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精品】专利文献分类的计量分析.doc
5页专利文献分类的计量分析文献部综合处 黄迎燕专利分类是专利文献的内容特征之一,是一种组织、管理和检索专利文献的手段大多数国家的专利文献上标有分类号,这是各国专利局审查员按照专利分类法对发明的技术主题进行分类的结果因此在各国专利局或组织的文献部门中,大量的专利文献并非杂乱无章的堆放,而是经过分类、系统化的整理后收藏专利分类体系是依据各应用科学、技术领域的需要而设置类目以绝大多数国家普遍使用的《国际专利分类法》(IPC)为例,它的第七版约有69000多个类组,技术门类划分之详尽是其他任何一种图书分类法所无法比拟的,更何况国际专利分类法会随着科技发展,每五年修订一次,因此它较全面而客观地反映了国际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一、计量分析专利文献分类的意义:1、专利文献是科学技术成果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以时间为序排列各分类的专利文献时,专利文献便是一部完整的科技发展史但它绝不仅仅是史料记载,每个专利分类下汇集的专利文献量与时间的关系,都可以向人们展示近些年来哪一专业的发明最为活跃?其发展方向是什么?哪一种技术将得以突破?因为专利文献是科学技术成果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专利文献的数量,是专利信息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科学技术知识积累的反映,它的多寡反映了人类发明创造活动的活跃程度,所以文献量的增长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科学技术以及相关事物的现状与前景。
2、科学技术进步与科学知识积累的关系: 科学技术进步和突破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知识的量的不断积累,科学技术理论的不断更新进化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科学的发展既包含量的积累过程,又包括质的变化量的积累”通常表现为知识单元的集聚和科学体系的形成;而“质的变化”则表现为科学体系的结构的变革而“科学革命”,显然是科学知识量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程序而造成知识结构的变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研究领域迅速扩大、学科分支越来越多、科研队伍不断壮大、科研经费大大增加,使科研战线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种科研成果的大量涌现,势必导致记录科技成果和知识的科技文献(如专利文献)的不断增长在科技领域里,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引起科技出版物数量激增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似乎没有理由怀疑:在任何正常的、日益增长的科学领域内,科技文献是迅速增加的,其每隔大约10年至15年时间增加一倍,每年增长约5%-7%3、专利文献的分类体系为技术评价和预测创造了便利的途径和手段:作为科学技术文献的一个分支,专利文献与相应学科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量增长变化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技术的发展优势和所达到的水平,可以反映各学科或技术领域的产生、发展的全过程和未来的趋势,因此通过对某个分类下的专利文献量的分析,可以了解相应学科及专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从而为选择科研课题、确定技术开发或技术引进方案等提供决策依据,所以,专利文献的分类体系为技术评价和预测创造了便利的途径和手段。
人们常常用专利文献数量的增长变化来进行信息分析研究,开展技术引进、开发和预测工作美国TAF曾对一度无人问津、被称为“死”技术的太阳能热水器专利文献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专利申请量及外国人拥有比率均很高因此推断该技术有望成为热门技术,而事实是:1975年至1977年间太阳能热水器终于一跃成为最活跃的技术,为世人瞩目曾经有人利用1977年至1982年美国专利文献,对“用微生物电极进行生化检测”课题,做过专利文献的统计分析,从中可以发现该课题中有不少空白点,象苯丙胺酸、生化需氧量、糖类等测定对象尚缺乏研究,而它们的可测性是必然的,由此可以预见在其后的几年内,对这些技术的研究必将会有所进展还有人曾统计过在涂敷领域中各种技术的历年专利数量变化的情况,从比较中得出流动浸渍技术和电极淀积涂敷技术已从“高峰”点走向衰落,即将被不断走向“高峰”点的其他同类技术所淘汰另据美国TAF统计,在1978年至1980年间,在机械类50个最活跃的小类中,汽车工业方面的专利申请量比例极高,其中又以日本人为最TAF还利用英国德温特公司的数据库,对八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的专利按国际专利分类法进行分类统计,发现英国在工程元件方面的专利居多,加拿大在传送、包装和贮藏方面的专利为最,比利时在医药卫生方面领先,美国、英国、德国和荷兰则在基本电气元件方面并驾齐驱,前苏联专利集中在测量和试验方面,而法国专利是在车辆一般类中率先。
