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脑花型编辑系统软件的使用.doc
8页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电脑花型编辑系统软件的使用 朱桂超 2004/07/19电脑花型编辑系统分为二大部分:花型程序文件的编辑和花型程序文件的转换一、 花型程文件的编辑:(1) 根据工艺设计要求将该织物所包含的全部组织的提综信息编辑成十六进制程序文件——A(2) 编辑梭箱转换信息程序——B(3) 根据织物的组织风格及梭箱的转换要求将织物分为若干“格”——C(4) 根据织物的工艺设计要求将各“格”——C按次序排列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循环——D二、花型结构: D——Cn——Bn——An (注意:n≤250)(1) A的结构:首地址: 高位 低位末地址: 高位 低位FF花型数据:高位 低位 FF(2) B的结构:首地址: 高位 低位末地址: 高位 低位FF长度: 高位 低位梭箱号: 数据An首地址:高位 低位循环数: 数据FF 1页(3) C的结构:首地址: 高位 低位末地址: 高位 低位FFBn首地址:高位 低位循环数FF(4) D的结构:首地址: 高位 低位末地址: 高位 低位FFCn纬数 高位 低位Cn首地址:高位 低位循环数 FF三、 花型结构示例毛巾:95克/条(34*90)CM全棉缎档日本毛巾 C5 平布2 结构: C4 起毛 D C3 缎档 C2 起毛 C1 平布1 A1 纬数: 6纬 平布组织A2 纬数: 12纬 平布组织加停送停卷(用于平布转起毛)A3 纬数: 6纬 起毛组织A4 纬数: 24纬 缎档中的斜纹组织1A5 纬数: 6纬 开剪路组织A6 纬数: 24纬 缎档组织1A7 纬数: 24纬 缎档中的斜纹组织2(用于缎档转起毛)A8 纬数: 24纬 缎档组织2 2页B1 ——102纬 A1梭箱号:01循环次数15 A2梭箱号:01循环次数01B2 ——102纬 A3梭箱号:01循环次数17B3 ——240纬 A4梭箱号:02循环次数01 A6梭箱号:02循环次数07 A8梭箱号:02循环次数01 A7梭箱号:02循环次数01B4 ——1320纬 A3梭箱号:01循环次数99 A3梭箱号:01循环次数99 A3梭箱号:01循环次数22B5 ——108 A1梭箱号:01循环次数17 A5梭箱号:01循环次数01C1 B1循环次数:01C2 B2循环次数:01C3 B3循环次数:01C4 B4循环次数:01C5 B5循环次数:01D 共1872纬 C1循环次数:01 102纬 C2循环次数:01 102纬 C3循环次数:01 240纬 C4循环次数:01 1320纬 C5循环次数:01 108纬 四、工艺邮件的处理收到一个工艺邮件,里面一般应包括该毛巾织物的两个文件:(1)工艺文件,(2)穿综文件。
首先应把这两个文件分别复制到电脑中各自所属的文件夹里,分述如下:(一) 工艺文件 将“工艺文件”复制到“E\工艺文件”夹里,然后对其重新命名或编号二) 穿综文件 3页将“穿综文件”复制到“E\穿综文件”夹里将其打印出来,以供穿综工上机穿综三)工艺文件的转换处理 双击桌面上的快捷图标“Keyuan”,进入“电脑花型程序编辑系统”;打开刚才收下并复制到“E\工艺文件” 夹里的该个工艺文件,即可对此文件进行查看、编辑、修改等操作五、 花型程序文件的转换这里的任务是将织物花型文件由十六进制文件转换成能被织机上的“专用电脑控制器”识别并运行的二进制文件,然后把这个二进制文件通过“编程器”输入到芯片,再通过“写入器”输入到织机上的“专用电脑控制器”以控制织机按工艺设计要求进行织物的织造在花型编辑软件系统里,编辑或修改好整个织物花型程序文件后,进入“查看整个花型结果”窗口单击“转换”按扭,进入“转换”窗口界面;在“织物类型” 框选择“03”——即三纬毛巾,然后,再点击“转换”按钮,选择并打开“D:\MP”,给文件命名(如果是修改操作,则选择该修改文件名,以将修改后正确的程序文件替换原先有错误或有缺点的程序文件),点击“保存”按钮,即可完成将十六制文件转换成二进制文件。
