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生态经济专题结课论文.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2382319
  • 上传时间:2017-07-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85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生态经济专题结课论文新疆生态经济:现状与对策学生姓名 XXX 学 号 XXX 所属学院 XXX 专 业 XXX 班 级 XXX 指导教师 XXX 前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自治区经济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生态资源环境越来越成为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发展生态经济,不仅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时代趋势,也是我省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又是实践中的一个难题为此,我们对生态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在生态经济脆弱、发展相对落后的境遇下崛起,在2012 的前三季度新疆经济发展增速居全国第三,在发展愿望强烈、潜力大、发展压力大的地区中具有代表意义,样本具有可比性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支撑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坚持和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下大气力抓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近年来,我国在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既讲求经济效益,也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治,突出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环境治理和建设;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资源开发与节约,依法严格保护环境与生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从体制和机制上促进可持续发展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一些地区出现水、大气、土壤等污染较重,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等现象因此,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产业结构和技术体系构建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要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强化资源有偿使用和污染者付费政策,综合运用价格、财税、金融、产业和贸易等经济手段,改变资源低价和环境无价的现状,形成科学合理的资源环境的补偿机制、投入机制等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经济与环境、发展与保护的矛盾。

      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注重与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的协调配合重点扶持突破关键技术,支持发展环保产业、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应进一步发展高技术产业,特别是要加快发展并做大做强信息产业,加快信息化进程应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优质能源比重应根据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力,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总之,要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疆生态经济:现状与对策XXXXXXXXX摘要:在 21 世纪的今天,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信息时代的我们带来快捷、方便、即时的人性化服务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仍要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大众传媒工具,广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广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普及相关的知识和技术要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爱护生态、崇尚自然,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形成“节约环保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尤其是对于新疆这种生态脆弱、环境比较恶劣、经济发展压力大、潜力大的地域本文针对新疆的生态经济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对合理的建议、对策关键字:新疆 生态经济 发展现状 环境压力 对策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是典型的内陆干旱荒漠性气候,植被稀少,生态脆弱,自然灾害频繁。

      从 1996 年开始,全区先后启动了天山、阿尔泰山天然林保护和平原绿化、保护荒漠植被三大生态建设工程,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已全面展开从 1998 年到 2002年,全区投入巨资共完成植树造林 34.4 万公顷,退耕还林还草 20.4 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815 平方公里,治理沙化面积 2041 平方公里,治理退化草地 2458 平方公里绿洲扩大、沙漠扩展、土地次生盐渍化面积仍在增加;森林覆盖率经历了锐减到提高的过程,但森林林份及生态功能下降的趋势仍未扭转;草地严重退化,草地面积仍在逐年减少;水域缩小,河道断流,湖泊萎缩;农药、化肥、农膜使用量逐年增加,残留地膜对土地的污染日趋严重;矿产开发对土地破坏和水环境污染已逐渐显露;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严峻;沙尘暴频发使绿洲内大气降尘量居高不下很多学者认为破坏我区生态环境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决定了我区境内各类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量低、系统结构简单、稳定性差、易遭受破坏并举难以恢复,表现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特征人为因素有:人们在长期拓展绿洲进程中,缺乏对山区生态系统保护、恢复重要性的认识,更忽视了对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不合理、不科学的利用自然资源的经济活动,使我区生态环境仍在恶化;我区长期以来流域规划落后,随意截流引水造成下游水环境状况改变,导致绿洲萎缩、湖泊消失;过度砍伐造成山区天然林资源锐减,对平原荒漠林的破坏也十分严重;人口增长,绿洲扩大,改变着我区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常不慎造成下游绿洲区域和局部的生态环境恶化;我区经济实力不足,对历史遗留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源开发中引发新的生态退化治理不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依然存在,对以发展当地经济为由而发生的破坏环境、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案便处理软弱无力;缺乏对干部任期内生态环境保护指标考核,一些地区行政负责人只重视经济指标增长,不重视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

