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国培线下阿伦中学语文刑中华教学设计1.doc
4页《记承天夜游》 教学设计阿伦中学 邢中华【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2.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及写景抒情的方法3.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4.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及写景抒情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形成语感2.品味探究,形成个性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形成语感2.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作者寄托在文中的幽微情思,正确理解“闲人”二字教学突破】1.引导学生朗读,在反复诵读中体味作品意境,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其他环节2.扣住文眼闲字做文章,深入对文本的解读教材分析与设想:本文通描述在一个空灵澄澈的月夜,作者与好友闲庭信步的情景,传达出作者微妙而复杂的心境贬官之作,多悲情,即闲游,诣也是落寞之举教科书,教参均持此观点,一般教师教学时当然要落入窠臼之中解脱自由的生活,精神上的变化反映到诗文上,即以儒家入世精神自励,关注民生而变为超旷放达只言“自嘲,自慰,自叹”之闲,却无视“自得”之闲,似乎不能给生活在现代快节奏的学生以精神上的高层熏陶和启悟。
真是怎一个“闲”字了得!故我在教学中完成文言文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想抓住“闲”字“乐”字作一探究,看能否讲出新意来!【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用具】月夜图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猜人物激趣,导入新课猜人物师:苏东坡的一生比之常人的一生应该说是非常不幸的,但他活得十分快乐,而我们很多人平平常常的过日子,却说人生无趣看来我们真的该好好的学一学苏东坡,问问他为什么能过得如此快乐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 ,希望下课的时候大家能从东坡这里取到快乐人生的真谛二、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件显示)1.首先,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文章读一遍2.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领悟感情再读一遍3.请个别学生作示范性朗读,然后让学生互相点评4.听名家朗读录音,领悟 (师读,故意读掉“闲”字)5.播放《春江花月夜》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6.朗读挑战赛:播放《春江花月夜》 我来跟名家比一比,男女生各选一位代表来挑战,其余同学用你的掌声来打打分7.男女生齐读全文,再次感受作者的情感 8.组织学生以 4 人小组为单位,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合作翻译全文9.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把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无法理解的字、词、句提出来,在堂上共同解决。
(方式:质疑——解疑)10.课件显示:我这样概括文意:苏轼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在 的月光下夜游,他觉得 三、研读及赏析(课件显示)1.你最欣赏文中的哪句话?试找出来读一读2.你觉得作者笔下的月色具有什么特点?请用“这句话真妙,妙在——”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提问点评后投影幻灯片 7 并插入板书,然后有感情地朗读 )四.探究与感悟哪一句流露出作者思想感情?苏轼是“闲人”么?请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具体谈谈自己的想法 (课件穿插显示资料)张怀民: 1083 年贬黃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绝不挂怀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悅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2000 年,法国《世界报》评论苏轼:“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 在朝期间,他直言敢谏,不惧权贵;在贬期间他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他俯仰无愧于天地,心无名利杂念,遂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写下无数传世杰作 ”明确:贬谪的落寞(自嘲) ,自遣的达观(自慰) ,赏月的欣喜(自得)……五、拓展延伸 (课件显示)结合实际,联系本文学后体会,任选角度,用一两句话来表达你的感受。
六、小结背诵师:现在让我用三句话来总结一下这篇文章 (课件显示)1.雕刻大师罗丹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2.苏轼告诉我们: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东坡告诉我们,要“胸中廓然无一物”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看着屏幕上这三句话,把课文最后这四句话背一下,看谁第一个背出 学生齐背最后四句师:(课件显示:播放《春江花月夜》 )师:德国有位大诗人荷尔德林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生活中到都有诗意,到处都有美我希望同学们能好好的去领略生活最后送给大家一段话生(齐读):“慢慢走,欣赏啊 ”让我们都像苏轼一样淡薄名利,有一个诗意人生齐背课文补充:余秋雨《东坡突围》片段七、作业设置:(课件显示)1.请收集: 有关写月的诗词名句2.请选读: 林语堂:《苏东坡传》 东方龙吟:《万古风流苏东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