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激性心理障碍.docx
5页变态心理学作业班级:社会工作学号:0970148150姓名:张宏霞应激性心理障碍一、基本概念:应激,其英文“ stress” 一词的意义是指我们通常所感受到的紧张或压力医学心理学将应 激定义为:个体在事件或环境刺激下通过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表现出来的作用过程在这 个定义中,包括以下几层涵义:应激是个体对环境威胁和挑战的一种适应和应对过程;应激 源可以是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应激反应可以是生理的、心理的和行为的;应激过程受 个体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近十几年来,以现代应激学说的代表人物佛克曼(Folkman)为 首的研究者越来越强调认知评价在应激作用过程中所起的核心作用,将生活事件、认知评价、 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特征和心身症状等应激有关变量,分别从“应激源”(刺激物)、 “中间(介)变量”和“应激反应”这三个方面进行认识并进一步指出,中间变量按其在应 激过程中的作用又可分为内部资源(认知、应对以及个性等)和外部资源(社会支持等) 二 、应激类型以及主要症状(一)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意识范围狭隘, 定向障碍,言语缺乏条理,对周围事物感知迟钝,可出现人格解体,有强烈恐惧,精神运动 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抑制。
主要症状:急性应激反应是在应激灾难事件发生之后最早出现的,其典型表现包括意识改变、 行为改变、情绪改变三个方面意识的改变出现得最早,主要表现为茫然,出现定向障碍, 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对时间和周围事物不能清晰感知比如有些人听到亲人去世的消息后当 场昏过去,醒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认识周围的亲人,不知道身在何处这种神志不 清有时候会持续几个小时,也有的能持续几天行为改变主要表现为行为明显减少或增多并 带有盲目性行为减少表现在不主动与家人说话,家人跟其说话也不予理睬日常生活不知 料理,不知道洗脸梳头,不知道吃饭睡觉,需要家人提醒或再三督促整个人的生活陷入混 乱状态行为增多者表现为动作杂乱、无目的,甚至冲动毁物话多,或自言自语,言语内 容零乱,没有逻辑性情绪的改变主要表现为恐慌、麻木、震惊、茫然、愤怒、恐惧、悲伤、 绝望、内疚,对于突入其来的灾难感到无所适从、无法应对这些情绪常常表现得非常强烈, 如被打之后出现强烈的愤怒和恐惧,丧失亲人之后出现极度的悲伤、绝望和内疚在强烈的 不良情绪的影响下,个体有时候会出现一些过激行为,比如在极度悲伤、绝望、内疚的情绪 支配下,有些人会采取自杀的行为以解除难以接受的痛苦。
可能还会伴有躯体不适,表现为 心慌、气短、胸闷、消化道不适、头晕、头痛、入睡困难,做恶梦治疗方案: 急性应激障碍的处理即心理危机干预治疗干预的基本原则是及时、就近 简洁治疗干预的基本方法是心理干预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心理治疗:由于本病由强烈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引起,心理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是让 患者尽快摆脱创伤环境、避免进一步的刺激在能与患者接触的情况下,建立良好的医患关 系,与患者促膝交谈,对患者进行解释性心理治疗和支持性心理治疗可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要帮助患者建立起自我的心理应激应对方式,发挥个人的缓冲作用,避免过大的伤害在与患者进行心理会谈时,不要避免和患者讨论应激性事件,而要因人而异,与患者会谈交 流事件的经过,包括患者的所见所闻和所作所为这样的讨论将有助于减少有些患者可能存 在的对自身感受的消极评价 要告诉患者,人们在遭受天灾人祸之后,亲历了伤痛,失去 了亲人朋友,或者目睹了他人的伤亡之后,在身体和心理上都会有一系列的反应 这些反 应包括恐慌,忧虑,情绪低落,失眠,频繁做恶梦有的人会烦躁易怒他们也会心神恍惚, 难以集中注意力但是,这些反应都是人类正常的应激机能很多人的症状都会有所缓解 虽然很多症状将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不会严重到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地步。
要对患者强 调指出,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面临紧急意外时,不大可能做得更令人满意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的,但在急性期也是采取的措施之一适当的药物可以较快地缓解患者 的抑郁、焦虑、恐惧、失眠等症状,便于心理治疗的开展和奏效灾难发生后24-48 小时之 间是理想的干预时间,在事件发生后24 小时内不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二)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又称延迟性心因反应,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 障碍如创伤性体验反复出现、面临 类似灾难境遇可感到痛苦或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 忘主要症状:1. 再体验:即个体会产生闯入性的创伤情情景再现,而且再现的内容非常清晰、具体尤 其生活中与创伤可能产生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可能引起个体对创伤情境的再体验并且这种 体验会给个体带来极大的痛苦,并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产生一些 PTSD 相关的共病(如焦虑、 恐惧、自责、失望、抱怨等);2. 回避反应:出于对再体验的痛苦,个体会主动回避一些可能引发创伤体验的事、物这 种回避反应一方面对个体是一种保护机制;但另一方面他会延缓个体PTSD相关障碍的复原;3. 高警觉:就是对许多小的细节件都引起比较强烈的反应。
