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综合练习混合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16套试卷).docx
35页五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综合练习混合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16套试卷)特别说明:本套试卷搜集了考点及专项复习练习知识点,内容详尽全面,仅供参考全套试卷共 16 卷五年级综合练习混合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①) 综合练习混合五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①)五年级综合练习混合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②) 综合练习混合五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②)五年级综合练习混合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③) 综合练习混合五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③)五年级综合练习混合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④) 综合练习混合五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④)五年级综合练习混合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一) 综合练习混合五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一)五年级综合练习混合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三) 综合练习混合五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三)五年级综合练习混合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二) 综合练习混合五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二)五年级综合练习混合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四) 综合练习混合五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四)五年级综合练习混合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①)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基础练习(40分)1. 我会看拼音写词语lǒnɡ zhàohénɡ ɡuànkuān kuòjì jìn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组词。
侣______ 娱______ 盒______ 豫______ 某______吕______ 误______ 盆______ 预______ 谋______趟______ 诵______ 零______ 编______淌______ 涌______ 雾______ 篇______3. 找出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①我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担扰那本书会不会卖光 ②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枝撑着 ③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历我们的话4. 写出近义词暂时—______ 害处—______ 习惯—______5. 写出反义词开心—______ 款待—______ 善良 —______6. 这不安分的生灵从无数谷口、山坡涌出来,山洪奔泻似的在这原野上汇集了运用同样的修辞手法造句)7. 按要求写句子 1. (1)农夫和他的妻子很为自己的儿子骄傲改成反问句)2. (2)汤姆说:“我的父母是穷苦的农民改为间接引语)3. (3)夫妇俩有温暖的房子,食物也够吃夫妇俩似乎不太愉快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4. (4)下列病句中某个词语用得不恰当,请在原句上修改。
①为人要善良,善良会给人带来幸运②农夫和他的妻子热忱地接待了这个衣衫褴褛的乞丐8. 用下列词语造句①精神十足 ②气喘吁吁9. 请你搜集相关资料,给马做一个资料卡,简单介绍一下马这种动物10. 细读古诗《所见》,了解诗句的意思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学习“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问:牧童行走间听到了什么,他想做什么?为什么却“闭口”呢?11. 读诗《寻隐者不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松下问童子,______只在此山中,______二、阅读理解(30分)12. 课外阅读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烂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既然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
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写起诗来就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 你可以先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好词佳句……肚子里的词汇多了,说话、写文章还会犯愁吗?”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读完文章,你怎么理解“煮书?”13. 给带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划“√”可汗(hán hàn) ______闷声不响(mèn mēn )______犘牛(má mó)______屏息凝视(bǐng píng)______ 埋怨(mán mái )______ 蒿枝(gāo hāo)______14. 读诗《寻隐者不遇》,理解课文,回答问题诗歌写郁郁青松、悠悠白云有何作用?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三、写作(30分)15. 大自然中能给我们启发的事物有很多:成熟的稻穗低下头,启发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搬食物,启发我们要齐心协力;滴水可以穿石,启发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青松不惧风雪,启发我们做人要坚毅刚强……那你从哪种事物身上得到怎样的启发呢?请选择一种,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中心要明确,内容要具体,表达真情实感③字数不少于4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3 / 2五年级综合练习混合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②)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基础练习(40分)1. 按拼音写汉字xī bīng______ jīng zhì______ cán jí______2. 比一比,组成词语趁______ 踹______ 厨______诊______ 端______ 橱______3. 我是拼音小能手duàn liànbǎo lěisī déjì ránjī l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喜出______ ______眉______脸自______自______ ______蹦______跳5. 我会填《“没头脑”和“不高兴”》中两个主人公的外号分别叫______和______他们的外号是怎样得来的?____________在仙人帮助下成了工程建筑师,______则成了演员6. 这不安分的生灵从无数谷口、山坡涌出来,山洪奔泻似的在这原野上汇集了。
运用同样的修辞手法造句)7. 解释下列词语①痛哭流涕②喜出望外8.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身______其境 奋笔______书 半途而______ 坚持不____________紫______红 永世不______ 持之以______ 安然______9. 请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伫立 耸立①李白依然______在江边,凝视着远方②______在黄浦江边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已经成为上海这个现代化大都市的标志之一10. 细读古诗《所见》,了解诗句的意思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学习“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问:牧童行走间听到了什么,他想做什么?为什么却“闭口”呢?11. 读诗《寻隐者不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松下问童子,______只在此山中,______二、阅读理解(30分)12. 阅读课文《金奖章》选段,回答问题 “金奖章授予——”使者清了清嗓子,大声宣布,“乌鸦!” 乌鸦大吃一惊,抬起头来使者已经走到他面前,把金奖章挂在了他的脖颈儿上乌鸦连忙说:“您大概弄错了!我既不像黄莺和百灵那样会唱歌,又不像喜鹊那样会说好听的话,也不像老鹰那样有力气,我怎么可能得到奖章呢?”乌鸦为什么觉得自己得不到奖章?13. 根据课文《寻隐者不遇》内容填空例:客人问:你师傅到哪里去了?童子答:师采药去。
客人问:______童子答:只在此山中 客人问:______童子答:云深不知处14. 读诗《寻隐者不遇》,理解课文,回答问题诗歌写郁郁青松、悠悠白云有何作用?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三、写作(30分)15. 大自然中能给我们启发的事物有很多:成熟的稻穗低下头,启发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搬食物,启发我们要齐心协力;滴水可以穿石,启发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青松不惧风雪,启发我们做人要坚毅刚强……那你从哪种事物身上得到怎样的启发呢?请选择一种,写一篇作文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中心要明确,内容要具体,表达真情实感③字数不少于4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5 / 2五年级综合练习混合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③)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基础练习(40分)1. 按拼音写汉字fǒu zébǎo lěibiān cè jī lìchéng dāndào d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形近字组词锡______ 纸______易______ 抵______3.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是……而是…… 如果……就……因为……所以…… 既不……也不……只有……才……①我______像黄莺和百灵那样会唱歌,______像喜鹊那样会说好听的话,我怎么可能得到奖章呢?②乌鸦______对净化自然环境、防止疾病蔓延作出了特殊而重要的贡献,______获得了金奖章③荣誉______靠“争”得来的,______脚踏实地做出来的④______默默作贡献的人,______是最值得奖励和受人尊敬的4. 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的文章 背得____________地读书 ______地写作5. 读句子,完成练习母亲正在为找不到汤姆而痛哭流涕,一见到他,喜出望外 , 赶紧把他放在盛满温水的茶杯里洗了又洗喜出望外”,的意思是______;“喜出望外”的原因是______;用“喜出望外”写一句话:______6. 这不安分的生灵从无数谷口、山坡涌出来,山洪奔泻似的在这原野上汇集了运用同样的修辞手法造句)7. 解释下列词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