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学知识点1.docx
5页教育学知识点11、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2、 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 “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 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3、 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 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4、 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 “做 中学”的方法,开创了 “现代教育派”5、 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 出发点与归属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 发现法的教学方法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 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 书”8、 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 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9、 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10、 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 《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 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 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12、 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 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13、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 技术教育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 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16、体育的根本任 务是增强学生体质17、 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18、 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 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 美和行为美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 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 劳动技能20、 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 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 空间上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24、教 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26、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 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27、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28、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 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29、 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 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30、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 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 的33、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36、 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
我们应当提倡启发 式,反对注入式37、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一一课堂教学38、常用的教学方法:(”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⑧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3)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练习法;②实验法:⑧实习作业 法;④实践活动法4) 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 法39、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40、 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教学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突出重 点,难点,抓住关键3)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计划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4)方 法恰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从容自如41、 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 教育四个基本方面42、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意、 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 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顷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 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 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43、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 础44、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 统一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 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 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46、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 经常、最基本途径47、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48、班主任 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49、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 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了解方法50、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培养正确的集体舆 论和优良的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