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水地小麦玉米一年两熟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392152241
  • 上传时间:2023-05-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5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水地小麦玉米一年两熟高产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地小麦玉米一年两熟高产栽培的术语与定义、 适用范围、 播前准备、 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方法、收获及生产档案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南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部分:禾谷类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T 8321( 所有部分 )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71 主要农作物包衣种子技术条件GB/T 17420 微量元素叶面肥料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晋南水地指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晋城市部分县(市)在农业生产中,具有灌溉条件,可以根据作物生长发育需求及时进行灌溉的农田3.2小麦本标准特指水地冬小麦3.3夏玉米六月上中旬小麦收获后复播的玉米。

      3.4一年两熟一年内在同一个地块播种小麦和玉米,并能成熟收获3.5高产指在正常气候年份,按照本标准实施,可实现冬小麦每 666.7 ㎡ 450kg ~ 600kg 、玉米600kg~ 750kg产量水平3.6顶凌耙耱早春土壤表层解冻 4cm~ 5cm时耙耱3.7串茬水前茬作物收获前 10d~ 15d灌水,既可满足前茬作物后期生长发育水分需求, 又可为下茬作物播前造墒打下基础3.8硬茬直播小麦收获之后,不经过耕地、整地,直接在麦茬地上播种夏玉米4 产地选择产地环境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15618、农田灌溉水质量应符合 GB 5084的规定;且地块平整、排灌方便、耕层深厚、疏松肥沃,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5 肥料、农药使用要求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的肥料(包括叶面肥、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农药的种类,按 GB4285、 GB/T 8321( 所有部分 ) 、 GB/T 17420 、 NY/T 496 的规定执行6 种植模式6.1 麦收后播种玉米5月底到 6月中旬冬小麦收获后立即硬茬机械或人工播种夏玉米6.2 麦收前套种玉米冬小麦收获前 7d~ 10d在小麦行间人工点播玉米7 小麦生产技术7.1 播前准备7.1.1 品种选择选用增产潜力大、抗病、 抗倒伏、抗逆性强, 通过国家或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适宜在山西省南部水地麦区种植的小麦品种。

      7.1.2 种子质量种子质量符合 GB 4404.1-2008 的规定7.1.3 种子处理种子包衣处理或药剂拌种,预防土传、种传及苗期锈病、纹枯病、白粉病、黑穗病、全蚀病、根腐病、麦红蜘蛛、小麦蚜虫以及地下害虫种子包衣按照 GB 15671的规定执行,药剂拌种按照 GB/T 8321( 所有部分 ) 的规定执行拌种方法见 7.6.2.1.2 、 7.6.2.2 、 7.6.2.37.6.3.2 、播前晒种1d~ 2d,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7.1.4 造墒播种玉米收获前 10d~ 15d灌串茬水,或播前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不足前未灌底墒水且播后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 60%时灌蒙头水灌溉水质量符合 GB 5084 标准要求70%时灌底墒水,或播666.7 ㎡灌水量 40m3~ 60m7.1.5 玉米秸秆还田玉米收获后,立即采用大马力( 80马力以上)秸秆还田机粉碎秸秆,均匀抛洒地面,秸秆长度小于 5cm,深翻或旋耕至 15cm土层直接还田7.1.6土壤处理地下害虫、 小麦吸浆虫及全蚀病重发区,选择对靶标活性强的杀虫剂、杀菌剂进行土壤处理土壤处理药剂按照GB/T 8321( 所有部分 ) 的规定执行。

      土壤处理方法见7.6.2.1.1 、7.6.2.4.1、 7.6.3.1 7.1.7施用底肥整地前每 666.7 ㎡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 1000kg ~ 2000kg或精制有机肥 100kg~ 150kg,相当于纯氮( N) 10kg~12kg 、纯磷( P2O5) 6kg~ 9kg 、纯钾( K2O) 4kg ~ 6kg 的化肥,底肥随深耕施入土壤7.1.8整地旋耕播种麦田, 玉米秸秆还田后播前旋耕2遍,旋耕深度 12cm~ 15cm;连续旋耕播种 2~3年的麦田深耕(深松)一次,深耕深度不少于25cm,深松深度不少于 30cm深耕、旋耕后耙压 2遍撒播麦田无需单独旋耕,在撒施化肥、种子后再旋耕1遍7.2播种7.2.1播种期小麦适播期的平均气温为 16℃~ 18℃, 10月1日~ 10月 10日为适宜播种期7.2.2播种量适播期内每 666.7 ㎡播量为:窄幅条播10.0 kg ~12.5kg ,宽幅条播为 12.5 kg ~15kg ,撒播 20 kg ~ 30kg,下种要均匀适播期外每提前或推后1天,减少或增加播量 0.5kg 7.2.3播种深度播深 3cm~ 5cm。