无疑,这种统计结果有助于人们了解某一时期各国科研和开发的重点二、计量分析专利文献的核心分类:然而,专利文献的分类号是各国专利局审查员标识的,它们带有一些人为因素,而且即便是同类技术,由于技术主题保护的侧重不一样,其分类也会有区别但同技术领域的专利文献大部分集中在少数分类中,而有少部分专利文献分散在其他许多分类中就如同科学论文在科技期刊中的分布一样,是不均匀的,少数期刊中“拥挤”着大量的论文,大量的期刊中“稀释”着少量的论文1934年英国文献学家S.C.布拉德福(Bradford)经过大量的分析研究证明文献的分布存在着高度集中与分散的现象,他明确地指出这种倾向:“对某一主题而言,将科学期刊按刊登相关论文减少的顺序排列时,可以划分为对该主题最有贡献的核心区,以及含有与该区域论文数量相同的几个区域每年区域里的期刊数量成1:n:n2……,”这就是为后人所称道的布拉德福定律,即科技文献离散定律我们可以把这一理论应用到专利文献的分类上,将专利文献分为三个区第一区为本技术领域的核心分类,其数量较少,但该领域的专利文献相对集中于该核心分类上;第二区为本技术领域的一般性分类,该区的分类号较多,但每一分类号下集中的专利文献并不多;第三区为本领域相关分类。
对专利文献的检索结果进行分类区域划分,可以科学准确地确定核心分类,为科技人员有的放矢地检索、查阅专利文献提供依据三、专利文献量的增长规律:有了核心分类之后,人们还会关注某分类下专利文献量的增长规律可以利用文献增长定律来研究专利文献增长与时间的函数关系文献增长定律是描述文献数量随时间变化而有规律地增长的定律令F表示文献数量,t表示时间,则文献增长定律的数学表达形式为F(t)=ƒ(t)描述文献增长规律的主要函数有:线性函数、指数函数、逻辑曲线函数等其中以D.J.普莱斯(Price)建立的指数增长定律最为著名:F(t)=aebt,式中:F(t)为某年 (t)的文献累积量;t——时间,以年为单位;a——条件常数,即统计的初始时刻的文献量;e——自然对数的底(e=2.718…);b——时间常数,为文献持续增长率(或称增长系数),即每一年文献的增长率关于指数增长定律,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量就是翻倍时间(d),即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内,文献累计量F1(t1)增加到F2(t2)=2 F1(t1)的时间由指数增长定律可得:F1(t1)=aebt1 , F2(t2)= aebt2; 则2 aebt1 = aebt2,翻倍时间为:d=t2-t1=In2/b由此可知,文献增长的翻倍时间与该文献的增长系数b成反比,b的数值越大,翻倍时间d越短。
翻倍时间d可以用来表征文献量按指数增长的快慢,其值越小,则文献增长的速度越快但应当指出,不同学科的文献增长速度是不同的,有些学科文献量每几年就翻一番,而有些学科的文献量则需要十几年才能翻一番,此外,科学文献按指数增长的规律是相对于每一年的文献累积数而言的,即该年可以利用的文献总量当然,各分类下的专利文献量的增长规律,并不一定都与普莱斯(Price)建立的指数增长定律相适应,因为相应的技术领域的发展是不同的可以根据历史数据,拟合各分类下的专利文献增长曲线,选择适当的数学模型,利用回归分析法、趋势外推法或时间序列法等,研究不同领域的专利文献的增长规律四、度量创新技术领域不同发展阶段:还可利用专利与创新技术周期理论,对某个分类的专利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创新技术周期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技术引入期:在技术引入阶段,专利数量较少,研究与开发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公司这些专利大多数是原理性的基础专利,主要以基本专利的形式表现出来此时,专利数量和企业数都较少(集中度较高)2)技术发展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扩大,介入的企业增多,技术分布的范围扩大,表现为大量的相关专利的激增3)技术成熟期:当技术处于成熟期时,由于市场的有限,进入的企业趋缓,专利增长的速度变慢。
4)技术淘汰期:当技术老化后,企业也因收益递减而纷纷退出市场此时有关领域的专利技术几乎不再增加,每年申请的专利数和企业数呈负增长通过计量分析某个分类的专利文献统计参数,便可对某技术领域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度量主要的统计参数如下:技术生长率υ:υ=a/A其中a:当年某分类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布)数量,A:追溯5年的该分类发明专利申请(公布)累积数量连续计算数年,若υ值递增,说明该分类代表的技术正在萌芽或生长阶段技术成熟系数α:α=a/(a+b)其中a同上,b为当年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布)数量连续计算数年,若α值递减,反映技术日趋成熟技术衰老系数β:β=(a+b)/(a+b+c)其中a、b同上,c为当年外观设计专利或商标申请(公布)数量连续计算数年,若β值变小,预示该技术日渐陈旧新技术特征系数n:n=√υ2+α2其中υ为技术生长率,α为技术成熟系数是反映某项技术新兴或衰老的综合指标n值越大,新技术特征越强,预示它越具有发展潜力综上所述,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定量分析专利文献分类,能够挖掘更多的专利信息,促进专利文献的深化利用参考文献:1、庞景安,科学计量研究方法论,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周明的,试论利用专利文献进行技术评价和预测的可靠性,图书情报 工作,198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