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课标版初中语文课件《老子》五章.ppt

31页
  • 卖家[上传人]:清晨86****784
  • 文档编号:265650975
  • 上传时间:2022-03-1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93K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老子五章 老子道家学术,孕育三千年的中国心灵鸡汤,助您洗涤心灵老子是一位出色的智者,他所撰的道德经是一个知识宝库,内藏的哲理使不少迷茫的心灵得到解脱,几年前的纽约时报把老子列为古今十大作家之首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后),春秋时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dn),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相传他母亲怀了七十二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曾做过东周王朝的“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晚年辞官归隐 老子学问渊博,相传孔子曾向他问礼,受益颇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 老子其人 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原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 这是一本微妙令人费解的书,文笔极其隐晦,可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书中主要概念是“道”道的大体意思是:“自然”或“自然法则”“道法自然”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其文(自读第20页“阅读指南”之“老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道家认为:人不应该与道作斗争,而应服从道,按道来办事积极追求得到权力与其说是不道德的,倒不如说是愚昧无知和徒劳无益的道是不可消灭的,人们在生活中应力求顺道而行道家学者指出水是无限柔软的,它驯顺地流向最低点,甚至对最弱的力也不加抵制,但是它却是不可毁灭的,而最硬的岩石是最终会被磨掉的对个人来说,通常应提倡纯朴和自然,应避免使用暴力,如同避免一切追名逐利的行为一样人们不应该寻求改造世界,而应该尊敬世界对政府来说,稍有消极的政策,通常也是最英明的政策规章繁冗,通过更多的法律或严厉施行旧法律,通常会使事情弄得更糟高税赋、雄心勃勃的政府计划和发动战争,这一切都是与道教哲学的精神背道而驰的 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宇宙是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让人民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老子的历史观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

      创作背景 春秋时期,西周那种邦国分封制度已被打破,周王室地位衰微,无力掌控、约束各诸侯国各诸侯国致力于武力征伐,争强图霸天下争战不断,动荡不安而诸侯国内部的矛盾又凸显出来,不少诸侯国的国政被国内公族、卿大夫掌握,公族、卿大夫和国君之间矛盾尖锐,甚至出现了国君被逼出逃、臣子弑君篡国的事情到了战国时期,周天子更是名存实亡几个实力强大的诸侯国都想通过战争吞并其他国家,统一天下,它们之间爆发的战争规模更大,杀人更多 孔子生活在春秋后期,老子和他基本同时而略早关于为政,孔子最看重的是“礼”对于从政者,他提出要“爱人”,要“身正”,即讲求“德治” 老子提倡以“无为”之道治国,要求统治者无事、无欲、好静,顺乎万事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为,让天下百姓也复归于“朴”“静”,像婴孩一般无知无欲与此相联系,老子反对战争 老子反对提倡“仁义”和“礼”,因为在他看来,“仁义”并不是人的天性中本然具有的东西,而“礼”则完全是外在的虚文,适足以助人作伪和“无为”思想相适应,在个人立身处世上,老子也强调柔弱、谦下、自足、不争,认为唯有这样才能全身远害 观其徼(jio)为而不恃(sh)夫(f)唯弗(f)居受国之垢(gu)虽有舟舆(y)什(sh)伯之器不远徙(x)【拓展延伸】 1.“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和论语“无伐善,无施劳”有何异同? 2.“有无相生”表现了很鲜明的辩证思维特点,请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1.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是老子中最高的哲学范畴,含义有:1,构成世界的实体2,创造宇宙的动力3,促使万物运动的规律4,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5,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源,自然界最初的发动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如果说得出,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如果说得出,也就不是永恒的名我们用“无”来命名万物之始,用“有”来命名万物之母所以从永恒的无“中”可以观察宇宙的微妙之处,从永恒的“有”中,可以推知万物的极限这两者是同一来源却各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可以说是玄妙的道理极远啊,极深啊,它是一切微妙的总和 老子设立“道”这一个最高范畴,主要是为了方便阐述其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而已 本章旨在说明:1、道具有不可言说性精深玄妙;2、道是万物的根源和初始,其余的文字都是一个形容词而已 2.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天下的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就无所谓丑了;都知道怎么才算善,就无所谓恶了所以,有无是互相对立而产生,难易是由互相对立而形成,长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高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声由互相对立而和谐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因此,圣人用“无为”去处事,用不言去教导,任凭万物自由生长变化,而不开创它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了万物,而不自以为尽了力,功成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不会失去我还是不懂! 本章总结了自然现象及日常生活经验中矛盾对立依存转化的例子,由此推论出圣人应该遵循的治国之道(无为思想) “生”“为”“功成”正是要人去工作、创建、去发挥能动性,去贡献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 而顺着自然的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据为己有不有”“不恃”“弗居”,即是要消除占有的冲动人类争端的根源,就在于人人扩张自己的欲望,因而老子极力鼓吹“功成而弗居”的精神 怎么看待“清静无为” 人有思想知识情欲作为,有为本是人类生活的自然趋势而有意地不作为以求返于自然原始,实乃违反人之自然天性 无为悖乎人类生活之趋势,逆乎生活创造进步之主流。