      7.2.4播种方式采用机械条播,行距 14cm~20cm;宽幅条播的,行距 22cm~ 27cm,播幅 7cm~ 10cm;人工撒播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撒播 2/3 ~ 3/4 的种子, 第二次将剩余种子撒完, 把种子均匀地撒入土层;机械撒播即用大马力拖拉机牵引撒播机播种7.2.5 播后镇压条播随播随压; 撒播麦田,旋耕后再镇压 1~ 2遍若土壤湿度过大,可适当推迟镇压时间播后镇压条播麦田顺行镇压,撒播麦田顺旋耕方向镇压7.3 冬前管理7.3.1 破除板结小麦播种后发生板结,板结层土壤含水量适宜时中耕破除7.3.2 查苗补种出苗后及时查苗, 齐苗后垄内 10cm~ 15cm无苗,应及时用同一品种催芽补种 补种后对实施区域肥水偏管7.3.3 冬前病虫害防治出苗后及时防治地下害虫、 小麦黑潜叶蝇、 麦蜘蛛、 小麦蚜虫、 灰飞虱、 白粉病、 锈病,同时预防纹枯病、 根腐病、 全蚀病、 黑穗病等病害侵染 选用农药符合 GB/T 8321( 所有部分 )标准要求,防治方法见 7.6.2.1.3 、 7.6.2.2 、 7.6.2.3 、 7.6.3.3.1 、 7.6.3.3.3 7.3.4 冬前化学除草小麦 3~ 5叶期,杂草 2~ 4叶期( 11月上中旬),日均气温不低于 5℃的晴天进行冬前麦田化学除草,遇到大风或大幅降温应停止化除。

      根据 GB/T 8321( 所有部分 ) 标准要求,选用对靶标活性强的除草剂防除杂草防除方法见 7.6.4 7.3.5 灌冬水小麦三叶期后至夜冻昼消前灌冬水,每 666.7 ㎡灌水量为 30m3~40m3灌溉水质量符合 GB 5084标准要求7.4 春季管理7.4.1 耙耱镇压早春顶凌耙耱,返青起身期划锄镇压弱苗田轻耙耱浅划锄,旺苗田深中耕重镇压7.4.2 灌水追肥7.4.2.1 返青期小麦总茎数每 666.7 ㎡小于 60 万,日均气温达 3℃~ 5℃时灌返青水,每666.7 ㎡灌水量 30m3~ 40m3,结合灌水追施相当于纯 N2.5kg ~ 3.0kg 的氮肥;或 0cm~ 40cm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 60%时灌返青水,每 666.7 ㎡ 灌水量 40m3~50m3灌溉水质量符合 GB5084 标准要求7.4.2.2 拔节期灌水,每 666.7 ㎡灌水量 50m3~ 60m3,结合灌水追施相当于纯 N4kg~ 5kg的氮肥灌溉水质量符合 GB 5084 标准要求7.4.3 化控防倒对于返青期每 666.7 ㎡总茎数达 100万以上的麦田, 在起身期前每 666.7 ㎡用 15%多效唑粉剂40g~ 50g或 20%壮丰安乳油 30ml~ 40ml,对水 30kg~ 50kg叶面喷施。

      7.4.4 春季病虫害防治返青期至拔节期,以防治地下害虫、麦蜘蛛、麦蚜、纹枯病、根腐病为主,兼治小麦潜叶蝇、白粉病、锈病防治方法见 7.6.2.1.3 、 7.6.2.2 、7.6.2.3 、7.6.3.3.1 、7.6.3.3.3 7.4.5春季除草返青后至在拔节前中耕除草或化学除草,小麦拔节后只能采用人工拔除杂草,禁止使用化学除草选用除草剂符合GB/T 8321( 所有部分 ) 标准要求,防除方法见 7.6.47.4.6预防春季冻害4月中下旬,遇降温天气应提前采取灌水、喷施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烟熏等措施预防冻害 发生冻害的麦田应及时灌水追肥, 每 666.7 ㎡追施尿素 5kg~ 10kg或叶面喷施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选用化肥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微肥应符合 GB/T 17420 的规定,选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符合 GB/T 8321 (所有部分)的规定7.5 后期管理7.5.1 灌水孕穗期至灌浆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 60%时,及时灌水 每 666.7 ㎡灌水量 40m3灌溉水质量符合 GB 5084标准要求7.5.2 叶面喷肥抽穗至灌浆中期, 每 666.7 ㎡用尿素 1kg 和磷酸二氢钾 100g,对水 35kg ~ 40kg,叶面喷施2~ 3次。

      肥料选择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7.5.3 后期病虫害防治孕穗至开花期,虫害以防治吸浆虫、麦蚜为主,兼治麦叶峰,病害以白粉病为主,兼治锈病、赤霉病等;灌浆期以防治穗蚜、白粉病、锈病为重点,兼治粘虫、棉铃虫采取叶面喷施微肥、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混合液,进行“一喷三防”,防病虫、防早衰、防干热风选用农药符合 GB 4285、 GB/T 8321( 所有部分 ) 标准要求,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符合 NY/T 496 、 GB/T 8321 (所有部分)、 GB/T 17420 的规定防治方法见 7.6.2.3 、7.6.2.4.2 、 7.6.2.4.3 、 7.6.3.3.1 、7.6。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