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冷热相济与兼收并蓄——音乐剧《聂小倩与宁采臣》导演阐述.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21311588
  • 上传时间:2023-09-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8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冷热相济与兼收并蓄——音乐剧《聂小倩 与宁采臣》导演阐述作者:黄凯来源:《艺术评论》 2015年第9期黄凯任何艺术形式引进到新的土壤来,要在这块土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都要与这片土地上 的内容结合,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在这块土地上才能获得真正的生命油画如此,芭蕾如此,话 剧亦如此音乐剧作为一种源于西方的演剧形式,引进至中国已三十多年当下的中国演剧舞 台上,音乐剧已成为重要一支其中,有对西方音乐剧经典的搬演,也有根据本土题材进行的 原创可是,在中国,对于西方音乐剧经典的搬演却并不顺利从上世纪末的《美女与野兽》, 到最近上演的中文版《猫》,无论是影响力,还是票房,这些在西方久演不衰的音乐剧经典在 中国却没有能取得在日本、韩国那样的成功我认为,其根本原因,不是“描红”得不地道, 而是中国人有自己的戏剧审美中国悠久的演剧传统使得中国人具备独特的、民族性的戏剧审 美原则和趣味因此,表达西方思想和美学趣味的音乐剧在中国观众处遭遇了“水土不服”那么,什么样的音乐剧才是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方向呢?我认为,写中国本土题材的故事, 有中国民族元素的音乐,以中国演剧美学原则演出的音乐剧,才是中国原创音乐剧未来的方向。

      音乐家三宝和剧作家关山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创作从《金沙》开始,到 《蝶》《三毛流浪记》《钢的琴》《王二的长征》,他们的创作不模仿“百老汇”式音乐剧的 范式,而是扎根在本民族的艺术土壤里,坚持走自己的路《王二的长征》是我作为导演与两 位老师的首度合作,这部剧不仅迥异于以往的红色题材作品,也不同于三宝与关山之前的音乐 剧创作它的结构类似于“概念音乐剧”,题材却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大事件”——长 征它讲述了中国人熟悉的故事,却从全新的角度切入;它是一个传统题材,却用了极现代的 方式来讲述它从一开始就打破了“第四堵墙”,明明白白地告诉观众,我们演一个故事给你 看!这是中国的演剧传统:我们在舞台上演戏给你看因此,2014年,我们决定创作一部回归 中国演剧传统,向“戏曲美学”学习的中国音乐剧戏曲是中国传统演剧艺术的集大成者,它 讲述着中国人的爱恨情仇、传达着中国人的思想理念、体现着中国人的审美趣味什么样的故事既具备改编成音乐剧的可能,又能实现创作者向“戏曲美学”学习的追求呢? 我们决定从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选材在音乐剧题材的选择上,从本民族的优秀文学名著中取 材,是一条重要途径从西方音乐剧发展史中可以发现,许多优秀的音乐剧作品都出自对文学 名著的改编。

      无论是当代音乐剧的经典之作如《悲惨世界》《猫》《歌剧院幽灵》等,还是音 乐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如《演出船》《俄克拉荷马》《西区故事》《芝加哥》等,都改编自 小说、话剧、诗歌等文学著作对中国原创音乐剧来说,丰富的中国古典文学著作,是一座巨 大的题材宝库最终,我们选择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聂小倩》一篇2014年12月, 音乐剧《聂小倩与宁采臣》于东莞首演一、“冷热相济”——剧本与音乐作为一部音乐剧,我判断其剧本与音乐好不好的标准是,是否能做到“冷热相济”何谓 “冷热相济”?这是中国戏剧理论家李渔在论述选剧本时提出的指在选择剧本或题材时,既 不应只注重演出效果,只图“热闹”;也不应只顾思想性,故事与情节不吸引人,过于“冷 静”应做到“冷热相济”音乐剧尤其如此如果故事不好看,音乐不好听,观众会坐不下 去;如果故事没有思想深度,音乐没有戏剧性表达,观众则会不满足中国戏曲里的优秀之作, 皆是既好看好听,又有所思所想的蒲松龄在《聂小倩》中讲述了这样的故事:书生宁采臣借 宿兰若寺,遇女鬼聂小倩小倩以色、财诱采臣而不得,采臣却为她埋了遗骨,她为采臣的正 直、善良感动为报恩,她随采臣回家,开始一段人鬼佳话……这个故事讲的是“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关山不满足于这样道德说教的主题,他要赋予这个古老的故事具“时代精神”的 表达于是故事被这样改写:书生宁采臣是一个“儒家”好男人他自诩: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鬼魅们却偏要捉 弄采臣,女鬼们勾引采臣未果,派出了“能勾魂”的小倩小倩自荐枕席、馈赠金银,甚至索 命,却遇上了个“不贪财、不贪色、不贪生”的采臣,不由生了好感小倩讲了自己的身世, 采臣自告奋勇帮她收拾遗骨小倩感动之下,愿以投胎的机会换一日阳寿,与采臣作一夜夫妻 一夜偷欢后,小倩去往十八层地狱采臣追问如何才能与小倩重逢,母夜叉告诉他:你若有心 与她重逢,但能持刀自尽殉情宁采臣举起手中宝剑——这个“不贪财、不贪色、不贪生”的 堂堂男人——却在最后一刻,松开了手中宝剑改编后的剧本叙事节奏很快,如戏曲叙事一般,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剧情跌宕起伏、极 具戏剧悬念与张力但这个“热闹、好看”的故事,也不乏深刻的立意老故事”被赋予了 “新结局”,也有了新的主题: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聂小倩”,但我们都只是“宁采臣”, 无论对待爱情,还是梦想音乐剧《聂小倩与宁采臣》塑造了四个人物形象:书生宁采臣、女鬼小倩、剑客燕赤霞以 及老鬼母夜叉原著中,宁采臣是正直、善良的道德典范,最终也“好人有好报”。

