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伤数据回放分析作业标准课件.ppt
36页探伤数据回放分析作业标准探伤数据回放分析作业标准 动态管理组一、回放分析作业目的 n n及时发现探伤作业中漏检漏判伤损,预防和减少钢轨折断;n n监控探伤班组的作业质量和作业标准化,督促提高探伤质量;n n加强伤损资料分析与应用,建立健全伤损图库,掌握伤损变化规律 二、作业人员资质与要求 1. 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同时具有文化素质与职业道德修养,遵章守纪、爱岗敬业、服从指挥、团结协作 2. 具有超声波探伤I级及以上资格,熟悉数字式钢轨探伤仪原理与操作,现场推机经验1年以上 3. 掌握无损检测、钢轨探伤基础知识,能运用其理论对波形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4. 掌握各种探伤仪的操作使用、性能测试及探伤方法,熟悉现场探伤作业和判伤标准、流程,能对伤损进行准确的定性、定位、定量 5. 掌握计算机操作知识,能熟练操作文档、表格处理,了解一般线路知识,熟悉线路情况和钢轨伤损特征 三、作业流程 1. 每日检查监控(探伤)车间收集齐工区(班组)探伤数据,并统计好探伤日完成情况和日发现重伤钢轨情况,将以上探伤数据、资料报回放分析组。
2. 分析员将其分类保存建库,并做好数据备份,防止丢失 3. 数据分析完后,分析情况形成《小型探伤仪数据回放日报表》,报线路技术科探伤主管、检查监控(探伤)车间 4. 检查监控(探伤)车间收到《小型探伤仪数据回放日报表》后,要将表内疑似伤损和探伤作业问题下发至班组,并组织进行分析和现场复核确认,及时将整改、复核情况按要求反馈回放分析组、线路技术科探伤主管 5. 回放分析组每日收集《小型探伤仪数据回放日报表》整改情况反馈表,并对车间反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现场抽查核实 四、作业数据收集与管理 1. 每日探伤数据由分析员100%回放,回放工作必须在现场探伤工作结束后24小时内完成,发现伤损漏检或异常波形应要求工区(班组)现场复核,发现的探伤问题要求工区(班组)现场调查整改 2. 各单位对数字式钢轨探伤仪探伤数据保存时间不少于2年,对回放分析的各类台帐报表保存时间不少于2年 3. 各单位发生断轨后依据钢轨探伤仪记录的作业和伤损信息进行分析,必须提供近3个探伤周期的探伤数据资料 4. 对回放发现的伤损实行分级管理,按轻重缓急复核。
重大伤损以“▲▲▲”表示,须当天完成复核确认,当日反馈情况;重伤伤损以“△△△”表示,3天内完成复核确认,3日内反馈情况;一般伤损以“△△”表示,由探伤工区在探伤周期内完成复核、监控,周期内反馈情况 5. 探伤数据回放成果形成日报、周报、月报,各单位对探伤回放日报、周报、月报发现的重点伤损和典型作业问题要建立考核管理和跟踪检查制度周、月报主要内容为分析里程、仪器问题(显示、调试等)、可疑伤损及复核确认情况、标准化作业情况、线路薄弱地段、需加强注意处所及伤损发展等情况周报、月报按规定时间报本单位主管领导、探伤主管和工务处普铁线路科、动态管理组 五、回放分析作业内容㈠㈠.GT-2B型数字式钢轨探伤仪回放分析操作型数字式钢轨探伤仪回放分析操作1.探伤作业要求①探伤作业前要正确在检测记录表内输入线别、线名、里程加减、轮缘方向、起始点里程、里程、左右股等管理数据,按规定调好探伤灵敏度,按线路钢轨状态把仪器工作状态设置到最佳状态 ②作业前调节好供水系统,同时注意仪器显示屏耦合不良信息提示,确保各探头耦合良好③作业前注意检查各通道探头是否装反、线头是否接错,并用B显进行确认。