不少患者则出现难以入睡、易 惊醒等睡眠障碍,表现出易激惹或易发怒、容易受惊吓、注意力不集中等警觉性增高的症状 治疗措施:1•心理治疗对于PTSD初期,主要采用危机干预的原则和技术,侧重提供支持,帮助患者提 高心理应对技能,表达和宣泄相关的情感及时治疗对良好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慢性和迟 发性PTSD的心理治疗中,除了特殊的心理治疗技术外,为患者争取最大的社会和心理支持 是非常重要的;家属和同事的理解,可以为患者获得最大的心理空间2•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是治疗各个时期PTSD最常见的选择,并且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其他药物则可包 括抗焦虑药物、镇静剂、锂盐等3•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的方法比两种方法单用的效果更佳根据有 关经验,前期应采用支持和解释心理治疗,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主要是获得患者对于服用 药物的理解和接受在药物取得一定疗效的基础上,进行认知心理治疗,可能会取得更好的 效果三)适应性障碍(adjustment disorders)指在易感个性的基础上,遇到了应激性生活事件,出现了反应性情绪障碍,适应不良性 行为障碍和社会功能受损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1 个月内起病,病程一般不超过6 个月。
主要特征:一般是在环境改变(如移民)、地位改变(新工作岗位)、突发事件(患病、离婚、丧 偶)等情况下,个体不能适应新的情况而出现的心理障碍,表现以情绪障碍为主,也可伴行 为障碍或生理功能障碍一般成人以情绪障碍多见,而青少年则以品行障碍多见在儿童可 表现退化现象,如尿床、幼稚言语或吸拇指等形式症状出现通常在应激事件或生活改变后 一月之内病人一般有个性缺陷,心理障碍持续时间在半年以内临床上常有以下几种表现 形式:1. 以情绪障碍突出表现的适应性障碍:多见于抑郁者,表现情绪低落、沮丧、失望、对一 切失去兴趣,也有以紧张不安、心烦意乱、心悸、呼吸不畅等为主2•以品行障碍突出表现的适应障碍:多见于青少年,表现为侵犯他人的权力或违反社会道 德规范的行为,如逃学、斗殴、破坏公物、说谎、滥用药物、酗酒、吸毒、离家出走、过早 开始性行为3.以躯体不适为突出表现的适应障碍:患者可以疼痛(头、腰背或其他部位),胃肠道症状(恶 心、呕吐、便秘、腹泻)或其他不适为突出,而检查又未发现躯体有特定的疾病,症状持续 不超过半年4•以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为突出的适应障碍:患者原来工作学习能力良好,但出现工作能 力下降,学习困难。
5.以社会退缩为主的适应障碍:患者以社会性退缩为主,如不愿参加社交活动、不愿上 学或上班、常闭门在家,但不伴抑郁或焦治疗方案:1. 心理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可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行为治疗、认知疗法,也可 用精神疏泄疗法等,必要时定期心理咨询2. 药物治疗:对抑郁、焦虑明显者可酌情使用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物三、克服应激性心理障碍可以用下面六种方法予以解决:1.精神胜利法在你的事业、爱情、婚姻不尽人意时,在你因经济上得不到合理对待而 伤感时,在你无端遇到人身攻击或不公正的评价而气恼时,在你因生理缺陷遭到嘲笑而郁郁 寡欢时,你不妨用阿Q精神调适一下失衡的心理2. 难得糊涂法这是心理环境免遭侵蚀的保护膜在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糊涂"一下, 以恬淡平和的心境对待各种生活紧张事件3. 随遇而安法生活中,每个人总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件,生老病死、天灾人祸都会 不期而至,用恬淡的、随遇而安的心境去对待生活,你将拥有一片宁静清新的心灵天地4. 幽默人生法当人受到挫折或处于尴尬紧张的境况时,可用幽默来化解困境,维持心 态平衡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使沉重的心境变得豁达、开朗5. 宣泄积郁法宣泄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
悲伤忧郁时不妨与亲人朋友倾 诉,或进行一项你所喜爱的运动,也可以作一次旅行来改变心境6. 音乐冥想法当你出现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时,不妨试看去做一次"心理按 摩" 音乐冥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