      小倩虽是女鬼,曾经 的作恶皆是被迫,得好人帮助后,便倾力报恩,最终亦得善终剑客燕赤霞是正义的化身,他 以降妖除魔为己任,保一方平安,也重情重义母夜叉则是丑恶、自私、卑劣的反面人物,她 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惜使用阴谋诡计到处害人在音乐剧《聂小倩与宁采臣》中,宁采臣与聂小倩这两个人物形象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 剧本对宁采臣的出场是这样描写的:【宁采臣开腔介绍自己,言语、意态都显得很骄傲,极力抑制的骄傲宁采臣(唱):我是宁采臣,一介书生,方正自重,少年老成为人处世,说话讲信用不贪色,不贪财,不贪生,宁采臣被描写成一个被“儒家教义”教化出来的“好男人”可就是这样一个好男人,在 小倩为了与他一夜偷欢而下了“十八层地狱”后,在母夜叉告诉他只要“自尽殉情”便可与爱 人重逢时,他却——【众鬼魅注目,宁采臣迟迟没有把剑捅进自己的身体突然,一声惊天霹雳,宁采臣一个 激灵,宝剑从手中掉下,落在了他的脚边这一刹那,所有的气势和期望都已经随宝剑掉落, 颓散如尘这个人物凝结了关山对当下生活的深刻思考和辛辣嘲讽:在“唯利是图”的今天,人们虽 然也在谈理想,但到了真正要为理想而奉献和牺牲的时候,却都在计算代价当然,这不是彻底的悲观。

      在聂小倩这个人物身上,凝结着我们的期望:一个女鬼,一个 曾经在人间遭受过那么多侮辱和损害的女人,一个理应绝望而仍对生活怀有希望的女人,在再 一次面对爱情时,即使知道结局也许仍是不堪,还愿赴汤蹈火,为爱自我牺牲!无论对爱情, 还是对理想,人应该有这样的精神!小倩是一个闪耀着理想主义光辉的人物,她明知自己为爱付出,未必会得到回报,也依然 决绝地爱,决绝地付出与牺牲:小倩(唱):什么责罚,什么劫难,阎王啊,我知道,你还有别的手段不必试探,不用相劝,我的痴,我的贪,我犯下的罪我承担阎罗(犹豫的,唱):如此这般,如此这般,如此这般,你怕是要 小倩 小倩(毅然决然的,唱):我情愿……阎罗(唱):去往十八层地狱的苦海无边,永不能超生投胎的深沉黑暗小倩(唱):我情愿……这种反讽的意味亦在另外两个人物形象中体现:母夜叉不再是原著中那个凶穷极恶的老鬼 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母亲”,一个对女儿充满了爱、又处处都不放心的操心的“母亲”她 摄人魂魄的一面被淡写,而她对小倩如母亲般的关爱被放大燕赤霞则被描写成了那个时代的 “公知”——自以为正义,自以为掌握了知识,掌握了话语权,于是处处教导别人该怎么做人 该怎么做事,而事实上,他却什么也做不了。

