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中教学开放日.doc
8页广州六中教学开放日(师生互动•高效课堂)12月7日目录(一)广州市第六中学简介3(二)师生互动•高效课堂4(三)课室分布7(四)课程总表8(五)课堂教学评价表11(一)广州市第六中学简介广州六中始建于1937年,当时称为黄埔中正学校,是蒋介石筹办的一所学校,校址位于黄埔长洲岛的黄埔军校旧址1949年改名为广东省立黄埔中学1950年与由西南联大人员创办的私立长风中学合并,改名为广东省立珠江中学,校址在鹭江1953年广东省立珠江中学改由广州市管辖,更名为广州市第六中学,成为市属重点学校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5年被评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广州六中占地6万8千平方米,校园开阔,环境优雅,有56个高中班2600多学生,有完整配套的教学设施,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学校秉承黄埔精神,以黄埔军校的“亲爱精诚”为校训,以黄埔军校校歌为校歌,以“人本、创新、发展”为办学理念,以“自为、互动、有效”为主要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能吃苦、懂感恩、会思考”的社会英才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教育教学业务能力过硬、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其中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86人,有研究生学历的69人近几年有18位教师被评为省、市优秀教师,严开明老师2009年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学校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艺、体育、社团、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锻炼自我和展现才能的舞台学校办学成绩显著,高考成绩斐然,培养出多名广东省高考状元连年在广州市高中毕业班工作评比中获一等奖或特等奖学校各学科组织参加全国、省、市竞赛硕果累累,成绩喜人2011年8月至今,共有400人次在全国、省、市各类竞赛中获奖,其中国家级奖项52人次,省级奖项126人次,获竞赛指导奖教师66人次今年我校教师12人次获2011年高考学科突出贡献奖教师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文章30多篇,教师参加各项比赛获奖11人次近几年学校重视培养创新型人才,每年坚持开展四项普及性的科技实践活动(壳牌美境行动、“福特汽车”环保活动、“气候酷派”活动、“低碳环保”宣传活动),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技特色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获广州市教育局正式立项的有4个科技教育特色项目,2项科技大使进校园项目,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内容的《黄埔风特色课程》已经开展近5年我校有近千名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共获得全国一、二等奖28项,省一、二等奖66项,65位同学因此保送上了重点大学我校的科技创新硕果累累,被评为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广东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全国科技体育特色学校、全国少年儿童科技发明示范基地,我校还创建了“刘建祥创新工作室”,发挥示范和帮扶作用,为其他地区培养科技教育骨干教师,推动广州市乃至广东省科技教育的发展。
今天的六中,继承黄埔军校“亲爱精诚”的精神,在做人和做学问两方面对学生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培养学生做人要有爱心,要真诚诚实;做学问要团结协作,精益求精二)师生互动•高效课堂【课改背景】自2004年高中新课程改革开始,广东省普通高中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教师角色转变、课堂教学方法改变、评价方式改变、教材多样化、课程选择性广东省经过8年的改革,取得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我校在2006年12月申报了广东省教育“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管理研究与实践”,该课题已经结题本课题旨在通过学校管理模式的改革,引导学校在制度建设、课程管理、教师成长、校本教研、课程开发、课题研究、教学评价等方面建立起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有效机制,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为此,我校积极参与了广州市第一、第二、第三阶段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构建了“自为互动、促进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取得良好的效果,2010年出版了专著《人本•创新•发展——教学评价的探索》,获得了广州市第三阶段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一等奖教学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009年我们以构建“师生互动•高效课堂”为目标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
