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集团化运作的优势和劣势.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70225748
  • 上传时间:2024-01-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集团化运作的优势和劣势集团化运作的优势主要有如下三点:1、资源共享,体现规模效应,节省成本和费用 统一采购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大制造可以利用制造资源、 统一技术和研发平台以研发高难度的课题、 统一销售可以节约营销费用、统一结算可以节省财务费用和解决融资的难题等2 、优势互补,提升运作和管理效率可以将某子公司的“长板”弥补另一个的“短板” 比如销售渠道的融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借鉴等等考虑到各个行业有它的盛衰周期,各个企业有它的投入产出的一个不同的节奏,所以很多企业做多元化以后,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平抑波峰和波谷, 形成一个稳定增长效应所以很多企业都愿意玩多元化,多样化对冲比如说英特尔现在投一个新厂,要将近两百亿美金,整个一个新厂,是第七代芯片它出大部分,索尼等公司出小部分,这么大的一个公司,英特尔一家都投不起,但是你说让中国投两百亿美金投得起, 投不起?投得起, 但是这背后的连续的技术,硬科学储备,软科学储备,工艺,专利,知识产权,熟练的技术工人,管理能力,全球营销网络, 还有英特尔和所有下游厂商之间的各种交叉销售协议,这构成一个巨大的壁垒, 有钱都进不去,更何况你没钱但是在此之前,在这种各个行业特别被前几名垄断的, 进不去之前,事实上多元化仍然有相当长的好日子可过。

      那么试问中国会不会出现像美国那样, 经过前后六次大的资本的洗牌, 形成各个行业的这种规模集中呢?我们认为在相当长时间里都不可能 美国的这种由金融资本家主导的各个行业高度的集中, 事实上来源于在相当长时间里面, 管理技术的高壁垒, 资金的高壁垒,品牌的高壁垒,使得他们高度专业化,最后只要实现合并同类项,这个专业里面就所向披靡了, 就把所有优势资源给垄断了, 但现在我们发现, 因为金融管制、通讯管制,行业标准管制,知识产权的更加开放,包括互联网等行业的出现,跨界运营,斜向进入,斜向发展成了行业的一种新趋势,任何一个行业想要简单地通过行业集中, 垄断某一个行业, 可能性都越来越低, 过去所有的价值链都高度集中在制造,所以垄断了工艺、知识产权,基本上这个行业很容易被集中过去的集中就是纵向的集中,各个行业第一名 10% 的占有率,第二名 8% 的占有率等等,我把前 20 名合成一个大企业,就 60% 的超垄断了,因为过去的价值链高度集中在生产但现在价值链,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也高度分散在多个端点, 比如很多集团的研发都是社会化, 各种独立科学家、 民间机构都在研发, 随时有可能出现一个跳代的,跳过一代,跳过两代的新技术,破坏你的行业霸权。

      同时供应链也高度社会化了, 而且供应链上任何一端都有可能形成垄断, 像原材料过去可以垄断, 具有平台技术, 你在工艺过程当中拥有某个特殊技术, 你不做终端,但是就做原材料供应,或中间的部件供应,都可以左右该行业,英特尔、高通都属于典型的例子制造的社会化更不用说了, 过去制造顾名思义就是到总厂里面去制造, 或者最起码到总厂里去组装, 现在总厂都不组装了, 总厂只设计一个图纸, 甚至只提出一个理念, 提出一种新的狂放的设想, 由分包商来设计图纸, 由分包商的二级供应商来把产品集成起来,总厂商只推理念像IBM 的智慧地球就属于这个概念, 具体的智慧地球的解决方案, 就由很多IBM 的战略合作伙伴提出来,比如智能交通,智能医学,但是 IBM 作为整个一个产业链的始作俑者, 一些最关键的环节的把控者, 最后他们做完以后, 只能通过IBM 推出去,最后 IBM 是个总收费站,他们只是个分收费站,这个概念已经看得越来越清楚营销也高度分野化,社会化,网络化,不仅实体店可以营销,无店铺营销,网上营销,店销也已经非常的热门, 传销也非常热门, 除了正常的这种营销的渠道以外,物物贸易,补偿贸易等手法,使得营销是彻底开环。

      服务端的开环就不用说了, 服务链条有多长, 我们整个未来人类社会就是服务社会这么长的一个链条, 迫使如果一个资本家要并购, 要集中的话, 首先要从总量上把产能集中在一起, 然后还得把上下游集中在一起, 但是各个行业之间的相互渗透性的强大, 使得整合任何一个行业, 几乎一个国家的财力拿出来, 未必能把它买下来,所以往后不会再出现这种超级垄断行业, 传统上的那样一些超级垄断行业,像可口可乐、宝洁等等,因为它的历史性因素,已经高垄断以后,在经受着小毛头们的挑战, 但是小毛头们一时半会因为它的积累太强大了, 很难得正面对它提出一个强大的挑战, 但是我们必须说,都是历史因素造成的在未来看,强大的这种集中帝国崩溃,只是一个时间问题那么反倒是几种集团形式慢慢崛起一种是财团式运作, 母公司多元化投资, 子公司专业化经营管理, 母公司在各个子公司之间调度, 使得他们之间协同化 此时母公司是一个大的投资控股部门,甚至超级多元化投资了以后,就越来越远离经营,就像一个基金经理,通过出资,享受优质的股权回报, 只有在特殊时刻, 看到各个子公司之间有强大的整合的效益,才出手一下, 要不然的话只是正常的做一个搭顺风车的动作, 这种公司以后会越来越多, 财团型存在的, 作为一个财团存在的, 事实上就是一个积极基金管理者。

