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3议论文阅读 考点3:辨析论证方法体会论证作用(过关测试)(含解析).doc
14页专题13 中考复习之议论文阅读(过关测试)考点3:辨析论证方法,体会论证作用题型一:分析论证方法及作用一、(2021·西藏·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下面小题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①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的价值追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精神,体现的都是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正是这种家国休戚与共的使命感、责任心,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助力中华文脉薪火相传②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倚靠,家与国从来都不会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彼此支撑③爱国先爱家古代选拔官员,注重的是“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正所谓,“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在家尽孝、家道和顺,当一个人“私德”无瑕疵,才经得起考验和诱惑,担得起大任和重托④爱国更爱家,没有国,家又如何圆满?“家就是岛,岛就是国,我会一直守到守不动为止王继才和妻子王仕花守卫开山岛32年,“民的本分,兵的责任”充分诠释出许党报国的心中大爱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走向爱国爱民、匡扶天下,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让小家更加幸福,让社会更加和谐,让国家更加昌盛。
⑤家庭建设满怀“国富民强”之心,国家建设托举“家国天下”之志,家国情怀所通达的,正是万家灯火、国泰民安浓烈的家庭亲情贯穿于炽热的国之大爱,激发出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勤于实干、善于作为的不竭动力,这样的家风令人赞赏今日之中国,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乡村振兴号角嘹亮,全面小康越来越近,改革开放气势如虹,高质量发展阔步前行,圆梦的舞台无比广阔,呼唤每个人、每个家庭奋发进取、勇做新时代追梦人⑥“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是中华文化印刻在每个人身上的特有情愫,也是我们骨子里永不改变的血脉基因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请分析文章画线句子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3.请简要分析②~④段的论证思路 4.下列事例最适合作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A.28岁的志愿军战士杨根思,率领全排士兵与美军激战,击退敌人8次进攻,坚持到最后一刻。
B.卓嘎、央宗姐妹扎根在祖国边陲,几十年如一日续写着从父辈开始的“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守边故事C.杭州一外卖小哥在街头看到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马上停下电瓶车,搀扶着老人过马路D.卓玛从小梦想成为优秀的特种兵,后来以新兵第一名的成绩入选女子特战队她认为,只要人不倒下,就要坚持下去答案】1.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家国情怀(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2.运用了道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历史先贤的名言,有力地论证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每个人的成长和生活都与家国紧密相连)的观点3.首先论证了家与国的关系,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倚靠,它们相互联系;其次列举古代选拔官员注重家风的例子(举例论证),证明了“爱国先爱家”这一观点;最后论证了爱国更爱家,有国,家才能圆满的观点4.B【解析】1.此题考查提炼或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的能力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作答时,要在理解文章的论证层次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题目(或论题),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进行分析和提炼依据文章的标题“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文章第①段“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结尾“家国情怀是中华文化印刻在每个人身上的特有情愫,也是我们骨子里永不改变的血脉基因”等内容,可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为: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家国情怀。
2.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常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使用论证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论证观点,因而在解答论证方法作用时,要紧扣文章的论点或分论点分析作答文章第①段的语句“‘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的价值追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精神”,引用历史先贤的名言,运用的道理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论证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的观点使论证更具权威性,让人更信服3.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分析作者论证思路,要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各部分所写的内容,分析出观点、论据、运用的论证方法,然后对内容概括作答首先,文章第②段阐述了“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倚靠,家与国从来都不会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彼此支撑”的观点;其次,文章第③段列举古代选拔官员注重家风的事例,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述了“爱国先爱家”这一观点;文章第④段列举了王继才和妻子王仕花守卫开山岛32年的事例,论证了爱国更爱家,有国,家才能圆满的观点4.考查论点(观点)与论据的关系论点(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论据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本文阐述的观点是:我们要有家国情怀A.事例更多地表现志愿军战士杨根思的英勇杀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不能充分证明论点;B.“卓嘎、央宗姐妹守边故事”表现了“家国情怀”,能证明论点;C.“杭州一外卖小哥搀扶老人过马路”表现的是爱心,不能证明论点;D.“卓玛的事例”阐述的观点是人要为梦想而坚持不懈,不能证明论点;故选B二、(2021·辽宁鞍山·中考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敢于推翻自己宛江平①据传苏轼有一次去拜访王安石,正巧赶上他外出没在屋苏轼看到桌上留有“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的诗句,使提笔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后来苏轼被贬到南方某地,一天,闲来无事的他听见天上有只鸟叫声奇特,便问这是什么鸟,当地人回答:“明月鸟过了不久,他又在庭院中看见经常有一些黄色小虫钻进花心,便问当地人这虫叫什么名字,当地人回答:“黄犬虫苏轼想起改诗的事,不禁汗颜②可见,苏轼是敢于推翻自己的其实,敢于推翻自己,是不容易的,不过这是可以修炼达成的事如果悟得其中的奥妙,必将受益无穷③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未经自省的人生没有意义”善于自省,才能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理清自己的优长短处,进而勇于推翻自己这对一个人的成长成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④很多时候,否定别人容易,推翻自己很难不敢于“自我否定”或者不愿意“自我否定”的人,不能正视自身缺点短板,就可能满足于一时的成绩,很难取得长足进步,甚至功亏一篑,走向绝境。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生在世,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也不可能一直处于低谷每个人要成长、成才、成功,要领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就应该在不断推翻自己、完善自己中披荆斩棘、奋斗到底⑤推翻自己并非全盘否定自己,而是改造旧我、打造新我、提升自我做任何事情都应从现实出发倘若效果达不到预期,或者方向出现了偏差,停下来就是止损,退回去就是进步掩耳盗铃、讳疾忌医、一意孤行,甚至用错误掩盖错误,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⑥推翻自己,需要直面问题的勇气、知过不讳的胸襟和精益求精的品质孟子云:“人恒过,然后能改著名作家熊召政精心创作完《张居正》第一卷后,不料遭到编辑退稿对此他一时难以接受,于是把书稿送给三个朋友看结果没有一个人说“这本书好看”,其中一位更是直言:“你那是学问书,拿来给我看做什么面对这些善意的批评,熊召政痛下决心,全部推翻重写,才有了后来这部广受好评的佳作⑦总而言之,一个人只有敢于推翻自己,才能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与成长吃老本”长不了新本事,“走老路”到不了新地方,“重复昨天的故事”难以铸就明天的精彩身处新时代、迈入新阶段、建功新征程,必然伴随着新的复杂环境和风险挑战只有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刷新思维理念、创新工作方法,经常让自己的头脑“换代”,始终跟上时代节拍,方能在变动不居的世界中推翻自己、找到自我、实现自我。
选自《共产党员》,有改动)(1)找出选文的中心论点 (2)写出选文第③段加点字“这”指代的内容 (3)选文第⑥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