我们的教学理念是:“教学即交往”我们引导老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让老师们认识到:“教学是师生学习的共同体”、“教学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的过程”、“教学是带领学生走向知识,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是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课程标准比教材更重要”、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教学特色】我们的“高效课堂”重在“六导”,即导趣、导思、导疑、导法、导动、导创导趣——“兴趣是求知的向导,是成才的先兆,是追求真理的第一步因此,高效的课堂的第一要义是创设愉快的情景,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从而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导思——“学成于思”,“学而不思则罔”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引发学生的思维:或以情激思,或以问引思,或以理导思,从记忆型教学向思维型、创造型教学转变导疑——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提倡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权利,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及时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以鼓励学生质疑,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导法——“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
因此,我们非常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为将来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导动——让学生通过与教师和同伴的共同活动,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因而,我们的课堂教学注重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成为有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导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以培植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评价】对“师生互动•高效课堂”的评价重在五个方面:自主、合作、探究、快乐、效率具体来说体现在五个方面:1、一个评价: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2、两个中心:以课程标准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3、三看学生:看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4、四看教师:一看教师是否在课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二看教师是否启发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三看课堂是否注重过程和方法的引导;四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环节是否恰当,习题选择是否精简、有效三)课室分布(四)课程总表班级第1节第2节第3节第4节第5节7:45~8:258:35~9:159:40~10:2010:30~11:1011:20~12:00黄埔楼三楼高一1语文物理数学历史体育周韫张熹周超朱晓莉顾晟二楼高一2语文数学物理政治体育肖刚李俊伟张熹许甫琦商秀梅高一3化学语文历史数学体育张茜李洁如李次弟李俊伟李建平高一4政治数学化学语文体育郑斌何周张茜曾虹刘继峰高一5数学语文生物体育化学何周曾虹陈浩荫顾晟章逵高一6生物语文数学体育地理陈浩荫肖刚陈彦婷商秀梅黄仕映高一7外语物理语文体育生物谢薇李爽李洁如李建平陈浩荫高一8语文生物物理体育数学刘海鹰陈浩荫李爽刘继峰何重飞高一9数学历史体育通用技术语文周超刘雪琴顾晟刘路定刘海鹰高一10物理地理体育数学语文李健超袁中华商秀梅李天顺张秋婵高一11语文物理体育历史数学张秋婵李健超李建平李次弟李天顺一楼高一12语文数学体育地理生物吴玛琍何重飞刘继峰黄仕映谢建华高一13化学体育数学信息技术语文鲁新玲顾晟赵霞严开明杨莹高一14语文体育数学生物通用技术谭耀淳商秀梅刘旭东谢建华徐景全高一15地理体育语文外语数学李银平李建平谭耀淳姚炯光刘旭升高一16政治体育语文数学地理田诚刘继峰杨莹赵霞李银平高一17语文化学政治地理数学朱欣川章逵田诚李银平张萍高一18语文政治音乐数学物理陈家辉田诚李家龙张萍李爽班级第1节第2节第3节第4节第5节7:45~8:258:35~9:159:40~10:2010:30~11:1011:20~12:00黄埔楼五楼高二1数学语文通用技术体育化学张华郭子健冯广亮何秀志邝倩仪四楼高二2语文数学化学体育通用技术郭子健张华邝倩仪王马英冯广亮高二3生物语文化学体育数学大刘华刘秋菊邱诗文何嘉文李济民高二4语文外语生物数学体育刘秋菊陈爱芳大刘华李济民何秀志高二5数学生物化学语文体育宛军民大刘华邓小淘孙华华王马英高二6语文化学物理数学体育王翔邓小淘陈昳婷莫秀玲何嘉文高二7化学语文 信息技术物理数学邓小淘沈华梁靖韵陈昳婷莫秀玲高二8语文数学生物化学物理余晓玲李丹萍刁建浩张娟陈昳婷高二9数学生物语文化学物理李丹萍刁建浩杨莹陈力思窦建波高二10语文体育化学数学物理沈华何秀志张娟曹永生向定国高二11生物数学体育信息技术语文刁建浩陈霞何秀志谢春枚杨莹三楼高二12通用技术体育物理数学语文徐景全王马英窦建波陈霞孙华华高二13物理语文体育化学数学向定国李忠文王马英邝倩仪陈安水高二14语文体育数学生物美术李忠文何嘉文曹永生刘华魏星高二15外语历史地理美术体育杨斐宋晓芳曾晓魏星李伊慧高二16语文数学历史体育地理孙毅吴林林鸿李伊慧李少剑高二17数学语文地理政治历史赖建璇孙毅李少剑卢葭林鸿高二18地理体育历史语文数学邓倩瑜李伊慧谭晓婷彭静王远高二19历史地理体育数学语文谭晓婷邓倩瑜何嘉文王远彭静班级第1节第2节第3节第4节第5节7:45~8:258:35~9:159:40~10:2010:30~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