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章 萜类与挥发油.docx
18页第六章萜类与挥发油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 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 单萜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数为( )A. 10 个 B. 15 个 C. 5 个D. 20 个 E. 25 个2. 挥发油中的萜类化合物主要是( )A. 二萜类 B.二倍半萜类 C.单萜和倍半萜类D.小分子脂肪族化合物 E.挥发性生物碱3. 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是( )A•游离的萜类化合物 B.与糖结合成苷的萜类化合物C. 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 D.皂苷类化合物E.单糖类化合物4. 可(或易)溶于水及乙醇,难(或不)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是( )A. 游离的单萜类化合物 B.游离的倍半萜类化合物C. 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 D.游离的二萜类化合物E.大分子脂肪族化合物5. 通常以树脂、苦味质、植物醇等为存在形式的萜类化合物为( )A. 单萜 B.二萜 C.倍半萜D. 二倍半萜 E.三萜6. 即能溶解游离的萜类化合物,又能溶解萜苷类化合物的溶剂是( )A.乙醇B.水C.氯仿D.苯E. 石油醚7. 非含氧的开链萜烯分子符合下列哪项通式()A.(明)nDfn8.二萜类化合物具有()B.(C5H8)n&叫C. (5C8H) nA. 两个异戊二烯单元D. 五个异戊二烯单元B. 三个异戊二烯单元E. 六个异戊二烯单元C. 有四个异戊二烯单元属于(9.A. 开链单萜 B.单环单萜C-双环单萜 。
双环倍半萜E.异戊二烯10. 能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合物是()A.具有双键、羰基的化合物 B.具有醇羟基的化合物C. 具有醚键的化合物 D.具有酯键的化合物E.具有酚羟基的化合物11. 组成挥发油的芳香族化合物大多属于( )A.苯丙素衍生物B. 桂皮酸类化合物C. 水杨酸类化合物D. 色原酮类化合物 E-丁香酚12. 挥发油如果具有颜色,往往是由于油中存在( )A.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 B.莫类化合物或色素C. 小分子脂肪族化合物 D.苯丙素类化合物E-双环单萜类化合物13 .组成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 )A.脂肪族化合物 B.芳香族化合物C. 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 D.某些含硫和含氮的化合物E. 三萜类化合物14.组成挥发油的芳香族化合物大多具有()A. 6C-3C的基本碳架 B.异戊二烯的基本单元C. 内酯结构 D.色原酮的基本母核E. 6C—3C—6C的基本碳架15 .鉴别挥发油时,一般先测的物理常数为( )A.相对密度 B.旋光度 C.折光率D. 比重 E.沸点16. 区别油脂和挥发油,一般可采用( )A.升华试验 B.挥发性试验 C.泡沫试验D. 溶血试验 E.沉淀反应17. 在含氧单萜中,沸点随功能基极性不同而增大的顺序应为( )A.醚〈酮〈醛〈醇〈羧酸 B.酮〈醚〈醛〈醇〈羧酸C. 醛〈醚〈酮〈醇〈羧酸 D.羧酸〈醚〈酮〈醛〈醇E. 醇〈羧酸〈醚〈醛〈酮18. 溶剂提取法提取挥发油,一般使用的溶剂为( )A.乙醇 B.石油醚 C.醋酸乙酯D. 酸性水溶液 E.碱性水溶液19. 如果挥发油中既含有萜烯类,又含有萜的含氧衍生物,在用薄层色谱展开时,常常采用( )A.上行展开 B.下行展开 C.径向展开20.D. 单向二次展开E. 单向多次展开C .小分子游离香豆素D. 小分子游离苯醍类水蒸汽蒸馏法能用于下列除哪项化合物以外的的提取( )A.挥发油B. 挥发性生物碱21.A.低温长时间振摇B. 低温短时间振摇C.高温短时间振摇D.低温下振摇,与时间无关E. 生物碱的盐利用亚硫酸氢钠加成反应分离挥发油中羰基类化合物,要求的反应条件是()22.23.24.A.双键的数目C-双键的顺反异构E.含氧官能团的种类 挥发油不具有的通性有(A.特殊气味D.稳定性分离挥发油中的羰基成分B.挥发性B.D.双键的位置双键的有无C,几乎不溶于水E,具有一定的物理常数常采用的试剂为()A.亚硫酸氢钠试剂B, 三氯化铁试剂C. 2%高锰酸钾溶液D. 异羟肟酸铁试剂E. 香草醛浓硫酸试剂E. 短时间振摇,与温度无关在硝酸银薄层色谱中,影响化合物与银离子形成m-络合物稳定性的因素不包括( )25.采用薄层色谱检识挥发油,为了能使含氧化合物及不含氧化合物较好地展开,且被分离 成分排列成一条直线,应选择的展开方式为()A.径向展开D.双向二次展开B.上行展开C.下行展开E. 单向二次展开26.挥发油薄层色谱后,一般情况下选择的显色剂是()A.三氯化铁试剂B.香草醛-浓硫酸试剂C.高锰酸钾溶液D.异羟肟酸铁试剂E. 2,4-二硝基苯肼试剂27 .具有挥发性的化合物( )A.紫杉醇B.穿心莲内酯C.龙胆苦苷D.薄荷醇E.银杏内酯28.昔兀具有半缩醛结构的是()A.强心苷B.二萜皂苷C.甾体皂苷D.环稀醚萜苷E.蒽醍苷29.卓酚酮不具有的性质是()A .酸性强于酚类B .