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13市2024学年高考第二次模拟测试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10页江苏省13市2024学年高考第二次模拟测试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核苷酸与核苷酸之间通过氢键或磷酸二酯键连接B.不同直径的碱基以不规则的方式沿核苷酸链排列C.碱基对排列在螺旋结构内侧形成DNA基本骨架D.外侧“糖-磷酸”间隔排列的两条链反向平行螺旋2.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移植得到的克隆动物,其线粒体DNA来自供卵母体B.动物细胞培养的理论基础是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C.骨髓瘤细胞经免疫处理,可直接获得单克隆抗体D.PEG是促细胞融合剂,可直接诱导植物细胞融合3.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RNA参与形成的细胞器只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不会出现在其他细胞器上B.生物膜上分布着与物质运输、降低活化能,识别化学信号等有关的物质C.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但因其膜的存在能防止水解酶破坏其他结构D.葡萄糖可在细胞质基质氧化分解,其能量可转化成热能和ATP中的化学能4.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能磷酸键的断裂需要消耗水和能量B.吸能反应所需要的能量都由ATP直接提供C.ATP中的“A”与ATP彻底水解后生成的“A”不同D.ATP中的五碳糖也是参与DNA组成的重要成分5.许多生物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①表示原、真核细胞共有的基本结构,则②、③可分别表示细胞膜和细胞质B.若①表示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则②、③可分别表示DNA和RNAC.若①表示染色体变异,则②、③可分别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D.若①表示人体内的体液,则②、③可分别表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6.中国赛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塞罕坝曾被称作“千里松林”,但由于过度采伐,成为荒原经林场建设者们的设计和努力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奇迹2019年,中国“蚂蚁森林”项目再获此殊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B.对森林采用科学合理的间伐,可提高其恢复力稳定性C.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需要全人类的关注和合作D.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7.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C.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8.(10分)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和脂质是核膜的主要成分,核膜具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B.RNA聚合酶在细胞核内合成后,通过核孔运输到细胞质C.人体内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孔的数量多、核仁体积大D.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内DNA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二、非选择题9.(10分)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回答下列问题:(1)下丘脑通过分泌______和______等信息分子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来调节机体的稳态2)当血糖浓度偏高时,下丘脑某区域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使组织细胞______,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此时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为______3)分别向正常小鼠和甲亢小鼠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并于注射前和注射后分别连续取血测定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发现甲亢小鼠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与正常小鼠相比无明显变化,原因是______4)研究表明,老年人皮肤毛细血管弹性降低,骨骼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量减少由此推测寒冷条件下老年人体温较低的直接原因是______10.(14分)图1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表示不同的能量形式图2表示能量流经营养级Ⅱ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的值,a表示营养级Ⅱ摄入的总能量值请据图回答:(1)图1中,营养级________________中的生物种类属于次级生产者M2表示的能量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往往少于营养级Ⅲ,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若甲表示营养级Ⅱ的摄入量,则乙表示________________由图2推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若营养级Ⅲ的同化量为h,则营养级Ⅱ、Ⅲ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3)已知营养级Ⅳ中有一种杂食性生物(X),它的食物中有2/5来自营养级Ⅲ,2/5来自营养级Ⅱ,1/5来自营养级Ⅰ若生物(X)要增加50g体重,需要消耗植物________________g11.(14分)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目前已发现多个单基因雄性不育突变植株,均表现为花药干瘪,不含花粉粒引起雄性不育的隐性突变基因有a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b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d基因(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未知)等,具有一对或一对以上上述隐性基因的植株均表现为雄性不育请回答:(1)玉米的单基因雄性不育突变植株是指受一___________(填“个”或“对”)隐性突变基因控制的植株2)若只考虑A/a和B/b两对基因,则雄性不育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3)同学甲为研究A/a与D/d基因的位置关系,利用基因型为aadd的植株作_____(填“父本”或“母本”)与基因型为AADd的正常植株进行交配获得F1,F1正常植株与雄性不育突变植株比例为1∶1,该比例无法确定这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从亲本正常植株(AADd)产生的配子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
4)同学乙利用同学甲实验的F1植株进一步探究这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思路是_______,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若后代正常植株∶雄性不育突变植株=______,则说明这两对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12.下图是研究人员为净化水质在湖边建立的人工湿地,回答下列问题1)某人将未经检疫的外来鱼类和水草大量引进该湖泊生态系统后,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引起这种不良后果的原因是本地原有物种和外来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越丰富,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_____________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于利用强度大的生态系统应_____________,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2)该人工湿地呈现斑块状镶嵌,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结构3)如图对湖水的净化过程体现了人类的活动能够使群落的演替按照_____________进行4)人工湿地能进化水质,调节气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价值,但要控制污染湖水的流入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DNA分子的立体结构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1. DN分子是由两条长链组成的,这两条长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其中每条链上的一个核苷酸以脱氧核糖与另 一个核苷酸上的磷酸基团结合形成主链的基本骨架,并排列在主链的外侧,碱基位于主链内侧2. DNA分子一条链上的核苷酸碱基总是跟另一条链上的核苷酸碱基互补配对由氢键连接,其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通过两个氢键相连,鸟嘌呤与胞嘧啶通过3个氢键相连,这就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 在DNA分子中,A(腺嘌呤)和T(胸腺嘧啶)的分子数相等,G(鸟嘌呤)和C(胞嘧啶)的分子数相等,但A+T的量不一定等于G+C的量,这就是 DNA中碱基含量的卡伽夫法则详解】A、由分析可知,核苷酸与核苷酸之间通过氢键或磷酸二酯键连接,A正确;B、不同直径的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配对,以不规则的方式即随机沿核苷酸链排列,进而形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B正确;C、碱基对排列在螺旋结构内侧,使得DNA结构更加稳定,其基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相间排列形成的长链结构排在DNA分子的外侧,C错误;D、由分析可知,排在DNA分子外侧的是“糖-磷酸”间隔排列的两条链反向平行的长链,D正确。
故选C2、A【解析】细胞培养是指在体外模拟体内环境(无菌、适宜温度、酸碱度和一定营养条件等),使之生存、生长、繁殖并维持主要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方法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由一个细胞经过大量培养成为简单的单细胞或极少分化的多细胞,这是克隆技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细胞培养本身就是细胞的克隆详解】A、核移植是将供体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因此得到的克隆动物,其线粒体DNA来自供卵母体,A正确;B、动物细胞培养的理论基础是细胞分裂,B错误;C、骨髓瘤细胞不能产生抗体,需和B淋巴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才能获得单克隆抗体,C错误;D、PEG是促细胞融合剂,可直接诱导动物细胞融合,而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不能直接融合,D错误3、A【解析】1、核糖体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2、细胞膜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3、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细菌或病毒详解】A、rRNA参与形成的核糖体除了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有些还附着在内质网上,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核糖体,A错误;B、生物膜的基本骨架上分布着载体、酶、受体等蛋白质,能参与物质运输、降低活化能、识别化学信号等,B正确;C、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正常情况下,它的膜能防止其中的水解酶破坏整个细胞,C正确;D、细胞质基质是进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的场所,葡萄糖在其中初步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可转化成热能和ATP中的化学能,D正确。
故选A4、C【解析】ATP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普通磷酸键,~代表高能磷酸键ATP为直接能源物质,在体内含量不高,可与ADP在体内迅速转化,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的反应式为:ATP⇌ADP+Pi+能量,反应从左到右时能量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各种生命活动详解】A、高能磷酸键的水解断裂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