      新疆农药、化肥、农膜使用量逐年增加,其污染程度亦逐年加重,数据如下1979 年发生面积 204.91×104hm2 , 成灾面积 61.47×104hm2;1989 年发生面积增至 237.91×104hm2, 成灾面积增至 71.37×104hm2;1999 年发生面积增至 288.70×104hm2, 成灾面积则增至 86.61 ×104hm2农药施用量则由 1986 年的 44.8×104kg 增至 1992 年的 81.89×104kg、1999 年的127.63×104kg自治区 1986 年化肥施用总量 11289.4×104kg(折纯),1999 年51100.2×104kg(折纯)不完全统计,1996 年地膜栽培面积约 93.33×104hm2,各种地膜使用量约6.2×104T1999 年地膜栽培面积 133×104hm2,地膜使用量约 8.4×104T2000 年我区每年地膜栽培面积达 2000 多万亩,地膜用量 8 万多吨残留率按 24%计,一年即残留2.02×104T,1995 年地膜栽培面积达 1140 万亩土地利用变化趋势总特点,从 1995-2000 年遥感影像解译结果来看, 1995-2000 年全疆耕地总面积增加达 591.3 万亩,近十年间平均每年增加约 0.7%;有林地面积少约 2.8 万亩,灌木林及疏林地面积增加约 13.8 万亩;天然草地面积减少近 1000 万亩;水域面积增加;新疆城镇及农村居民点面积增大 96 万亩,与前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全区的可持续发展。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艾斯海提·克里木拜最近强调,新疆的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是非常显著的,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比较好的区域近几年来,在发展生态经济方面因地制宜、创造性地采取了有效的举措,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也形成了一些宝贵的工作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确立生态理念,落 实领导责任领导都高度重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问题,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举措,把经济发展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与保障,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自治区牢固树立“生态立区,环保优先”理念,坚持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道路,全区生态环境正在不断改善围绕把新疆建设成为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光伏发电低碳能源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自治区以新型工业化为带动,加快了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围绕发展生态有机农业、现代设施农业,自治区加快了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农牧业产业体系建设自治区还按照统筹城乡、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集约发展的要求,加快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十一五”以来,自治区把重大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民生和扶贫项目、节能减排项目纳入绿色通道,加快环评审批进度。

      从 2006 年开始,自治区本级共审批环评项目接近 2000 个,有力促进了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到“十一五”末,全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 8.9%,实现了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完成了“十一五”总量控制任务与此同时,自治区还不断强化生态建设有关资料显示,“十一五”以来,全区森林覆盖率已由“十五”末的 2.94%提高到目前的 4.02%,重点沙化治理区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仅 2011 年就完成防沙治沙工程建设任务 848.38 万亩,初步构筑起了相对稳定的绿洲生态安全体系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积极推进天山、阿尔泰山天然林保护和平原绿化、保护荒漠植被三大生态工程,加大塔里木盆地周边和准噶尔盆地南缘沙漠化治理力度,实施伊犁河谷百万亩生态经济林工程加快伊犁河、额尔齐斯河、博斯腾湖、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步伐如今,全区 27 个定居兴牧水利工程已在天山南北拉开建设大幕,历时11 年、总投资 107.39 亿元的塔里木河综合治理工程今年将完成最后7亿元的投资建设从今年起,新疆将结合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对约 1.5 亿亩草原实施禁牧这些强有力的举措,正在推动自治区生态和环保建设发生重大变化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坚持两手抓,始终把生态经济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并形成坚强有力的领导体制与机制。

      自治区党委政府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成立生态建设、节能减排、环境污染整治等工作领导小组,层层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逐级签订责任状,形成“党委政府领导、人大政协监督、环保监管、部门协调联动、全社会参与”的环保工作机制切实加强财政等各方面的保障,建立健全各种考核奖惩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2、改造培育结合,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经济过程中特别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实现由“一二三”到“二三一 ”,再到“三二一 ”的发展路径在探索生态工业发展的路子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改造传统产业狠抓传统产业的治理改造,通过大力推进化工、钙类、水泥、轴承等产业提升发展,走出了一条传统产业的现代发展之路二是培育新型产业自治区县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新兴战略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3、建设生态经济,集 约优化发展自治区通过经济园区建设集约资源,以利于污染物的集中处理,优化环境,形成循环经济,推进生态经济发展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发展可持续经济4、推进清洁生产, 发展循环经济利用电厂工业废料构建资源循环式利用产业链,引进水泥、建材等 36 个工业项目,总投资达 230 亿元,形成了煤—电—粉煤灰—水泥、煤—电—脱硫石膏—石膏板、煤—电—粉煤灰—新型墙材等循环产业链,资源利用率达到 90%以上。

      在重视工业同时,自治区县也重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把整个县域作为一个单元来考虑和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先后编制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浙江东海岸 10 万亩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规划,形成了点、线、面紧密结合,企业、产业、区域三个层次环环紧扣的“三级循环农业体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届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青桐鸣高三下学期10月大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八省联考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演练统一监测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青桐鸣高三下学期10月大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广东省联考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八省联考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演练统一监测考-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下学期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下学期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湖北省腾云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高三下学期9月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云南省大理民族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下学期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英语试题(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