酸性弱于羧酸类C .溶于60〜70%硫酸D.与铜离子生成绿色结晶E.多具抗菌活性,但有毒性30.奥类所不具有的性质是()A.与FeCl3呈色 B.能溶于60%硫酸 C.与5%漠/CHC13呈色D.呈现蓝色、紫色或绿色 E.能溶于石油醚31 .具有抗疟作用的倍半萜内酯是()A.莪术醇 B.莪术二酮 C.马桑毒素D.青蒿素 E.紫杉醇32. 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的优点不包括()A.提取效率高 B.没有污染C. 较常规提取方法成本低、设备简便D. 可用于提取性质不稳定的挥发油E. 缩短提取流程(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 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萜类化合物的分类依据不是()()A.分子中含有的异戊二烯单位数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B.( )( )氮原子的结合状态C•分子中是否具有6C-3C骨架E.含氧官能团的种类D.结构中有无碳环及碳环的数量2.一般具有挥发性的成分是()( )()(A.二萜类B.单萜类C.倍半萜类E.二萜内酯类3.D.三萜苷类萜苷类化合物提取、纯化常采用的方法有()()( )4.5.A.溶剂法D.水蒸汽蒸馏法B.E.活性炭吸附法升华法C.大孔树脂吸附法非苷萜类化合物的提取溶剂可选用(A.酸性水溶液)( )(B.碱性水溶液C.乙醇D.氯仿E.甲醇能利用加成反应进行分离、纯化的有()()()( )A.具有双键的萜类化合物B.具有醇羟基的萜类化合物C.具有羰基的萜类化合物D.具有醚键的萜类化合物E. 具有内酯键的萜类化合物6.在萜类化合物的分离中,可利用的特殊官能团有( )( )( )( )( )A.内酯键B-双键C.羰基D.碱性基团E .酸性基团7.碱溶酸沉法适用于分离()( )( )( )( )A. 具有内酯键的萜类化合物与不具有内酯键的萜类化合物B. 具有内酯键的萜苷类化合物与不具有内酯键的萜苷类化合物C. 具有内酯键的萜类化合物与不具有内酯键的萜苷类化合物D. 具有内酯键的萜类化合物与不具有内酯键的萜类及其它化合物E. 具有羰基的萜类化合物与不具有羰基的萜类化合物8.属于单萜类化合物的是()()(B.E.C.O9.不属于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的为)B.O10. 萜类化合物在硅胶色谱柱上,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梯度洗脱时,洗脱规律为()()()()()A•化合物的极性越大,洗脱速度越快 B •化合物的极性越大,洗脱速度越慢C•化合物的极性越小,洗脱速度越快 D.化合物的极性越小,洗脱速度越慢E.化合物的极性与洗脱速度无关11. 挥发油中脂肪族、芳香族和萜类的含氧衍生物包括()()()()()A.醇、酚 B.醚 C.醛酮D.酸 E.酯和内酯12. 常用于分离、鉴定挥发油的色谱法为()()()()()A.硅胶吸附色谱法C.气相色谱法E.大孔吸附色谱法B.氧化铝吸附色谱法D.离子交换色谱法13. 薄荷油所含的成分有()(A.薄荷醇C.醋酸薄荷酯E.槲皮素14. 挥发油主要存在于植物的())()()()B.藁本内酯D.薄荷酮()()()()A.腺毛D.分泌细胞或树脂道15 •挥发油的存在形式有()(A.油滴状态D.与粘液质、树脂共同存在B.油室 C.油管E.导管)( )( )( )B.盐的形式 C.苷的形式E.分子复合物的形式16. 挥发油易溶的溶剂有()(A.石油醚D.乙醚17. 能用于挥发油鉴别的物理常数有)( )( )( )B.苯 C.水E.氯仿()()()()()A.酸值 B.比重 C.比旋光度D•折光率 E.熔点18.挥发油氧化变质后,一般的现象有()()()()()A.颜色变深 B.比重增大 C.聚合形成树脂样物质D.失去挥发性 E.气味改变19.挥发油中各组分与结构有关的因素包括()()()()()A.碳原子数不同 B.含氧官能团极性不同C. 是否具有双键 。
双键数目不同E.是否形成环状20. 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包括()()()()()A.水蒸汽蒸馏法 B .溶剂提取法C. 冷压法 D.油脂吸收法E.超临界流体萃取法21 .挥发油组成成分有()()()()(A.环烯醚萜B.脂肪族小分子C.芳香族化合物D.单萜E.倍半萜22 .挥发油具有的通性有(( ( ((A.特殊气味B.挥发油C.几乎不溶于水D. 稳定性 E.具有一定的物理常数23.下列化合物属于单萜的有( )D. choh o-gicC.o二、 名词解释1. 萜类化合物2 .挥发油3. 精油4. SF/SFE:5. 脑三、 填空题1. 低分子量和含功能基少的萜类,常温下多 态,具有 性,能随水蒸气蒸馏随着分子量的增加、功能基的增多,化合物 性增大,沸点也相 应 2. 青蒿素是过 倍半萜,系从中药青蒿中分离得到的 有效成分3. 卓酚酮类是一类芳香单萜,其酚羟基由于邻位羰基的存在,酸性 于一般酚羟基、 于羧基4. 萜类是一类有天然烃类化合物,由两个或两个以上 分子聚合而成,符合 通式5. 挥发油是存在于 中一类可随水蒸气蒸馏得到的与水不相混溶的挥发性6. 萜类的主要分类法是根据分子中包含 单位数目进行分类。
二萜由—个碳组成7. 某些挥发油在低温条件下,析出固体成分,此固体习称为如薄荷醇也 称8. 含有醛基的挥发油成分可以用 反应给以分离,含有醇类成分的挥发油成分可以用 法与其它成分分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