④认真分辨轨道连接部位固有的正常反射波,如:焊缝焊筋轮廓回波、尖轨切变面、辙叉心与钢轨连接切变面、基本轨切变面等正常反射回波⑤作业中每公里必须进行里程校正,如里程设置错误或长短链地段,进入检查记录表在里程处进行修改,岔区、站线探伤时必须确保里程准确无误 ⑥仪器由带班人调试好上道后,其他人员除调整灵敏度、探头位置、里程校对外,不得随意调动仪器的内存设置⑦仪器的存储数据内存量有限,数据存储满后,界面会有条蓝色方框提示下载数据,这时全程记录会自动切换成关闭状态,再次探伤时,要将其重新打开⑧作业中每探检1~2公里按返回键保存一条数据,以免因数据存储过长引起数据混乱⑨探伤班组每天作业完成后要按照仪器提示下载步骤将数据拷入U盘内(一台仪器配备一个U盘),确定数据下载成功后,在第二天上班前方可将数据清零⑩作业标记:作业中对新发现的重伤钢轨、已加固的重伤钢轨和轻伤钢轨应打上相应的“△”伤损标记;对桥梁、隧道、探伤重点地段应打上“≈”关注标记(分别在进出时打一个“≈”);对焊缝接头打上“×”放过标记;对道岔探伤时仪器应在进出道岔时打上“IXI”道岔标记 2.回放分析设置①过滤设置:分析前设置好B显过滤值,各通道过滤数值不可设置过大,以免伤损被过滤掉。
设置参考:37°为1,70°为3,0°为5,0°失波为10,启用显示过滤打“√” ②拼孔设置:37°和0°探头拼孔,首先用5、6通道(后37°+0°)作基准,将4通道(前37°)上的横拉条拖至最左边;各70°探头拼孔,首先1和1A通道不要动,作基准,将3通道重合拼在1通道上,3A通道重合拼在1A通道上,2和2A通道有两条波,拼在1和1A通道上 ㈡㈡.JGT-10型数字式钢轨探伤仪回放分析操作型数字式钢轨探伤仪回放分析操作1. 探伤作业要求①探伤作业前要正确在探伤时间参数调整内输入工号、线别、线名、里程增减、里程、左右股等管理数据,按规定调好探伤灵敏度,按线路钢轨状态把仪器工作状态设置到最佳状态 ②作业前调节好供水系统,同时注意仪器显示屏耦合不良信息提示,确保各探头耦合良好③作业前注意检查各通道探头是否装反、线头是否接错或内设置是否正确,并用B显进行确认④作业中须每公里进行里程校正,特大桥或隧道校正困难时,校正距离不大于2公里,如里程设置错误或长短链地段,进入探伤时间参数调整内在里程处进行修改,岔区、站线探伤时必须确保里程准确无误⑤仪器由带班人调试好上道后,其余人员除调整灵敏度、探头位置、里程校对外,不得随意调动仪器的内存设置。
⑥作业中最好使用A显和B显同时显示,注意仪器超速报警提示对钢轨接头、焊缝或有报警显示的处所,用“A/B显”方式进行复测⑦认真分辨轨道连接部位固有的正常反射波,如:焊缝焊筋轮廓回波、尖轨切变面、辙叉心与钢轨连接切变面、基本轨切变面等正常反射回波⑧探伤班组每天作业完成后要按照仪器提示下载步骤将数据拷入U盘内(1个U盘可下载2台仪器),下载时注意先关机再插入U盘,然后再开机下载数据当确定数据下载成功后,在第二天上班前方可将数据清零 ⑨作业标记:作业中对新发现的重伤钢轨、已加固的重伤钢轨和轻伤钢轨应打上相应的“△”伤损标记;对桥梁、隧道、探伤重点地段应打上“**”关注标记(分别在进出时打一个“**”);对焊缝接头打上“*”放过标记;对道岔探伤时仪器应在进出道岔时打上“X”道岔标记2.回放分析设置①过滤设置:分析前设置好B显过滤值,各通道过滤数值不可设置过大,以免伤损被过滤掉设置参考:37°为1,70°为3,0°为5或直接选用软件默认的设置值,忽略0°失波和0°忽略迟到波选项打“√” ②拼孔设置:0°探头和后37°探头是固定的可作参照,轨头70°探头拼图孔先在接头处找0°轨底失波处,用测距起点和终点线量出失波距离后,再将向前、向后各70°波型移到两线间,直70°有两条波,只要压在两线上就可以了;37°探头拼孔先找到正常螺孔0°螺孔波及失波处,量出两点间距离然后移动37°孔波图。