      受其影响,国人生活萎靡不振,道家之流毒亦难辞其咎 然叫人减低欲望保养自身,亦可救弊,亦可养人 1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抛弃了聪明智慧,人民才有百倍的利益;抛弃了仁义,人民才能回到孝慈;抛弃了巧和利,盗贼才能消灭以民三条作为文治法度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的认识有所从属:保持单纯、坚守朴素,减少私心,降低欲望,抛弃学问,没有忧愁 具体论述治国主张,反而论述该去除哪些东西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大道,本无仁可言 讲求仁义,表明大道已失 对百姓怀有“仁”也属多事,必然会打扰干涉百姓生活,国家就不宁静 人的天性就讲孝慈不讲仁义,百姓自然能回复到上慈下孝的状态 治国者无欲,则不积聚奇巧器物,“不见可欲,则民心不乱”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孟子 “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李贽 “素”“朴”是没有掺杂人为因素的自然本性,“私”“欲”使人迷失自我本性,这就需要人回到婴儿的天真状态,摆脱贪欲的控制,顺应自然,才能恬然自适,人人为私欲而争斗,则谁也难有安宁舒适之时。

      78.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天下没有比水柔弱的东西,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胜过它的,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弱之所以能胜强,柔之所以能克刚,天下没有人不懂,(就是)没有人肯去做因此,圣人说,承担国家的屈辱,才算是国家的君主;承担国家的灾殃,才算是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话听起来恰像是反话好玄哟!并非要君主真的居下位,是要让百姓觉得君主谦卑,不觉得有有压力,如此可使国家安宁而永保君位夫唯弗居,是以弗去正言相反 意即从反面来表述正面,从否定来表达肯定 如“大成若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待等语中,就是以“缺”“屈”“拙”“讷”等“反”面的词来表达“大成”“大直”“大巧”“大辨”等正面的意思 “正言若反”是老子独特的立言准则,是老子思想的一大特色 以柔克刚的意义及现实运用: 1、“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而以下为基”,教导统治者要谦虚谨慎,民贵君轻 2、韬光养晦,“守雌”、“贵柔”、“知足”,这样就能持久而有韧性,保全自己并转化劣势 3、后发制人、骄兵必败哀兵必胜、胯下之辱、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十年不鸣一鸣惊人、大勇若怯、能屈能伸,等。

      4、清醒冷静的理智态度,是一种中国式智慧 80.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国家小,人民少,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不用生命去冒险,不向远方迁徒虽有车船,没有地方乘坐它;虽有武器,没有地方陈列它使人民再用古代结绳记事的办法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邻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到,而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往来 本阐全面阐述“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和政治措施 总的措施是:弃用各种器具,让百姓安土重迁 具体做法是:不用船车使百姓出行困难,不用武器避免战争,不用文字把事情简单化,让百姓无忧无虑,老死不相往来你同意吗?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与清静无为的政治思想有关回到远古并永远停滞,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也就没有实现的可能总论 老子立说的最大动机,是要缓和人类社会的矛盾而人类冲突的根源,就在于剥削者肆意扩张一己的私欲所以老子提出“无为”“质朴”“无欲”“谦退”“不无”种种观念,莫不是在想求得减少人类占有的冲动 因人的私欲而产生了多少争战和屠杀,有了多少无谓的牺牲,老子说“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这是多么伟大的人道主义,多么深沉的悲悯情怀。

      从此也可知老子具有积极救世情怀,而不一定是消极悲观出世的 他倡导“为而不恃”“弗居”“不争”,是要人们去创造去养育去贡献 他也并不反对人们成就功业,只是反对那种光想出风头占便宜贪利益、无功而争功、有功而居功的行为 老子的“静虚”观念犹给人启迪它表明着人的心灵保持凝聚充实的状态唯有这种心灵,才能培养出高远的心志与天真朴素的气质,才能导引出浓厚了创造能量这对于现代之喧嚣浮华,无异于清醒剂 老子是一位真正的智者,他教人无为、无我、居下、退后、清虚、自然他的思想乍看很难让人接受,因为一般人只能看到事物的正面,而老子却看到了反面;一般人只能看到事物的外表,而老子却看到了内涵老子的思想,扩大了人类文化的广度,增加了深度与韧性他反对无止境的追求物欲的满足,讲求的是精神境界的提升,反对以人为的方式扭曲,主张体法自然,正是化解今日危机的良丹妙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7.2《践行平等》教学课件.pptx Unit 2 School life Integration 课件-2025-2026学年译林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pptx Unit 2 School life Welcome to the Unit 课件-2025-2026学年译林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pptx Unit 1 Friendship (Reading) 课件(一)2025-2026学年译林版(2024)英语八年级上册.pptx 河北大学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第11课 构成网络的基本要素》精品教案.doc 统编版2024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天上有颗“南仁东星”》精品课件5.pptx 统编版2024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带你认识一个不一样的鲁迅.pptx 湖南文艺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第四课《雪花》精品课件.ppt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实数运算中常见的数学思想》专题课件.ppt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精品课件:二、 变阻器.ppt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精品课件:四、电压和电压表.pptx 人教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六章精品课件:第5节 跨学科实践:制作简易调光台灯.ppt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14.3.3 实数的大小比较 能力提升精练.ppt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学习项目一《1 原位和弦的构成与变体》精品课件.pptx Unit 2 School life W power) 课件2025-2026学年译林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pptx Unit 1 Friendship (Welcome to the unit)课件(二)2025-2026学年译林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pptx 河北大学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全一册第四单元《第16课 教育中的“互联网+”》精品课件.pptx 统编版2024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天上有颗“南仁东星”》精品课件2.pptx Unit 2 School life (Grammar) 课件 2025-2026学年译林版(2024)英语八年级上册.pptx 人教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八章精品课件:第1节 电能 电功.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