      在剧本中,鬼被赋予美好的品质,而人却值得好 好反思故事亦从热闹的“男欢女爱”,讲到了深刻的“人生大义”《聂小倩与宁采臣》的音乐与剧本、剧诗高度融合,可谓:“戏”都写到了音乐里这部 剧台词较少,除了必要的交代以及唱段之间的衔接,几乎所有的戏都写在了歌词里这就对音 乐创作提出了较高要求,它要求音乐应在剧本基础上,有音乐的“戏剧性”结构;音乐要塑造 人物形象,音乐要兼顾叙事与抒情,音乐更要把握整部剧的戏剧节奏和气氛总的来看,本剧的音乐创作在把握戏剧节奏和气氛上是成功的本剧音乐的节奏处理与戏 剧情势是高度一致的如:一幕一场的《见鬼》,全剧的开场曲,音乐节奏很快,达每分钟三 百拍以上;其旋律朗朗上口,却显得有一些飘飘然此时的其剧情为:书生宁采臣在“骄傲” 的自述中,突然间“见了鬼”!而经过了《玲珑》,一段以京剧的音乐元素写就的人间生活 “浮世绘”后,一幕三场的《小倩》节奏明显舒缓了下来此时的剧情是:鬼魅们轮番勾引采 臣,未果,小倩出场而到了一幕的终曲《破晓》,节奏又骤然加快,营造出紧张的戏剧气氛 这时相应的剧情是:天亮了,小倩还未杀采臣,母夜叉与鬼魅们杀来了,小倩为采臣求情!我认为,本剧每个人物的音乐形象是鲜明的。

      剧中四个主要角色,每个角色的唱段都有其 独特的音乐动机根据宁采臣音乐动机写就的“心如明镜,我又何惧妖精;心存菩提,我何处 惹尘埃;不贪色不贪财不贪生……”,多次出现,凸显了这个人物的性格而根据聂小倩的音 乐动机所作的旋律在《小倩》《家园》以及主题曲《贪念》中数次出现,成为这个人物的“音 乐主题”燕赤霞的音乐,庄严中透着滑稽母夜叉的音乐,则既有强势的一面,又有慈爱的 一面同时,这个剧的音乐风格亦颇为鲜明,其中尤以《玲珑》《贪念》最为典型在这部剧的 创作中,三宝格外重视音乐的“民族性”他说:“我一直在尝试创作有别于欧美音乐剧气质 和风格、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剧《聂小倩与宁采臣》这部剧完全取材于中国,是其创作的 最古典的作品,也可以说是他的中国音乐剧追寻之路上的一个里程碑这部剧中,三宝充分运 用了京剧、民间小调以及极具东方色彩的中国音乐语汇来融入创作,其音乐风格鲜明,与故事 相得益彰,写出了“中国气韵”在我看来,音乐剧《聂小倩与宁采臣》的剧本与音乐创作都做到了“冷热相济”关山的 剧本删掉了繁冗的线索和人物,加快了叙事节奏;改写了人物,使之具备了“现代性”;颠覆 了故事的结尾,使立意更为深刻故事好看了,思想也更有深度了。

      三宝的音乐则兼顾了戏剧 性和可听性,有几个曲目都具有被传唱的潜质,尤其是主题曲《贪念》,旋律娓娓动听,具有 被广泛传唱的可能当然,本剧的剧本与音乐创作也并非尽善尽美譬如,从叙事节奏上来看 一幕的《玲珑》一场显得略长,而二幕的《夜奔》则显得有些冗余从全剧的节奏来看,这一 场如果删掉,应更为紧凑和精彩二、“兼收并蓄”——导演构思在西方音乐剧舞台上,“写实美学”的运用仍是主流而在《聂小倩与宁采臣》的创作中 我以“写意美学”作为二度创作的基本原则写意,不仅是中国书画的美学传统,也是中国戏 曲的美学原则在这部音乐剧里,“简洁”成为二度创作中的基本原则中国的戏曲舞台上, 因为强调舞台演出的“假定性”,从来都是“以少胜多”的本剧的角色设置就是简洁的四 个主要角色——聂小倩、宁采臣、燕赤霞、母夜叉,其中燕赤霞还兼说书人与阎罗八个群众 角色——“鬼魅”这八个演员,一会儿是“女鬼”,一会儿是“酒客”,一会儿是“乡邻” 一会儿是“冤魂”全剧场景亦为数不多:郊野、客栈、家园、地狱场景虽简洁,但舞美呈现却不可单调乏 味因此舞美设计取“大写意”的原则全剧的舞台美术形象应简洁、洗练,富有韵律与节奏 既能提供灵活多变的表演空间,也能赋予舞台空间独特的美感。

      最终,舞美设计以简练至极的 几何线条设计了“玲珑客栈”、“家园”,以可移动的半透、有肌理的纱幕设计了“郊野”, 以猩红的、锥子般的立体形象设计了“地狱”,总的美学原则得以呈现舞台美术所提供的表演空间是具有假定性的,“虚”的但是,每个场景对于角色们来说 确是活生生的,是“实”的在音乐剧《聂小倩与宁采臣》的排演中,关于如何处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