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稀土元素的分离方法.docx
3页稀土元素的分离方法目前,除Pm以外的16个稀土元素都可提纯到6N(99.9999%)的纯度由稀土精矿分解 后所得到的混合稀土化合物中,分离提取出单一纯稀土元素,在化学工艺上是比较复杂和困 难的其主要原因有二个,一是镧系元素之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十分相似,多数稀土离 子半径居于相邻两元素之间,非常相近,在水溶液中都是稳定的三价态稀土离子与水的亲 和力大,因受水合物的保护,其化学性质非常相似,分离提纯极为困难二是稀土精矿分解 后所得到的混合稀土化合物中伴生的杂质元素较多(如铀、钍、铌、钽、钛、错、铁、钙、 硅、氟、磷等)因此,在分离稀土元素的工艺流程中,不但要考虑这十几个化学性质极其 相近的稀土元素之间的分离,而且还必须考虑稀土元素同伴生的杂质元素之间的分离现在稀土生产中采用的分离方法:(1)分步法从1794年发现的钇(Y)到1905年发现的镥(Lu)为止,所有天然存在的稀土元 素间的单一分离,还有居里夫妇发现的镭,都是用这种方法分离的分步法是利用化合物在 溶剂中溶解的难易程度(溶解度)上的差别来进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的操作程序是:将含有 两种稀土元素的化合物先以适宜的溶剂溶解后,加热浓缩,溶液中一部分元素化合物析出来 (结晶或沉淀)。
析出物中,溶解度较小的稀土元素得到富集,溶解度较大点的稀土元素在溶 液中也得到富集因为稀土元素之间的溶解度差别很小,必须重复操作多次才能将这两种稀 土元素分离开来,因而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全部稀土元素的单一分离耗费了100多年, 一次分离重复操作竟达2万次,对于化学工作者而言,其艰辛的程度,可想而知因此用这 样的方法不能大量生产单一稀土2)离子交换法由于分步法不能大量生产单一稀土,因而稀土元素的研究工作也受到了阻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原子弹研制计划即所谓曼哈顿计划推动了稀土分离技术的发 展,因稀土元素和铀、钍等放射性元素性质相似,为尽快推进原子能的研究,就将稀土作为 其代用品加以利用而且,为了分析原子核裂变产物中含有的稀土元素,并除去铀、钍中的 稀土元素,研究成功了离子交换色层分析法(离子交换法),进而用于稀土元素的分离离子交换色层法的原理是:首先将阳离子交换树脂填充于柱子内,再将待分离的混合稀 土吸附在柱子入口处的那一端,然后让淋洗液从上到下流经柱子形成了络合物的稀土就脱 离离子交换树脂而随淋洗液一起向下流动流动的过程中稀土络合物分解再吸附于树脂上 就这样,稀土离子一边吸附、脱离树脂,一边随着淋洗液向柱子的出口端流动。
由于稀土离 子与络合剂形成的络合物的稳定性不同,因此各种稀土离子向下移动的速度不一样,亲和力 大的稀土向下流动快,结果先到达出口端离子交换法的优点是一次操作可以将多个元素 加以分离而且还能得到高纯度的产品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能连续处理,一次操作周期花 费时间长,还有树脂的再生、交换等所耗成本高,因此,这种曾经是分离大量稀土的主要方 法已从主流分离方法上退下来,而被溶剂萃取法取代但由于离子交换色层法具有获得高纯 度单一稀土产品的突出特点,目前,为制取超高纯单品以及一些重稀土元素的分离,还需用 离子交换色层法分离制取一稀土产3)溶剂萃取法利用有机溶剂从与其不相混溶的水溶液中把被萃取物提取分离出来的 方法称之为有机溶剂液-液液萃取法,简称溶剂萃取法,它是一种把物质从一个液相转移到 另一个液相的传质过程溶剂萃取法在石油化工、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和分析化学方面应 用较早但近四十年来,由于原子能科学技术的发展,超纯物质及稀有元素生产的需要,溶 剂萃取法在核燃料工业、稀有冶金等工业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国在萃取理论的研究、 新型萃取剂的合成与应用和稀土元素分离的萃取工艺流程等方面,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溶剂萃取法其萃取过程与分级沉淀、分级结晶、离子交换等分离方法相比,具有分离效果好、生产能力大、便于快速连续生产、易于实现自动控制等一系列优点,因而逐渐变成分离大量 稀土的主要方法。
溶剂萃取法的分离设备有混合澄清槽、离心萃取器等,提纯稀土所用的 萃取剂有:以酸性磷酸酯为代表的阳离子萃取剂如P204稀土萃取剂、P507稀土萃取剂,以 胺为代表的阴离子交换液N1923和以TBP、P350等中性磷酸酯为代表的溶剂萃取剂三种 这些萃取剂的粘度与比重都很高,与水不易分离通常用煤油等溶剂将其稀释再用萃取工 艺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萃取、洗涤、反萃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