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课桌有多长.doc
4页二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第1课导学稿执笔人: 毛永娥 审核人员: 王亚丽 年 月 集 体 备 课备注栏【课 题】:课桌有多长【教材分析】测量长度是指运用工具将被测物体长度与已知长度比较,从而得出测量结果的过程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长短”,并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理解“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本课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的意识 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及厘米的实际意义,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的意识 3.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及厘米的实际意义,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1、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2、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估测和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尺子【课时划分】: 一 课 时【教学过程】:一、 预习检测: 1,量一量数学书有多宽 2、量一量文具盒有多长二、 合作探究: (1) 导学释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 课件演示:动物学校新买来一些课桌,小白兔回家后高兴地告诉了妈妈,兔妈妈问:“你们买的课桌有多长呀?”小白兔摇摇头说:“我可不知道。
第二天,他就去问他的好朋友小猴子,小猴子说:“这还不简单说完,就一一地量了起来 同学们,如果小白兔去问你,你能用什么方法说明课桌有多长呢? (反思此环节没有采用书上提供的素材,而是以低年级学生更为喜欢的小动物创设情境,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愿望 (2) 展示点拨认识厘米:1、说一说: (1)请同桌两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工具量,然后共同量一量你自己的课桌有多长 (2)学生汇报学生可能会说:6枝铅笔长、3个文具盒长、4长„„) (3)讨论:大家的桌子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你们说的数却不同?要使量得的结果一样,怎么办? 师:看来,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那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呢? 2.找一找 (1)认识刻度尺 ①观察:尺子上都有些什么? ②学生汇报,并试着说一说尺子上的数表示什么意思 ③教师补充 3、认识1厘米 师: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几厘米?用字母怎样表示?(学生试说,教师纠正 师:请你在尺子上找一找,还有几刻度到几刻度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同桌互说 ②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
a.用尺子上的1厘米比一比,图钉大约有多长?并说说你的方法 (强调: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图钉,看图钉的另一端对着的数最接近几,图钉的长度大约就是几厘米) b.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操作: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夹住图钉,再轻轻地抽出图钉,指肚之间的缝隙大约就是1厘米) ③练一练 a.判断:够1厘米吗?(如:铅笔盒、书、本等的厚度 b.找一找:什么东西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厘米? (3) 拓展反馈 认识几厘米 : ①数一数:从0刻度到2刻度之间有几个1厘米,是几厘米?从3刻度到7刻度是几厘米? ②打手势:4厘米大约有多长?7厘米大约有多长?10厘米大约有多长? (同桌互评 估计大约是几厘米?(如:书的厚度,小棒、铅笔的长度等 请几名同学分别量出这几种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并注意测量的方法 第14页量一量,第15页1,2,3 三、小结点评:如果以厘米为单位去量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去量特别远的距离,你们觉得方便吗?因此,我们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如果测量比较长的距离用厘米作单位,就很不方便了,今后我们还要学习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
【板书设计】: 课桌有多长 尺子 笔【教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