六、芯片的使用和操作方法:(一) 、将“D\MP”文件夹里的二进制文件通过“编程器”输入芯片(1) 双击桌面上的快捷图标“MP”,立即进入“MP集成环境、数据缓冲区(Buffer)界面2) “File”(3) “F3”(4) 选择所需文件名5) “Open”进入Load操作界面窗口6) “Load”(7) 将“编程器”与电脑连接好,放入芯片,连接好适配电源AC/DC(8) “F8”(Auto)(9) “Program”(10) “Retry”(11) 出现三次黄色进度条显示,听到电脑“嘟”的一声,即表示已将该文件的二进制bin程序文件通过“编程器”输入芯片12) 输入工作完成,点“File”(13) 选择“Quit Alt+X”退出数据缓冲区(Buffer)界面 (二) 、输好文件的芯片通过“写入器”输入织机上的“专用电脑控制器”(1) 将芯片放入“写入器”锁紧2) 关闭“专用电脑控制器”的电源3) 拔下“专用电脑控制器”的传感器插头,换插上“写入器”的通讯电缆插头4) 打开“专用电脑控制器”的电源开关5) 先在“专用电脑控制器”上,按住“—”键,然后按、放“RST”键再放开“—”键;显示“8”(6) 在“写入器”上,按住“—”键,然后按、放“RST”键,再放开“—” 4页键;显示“8” (7) 稍待片刻,“专用电脑控制器”和“写入器”同时显示“READY”,即表示写入成功,如果长时间不显示“READY”,则不成功,再重复操作一遍,直至显示成功;有时重复几次都不成功,则把芯片取下重做(一)和(二)的操作,也就是重新输入芯片和重新写入“专用电脑控制器”;如果再不成功,则有可能是芯片坏了,换另外一片已知的好的芯片重新输入,直至成功。
8) 关闭“专用电脑控制器”的电源开关,拔下“写入器”的电缆插头,换上传感器插头9) 打开“专用电脑控制器”的电源开关,即可开机进行生产七 、花型程序文件的修改一个工艺文件初步做好了,只是理论上的上到织机上进行织造运行时,有可能因为是工艺设计的某些参数或者机台差异等各种原因而出现达不到工艺设计织物的要求,如组织不对、长度不对、缎档不合、跳纱、平布(或缎档)转起毛时出现稀路(或矮毛)等等错误,则需要分别对机器和工艺文件的编程设计进行排查在排查机器故障的同时,可对工艺的编程和组织设计进行排查这里只针对工艺设计编程简述如下:(一) 、组织不对、跳纱 首先明确错误的组织出现在织物的哪个地方,在“电脑花型程序编辑系统”里打开该工艺文件,然后根据织物的工艺设计编程,分析该错误组织是属于哪个“格”——“C”里的哪个“组织”——“A”;将该A里面错误的提综信息修改正确写入”、“保存”到“E\工艺文件”里,将原来有错误的该个工艺文件替换再把这个正确的工艺文件“转换”到“D\MP”,也是将原来有错误的该个工艺文件替换二) 、长度不对分析长度不对的错误是出现在哪个“C”里,修改该个“C”里面有错误的“B”里“A”的循环次数。
然后“写入”、“转换”,操作方法同上三)、平布(或缎档)转起毛时出现稀路(或矮毛)找到产生稀路(或矮毛)前面的那个“C”,将里面对应的那个“B”里最后的那个组织“A”修改然后“写入”、“转换”1) 稀路说明是停送停卷不够,在该个“A”里酌情增加停送停卷的次数2) 矮毛说明是这里的密度太大,在该个“A”里酌情减少停送停卷的次数四)、缎档不合缎档不合的情况比较复杂,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般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同上八、操作注意事项(一)、对板当由于修机过程中倒车过量、电脑数据混乱等原因,就会出现不起毛的故障这时必须进行“对板”,恢复正确起毛1)开慢车,将起毛凸轮向上置于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