      第一种日式的综合性商社型企业会越来越多, 综合性商社的特点是, 有一大群子公司是搞贸易的, 还有一大群子公司是搞实业的, 还有一大群子公司是搞金融的,通过这三大块的不断的尝试发展运作, 找到了很多增长点, 就形成第四板块 -- 投资板块,就叫做贸产融投一体化第三,更广泛地来看的话,主要是上中下游,横向,纵向,斜向的联盟会成为一个很大的趋势,所以从这个上面来看的话, 集团化运作空间只会越来越大,而不会越来越小3 、提高了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技术创新、营销创新以及成本和费用的降低等,好的制度的复制和最佳管理实践的传播集团化的四个劣势如下:1 、 对综合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集团化的劣势我们来看看, 集团化的劣势大家都知道, 专业化它的好处就在于管理上比较简便, 间接人员和直接人员对业务的理解几乎是同一的, 所谓间接人员就是行政、管理人员,直接人员就是直接进行采购、营销、研发、品牌、服务,这些人员叫直接人员,我们认为但凡搞财务、管理,他是不直接产生现金的,就把他叫间接人员但是单体公司再怎么,他的直接人员和间接人员的使命、目的是一致的 在集团公司里面, 母公司就是个典型的间接人员, 母公司和子公司使命是不一致的, 母公司是防止子公司跑得过快, 冒出更多的风险为主, 协助子公司创作更大的价值为辅, 首先要保证他们不能跑得过快, 不能泡沫太大, 所以母公司是以踩刹车为主, 以踩油门为辅, 而子公司间接人员, 子公司的管理层是以向上博弈, 获取更大的自由空间为主, 以及向下支持, 获取足够大的价值为辅,这跟单体公司相比就相映成趣。

      所以你们看到, 母公司的这样一些人员, 在很大程度上, 并不像单体公司里面人的心理结构那么简单, 那么单纯, 他在运作,他在认知上是非常复杂的一群,所以抛弃了这么一个现状来理解集团公司的话, 就会发现对集团公司毫无所知,集团公司为什么会这么怪呢, 是因为它的总部人的心思, 追求,他是多向度,多维度的,多层次的,所以很多单体公司里的小萝卜头,小毛孩子,他做了单体公司的或子公司的间接人员以后, 他突然调到集团总部, 会发现理解不了集团总部的运作,简单的说,集团总部的人的心灵的复杂程度, 已经远远超越了成年人的概念,就他对公司政治的理解, 他对运营深度的理解, 有时候子公司明明可以壮大,但是我要限制它壮大,因为它在壮大了以后,话语权会变得过强,过强了以后会使我总公司边缘化, 会带动其他的子公司变得更调皮 就觉得很奇怪, 集团不是为利润最大化追求的吗, 不是集团从来不是为利润最大化追求的, 集团是为了控制力最大化的前提之下利润最大化来追求的, 如果不能保障控制力最大化的话,我宁可放弃利润最大化, 这是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 如果理解不了这个,你就没法理解集团公司的运营 所以综合素质之高, 心灵的柔软程度之高, 同时对阴对阳,对黑对白的多维度追求, 使得他的综合素质就是远远超过单一维度思考,就像在矩阵式管理之下,两个不同的上级,交给同一个下属命令,下属要把这两个不同的命令之间的冲突给它统一在一起, 在矩阵式管理里面, 我们认为下属的心灵是高度柔性的,这还只是两维矩阵,三维矩阵,四维矩阵,五维矩阵,那么下属的心灵要更加复杂和柔韧, 但是很少有人理解, 在集团公司里, 母公司的综合人员的心灵要比在矩阵式管理之下下属心灵的柔韧更多向度, 程度要大得多得多。

      2 、 要求有较强的协调,统筹能力之所以国企这两年为什么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就是国企一方面要挣钱,一方面还要完成政府交办的任务,一方面还要维稳,一方面还要培养梯队干部,所以在这么举步维艰过程当中运作, 事实上锻炼出来了国企强大的协调能力 风向一转,资源一配置到央企这个层面,央企呼啦啦一拥而起,有很多民企说,你们不就是资源上领先,你们不就是垄断,事实上客观上我们看到, 绝大部分民企,给他放到这个位置上, 绝对做不到央企这么高的高度 其核心原因, 事实上它在运营过程当中, 还是在单向度地锻炼创造价值, 创造利润能力, 而不是多维度的协调能力3 、 对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另外对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众所周知,企业跨地域, 跨行业,本身就是个非常复杂的难题,而在跨地域,跨行业的发展过程当中,肯定有赚有亏,公司要在各个子公司之间调度价值,调和价值,而在这个过程当中,除了调度和调和价值以外, 还有一个较大的问题, 公司必须有意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通过较高的发展速度,汲取政府的支持,汲取银行对我的支持,吸引较优秀的人力资源, 用泡沫的虚高, 带动社会优秀资源向我配置, 然后通过这个优秀资源的配置,先做虚,再做实,把内在做实了以后,再来形成发展的这么一个平抑,刚开始它是有泡沫的, 慢慢把这个发展当中, 把过去泡沫平抑当中, 又制造新的泡沫,新的泡沫又成为他新的发展的动力,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