0°底底波波失失波波和和孔波拼前后孔波拼前后37°㈢㈢ 伤损与作业分析伤损与作业分析1. 伤损分析①一次波范围内有明显位移的(正常焊筋波除外)焊缝处所注意焊筋波范围内一次波的变化②二次波范围内回波位移量结合焊缝处所正常焊缝焊筋波与伤波的交替换波判定注意二次波鱼鳞伤下核伤,鱼鳞伤波一般二次波在轨颚线以下出波,当二次波位移连续较长回波有断波时有核伤,如果二次波在轨颚线4格扫描核伤较大③直打70°回波位置在0.8~4.0格之间,位移量1大格以上,结合轨面状态判伤(出波位移连续性的,无跳跃波和断波) ④一般轨颚伤发展前期只有直打70°能发现,当直打70°发现轨颚焊缝边本侧在轨颚线上有回波,且位移连续时有伤损,如37°探头在轨腰投影部分有显示,则伤损较大⑤接头夹板端头处前后斜70°均有明显回波⑥螺孔上下裂出波,A显显示下裂是前37°先下裂波消失紧跟着再出孔波,上裂是孔波快消失紧跟着出上裂波,反之后37°一样;螺孔水平裂B显出波图略低于孔波成下斜水平,A显显示先水平波紧接着孔波,0°在孔波下出水平波图⑦轨腰轨颚水平裂纹,通过前后37°回波移位及0°回波位移和轨底失波,结合判定 ⑧轨底三角区部分(包括焊缝)前后37°均有回波并且B型显示正“八”字或“八”字多一笔,或单通道(37°)有回波,但回波较其它焊缝轨底回波较长的处所,可通过A显位移深度或结合0°轨底失波判定。
⑨回放发现疑似伤损要与上周期数据对比,如回波位移量有明显变化,应结合二个探伤周期的探伤回放情况进行判伤 2. 作业分析探伤作业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一是仪器综合调试方面,二是二是探伤作业方面,三是三是0°探头耦合状况⑴仪器综合调试方面包括里程未校正、里程设置或校对错误、线行别、股别设置错误、轨型设置错误、伤损或焊缝是否标记、限速及检查日期设置错误⑵探伤作业方面包括灵敏度调节低、探伤作业超速、接头(焊缝)是否站停看波、探头耦合不良、探头位置偏、探头失检、探头装反、探伤作业数据下载不全、探伤作业无数据⑶0°探头耦合状况包括0°探头位置偏和0°探头失底波 ⑷其它典型作业问题:①里程未校正、里程设置或校对错误:主要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对判定疑似伤损无法进行定位②伤损、道岔和焊缝未标记:便于分析员正确分析和判断伤损③探伤灵敏度不合适:分析中主要是通过有缝接头和焊缝来判断灵敏度是否偏低,需要强调的是,不可以一个接头或焊缝来论定灵敏度偏低,为了便于分析各通道灵敏度是否符合标准,在接头或焊缝处要还原到未拼孔状态进行判断具体辨别方法:在B显情况下斜70°有一、二次断面波、且波幅要强,直70°有前后两条端面波,37°B显情况下的一孔顺打和倒打不完整孔波都要显示。
④焊缝接头是否站停看波:JGT-10型仪器分析中查看仪器通过焊缝、接头处的瞬时速度,不能大于1km/h⑤探头失检:JGT-10型仪器分析中查看每米探头工作状态,如“()”内出现1,在数据内较长距离显示,说明1通道探伤失检,未处于工作状态⑥探头位置偏:在分析过程中发现诸如斜70°扫描接头部位螺孔的问题时,现场的情况可能是由于探头架歪、执仪人推行仪器不稳造成,曲线侧磨地段未及时调整探头位置主要影响超声波的有效入射和接收⑦探头装反:探头装反造成B显错误,影响伤损发现能力,B显无法辨别伤损,直接造成伤损漏检,正确的B显图应是垂直的而不是长斜虚线⑧探头作业超速:普通线路地段一般不大于2km/h;无缝线路地段一般不大于3km/h⑨0°探头耦合状况:0°探头耦合状况主要是0°在曲线地段的耦合情况,一般以0°失底波作为曲线地段未及时调整探头位置的一种判定方法因为0°探头接收底波的过程中对轨面状态要求高,如侧磨大于12mm或轨面有连续鱼鳞伤时,都会降低0°探头底波接收JGT-10型仪器分析中查看每米探头工作状态,如“()”内出现2.3,在某一段连续出现,说明此地段2、3通道探头耦合不良同时在0°失底波的地段要注意观察焊缝、接头处出波是否完整,不良地段超过50米,要进行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