贸易,故D项错误5. 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
这个秦朝官员最有可能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1)丞相,最高行政长官,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同时负责对文武百官的管理2)太尉,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但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里3)御史大夫,执掌全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百官的,也是副丞相4)地方实行郡县制,郡的长官叫守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古代官职6. “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这是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的名言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 ①他鼓励公民积极参政②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雅典人的利益③雅典民主政治是雅典大多数人的民主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参考答案:A7. “这项于1994年签署的协定在当时创建了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同时也让美国这个世界最富裕的国家向墨西哥敞开了大门。
这项协定的影响有A.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自由贸易区 B.统一货币的发行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C.互相弥补不足,使其长处得到充分发挥 D.使美国、墨西哥掌握了世界经济主导权参考答案: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评价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94年”和“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可知是指北美自由贸易区,它是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组成,并不是以美国为中心,故A项错误;北美自由贸易区只是贸易合作关系,并未发行统一货币,故B项错误;北美自由贸易区三个国家之间相互利用其优势,在合作中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北美自由贸易区只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并未能使美国、墨西哥掌握世界经济的主导权,故D项错误 故选C 8.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实现公有制企业的产权转让B.实行以承包经营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C.增强企业活力,搞活企业D.克服分配中的贫富分化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B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A不是中心环节;D是社会主义的目标。
考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国有企业改革9. “德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这句话说明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A.浓厚的封建色彩 B.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C.浓厚的民主色彩 D.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参考答案:B略10. 在古罗马的法律中引用了这样一个案件:在一个公共广场上,一名理发师为一名奴隶刮胡子另外两个人在附近玩球,其中一个人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发师,导致他割了奴隶的喉咙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这表明罗马法( ) A.本质是维护私有制和贵族利益 B.保障平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 C.有利于调解矛盾,规范行为 D.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参考答案:C11. 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指出:“中世纪的中国在近代化方面进展显著,比如其独特的货币经济、纸币、流通证券,其高度发达的茶盐企业……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作者高度评价的朝代是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宋的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其经济发达的表现包括: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打破了市坊界限;出现了四大商业名镇;打破了旧时日中为市的时间限制,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宋朝还调整了历代立法中重刑轻民的传统做法,义利并重,并且相当重视经济立法且就当时世界范围的其他文明来看,13世纪的欧洲尚处于中世纪的黑暗之中,落后于宋朝,因此中国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故答案为B项A项,唐代尚未出现“纸币”,排除;C项,元朝蒙古入主中原,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前期由恢复到发展,中后期由发展到停滞、衰敝与材料中的“高度发达”不符,排除;D项,明朝统治者开始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且明朝所处时代为14-17世纪,这一时期欧洲通过新航路开辟已经走上海外扩张的道路,出现了荷兰、英国等海上强国,可见中国已开始落后于欧洲国家,并非“当时最先进的国家”,排除12.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某班同学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总结了四句话,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A.皇帝倒了,清朝完了B.民权有了,国家强了C.国号变了,时代换了D.习惯改了,风俗新了参考答案:B【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
辛亥革命后,虽然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革命胜利果实不久就被袁世凯窃取,人民没有享有真正民权,国家没有强大,故B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B辛亥革命推翻了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辛亥革命建立新政府,国号改成中华民国,历史进入新的时代,辛亥革命后社会风俗改变,例如断发易服,改称呼等等故AC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13. 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不是内阁成员,总统与内阁是两个机构,并规定:“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这些规定表明当时A.法国总统权力受内阁制约B.法英两国的政体相似C.法美两国的政体基本相同D.法国实行总统制政体参考答案:A由“总统不是内阁成员,总统与内阁是两个机构”“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说明法国总统权力受内阁制约,故选A;美国总统提名组阁,总统是内阁首领,内阁成员向总统负责,故排除BC;法国实行议会制共和制,排除D14.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不断地要求中国建设铁路,并试图建设通达中国边疆地区的铁路线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有①促进了人口流动和信息的交流②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③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④成为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工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所学可知,列强修筑铁路是资本输出的具体表现,其目的是将自己的侵略势力不断扩展、延伸铁路修到哪里,帝国主义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因此铁路成为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工具;近代交通工具传入到中国,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近代化进程;便利的交通使相对闭塞的地区也与外界有了联系,有利于人口流动和信息的交流;列强在中国修筑铁路是对中国主权的进一步破坏,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因此①②④正确,B符合题意考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列强入侵之抢夺路权15. 英国外相巴麦尊说:“(清政府)竟然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材料中的“商品”是指( )A.纺织品 B.机器 C.茶叶 D.鸦片参考答案:答案: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的背景16. 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参考答案:C17. 2011年6月,海内外人士在湖南举行公祭炎帝大典。
相传炎帝“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 教民农作”这里的“耒耜”是指 ( ) A.生产工具 B.作战武器 C.生活用具 D.祭坛礼器参考答案:A18. 据史载,夏后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对部下们则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戳于社”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子畏上帝,不敢不征”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该材料表明夏、商、周时期的中国A.集权政治制度已形成B.神权与王权有机结合C.占卜和迷信活动盛行D.宗法等级观日渐凸显参考答案:B【详解】夏、商、周时期的中国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A项错误;“恭行天罚”“天命殛之”“子畏上帝”“天命诛之”这里都体现出借用上天意愿来加强统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